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Ab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黄其全 汪美先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陈株腹腔感染乳鼠,测定单克隆抗体(McAb)对感染乳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被动使用McAb对感染乳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保护力大小与病毒感染剂量、抗体使用剂量及抗体使用时间均有关。本实验测定了25份抗H... 本文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陈株腹腔感染乳鼠,测定单克隆抗体(McAb)对感染乳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被动使用McAb对感染乳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保护力大小与病毒感染剂量、抗体使用剂量及抗体使用时间均有关。本实验测定了25份抗HFRS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McAb)的保护作用,其中3株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分析了McAb的活体保护作用与其体外血凝抑制活性及中和活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 保护作用 综合征出血热单克隆抗体 抗HFRS病毒血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卫立辛 汪美先 +1 位作者 徐志凯 汪力亚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2期5-10,共6页
HFRS病毒陈株100LD_(50)腹腔感染新生乳鼠后24小时,腹腔分别接种24株抗HFRS病毒McAb,观察McAb对感染新生乳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有5株McAb保护率为100%,1株McAb保护率为17%,另有7株McAb可使感染乳鼠的发病死亡时间推迟。取有明显... HFRS病毒陈株100LD_(50)腹腔感染新生乳鼠后24小时,腹腔分别接种24株抗HFRS病毒McAb,观察McAb对感染新生乳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有5株McAb保护率为100%,1株McAb保护率为17%,另有7株McAb可使感染乳鼠的发病死亡时间推迟。取有明显保护作用的5株McAb分别接种感染后不同时间的乳鼠,结果在48小时内接种保护率均达100%;但随接种时间推后,保护率逐渐下降,感染后10天接种几乎无保护作用。此5株McAb保护作用均优于多克隆的免疫血清。应用不同稀释的McAb 3D8进行保护试验,发现保护效果与接种剂量密切相关。采用固定抗体,稀释病毒方法测得McAb 3D8对HFRS病毒陈株感染乳鼠的保护指数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保护作用 感染乳鼠 单克隆抗体 McAb 抗HFRS病毒 新生乳鼠 保护率 腹腔感染 死亡时间 不同时间 接种时间 免疫血清 保护效果 病毒方法 保护指数 感染 3D8 多克隆 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成年裸鼠保护作用的观察
3
作者 薛小平 汪力亚 +3 位作者 娄清林 阎岩 于文强 汪美先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3年第2期65-67,共3页
研究证实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McAb)对野鼠型HFRS病毒人工感染的小白鼠乳鼠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将McAb接种孕鼠后对新生子代乳鼠也可产生被动保护作用。本实验用该McAb对HFRS病毒攻击的成年裸鼠的保护作用进行... 研究证实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McAb)对野鼠型HFRS病毒人工感染的小白鼠乳鼠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将McAb接种孕鼠后对新生子代乳鼠也可产生被动保护作用。本实验用该McAb对HFRS病毒攻击的成年裸鼠的保护作用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出血热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野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传辉 杨明瑞 莫尤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18,共3页
捕自湖北的5只草兔(Lepus capensis)和2只华南兔即短耳兔(Lepus sinensis),经肌肉、眼睑双途径人工感染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后,其血中在感染后第8天即可查到HFRS IgG抗体,并于16~20天达到高峰;血浆和血白细胞中HFRS抗原分别在感... 捕自湖北的5只草兔(Lepus capensis)和2只华南兔即短耳兔(Lepus sinensis),经肌肉、眼睑双途径人工感染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后,其血中在感染后第8天即可查到HFRS IgG抗体,并于16~20天达到高峰;血浆和血白细胞中HFRS抗原分别在感染后第3~7天和6~11天检出;尿和粪便中特异性抗原分别在第7~20天和8~28天检出,但口腔洗漱液中则在感染40天内未检出阳性。用抗原阳性的粪、尿标本接种乳小白鼠,于第一代就发生感染。感染野兔的脾、肾、大肠和小肠可检出特异性抗原,尤以脾和小肠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出血热病毒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性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江振友 温筱芸 +1 位作者 林晨 韦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2,88,共5页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在血管内皮细胞 (HEC)内的增殖 ,及病毒对HEC产生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检测HFRS病毒A6 9株感染HEC后病毒繁殖动态变化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C内HFRS病毒抗原。ELISA法检测...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在血管内皮细胞 (HEC)内的增殖 ,及病毒对HEC产生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检测HFRS病毒A6 9株感染HEC后病毒繁殖动态变化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C内HFRS病毒抗原。ELISA法检测HFRS病毒感染上清液中TNF -α、IL - 6和IFN - β的含量。 结果 病毒感染后 1d即可在培养上清中用微量免疫酶斑法测出病毒 ,病毒滴度 5d达高峰 ,以后下降。在一定范围内病毒产量随病毒感染复数 (multiplicityofinfection ,M0I)的增加而增高。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HEC胞浆及胞膜上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电镜和光镜下 ,感染细胞未见明显的形态和结构改变。病毒对HEC产生TNF -α无影响 ;产生IL - 6和IFN - β明显增高。 结论 HFRS病毒可在原始靶细胞HEC内增殖。HFRS病毒感染后所出现的微血管损害可能不是病毒直接损害所致 ,而很可能与间接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人血管内皮细胞感染 研究 微量免疫酶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家猪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占清 俞守义 +10 位作者 聂军 陈清 李志峰 刘运喜 张景兰 徐建江 于晓敏 步秀萍 苏静静 张云 陶开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了解家猪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的流行病学意义,探讨家猪与HFRS发病的关系.方法以HFRS病毒(HFRSv)抗原和抗体为指标,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血凝抑制法(RPHI),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HPR-SP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PCR反应对... 目的了解家猪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的流行病学意义,探讨家猪与HFRS发病的关系.方法以HFRS病毒(HFRSv)抗原和抗体为指标,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血凝抑制法(RPHI),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HPR-SP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PCR反应对山东部分地区家猪自然感染HFRSV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家猪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及血、尿、粪和猪圈内污物检出HFRSv抗原与抗体,脏器抗原阳性率为3.33%~5.00%.而血、尿、粪和圈内的污染物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67%、7.04%、2.51%和5.56%,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96%,并从HFRSV抗原阳性的多种标本分离出病毒.人工感染后病毒可随血液波及多个脏器,二次感染乳鼠脑可检出HFRSV抗原.二次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肺、肝、肾等脏器有一过性病理改变;HFRSv可在猪体内增殖,并经多途经排出体外.结论家猪可能是HFRSV的扩散宿主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家猪 病毒感染 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病学 宿主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21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7
作者 吴杨 刘天 +4 位作者 赵婧 刘漫 童叶青 官旭华 裴红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8-688,共11页
目的总结2005—2021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及高发区域变化趋势,为HFR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1年湖北省HFRS病例个案信息和人口资料,描述HFRS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 目的总结2005—2021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及高发区域变化趋势,为HFR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1年湖北省HFRS病例个案信息和人口资料,描述HFRS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采用中位数、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joinpoint回归和spearman等级相关用于分析发病率或构成比随年份变化趋势。全局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用于空间聚集性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HFRS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05—2021年累计报告5790例,死亡117例,年平均发病率0.57/10万,病死率2.02%。湖北省HFRS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4.05%,95%CI:1.32%~6.78%)。病死率随年份整体呈下降趋势(r s=-0.72,P=0.002)。HFRS发病呈双峰型特点,5—7月为春夏季高峰,11月至次年1月为秋冬季高峰;秋冬季高峰略高于春夏季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RR=2.96,95%CI:2.79~3.14)。发病率前3位年龄组为60~64岁(747例,1.55/10万)、65~69岁(515例,1.39/10万)和55~59岁(762例,1.23/10万);14岁及以下人群发病率、占比随年份无明显趋势变化(95%CI:-0.03%~0.31%;95%CI:-8.79%~1.50%);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占比随年份呈上升趋势(AAPC发病率=10.52%,95%CI发病率:4.38%~16.66%;AAPC占比=175.98%,95%CI占比:143.20%~208.75%)。HFRS发病均具有明显空间聚集性(P<0.05);湖北省HFRS热点区域由2005—2007年鄂北部(襄阳市、随州市、荆门市)等地转移至2020—2021年鄂南部(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荆州市)。年龄大(OR=1.02,95%CI:1.01~1.04)、2005—2008年较2017—2021年(OR=0.98,95%CI:0.97~0.99)HFRS死亡风险高。结论近年来湖北省HFRS疫情持续高发。以潜江市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发,60岁以上人群逐渐成为高发人群,应制定针对性措施以遏制HFRS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空间分析 老龄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序列模型在潍坊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预测应用中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郑良 高琦 +4 位作者 于胜男 石圆 孙明浩 王志强 李秀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比较季节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经验动态建模(EDM)在包含及不包含气象因素的情况下预测潍坊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的效果,探索最佳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潍坊市HFRS月发病率... 目的比较季节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经验动态建模(EDM)在包含及不包含气象因素的情况下预测潍坊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的效果,探索最佳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潍坊市HFRS月发病率分别构建SARIMA模型、单变量LSTM模型、单变量EDM模型,以及包含气象因素的SARIMAX模型、多变量LSTM模型、多变量EDM模型,对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并比较各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SARIMA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为42.17%,SARIMAX模型未通过参数检验;单变量LSTM模型、多变量LSTM模型的MAPE分别为48.40%,16.19%;单变量EDM,多变量EDM模型的MAPE分别为55.00%,51.79%。结论包含气象因素的多变量LSTM模型对潍坊市HFRS发病率预测效果最佳,预测结果可为未来HFRS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气象因素 SARIMA模型 LSTM模型 ED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鼠类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秦彩明 刘芸 +3 位作者 姚文清 孙英伟 韩仰欢 张稷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鼠间带毒、鼠密度及鼠种构成与汉坦病毒的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夹夜法对鼠密度、鼠种构成及鼠带毒率进行监测,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HFRS抗原,用Vero-E6细胞对病毒进行传代分离,RT-PCR方法对阳性毒株进行基因分型及测序分... 目的了解辽宁省鼠间带毒、鼠密度及鼠种构成与汉坦病毒的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夹夜法对鼠密度、鼠种构成及鼠带毒率进行监测,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HFRS抗原,用Vero-E6细胞对病毒进行传代分离,RT-PCR方法对阳性毒株进行基因分型及测序分析。结果鼠密度在春秋季各出现一个高峰,村内鼠密度高于村外鼠密度,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带毒率无显著性差异,各鼠种间带毒率无显著性差异。5株病毒,有2个遗传分支,4株为HV的SEO型,1株为HTN型,4株SEO型HV基本位于系统发生树的同一进化枝上;1株HTN型HV,与汉滩病毒标准株76-118接近。结论辽宁省每年存在春秋季两个鼠密度高峰,带毒率同季节及鼠种无关。辽宁省是以SEO型HV为主的SEO和HTN混合型疫区,且SEO型汉坦病毒变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鼠密度 汉坦病毒 RT-PCR 系统发生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汉坦病毒研究进展——第9届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及汉坦病毒国际会议概况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东伯 孙元杰 +2 位作者 董忱 杜军英 杨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I0001-I0003,共3页
汉坦病毒所导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严重问题。据我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06—2011年间共有64250例确诊感染HFRS病例,其中死亡762人,死亡率达1.18%,发病... 汉坦病毒所导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严重问题。据我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06—2011年间共有64250例确诊感染HFRS病例,其中死亡762人,死亡率达1.18%,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10年后持续上升。疫情最严重的8个省分别是黑龙江、陕西、山东、吉林、辽宁、浙江、湖南和河北,其患病人数覆盖总数的80.2%。患病多发生于春季和秋冬交替时,年龄多集中在15~60岁之间,男性患者数量是女性患者的3倍以上,农民罹患风险最严重。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分别是我国汉坦病毒主要的野生宿主和社区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综合征 综合征出血热 会议概况 国际 数据显示 FEVER 死亡率 公众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汉坦病毒的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蕾 白雪帆 +3 位作者 黄长形 李光玉 杨为松 傅恩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RT -PCR用于HFRS临床标本中病毒基因检测的可行性及陕西西安地区近年主要流行汉坦病毒 (HV)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两套分别互补于HVM基因片段和S基因片段的引物 ,建立了检测HFRS患者临...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RT -PCR用于HFRS临床标本中病毒基因检测的可行性及陕西西安地区近年主要流行汉坦病毒 (HV)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两套分别互补于HVM基因片段和S基因片段的引物 ,建立了检测HFRS患者临床血清标本中HV基因的RT -nestedPCR方法 ,并对扩增的部分HV靶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和比较。结果  119份HFRS病人血清 (经临床和IFA确诊 )经用S基因片段引物的RT -nestedPCR检测 ,阳性率分别为 :6 0 .5 % (<1w) ,34.1% (1~ 2w) ,4% (2~ 3w) ,0 % (>3w) ,31份HFRS急性期病人血清用M基因片段引物的RT -nestedPCR检测 ,仅 12份阳性 ,阳性率 40 %。结论 表明S基因片段引物的扩增效果优于M基因片段引物。 6份S基因片段引物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显示 ,陕西西安地区HFRS感染的主要毒株为汉滩型 ,将PCR扩增的 6个靶基因序列与 76 - 118株S基因片段相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 ,同源性为 87.2 %~ 96 .0 %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 76 - 118株核衣壳蛋白相应的氨基酸序列比较 ,同源性为 89.0 %~ 9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综合征出血热 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R22株感染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核酸原位杂交研究
12
作者 孟冀昌 古春雷 +2 位作者 姚磊 朱德钟 盛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用地高辛配基(Dig-)标记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R22株M片段cDNAR3克隆探针,对HFRS病毒R22株感染的人血管内皮细胞(HECs)作核酸原位杂交。杂交结果显示在受染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有明显的杂... 用地高辛配基(Dig-)标记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R22株M片段cDNAR3克隆探针,对HFRS病毒R22株感染的人血管内皮细胞(HECs)作核酸原位杂交。杂交结果显示在受染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有明显的杂交信号,而正常细胞和HFRS病毒感染细胞经RNA酶处理组不出现杂交信号。结果表明HFRS病毒RNA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原位杂交 出血热病毒 内皮 综合征出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7C11的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梓谕 袁利娟 +6 位作者 王芳 王媛 张亮 于澜 张芳琳 徐志凯 吴兴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225-6228,共4页
为获得高纯度的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建立杂交瘤细胞株7C11两步纯化的方法并进行亚类及特异性鉴定。采用Balb/c小鼠制备7C11单克隆抗体腹水,辛酸-硫酸铵法初步分离纯化,蛋白G亲和层析柱进一步分离纯化并鉴定。经初步分离纯化... 为获得高纯度的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建立杂交瘤细胞株7C11两步纯化的方法并进行亚类及特异性鉴定。采用Balb/c小鼠制备7C11单克隆抗体腹水,辛酸-硫酸铵法初步分离纯化,蛋白G亲和层析柱进一步分离纯化并鉴定。经初步分离纯化后,单抗IgG纯度>80%,回收率>50%;经过Protein G层析柱二次分离纯化后,单抗IgG纯度>98%,回收率>50%。亚类鉴定为IgG1,且特异性较好。成功获得高纯度的抗HFRS单克隆抗体,为抗汉坦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表位的鉴定、抗原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单克隆抗体 G蛋白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恙虫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感染的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亚红祥 张云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是否存在恙虫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感染病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的恙虫病东方体(OT)抗体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体,用巢式PCR扩增患者血液中的OT基... 目的调查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是否存在恙虫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感染病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的恙虫病东方体(OT)抗体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体,用巢式PCR扩增患者血液中的OT基因sta56片断与汉坦病毒(HV)基因L片断。结果 79例患者中,实验室确诊HFRS 5例、恙虫病3例、HFRS与恙虫病混合感染4例;巢式PCR检测到HV L片断核酸2例(DLR2和DLR6),序列分析两者间的同源性100%,DLR2与老挝汉城病毒L0199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4.6%,与中国汉城病毒L99株的同源性80.5%,与云南汉坦病毒YN06-256的同源性69.8%。结论首次证实云南省存在恙虫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感染病例,其HFRS病原体遗传进化关系与老挝汉城病毒L0199株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综合征出血热 不明原因发热 混合感染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SEO亚型Gou3株S全基因分析的确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智慧 董关木 +1 位作者 俞永新 刘文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Gou3株的分子基础 ,分析S片段全基因序列 ,以确证该株为SEO亚型毒株。方法 从感染的Vero细胞提取总RNA ,RT -PCR产物纯化后克隆于T载体测序。结果 Gou3株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 173 2个核苷酸 ,最大读码框架从其 4 3...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Gou3株的分子基础 ,分析S片段全基因序列 ,以确证该株为SEO亚型毒株。方法 从感染的Vero细胞提取总RNA ,RT -PCR产物纯化后克隆于T载体测序。结果 Gou3株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 173 2个核苷酸 ,最大读码框架从其 4 3到 13 3 2 ,共编码 4 2 9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比较分析表明 ,Gou3株与HTN型 76- 118株同源性为67 7% ,与SEO型为 88.1%~ 88.3 % ,与 3株SEO型毒株S片段相差高达 11.7%~ 11.9%。其氨基酸序列与 76- 118同源性为 82 .6% ,与SEO型为 97.4 %~ 98.4 %。并绘出了种系发生树。结论 Gou3株S片段全基因的序列分析 ,确证了Gou3株为新发现的SEO型病毒的亚型毒株。GenBank注册号为AF2 8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Gou3株 S片段 序列测定 种系发生树 SEO亚型 流行性出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体的自身血凝实验的改良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萍 李友 +2 位作者 聂晶 赵洪礼 董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49-649,652,共2页
HFRS是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病人的预后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常用的HFRS诊断方法如ELISA,IFAT,尽管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但其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较高,很难普及到基层医疗单位.我们曾建立了检测HFRS病毒抗体的自身血凝实验... HFRS是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病人的预后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常用的HFRS诊断方法如ELISA,IFAT,尽管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但其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较高,很难普及到基层医疗单位.我们曾建立了检测HFRS病毒抗体的自身血凝实验方法 (autologous erythocyte agglutination,AGEN)[1],但该法比较费时,而且需在血凝板上进行.本文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良,使血凝反应能在玻片上5 min内完成.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病毒 HFRS 抗体 自身血凝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体的自身血凝试验的建立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洪礼 董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51-452,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虱血液中病毒抗体的自身血凝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木瓜酶消化法制备红细胞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的F(ab)2片段,用硫酸鱼精蛋白提取HFRS病毒抗原,并用戊二醛法将两...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虱血液中病毒抗体的自身血凝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木瓜酶消化法制备红细胞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的F(ab)2片段,用硫酸鱼精蛋白提取HFRS病毒抗原,并用戊二醛法将两种蛋白偶联关双价试剂,以HFRS虱阳性血清与人“O”型血红细胞模拟全血标本。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结果 抗红细胞mcAbF(ab)2片段与HFRS病毒抗原蛋白发生有效偶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血凝试验 综合征出血热 HFRSV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病毒蛋白和病毒核酸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进 张云 +4 位作者 唐家琪 郭恒彬 吴光华 孙志坚 章莉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9,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核蛋白(NP)、胰蛋白(MP)及病毒核酸在HF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动态变化,揭示HFRSV在患者PBMC中感染、增殖及消亡之规则,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18例HFRS患者不同病目的95... 为进一步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核蛋白(NP)、胰蛋白(MP)及病毒核酸在HF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动态变化,揭示HFRSV在患者PBMC中感染、增殖及消亡之规则,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18例HFRS患者不同病目的95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NP和MP抗原。结果表明:第3病日,即可在患者PBMC中检测到Np师和Mp;第3~5病日,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较强,6~10日明显变弱,第18病目逐渐消失。逆转录-聚合酶键反应(RT-PCR)检测HRFSV-RAN的研究发现,第3病日至14病日均能检测到病毒的存在。RT-PCR技术对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个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病毒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免疫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士恒 安洪明 +2 位作者 张莉 杨彦改 刘梅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4-135,131,共3页
关键词 干扰素 病毒 胸腺肽 治疗 综合征出血热 免疫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纯化制剂的免疫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海涛 汪力亚 +7 位作者 吴兴安 徐志凯 薛小平 董之昌 朱俊铭 陈晓玲 雷继军 汪美先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5年第1期13-15,共3页
采用多种方法对两株经辛酸-硫酸按沉淀法纯化的抗HFES病毒McAb进行了免疫学鉴定.结果表明,纯化后的McAb的免疫学活性(抗体效价)无明显改变,特别是仍保留了很高的中和活性、血凝抑制活性及对感染乳鼠的保护活性.纯化... 采用多种方法对两株经辛酸-硫酸按沉淀法纯化的抗HFES病毒McAb进行了免疫学鉴定.结果表明,纯化后的McAb的免疫学活性(抗体效价)无明显改变,特别是仍保留了很高的中和活性、血凝抑制活性及对感染乳鼠的保护活性.纯化McAb制剂置4℃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出血热 单克隆抗体 纯化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