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apelin-12、AngⅡ及NO含量与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黄帧桧 张培 +1 位作者 杨帆 丁伯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23-2327,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通过观察apelin-12、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葛根素的降压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通过观察apelin-12、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葛根素的降压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成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5组: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和模型组。给药6周,每2周测1次血压。给药6周后取血,取肾脏。ELISA法测肾脏、血清中apelin-12含量,放射免疫法测肾脏、血浆中Ang II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清中NO含量。结果:葛根素具有降压作用,并且随着剂量的升高血压下降越明显。葛根素高、中剂量组血清中apelin-12含量显著下降(P<0.01),葛根素低剂量组则下降不明显,但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中apelin-12含量随着葛根素剂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葛根素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血浆中Ang II含量(P<0.01),低剂量葛根素则影响不显著(P>0.05)。葛根素高、中剂量均能显著升高血清中NO含量(P<0.01),低剂量葛根素则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降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变大鼠体内apelin-12、AngⅡ和NO的含量及调节它们之间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降压作用 APELIN 血管紧张素Ⅱ 一氧化氮 肾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丙素对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四桂 黄河清 +2 位作者 陈少锐 饶曼人 刘培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目的研究前胡丙素长期灌胃给药对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制作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前胡丙素20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9 wk,用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灌流法检测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W oessner... 目的研究前胡丙素长期灌胃给药对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制作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前胡丙素20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9 wk,用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灌流法检测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W oessner等报道的方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肾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组大鼠CF/HWW和CO/HWW降低29.2%和38.5%,LVSP、-dp/dtm ax分别降低22.8%和43.2%;LV-EDP和T值增高172.9%和187.1%,LVEDP-V曲线左移上抬,左室肌胶原含量增加38.9%。前胡丙素组CF/HWW和CO/HWW比LVH组分别增加23.5%和37.2%,LVSP值和-dp/dtm ax负值较LVH组增加16.0%和42.7%,LVEDP和T值降低38.9%和39.0%,左室LVEDP-V曲线接近正常组水平,左室肌胶原含量降低18.9%,其作用与硝苯地平相似。结论前胡丙素可明显改善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舒张功能,改善心肌顺应性,同时也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胶原含量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丙素 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心室肥厚 血流动力学 心肌顺应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心碱与莲心季铵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陆曙 潘扬 +1 位作者 陶冉 张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莲子心中2种异喹啉生物碱——莲心碱(Liensinine,Lien)和莲心季铵碱(Lotusine,Lot)的降压效果以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二肾一夹造成RHR模型,口服给予Lien和Lot治疗10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 目的探讨中药莲子心中2种异喹啉生物碱——莲心碱(Liensinine,Lien)和莲心季铵碱(Lotusine,Lot)的降压效果以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二肾一夹造成RHR模型,口服给予Lien和Lot治疗10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并以左室质量与体质量比(LVW/BW)和左室结构参数为指标测定药物对RHR的LVH的逆转情况。结果Lien和Lot均能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有效地进行降压,且使RHR增高之LVW/BW值、左室壁(LVW)厚度和室中隔(SI)厚度均得到显著回降。结论Lien和Lot对RHR大鼠左室肥厚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心碱 莲心季铵碱 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联用氯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MMP-1/TIMP-1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帧桧 陈莉 +2 位作者 柏松 汪江涛 丁伯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2-467,共6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用氯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MMP-1/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比值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成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氯...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用氯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MMP-1/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比值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成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氯沙坦组,联用组以及模型组(n=8)。连续给药8周后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改变,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测心肌羟脯氨酸(HY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HYP水平降低(P<0.01或P<0.05),联用组效果最好(P<0.05);葛根素高、中剂量组和联用组心肌AngⅡ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联用组效果最好(P<0.05);除葛根素低剂量组外其他用药LVWI显著降低(P<0.01或P<0.05),MMP-1与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联用组效果最好(P<0.05)。结论葛根素联用氯沙坦能显著下调心肌局部MMP-1/TIMP-1 mRNA及蛋白比值,改善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大鼠 葛根素联用氯沙坦 心肌纤维化 MMP-1 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茯苓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德军 张利棕 +6 位作者 方明笋 周卫民 寿旗扬 蒋剑平 蔡月琴 朱科燕 陈民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土茯苓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液内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两肾两夹法造大鼠高血压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收缩压分层,分成模型对照组、高(土茯苓6 g/kg)、中(土茯苓3 g/kg)、低(土茯苓1.5 g/kg)剂量组和阳性组(卡... 目的观察土茯苓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液内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两肾两夹法造大鼠高血压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收缩压分层,分成模型对照组、高(土茯苓6 g/kg)、中(土茯苓3 g/kg)、低(土茯苓1.5 g/kg)剂量组和阳性组(卡托普利5 mg/kg);试验期间各组经口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每周测定血压1次,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液中ANP、NO、ET、CGRP和AngII水平。结果土茯苓显著降低了肾性高血压大鼠SBP、DBP和MBP(P<0.05,P<0.01),同时显著降低了ANP、ET的水平(P<0.05,P<0.01),升高了NO的水平(P<0.05)。结论土茯苓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通过降低ANP、ET和升高NO的水平,而发挥血压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血管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鸡菊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凌冰 哈木拉提 +6 位作者 刘晓燕 胡梦颖 张兰兰 马雪萍 徐磊 杨强 孙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CTE)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丝线缩窄法制备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40 mg·kg-1)、CTE(40、80、160 mg... 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CTE)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丝线缩窄法制备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40 mg·kg-1)、CTE(40、80、160 mg·kg-1)组,每组10只。口服28 d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压,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主动脉组织中AngⅡ的含量;测量左肾重与右肾重比值(LK/RK)。结果 CTE(40、80、160 mg·kg-1)组均可明显降低RHR的血压、血浆AngⅡ、ALD、ET-1、主动脉组织AngⅡ含量(P均<0.01),明显升高血清NO水平和LK/RK比值(P均<0.01),其中CTE(160 mg·kg-1)组能够明显升高AngⅠ的含量(P<0.05)。结论金鸡菊提取物具有明显降压效果,能够减少AngⅡ、ALD、ET-1生成并增加NO的含量,推测其降压机制可能通过影响RAAS系统发挥类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AngⅠ拮抗剂的作用,而且参与内皮因子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菊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素-血管紧 张素-醛固酮系统 内皮素 一氧化氮 LK 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乌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笑丽 韩景辉 +2 位作者 杨瑞霞 刘子旺 杨海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705-706,共2页
目的 :探讨首乌降压胶囊对二肾一夹 (简称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机制。方法 :以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 ,选用大鼠血压、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来研究首乌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将大鼠 (n =32 )按... 目的 :探讨首乌降压胶囊对二肾一夹 (简称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机制。方法 :以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 ,选用大鼠血压、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来研究首乌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将大鼠 (n =32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首乌降压胶囊高剂量组 (简称首高组 )、首乌降压胶囊低剂量组 (简称首低组 )、卡托普利组 ,每组 8只 ,另假手术组 8只 ,共 4 0只。结果 :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浆和肾脏组织PRA、AngⅡ、ALD等异常 ,这些变化是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首乌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有一定的改善和降低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及肾脏组织PRA、Ang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乌降压胶囊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高血压大鼠脑梗死早期基因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施晓耕 王艺东 黄如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脑梗死早期梗塞边缘区域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双肾双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和线栓法复制持续的大脑中动脉闭塞(pMCAO)模型,并设置假手术组,术后12 h取梗塞边缘区域脑组织,提取R...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脑梗死早期梗塞边缘区域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双肾双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和线栓法复制持续的大脑中动脉闭塞(pMCAO)模型,并设置假手术组,术后12 h取梗塞边缘区域脑组织,提取RNA,经过荧光标记后与5705条基因的oligo DNA芯片杂交、扫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数据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表达4165条,差异表达129条,其中表达上调93个, 下降36个。转录调控、逆境反应、细胞粘附和细胞凋亡组全部上调。运输、信号、分化、发育、代谢、细胞周期组双向变化。结论脑梗死后早期缺血区功能基因明显变化,可预示脑梗死的分子机制和可能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肾性高血压大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平逆转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石杰 胡有志 +4 位作者 屈松柏 向楠 柯于鹤 冯德勋 李大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研究血压平逆转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建立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术后8周40只RHR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为:血压平大、中、小剂量组(73、36.5、18.25g·kg-1·d-1);依那普利组(10g&#... 目的:研究血压平逆转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建立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术后8周40只RHR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为:血压平大、中、小剂量组(73、36.5、18.25g·kg-1·d-1);依那普利组(10g·kg-1·d-1);模型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服等容量水,疗程8周。手术前及术后每周测血压1次,给药第8周末,各组测量大鼠体重(BW),眼眶放血2ml,断头处死大鼠,迅速取出心脏,去除心房、右室游离壁,左室及室间隔称重(LVW),计算LVW/BW之比。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PCⅢ,心肌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及SP免疫组化染色高清晰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细胞形态参数及原癌基因cmyc和cfos表达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血压平降低血压,降低左室重量(LVW)、左室重量指数(LVW/BW)、心肌细胞体积及血清PCⅢ含量,抑制原癌基因cmyc和cfos的表达,血压平大、中剂量组LVW、LVW/BW及血清PCⅢ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图像分析心肌细胞形态参数(面积、周长、平均直径、长径及短径)及cmyc、cfos表达阳性的心肌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接近(P>0.05)。结论:复方中药血压平具有逆转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其降低血压和血清PCⅢ含量、抑制Ⅲ型胶原合成、防治心肌纤维化及降低原癌基因cmyc和cfos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左心室肥厚是其逆转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室重构 血清Ⅲ型前胶原 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豆子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血浆AngII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颖 陈虹 +2 位作者 马建慧 祝世发 刘小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705-708,共4页
为探讨复方苦豆子(CK)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LVH)及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影响,建立了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2KⅠC-RHR),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57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Mod组),CK高、中、低剂量组(H、M、L组)和卡托普利... 为探讨复方苦豆子(CK)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室肥厚(LVH)及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影响,建立了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2KⅠC-RHR),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57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Mod组),CK高、中、低剂量组(H、M、L组)和卡托普利组(Cap组),另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每日灌药1次,连续8周。根据体重随时调整给药量。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左室肥厚指数(LVHI)及AngⅡ影响。结果表明:1)CK长期给药能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的LVHI,H、M组与Mod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L组也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CK能降低模型动物血浆AngⅡ水平,与Mod组相比,各给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H组下降最为明显。这表明CK对RHR的心脏重塑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豆子制剂 高血压 左室肥厚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乌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子旺 杨瑞霞 韩景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739-740,共2页
目的:探讨首乌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RHR)降压及防治心室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肾一夹(2K1C)法复制RHR模型,观察血压和左心室重量(LVW)、LVW体/重(BW)比值。结果:治疗后血压首乌高剂量组、首乌低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均显... 目的:探讨首乌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RHR)降压及防治心室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肾一夹(2K1C)法复制RHR模型,观察血压和左心室重量(LVW)、LVW体/重(BW)比值。结果:治疗后血压首乌高剂量组、首乌低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01,P<0.05,P<0.001),说明首乌降压胶囊和卡托普利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首乌高剂量组、首乌低剂量组、卡托组LVW/BW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首乌降压胶囊能有效降低血压,对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乌降压胶囊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反应性与细胞钙转运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明萃 陈孟勤 文允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5期382-385,416,共5页
本文用离体血管条生物测定法观察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及高钾去极化(HiK^+)的收缩反应及^(46)Ca^(2+)示踪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跨膜内流。实验表明: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及肠系膜动脉对NE和HiK^+的收缩反应显著增高。反应性的这一变... 本文用离体血管条生物测定法观察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及高钾去极化(HiK^+)的收缩反应及^(46)Ca^(2+)示踪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跨膜内流。实验表明: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及肠系膜动脉对NE和HiK^+的收缩反应显著增高。反应性的这一变化与细胞钙内流有明显关系,其中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内流的钙增多在血管反应性增高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反应细胞钙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55-155,共1页
目的贝那普利降压治疗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在2K1C后4周尾动脉测定血压,收缩压在150~180mmHg被认为肾性高血压大鼠.将动物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贝那普利(1.0mg·kg^-1·d^-1)... 目的贝那普利降压治疗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在2K1C后4周尾动脉测定血压,收缩压在150~180mmHg被认为肾性高血压大鼠.将动物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贝那普利(1.0mg·kg^-1·d^-1)治疗组.降压治疗1、2、4周后,测量各组血压,检测外周血EPCs数量,评价骨髓来源EPCs(BM-EPCs)小管形成及迁移能力.结果贝那普利治疗的各时间点均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增加,但是BM-EPCs小管形成及迁移能力无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治疗后外周血EPCs数量及BM-EPCs功能无明显改变.在接受贝那普利治疗2和4周时间点,外周血EPCs数量、BM-EPCs小管形成及迁移能力在三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早期存在EPCs动员增加.贝那普利治疗对EPCs动员及BM-EPCs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贝那普利可能不参与血管新生调节,这为贝那普利临床用于高血压病合并血管新生异常疾病患者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 祖细胞数量 贝那普利 内皮祖细胞 降压治疗 EPCS 外周血 迁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参与丙泊酚预处理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桂波 曹红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活化在其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上,64只肾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8组(n=8):对照组(CTRL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组),...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活化在其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上,64只肾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8组(n=8):对照组(CTRL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组),DMSO组,30、100和300μmol.L-1丙泊酚预处理组(P30、P100和P300组),ERK1/2激酶抑制剂PD98059组(PD组)及PD98059+100μmol.L-1丙泊酚预处理组(PD+P100组)。持续监测心功能指标,实验末生化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 estern B lotting方法半定量测定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再灌注60 m in末,ISCH组心功能较CTRL组恶化(P<0.01),DMSO组、P30组、P300组和PD组心功能指标与ISCH组相比未见差异,P100组心功能恢复程度高于ISCH组(P<0.01),PD98059能拮抗100μmol.L-1丙泊酚预处理引起的心功能改善。P100组MDA含量低于ISCH组和PD+P100组,SOD活性高于ISCH组和PD+P100组。P100组胞浆p-ERK1、胞核p-ERK1/2活性较ISCH组升高,PD+P100组较P100组胞核p-ERK1/2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100μmol.L-1丙泊酚预处理减轻了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涉及心肌细胞p-ERK1/2,尤其是细胞核p-ERK1/2活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预处理 大鼠 高血压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复方CK制剂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药效学
15
作者 于学东 陈虹 马建慧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通过动物实验进行优化复方CK的药效学研究。取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模型组(n=68)。采用二肾一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模型组,优化复方CK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后4组... 通过动物实验进行优化复方CK的药效学研究。取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模型组(n=68)。采用二肾一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模型组,优化复方CK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后4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服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根据体重随时调整给药量。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收缩压及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给药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优化复方CK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地(P<0.01)降低模型动物收缩压、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II含量,升高血浆一氧化氮含量。由此可知优化复方CK有降压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II含量、促进血液中的一氧化氮合成与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复方CK 肾性高血压大鼠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祁涛 陈德森 +2 位作者 邹佩霞 姚远 李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1059-1061,1066,共4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采用双肾双狭方法制备肾性高血压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拉帕米组及丹红组,3组大鼠均断头取心脏,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测定肾性高血压模...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采用双肾双狭方法制备肾性高血压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拉帕米组及丹红组,3组大鼠均断头取心脏,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测定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在给予丹红注射液灌流10 min前及灌流后0.5 h,1 h,2 h左室内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 dp/dt max),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内压力峰值(Left Indoor Pressure Peak,LVSP)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以此评价丹红注射液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结果:在灌流丹红注射液2 h时后可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心脏±LV dp/dt max、LVSP、LVEF,与模型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LVEDP及LVEDP则无明显影响。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离体心脏具有降低心脏做功的作用,这与其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而起到保护心肌和改善心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高血压模型大鼠 离体心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对肾性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Eno1及GSTM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四桂 潘雪刁 +4 位作者 唐富天 臧林泉 冯冰虹 谭毓治 刘培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6-740,共5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肾性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α-烯醇化酶(α-enolase,Eno1)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μ2(glutathione-s-transferase,μ2,GSTM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5组:(1)对照组;(2)两肾两夹高血压大鼠组;(3)两肾两夹高血压大鼠...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肾性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α-烯醇化酶(α-enolase,Eno1)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μ2(glutathione-s-transferase,μ2,GSTM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5组:(1)对照组;(2)两肾两夹高血压大鼠组;(3)两肾两夹高血压大鼠+依那普利组;(4)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5)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依那普利组。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及左室重量指数,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Eno1、GSTM2及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的表达情况。结果两肾两夹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与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后,其左心室肥厚均得到明显逆转。与两肾两夹组相比,Eno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GSTM2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表达明显下调,而两肾两夹组无变化,经依那普利治疗后,二者的表达变化均未得到明显逆转;β-MHC在两种模型中的表达均上调,而依那普利治疗后,β-MHC在二者中的表达均明显下调。结论依那普利能明显逆转β-MHC在两种模型中的差异表达,但不能逆转Eno1和GSTM2在二者中的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左心室肥厚 肾性高血压大鼠 自发 血压大α-烯醇化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μ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芎苓止眩片对自发性与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林 李弘 +4 位作者 王宇红 任卫琼 蔺晓源 李苏 柏正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1-789,共9页
目的探讨天麻芎苓止眩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肾性高血压大鼠(renal hypertensive rats,RHR)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RHR和SHR大鼠模型进行实验,连续给药4周,观察比较各周大鼠血压值、左心室指数(lef... 目的探讨天麻芎苓止眩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肾性高血压大鼠(renal hypertensive rats,RHR)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RHR和SHR大鼠模型进行实验,连续给药4周,观察比较各周大鼠血压值、左心室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生化指标及HE染色观察心脏、肾、脑、主动脉的病理形态变化。结果天麻芎苓止眩片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RHR和SHR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P<0.01或0.05);低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SHR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P<0.01或0.05),但对RHR大鼠无显著的降压效果(P>0.05)。与模型组比,SHR高剂量组左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给药组SHR和RHR大鼠左心室LVM减轻,左心室指数减小,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HR模型组比,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RHR大鼠尿素氮(BUN)、肌酐(CREB)、肌酸激酶(CK)值,中剂量组大鼠能够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LDH)、CK、CREA、BUN值,低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大鼠BUN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SHR模型组比,对SHR大鼠CK、CREA、CREA、BUN值有一定降低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芎苓止眩片对两种不同高血压大鼠模型均有显著降压效应,具有能够将脉压差保持在合理范围,持续稳定调节血压的作用特点。天麻芎苓止眩片对高血压具有较好的防治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大鼠 自发高血压大鼠 高血压 左心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素对肾性高血压伴高血脂大鼠主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祥 杨解人 +1 位作者 郭莉群 周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芝麻素(Sesamin,Ses)改善肾性高血压伴高血脂大鼠(Rrenal hypertensive-hy-perlipidemia rat,RHHR)主动脉舒张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RHHR灌服不同剂量Ses(100、33、10mg.kg-1.d-1)8周后,测定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 目的:探讨芝麻素(Sesamin,Ses)改善肾性高血压伴高血脂大鼠(Rrenal hypertensive-hy-perlipidemia rat,RHHR)主动脉舒张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RHHR灌服不同剂量Ses(100、33、10mg.kg-1.d-1)8周后,测定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的舒张反应;测定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孵育后,动脉环对ACh的反应并计算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RH-HR主动脉Ach和SNP诱导的舒张反应显著降低,NO活性减少,Ses治疗8周后能逆转上述作用。结论:Ses降压作用与改善RHHR主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高血压伴高血脂大鼠 内皮 依赖舒张 非内皮依赖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证候特征差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屈会化 赵琰 +4 位作者 曲荣波 汤尔群 周刚 谢婷 王庆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经典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的证候特征,以便更好地考察降压中药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肾性高血压大鼠两种经典常用动物模型,从宏观表征和行为学的角度,对二者的证候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辨析比较。结果自... 目的探讨两种经典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的证候特征,以便更好地考察降压中药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肾性高血压大鼠两种经典常用动物模型,从宏观表征和行为学的角度,对二者的证候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辨析比较。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18周龄,基本符合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中肝火上炎证型的表现;两肾一夹型肾性高血压大鼠在术后4~8周,基本符合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中阴虚阳亢证型的表现。结论两种高血压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特征不同,在进行降压中药的疗效评价和作用机理实验研究时,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高血压大鼠 肾性高血压大鼠 证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