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CT表现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董鹏
王滨
葛艳明
管玥
刘文娟
-
机构
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影像中心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18-1220,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5BS03010)。
-
文摘
目的分析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CT表现,探讨其侵犯途径和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T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连续性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炎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6例。着重观察:①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CT表现;②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途径。结果①肺癌腰肌转移2例,肝细胞癌腰肌转移1例,胃癌腰肌转移1例,腰肌肉瘤1例,腰肌黏液腺癌1例,淋巴瘤侵犯腰肌1例,均为单侧;腰椎结核并腰肌冷脓肿10例,其中5例为双侧;腰肌脓肿4例,均为单侧;②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途径为:直接侵犯同侧肾旁后间隙或先侵犯同侧肾周间隙后突破肾后筋膜侵犯肾旁后间隙或两种方式混合出现;③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表现为:与腰肌病变相连的肿块影;肾旁后间隙内结节影、索条影;肾旁后间隙内密度增高;肾后筋膜增厚。结论CT可准确显示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解剖学细节。
-
关键词
腰肌
肾旁后间隙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Keywords
Psoas
Posterior pararenal space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
分类号
R68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正常左侧肾旁后间隙的CT解剖学研究
- 2
-
-
作者
李玉标
任安利
丁宁
赵喆
董小涵
李志敏
董鹏
-
机构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滨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
-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4-417,共4页
-
基金
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0YX036)
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政策引导类)(2012YD18106)。
-
文摘
目的研究正常左侧肾旁后间隙(left posterior pararenal space,LPPrS)的CT表现。方法对1具尸体标本行左侧肾旁前间隙乳胶灌注制作断面标本,观察双侧肾旁后间隙的解剖学特点并记录灌注剂在LPPrS的弥散情况;分析50例正常成人腹部CT资料,观察LPPrS的形态及脂肪厚度、LPPrS血管显示情况及其与左侧肾后筋膜的关系;测量左侧肾静脉水平LPPrS脂肪厚度的最大值以及第2腰椎体水平腹壁皮下脂肪面积,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标本轴位断层灌注剂进入左侧肾后筋膜间平面后沿LPPrS的纤维分隔蔓延。肾旁后间隙呈弯月状,见多条血管。(2)轴位CT图像上LPPrS可见多条血管影,主要位于左肾外侧、后方;血管可穿过肾后筋膜。LPPrS可见纤细的分隔,显示欠清。LPPrS的形态呈弯月状;左侧肾静脉水平,LPPrS脂肪最厚处位于左肾外侧、后方,平均厚度为0.77 cm。第2腰椎体水平皮下脂肪面积平均为112.37 cm^(2),二者具有正相关性(r=0.283,P<0.05)。结论LPPrS具有特殊的解剖学特点。关注LPPrS的CT表现有助于LPPrS病变及其邻近脏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
-
关键词
肾旁后间隙
解剖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Keywords
Posterior pararenal space
Anatomy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
分类号
R322.6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