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复发性MESTK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送检肾及...目的探讨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复发性MESTK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送检肾及周围组织一个,肿瘤大小8 cm×5 cm×2 cm,质软,切面囊实性,部分区似灰红色息肉样物。镜下见肿瘤为囊、实性区域构成,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被覆立方、柱状及复层上皮,部分上皮下见子宫内膜间质样组织,部分区上皮似成釉上皮样、条索状;实性区主要为梭形间质成分,其中可见纤维、平滑肌及少许内膜间质样组织,局灶间质水肿;上皮和间质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上皮区CK(AE1/AE3)阳性,间质vimentin、SMA、desmin、ER和PR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5%。结论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MESTK十分罕见,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ESTK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年龄39~43岁。肿瘤与...目的探讨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ESTK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年龄39~43岁。肿瘤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或形成推挤式边界。镜下见肿瘤组织均由不同比例的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上皮成分呈密集成簇的微囊/小腺管状、粗大乳头状或甲状腺滤泡样结构排列,较大囊腔被覆扁平或靴钉样细胞;间质成分为少细胞的胶原纤维或富于细胞的梭形纤维间质,局部间质疏松水肿、慢性炎细胞浸润或夹杂数目不等的脂肪细胞,可见富细胞性卵巢样间质围绕在囊性结构周围及成簇厚壁血管。免疫表型:上皮成分表达PAX-8,间质成分表达vimentin、SMA、ER、PR; Ki-67增殖指数均<1%。结论MESTK是一种罕见的肾脏原发性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需与肾脏其他伴有囊性结构或兼具上皮和间质结构的良恶性肿瘤相鉴别。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 ixed ep ithelial and strom al tumor of the k 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运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4例MESTK,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女性3例、男性1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目的探讨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 ixed ep ithelial and strom al tumor of the k 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运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4例MESTK,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女性3例、男性1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临床表现为腰痛、肉眼或镜下血尿。巨检肿瘤境界清楚,呈实性。镜检以不等量增生、囊性扩张腺上皮与不同排列方式的梭形细胞间质混合组成为特征。免疫表型为梭形细胞vim entin(3/3)、desm in(2/4)、SMA(3/4)、ER(2/3)、PR(3/3)呈阳性表达,不表达CD34(0/3)、S-100蛋白(0/2)、HMB45(0/2);上皮细胞CKpan(4/4)、EMA(4/4)呈阳性表达。结论MESTK是一种少见的肾良性混合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青少年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此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MESTK(17岁)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青少年MESTK的临...目的探讨青少年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此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MESTK(17岁)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青少年MESTK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女性,17岁,临床表现为先天性会阴部液体外溢。镜下见肿瘤呈结节状生长,肿瘤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腺上皮细胞呈柱状或纤毛柱状;腺体周围间质细胞丰富似卵巢样,远离腺体的梭性细胞呈束状平滑肌样分化。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7、vimentin阳性,间质细胞SMA、vimentin、ER、PR均阳性,远离腺体的间质细胞desmin阳性。结论 MESTK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多见于围绝经期女性,亦可发生于青少年,且与激素使用史无关,需与发生于青少年具有双向分化的肾肿瘤相鉴别。展开更多
患者男,49岁,主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物5月余”人院,自述平素无背部酸痛,无尿痛、尿频、尿急及肉眼血尿;否认药物长期应用史。CT:左肾下极类椭圆形肿块,约57mm×38mm,内见点条状高密度影,增强后呈轻度强化(图1A)。静脉肾...患者男,49岁,主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物5月余”人院,自述平素无背部酸痛,无尿痛、尿频、尿急及肉眼血尿;否认药物长期应用史。CT:左肾下极类椭圆形肿块,约57mm×38mm,内见点条状高密度影,增强后呈轻度强化(图1A)。静脉肾盂造影(图1B):左肾下组肾盏见局限性充盈缺损。影像学提示:左肾下极肿瘤,考虑为囊性肾细胞癌合并出血。遂行左肾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图1C):肾混合性上皮间质瘤(mixed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随访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复发性MESTK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送检肾及周围组织一个,肿瘤大小8 cm×5 cm×2 cm,质软,切面囊实性,部分区似灰红色息肉样物。镜下见肿瘤为囊、实性区域构成,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被覆立方、柱状及复层上皮,部分上皮下见子宫内膜间质样组织,部分区上皮似成釉上皮样、条索状;实性区主要为梭形间质成分,其中可见纤维、平滑肌及少许内膜间质样组织,局灶间质水肿;上皮和间质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上皮区CK(AE1/AE3)阳性,间质vimentin、SMA、desmin、ER和PR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5%。结论具有恶性形态、复发或转移行为的MESTK十分罕见,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文摘目的探讨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ESTK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年龄39~43岁。肿瘤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或形成推挤式边界。镜下见肿瘤组织均由不同比例的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上皮成分呈密集成簇的微囊/小腺管状、粗大乳头状或甲状腺滤泡样结构排列,较大囊腔被覆扁平或靴钉样细胞;间质成分为少细胞的胶原纤维或富于细胞的梭形纤维间质,局部间质疏松水肿、慢性炎细胞浸润或夹杂数目不等的脂肪细胞,可见富细胞性卵巢样间质围绕在囊性结构周围及成簇厚壁血管。免疫表型:上皮成分表达PAX-8,间质成分表达vimentin、SMA、ER、PR; Ki-67增殖指数均<1%。结论MESTK是一种罕见的肾脏原发性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需与肾脏其他伴有囊性结构或兼具上皮和间质结构的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文摘目的探讨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 ixed ep ithelial and strom al tumor of the k 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运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4例MESTK,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女性3例、男性1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临床表现为腰痛、肉眼或镜下血尿。巨检肿瘤境界清楚,呈实性。镜检以不等量增生、囊性扩张腺上皮与不同排列方式的梭形细胞间质混合组成为特征。免疫表型为梭形细胞vim entin(3/3)、desm in(2/4)、SMA(3/4)、ER(2/3)、PR(3/3)呈阳性表达,不表达CD34(0/3)、S-100蛋白(0/2)、HMB45(0/2);上皮细胞CKpan(4/4)、EMA(4/4)呈阳性表达。结论MESTK是一种少见的肾良性混合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文摘目的探讨青少年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此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MESTK(17岁)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青少年MESTK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女性,17岁,临床表现为先天性会阴部液体外溢。镜下见肿瘤呈结节状生长,肿瘤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腺上皮细胞呈柱状或纤毛柱状;腺体周围间质细胞丰富似卵巢样,远离腺体的梭性细胞呈束状平滑肌样分化。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7、vimentin阳性,间质细胞SMA、vimentin、ER、PR均阳性,远离腺体的间质细胞desmin阳性。结论 MESTK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多见于围绝经期女性,亦可发生于青少年,且与激素使用史无关,需与发生于青少年具有双向分化的肾肿瘤相鉴别。
文摘患者男,49岁,主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物5月余”人院,自述平素无背部酸痛,无尿痛、尿频、尿急及肉眼血尿;否认药物长期应用史。CT:左肾下极类椭圆形肿块,约57mm×38mm,内见点条状高密度影,增强后呈轻度强化(图1A)。静脉肾盂造影(图1B):左肾下组肾盏见局限性充盈缺损。影像学提示:左肾下极肿瘤,考虑为囊性肾细胞癌合并出血。遂行左肾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图1C):肾混合性上皮间质瘤(mixed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随访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