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疏宁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形态学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立芳 朱小棣 +3 位作者 黄怀鹏 杨洪涛 陈志强 黄文政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8期445-447,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肾疏宁对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 )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MsPGN模型。予肾疏宁治疗并以肾炎康复片为对照组 ,观察肾脏形态学及 2 4h尿蛋白定量。结果 :肾疏宁能明显减轻MsPGN大鼠的蛋白尿 ,减轻肾组织病... 目的 :观察中药肾疏宁对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 )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MsPGN模型。予肾疏宁治疗并以肾炎康复片为对照组 ,观察肾脏形态学及 2 4h尿蛋白定量。结果 :肾疏宁能明显减轻MsPGN大鼠的蛋白尿 ,减轻肾组织病理病变尤其是肾小管间质损伤 ,且对损伤的肾组织有修复作用。与模型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肾炎康复片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正常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肾疏宁能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减轻MsPGN的肾小球病变及肾小管间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宁 大鼠 系膜增生性 肾小管间质损害 形态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大鼠FN、ColⅢ、PAI-1 mRNA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国霞 黄文政 朱小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388-390,共3页
目的: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大鼠FN、colm、PAl—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12~16周,使其自然发展成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FN、colm、PAl—lmRNA表达... 目的: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大鼠FN、colm、PAl—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12~16周,使其自然发展成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FN、colm、PAl—lmRNA表达的影响,并设苯那普利为阳性对照组。结果:第12~16周末,造模各组肾小管间质FN、ColⅢ、PAI-1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肾疏宁组、苯那普利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第12周末,肾疏宁组与苯那普利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第16周末,肾疏宁组明显低于苯那普利组(P〈0.01)。结论:肾疏宁能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其降解,从而保护肾小管间质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损害 疏宁 纤维连接蛋白 Ⅲ型胶原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络宁对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文政 刘育军 +1 位作者 朱小棣 王惠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6-9,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及中药复方肾络宁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络宁组、肾炎康复片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复合感染的方法建立大鼠IgA肾病模型;实验共16周,药物干预后常规检... 目的:探讨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及中药复方肾络宁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络宁组、肾炎康复片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复合感染的方法建立大鼠IgA肾病模型;实验共16周,药物干预后常规检测尿红细胞、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尿NAG酶,以及免疫荧光观察肾组织病理;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病理变化,以及Ⅲ型胶原(Col-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线粒体结构消失,数量减少,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纤维形成;尿红细胞、尿蛋白、NAG酶、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增高,Col-Ⅲ、TGF-β1、PAI-1、TIMP-1表达明显增高,MMP-1表达明显降低。肾络宁及肾炎康复片组小管间质损害明显减轻;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尿NAG明显降低,Col-Ⅲ、TGF-β1、PAI-1、TIMP-1表达明显降低,MMP-1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肾络宁可明显减轻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改善肾功能,延缓间质纤维化及肾衰竭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 肾小管间质损害 络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肾复片对Ms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春莹 陈磊鑫 +2 位作者 冷伟 任艳芸 李宁 《现代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复片肾复片对MsPGN大鼠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建立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观察复方肾复片对大鼠尿蛋白、尿TGF-β、尿NAG酶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病理的影响。结果第12周末复方肾复片组与模型组相比... 目的观察复片肾复片对MsPGN大鼠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建立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观察复方肾复片对大鼠尿蛋白、尿TGF-β、尿NAG酶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病理的影响。结果第12周末复方肾复片组与模型组相比尿TGF-β1、NAG酶、24 h尿蛋白定量有明显下降(P<0.05);第16周末复方肾复片组与贝那普利组相比尿TGF-β1、NAG酶、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及贝那普利组相比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显著改善(P<0.01)。结论复方肾复片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小管间质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尿TGF-β1、尿NAG及尿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复片 系膜增生性 肾小管间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leman病导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损害1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歌 芦建华 +1 位作者 史晓虎 杨冠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83-88,共6页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肾小管间质损害 亚急性 中日友好医院 淋巴结肿大 2009年 衰竭 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软坚方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损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9期517-521,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活血软坚方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MN)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并探讨活血软坚中药对MN伴发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大鼠MN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治疗组,观察24h尿... 目的:观察活血软坚方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MN)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并探讨活血软坚中药对MN伴发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大鼠MN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治疗组,观察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并对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ColⅠmRNA和ColⅢmRNA的表达。结果:本方能明显降低蛋白尿及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清白蛋白,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改善肾小球及肾小管的病理损伤。结论:活血软坚方能减轻尿蛋白对肾小管的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肾间质的积聚,减轻肾脏病理损伤,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 肾小管间质损害 活血软坚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
7
作者 寻劢 陈辉 +5 位作者 李志辉 段翠蓉 张翼 吴天慧 丁云峰 康志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在儿童IgA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7年09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1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程度及类型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在儿童IgA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7年09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1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程度及类型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肾间质损害总体程度与年龄、性别、体块指数、肉眼血尿发生率、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肾小球硬化分值、纤维型新月体的发生没有关系。随着肾间质损害的加重,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殖程度、细胞型及混合型新月体的发生率、尿蛋白的排出量逐渐增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与内皮细胞增生及细胞型新月体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存在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小球硬化。结论:IgA肾病患儿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病变程度相平行,其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程度、新月体形成、与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密切相关。不同的小管间质病理类型与其他病理指标的关系各有区别但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没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IGA 肾小管间质损害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例IgA肾病小管间质损害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国平 黄九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10期589-591,共3页
目的 :探讨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的临床重要性。方法 :分析 192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IgA肾病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占 85 .4 % ,其中轻度损害占 4 6 .9% ,中度损害占 2 0 .8% ,重度损害占 17.7% ,无损害占 14 .6 %。临床... 目的 :探讨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的临床重要性。方法 :分析 192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IgA肾病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占 85 .4 % ,其中轻度损害占 4 6 .9% ,中度损害占 2 0 .8% ,重度损害占 17.7% ,无损害占 14 .6 %。临床上血压升高、尿蛋白定量增多及肾功能减退是IgA肾病预后不良的临床因素。肾小球各项病理指标 :血管损害、肾小球总体损害、系膜增殖程度及球性硬化的积分随着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增加 ,二者呈平行关系。结论 :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病理改变中广泛存在。随着其损害程度的加重 ,IgA肾病的病情逐渐加重 ,提示肾小管间质损害是决定IgA肾病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 肾小管间质损害 预后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肾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玉园 刘虹 柴华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79-81,共3页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5%-50%-[1]。临床IgA肾病好发于青壮年,约30%-40%的患者10-20年左右进入终末期肾衰竭(ESRD)-[2],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IgA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5%-50%-[1]。临床IgA肾病好发于青壮年,约30%-40%的患者10-20年左右进入终末期肾衰竭(ESRD)-[2],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IgA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直以来系膜细胞被认为是IgA肾病发病的主要细胞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损伤 血管紧张素Ⅱ 上皮细胞 系膜区 细胞因子 小管 终末期衰竭 肾小管间质损害 肾小球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与肾脏疾病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慧凛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关键词 损伤分子 脏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肾小管间质损害 慢性脏病 基底膜脱落 细胞表型 常见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益气通络方加减对肾病综合征肾小管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阳 谢小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9期545-546,共2页
关键词 肾小管损伤 病综合征 益气通络方 养阴 肾小管间质损害 肾小管-间病变 小管间病变 肾小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