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肾细胞癌(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钟海军 王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1例儿童RCC病例的临床资料。年龄:1.2~10.8岁,中位年龄6.1岁... 目的探讨儿童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1例儿童RCC病例的临床资料。年龄:1.2~10.8岁,中位年龄6.1岁;性别:男14例,女7例;发病部位:左肾13例,右肾8例。患儿中6例以无痛肉眼血尿、3例以腹痛、2例以腹部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其余10例由健康检查彩超发现。结果 21例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1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6例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5例行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其中4例肿瘤最大径<4 cm,1例肿瘤最大径7.8 cm;2例仅行肾肿瘤活检术。术后病理分类为:RCC 9例,囊性RCC 1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RCC 11例。TNM分期为:T1aN0M0/Ⅰ期7例,T1bN0M0/Ⅰ期3例,T1aN1M0/Ⅲ期1例,T1bN1M0/Ⅲ期1例,T2aN0M0/Ⅱ期3例,T2aN1M0/Ⅱ期1例,T2bN1M0/Ⅲ期1例,T3aN0M0/Ⅲ期1例,T3aN1M0/Ⅲ期1例,T4N1M0/Ⅳ期2例。前期术后有4例RCC患儿接受α-干扰素治疗,后均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无化疗病例。患儿随访0.4~8.7年,中位随访时间1.3年。1例失访,15例存活,5例死亡,接受NSS的5例患者均存活。结论儿童RCC较少见,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术前病理诊断较困难,术后需要进行TFE3基因检测以明确病理类型。治疗以根治性肾切除术为主,对于肿瘤局限的合适病例亦可选择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以尽可能保留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胞(rcc) 根治性切除术 保留单位肿瘤切除术(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下调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4(pp-GalNAc-T14)表达对肾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鑫 郭剑明 +1 位作者 徐凯 王国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6,292,共5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下调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4(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transferase 14,pp-GalNAc-T14)表达对人肾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收集20例根治性肾癌切除标本的肾癌组织和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用RT-PCR法...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下调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4(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transferase 14,pp-GalNAc-T14)表达对人肾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收集20例根治性肾癌切除标本的肾癌组织和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用RT-PCR法检测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pp-GalNAc-T14mRNA的表达情况;用单四唑(MTT)法观察冬凌草甲素对该细胞系(786-0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的抑制杀伤效果,并运用RT-PCR法检测用药前后pp-GalNAc-T14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pp-GalNAc-T-14mRNA均有表达,扫描定量显示pp-GalNAc-T14mRNA的表达在肾癌组织中较正常肾组织高34.91%(P<0.05)。(2)冬凌草甲素作用于786-0细胞后,细胞中pp-GalNAc-T14表达较空白对照组24h下降15.98%、48h下降44.30%、72h下降5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随着冬凌草甲素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逐渐增强,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16μmol/L的冬凌草甲素引起的生长抑制明显高于8μmol/L的抑制率(P<0.05),最高可达90%以上。结论 pp-GalNAc-T14通路与肾癌的发生可能有关;冬凌草甲素可以下调O-糖链的起始糖基化转移酶pp-GalNAc-T14的表达,产生抑制肾癌细胞的作用;冬凌草甲素可能成为RCC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rcc) 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4(pp-GalNAc-T14) 冬凌草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G250抗原基因在sp2/0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东 吴荣佩 +3 位作者 刘雷 李乐 曹开源 李晓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将G250抗原cDNA片段转染入sp2/0细胞中并获得稳定表达,为G250基因疫苗研究提供实验工具。【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鉴定好的重组质粒转染入sp2/0细胞中,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间接免疫荧光... 【目的】将G250抗原cDNA片段转染入sp2/0细胞中并获得稳定表达,为G250基因疫苗研究提供实验工具。【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鉴定好的重组质粒转染入sp2/0细胞中,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G250基因在sp2/0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转染2周后,筛选出阳性sp2/0细胞克隆,通过RT-PCR证实有G250mRNA转录,间接免疫荧光可以见到阳性细胞,Western blot证实有G250抗原表达。【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G250抗原的肿瘤细胞模型,为研究基于肾癌G250基因的肿瘤基因疫苗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rcc) G250/MN/CAIX(G250)抗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G250/MN/CAIX抗原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诱导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雷 李晓飞 +3 位作者 曹开源 吴荣佩 李乐军 张亚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G250抗原基因编码区cDNA全长基因片段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作为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G250cDNA序列克隆入酿酒酵母穿梭诱导表达载体pYES2/NTC,构建重组酵母真核表达质粒pYES2/NT... 【目的】观察G250抗原基因编码区cDNA全长基因片段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作为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G250cDNA序列克隆入酿酒酵母穿梭诱导表达载体pYES2/NTC,构建重组酵母真核表达质粒pYES2/NTC-G250并转化酿酒酵母菌株INVSc1,筛选阳性克隆转化子,经半乳糖诱导表达后进行菌体全蛋白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成功构建pYES2/NTC-G250重组酿酒酵母诱导表达质粒,证实其能够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表达量随诱导时间而变化,8~12h达高峰。【结论】人G250基因片段能够在酿酒酵母中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基因重组酿酒酵母G250疫苗抗肿瘤效应及其安全性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rcc) G250/MN/CAIX(G250)抗原 酿酒酵母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