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ad7基因转染拮抗TGF-β_1对培养肾小管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黄云剑 梅煜明 +1 位作者 王沂芹 杨唐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 探讨Smad7基因转染对TGF β1 诱导的小管细胞生长阻滞 ,细胞凋亡和FN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Tfx 5 0脂质体将小鼠Smad7转染入原代培养的肾小管细胞 ,用MTT法观测小管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观测其细胞周期的变化 ;ELISA法测定小... 目的 探讨Smad7基因转染对TGF β1 诱导的小管细胞生长阻滞 ,细胞凋亡和FN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Tfx 5 0脂质体将小鼠Smad7转染入原代培养的肾小管细胞 ,用MTT法观测小管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观测其细胞周期的变化 ;ELISA法测定小管细胞FN的分泌。结果 培养基添加TGF β1 ( 10ng ml) 48h后 ,小管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 ,停滞于G1 期的细胞数增多 ,细胞分泌的FN量也明显增高 ,相反 ,Smad7基因转染后可明显拮抗TGF β1 对小管细胞的上述作用。结论 Smad7基因转染可明显拮抗TGF β1 对小管细胞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7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转染 肾小管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肾小管细胞钙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梁翠茵 程锦轩 +2 位作者 段金虹 王砺 王振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肾皮质远曲小管细胞(DTC)和近曲小管细胞(PTC).应用放射性同位素 ̄(45)Ca示踪技术观察川芎嗪对Ca ̄(2+)跨膜转运的影响,并且采用蛋白质竞争结合法检测了胞膜腺苷酸环化... 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肾皮质远曲小管细胞(DTC)和近曲小管细胞(PTC).应用放射性同位素 ̄(45)Ca示踪技术观察川芎嗪对Ca ̄(2+)跨膜转运的影响,并且采用蛋白质竞争结合法检测了胞膜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及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表明川芎嗪明显抑制PTC和DTC细胞 ̄(45)Ca的摄取,但对 ̄(45)Ca的外排无明显影响。川芎嗪对PTC和OTC胞膜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无影响,但使细胞内cAMP含量显著降低。结果提示川芎嗪影响肾小管细胞钙的摄取,其机理可能与其诱导其它物质使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钙45 肾小管细胞 腺苷酸环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衣雪洁 常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7-380,共4页
The nature of renal tubular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acute renal failure includes not only cell death (necrosis or apoptosis) but also sublethal injury causing cell dysfunction. The role of intracellu- lar calcium, cal... The nature of renal tubular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acute renal failure includes not only cell death (necrosis or apoptosis) but also sublethal injury causing cell dysfunction. The role of intracellu- lar calcium, calcium - dependent enzymes calpain, nitric oxide, phospholipase A2, loss of tubule cell polarity and tubular obstruction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the renal tubular cell injury during hypoxia/ischemia is described. The effects of vascular factors, infiltrating activited leukocytes, apoptosis and growth factors on renal tubular cell injury are discussed. Potential mechanisms that tubular injury leads to a profound fall 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功能衰竭 肾小管细胞损伤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培养近端肾小管细胞庆大霉素毒性保护机理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黄云剑 瘳立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SF)对庆大霉素(GM)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制作GM损伤模型,观察细胞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过氧化氢酶(Cat)、NAG酶活性,DNA合成,细胞内离子钙浓...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SF)对庆大霉素(GM)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制作GM损伤模型,观察细胞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过氧化氢酶(Cat)、NAG酶活性,DNA合成,细胞内离子钙浓度以及形态学变化,同时观察SF的保护作用。结果 GM组在现为ALT,Cat酶活性下降,NAG酶活性增加,细胞DNA合成下降,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光镜发现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空泡变性和溶酶体髓样体形成。给予 SF能使上述异常指标明显改善,组织学损害也明显减轻。结论 SF能有效保护GM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近端肾小管细胞 庆大霉素 保护机理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顺铂导致培养的原代兔肾小管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世文 刘世杰 段前碧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92,共2页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顺铂导致培养的原代兔肾近端小管细胞 (PT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体外建立原代兔肾近端小管细胞培养。采用溴乙锭荧光法测量DNA链间交联和Fur-2 /AM测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首先将牛磺酸 ( 0 .1,1,10g .L 1 )...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顺铂导致培养的原代兔肾近端小管细胞 (PT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体外建立原代兔肾近端小管细胞培养。采用溴乙锭荧光法测量DNA链间交联和Fur-2 /AM测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首先将牛磺酸 ( 0 .1,1,10g .L 1 )与PTC保温 2 4小时 ,然后 ,加入顺铂使其终浓度达到 2 6μmo1.L 1 ,再继续保温 2 4小时。顺铂损伤组同样培养 48小时 ,前 2 4小时不加入牛磺酸和顺铂 ,后 2 4小时加入顺铂使其终浓度为 2 6μmo1.L 1 。对照组不加入牛磺酸和顺铂 ,同样培养 48小时。结果 :顺铂导致损伤组形成DNA链间交联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 ,牛磺酸 1,10g.L 1 可明显降低DNA链间交联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顺铂 肾小管细胞 抗肿瘤药物 溴乙锭荧光法 DNA链间交联 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P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体外肾小管细胞增殖的影响
6
作者 吴佩 姚建 +3 位作者 周同 曹红娣 陈楠 董德长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496-497,518,共3页
目的探讨NO对肾小管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应用体外培养的人集合管(H5)和负鼠近端小管(OK)细胞株,以L-精氨酸、硝普钠、内毒素、β-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NG-单甲基-L-精氨酸刺激或抑制NO合成,观察两种... 目的探讨NO对肾小管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应用体外培养的人集合管(H5)和负鼠近端小管(OK)细胞株,以L-精氨酸、硝普钠、内毒素、β-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NG-单甲基-L-精氨酸刺激或抑制NO合成,观察两种细胞3H-胸腺嘧啶摄入量的变化。结果NO引起HS和OK细胞3H-胸腺嘧啶摄入量浓度依赖性减少。结论NO可抑制这两种肾小管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肾小管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x3c参与调控小鼠肾小管细胞瘦素及其瘦素受体的表达
7
作者 李婷 路志国 +4 位作者 邢欣然 尹荷晴 李美港 鲁瑶 杜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86-2589,共4页
目的探讨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Mex3c)诱导下的负能量状态中瘦素(leptin)、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蛋白在肾小管细胞中表达作用研究。方法选取FVB/N小鼠18只,分为三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对照组、Mex3c组。HE染色观察肝脏... 目的探讨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Mex3c)诱导下的负能量状态中瘦素(leptin)、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蛋白在肾小管细胞中表达作用研究。方法选取FVB/N小鼠18只,分为三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对照组、Mex3c组。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及肾脏组织;ELISA检测血清内LEPR、肌酐浓度;免疫组化染色、蛋白印迹法、RT-PCR测定leptin、LEPR表达结果。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肝脏相比,Mex3c组中有脂滴和HFD组内有大脂滴。HFD组的腹部脂肪细胞比对照组、Mex3c组大且融合。与对照组相比,HFD组和Mex3c组的肾小球与包囊空隙大。与对照组leptin的mRNA相比,Mex3c组和HFD组均高表达(P<0.01);与对照组LEPR mRNA结果相比,Mex3c组和HFD组均低表达LEPR(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ptin和LEPR均表达在肾小管细胞膜;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leptin和LEPR相比,Mex3c组leptin高表达、LEPR低表达(均P<0.05)和HFD组leptin高表达、LEPR低表达(均P<0.01)。与对照组血清中LEPR相比,HFD组高表达(P<0.01)。与对照组血清肌酐相比,Mex3c组低表达和HFD组高表达(均P<0.01)。结论正负能量失调导致肾脏组织高表达leptin蛋白,低表达LEPR蛋白;特别是正能量失调可致肾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 高脂饮食 瘦素 瘦素受体 肾小管细胞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对大鼠远曲肾小管细胞内Ca^(2+)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
8
作者 宋彦玉 程锦轩 +1 位作者 段金虹 刘景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19-423,共5页
本实验以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大鼠肾皮质的近曲肾小管细胞(proximalconvolutedtubules,PCT)和远曲肾小管细胞(distalconvolutedtubules,DCT),应用荧光指示剂Fluo3-AM成功测定了人甲状旁腺激素[hPTH(1-84)]、双丁... 本实验以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大鼠肾皮质的近曲肾小管细胞(proximalconvolutedtubules,PCT)和远曲肾小管细胞(distalconvolutedtubules,DCT),应用荧光指示剂Fluo3-AM成功测定了人甲状旁腺激素[hPTH(1-84)]、双丁酰环磷酸腺苷酸(dbCAMP,系一种可进入细胞内的CAMP激动剂)及前列腺素E2(PGE2)对DCT细胞内钙浓度([Ca2+]i的影响,发现PTH、dbcAMP和PGE2均可引起[Ca2+]i的增加。提示:(1)cAMPP在DCT细胞中可能与PTH所致的[Ca2+]i的升高有关;(2)PGE2可能在PTH对[Ca2+]的调节作用中充当某种信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曲肾小管细胞 甲状旁腺激素 环磷酸腺苷酸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对体外培养肾小管细胞TGF-β及癌基因c-myc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郑丰 黎磊石 +1 位作者 刘志红 周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了冬虫夏草对体外培养肾小管细胞c-myc原癌基因和TGF-β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冬虫夏草可诱导肾小管细胞c-myc原癌基因mRNA持续高表达。此外,冬虫夏草对TGF-β基因表达也有增强作用。冬虫夏草可能... 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了冬虫夏草对体外培养肾小管细胞c-myc原癌基因和TGF-β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冬虫夏草可诱导肾小管细胞c-myc原癌基因mRNA持续高表达。此外,冬虫夏草对TGF-β基因表达也有增强作用。冬虫夏草可能通过诱导c-myc原癌基因和TGF-β基因表达机理促进肾小管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肾小管细胞 原癌基因C-MYC 转化生长因子-Β 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酚对离体肾小管细胞表面负电荷的影响
10
作者 余铭清 刘云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5期361-362,共2页
<正> 棉酚抗生育效果是肯定的,但目前还不能作为男性节育药而推广应用,其主要原因是引起低血钾。已有不少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低血钾症主要是由于肾性失钾,但其机理未明。本实验试图通过体外培养的肾小管细胞表面负电荷的... <正> 棉酚抗生育效果是肯定的,但目前还不能作为男性节育药而推广应用,其主要原因是引起低血钾。已有不少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低血钾症主要是由于肾性失钾,但其机理未明。本实验试图通过体外培养的肾小管细胞表面负电荷的改变,探讨低血钾的机理。应用SD新生大鼠(出生后1~3天),无菌条件下取肾,剔除肾纤维囊,切取肾皮质,在Hank's液中充分洗去血液,将组织剪碎,0.25%胰酶(Sigma)中消化20分钟,制成单个细胞悬液,按每瓶10~7个细胞5ml完全F10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和常规用量的青、链霉素),分装12瓶,放CO_2培养箱内予培养24h,然后弃去培养基,其中6瓶换新鲜F_10培养基作为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避孕药 肾小管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清利方对HK2细胞TEMT过程中Smad4及RhoA mRNA表达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世竹 孙伟 +2 位作者 刘丽 朱萱萱 赖仁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084-2087,共4页
目的:以益肾活血清利为法组方通过中药含药血清观察中药对HK-2细胞(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TEMT(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信号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中药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HK-2细胞在TGF-β1诱导下EM... 目的:以益肾活血清利为法组方通过中药含药血清观察中药对HK-2细胞(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TEMT(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信号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中药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HK-2细胞在TGF-β1诱导下EMT过程的阻抑作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观察在TGF-β1诱导下转分化过程中对Smad4及RhoA mRNA表达作用的影响。结果:中药低剂量组、苯那普利组与模型组Smad4的mRNA表达比较有显著差异;中药高剂量组RhoA的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中药低剂量组、苯那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在Smad4 mRNA的表达上中药低剂量组与洛汀新均显示出抑制作用,但洛汀新对RhoA mRNA的表达上无明显作用,而中药高剂量组则有明显的抑制RhoA mRNA表达的作用,说明中药的可探讨性较大,单纯通过剂量调整或许可以达到多信号途径的抑制作用而发挥拮抗EMT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清利方 近端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细胞上皮向间质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SMAD4 RH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囊肿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田美 张树忠 +4 位作者 梅长林 汤兵 戴兵 张殿勇 李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观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DPKD)囊肿液对肾小管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以初步探讨 ADPKD囊肿发生、发展的机制。 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ADPKD囊肿液处理 MDCK和 L L C- PK1 两株肾小管细胞 ,采用MTT法观察细... 目的 :观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DPKD)囊肿液对肾小管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以初步探讨 ADPKD囊肿发生、发展的机制。 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ADPKD囊肿液处理 MDCK和 L L C- PK1 两株肾小管细胞 ,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指数。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 ,不同浓度 (10 %、2 0 %、4 0 %、6 0 % ,V/ V) ADPKD囊肿液作用 2 4 h能明显促进上述两株肾小管细胞增殖 ,并呈剂量依赖性 ;而且明显影响细胞周期 ,使 G0 ~ G1 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 (2 )高浓度 (40 %、6 0 % ) ADPKD囊肿液作用 4 8h对 MDCK细胞仍有上述作用 ,但对 L L C- PK1 细胞则无类似作用。 (3)不同浓度 ADPKD囊肿液均不诱导上述两株细胞凋亡。结论 :ADPKD囊肿液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肾小管细胞增殖 ,并在 2 4 h达作用高峰 ,但并不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囊肿液通过激活 G1 期细胞 ,使细胞未从 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 常染色体显性 肾小管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肾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牛志国 黄青松 曹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40-1845,1849,共7页
巨噬细胞在肾脏炎症损伤与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肾病类型不同,肾内局部微环境不同,巨噬细胞的表型与功能也不同。肾脏坏死组织、炎症损伤或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诱导的促炎型巨噬细胞可加重肾脏的炎症损伤和... 巨噬细胞在肾脏炎症损伤与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肾病类型不同,肾内局部微环境不同,巨噬细胞的表型与功能也不同。肾脏坏死组织、炎症损伤或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诱导的促炎型巨噬细胞可加重肾脏的炎症损伤和纤维化;而炎症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和抗炎因素则可诱导抗炎型巨噬细胞产生,调节肾脏的修复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炎症损伤 纤维化过程 局部微环境 脏移植 损伤 纤维化 细胞分化 肾小管细胞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疾病转变的潜在生物标志物Ankrd1
14
作者 李海琳 郑长青 +1 位作者 孔颖 李趣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88-588,共1页
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急性肾损伤(AKI)的一个主要诱因,由于损伤后肾小管的不适应性再生导致修复不良,使患者易发展为肾纤维化和慢性肾病(CKD)。然而,从AKI到CKD的转变机制及相关生物标志物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研究AKI后与成纤维... 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急性肾损伤(AKI)的一个主要诱因,由于损伤后肾小管的不适应性再生导致修复不良,使患者易发展为肾纤维化和慢性肾病(CKD)。然而,从AKI到CKD的转变机制及相关生物标志物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研究AKI后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的细胞群体,并挖掘其中影响肾小管细胞修复失败的分子机制十分关键。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了IRI后不同时间点的肾脏单细胞数据集GSE139107。通过细胞聚类注释和细胞间通讯分析,确定了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的细胞群体,命名为新近端小管细胞簇2(New PT2)。通过拟时序轨迹分析、差异表达分析和5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New PT2中与修复失败相关的关键基因Ankrd1,Ankrd1在修复不良分支上表达并持续上调,可能与AKI转变为CKD的进展相关。通过小鼠模型的RT-q PCR验证,观察到Ankrd1的表达在IRI后0.5天开始增加,在第1天达到峰值,并持续显著升高。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进一步证实,与假手术组相比,IRI后肾组织中Ankrd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Ankrd1的上调与IRI诱导的AKI-CKD进展密切相关,具有作为从AKI向CKD转变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细胞 急性损伤 慢性脏疾病 成纤维细胞 细胞群体 细胞间通讯 机器学习算法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影剂急性肾损伤新型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明秋 李香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103-3105,共3页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即造影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已成为医院获得性AKI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5%~7%[2],当存在肾损害危险因素,如糖尿病[3],血肌酐...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即造影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已成为医院获得性AKI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5%~7%[2],当存在肾损害危险因素,如糖尿病[3],血肌酐(SCr)大于124、177μmol/L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损伤 造影剂 诊断标志物 人群发病率 肾小管细胞 脏功能 生物学标志物 脂质运载蛋白 生物标志物 TI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外泌体作为肾纤维化标志物的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春燕 丁维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799-2801,共3页
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是肾脏的功能由健康到损伤乃至功能丧失的渐进过程。其形成分为可逆期(包括炎性反应期和纤维化形成前期)和不可逆期(瘢痕形成期)。
关键词 纤维化 穿刺活检 检查条件 金指标 瘢痕形成 炎性反应 转化生长因子 肾小管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近端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拮抗马兜铃酸肾毒性的体外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世凯 许菲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628-63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泌性磷脂酶A2(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sPLA2)激活剂氯化钙能否减轻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AA)对人肾小管细胞(human kidney cell HKC)的损伤。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KC为研究对象,观察CaCl2对AA肾毒性的影响。检测指... 目的:研究分泌性磷脂酶A2(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sPLA2)激活剂氯化钙能否减轻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AA)对人肾小管细胞(human kidney cell HKC)的损伤。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KC为研究对象,观察CaCl2对AA肾毒性的影响。检测指标包括MTT490nm处OD值和流式细胞议测定的细胞周期。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用AA组和合用AA和CaCl2组,结果:(1)AA表现出剂量相关和时间相关的肾毒性。40mg/L AA组细胞490nm处OD值明显下降,联用600μmol/L CaCl2,490nm处OD值有所上升(0.631±0.123 vs 0.492±0.076,P<0.05)。(2)AA可将HKC阻滞在S期和G2/M期。联用600μmol/L CaCl2,促进S期细胞进入G2/M期,逆转S期阻滞。结论:CaCl2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马兜铃酸肾毒性,逆转细胞的增殖受抑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氯化钙 分泌性磷脂酶A2 肾小管细胞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Vanin-1促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玲 汪晓月 +4 位作者 封蕾 王梨名 罗佳 陈佳 陈客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3-59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非炎症分子1(vascular noninflammatory molecule-1,Vanin-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肾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BALB/c野生型、Vanin-1基因敲除雄鼠,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 目的探讨血管非炎症分子1(vascular noninflammatory molecule-1,Vanin-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肾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BALB/c野生型、Vanin-1基因敲除雄鼠,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敲除组、敲除+缺血再灌注组,每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敲除+缺血再灌注组分离双侧肾蒂后夹闭35 min,后松开夹闭,恢复血流;假手术组、敲除组仅暴露肾蒂,不夹闭。术后0、3、14 d,留取血清、尿液、肾组织标本,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检测尿液TGF-β水平,PAS染色明确肾组织损伤严重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Vanin-1表达水平。提取野生型和Vanin-1基因敲除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传代至第2代,设置对照组、对照+损伤组、敲除组、敲除+损伤组,损伤条件为缺氧(1%O2,94%N2,5%CO2,48 h)、复氧(5%CO2,95%空气,24 h),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收取肾小管上皮细胞和上清,检测Vanin-1蛋白和上清中TGF-β表达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第3天,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敲除+缺血再灌注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P<0.05),PAS染色提示肾组织损伤明显;但缺血再灌注组与敲除+缺血再灌注组小鼠比较,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差异,PAS染色提示两组肾组织损伤无明显差异。缺血再灌注后第14天,该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氮、PAS肾组织损伤均比缺血再灌注后第3天显著恢复,敲除+缺血再灌注组的恢复速度均明显快于缺血再灌注组,PAS肾组织慢性化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且敲除+缺血再灌注组尿中TGF-β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损伤后第14天,肾组织Vanin-1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主要表达于受损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予以缺氧-复氧损伤后,对照+损伤组肾小管上皮细胞Van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上清中TGF-β水平明显高于敲除+损伤组(P<0.05)。结论 Vanin-1可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分泌,延缓肾脏功能恢复,促进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非炎症分子1 再灌注损伤 肾小管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脏功能恢复 小鼠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肾腺瘤中分子和免疫表型特征揭示了新的BRAF突变 被引量:9
19
作者 Udager A M Pan J +2 位作者 Magers M J 魏建国 许春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43-1343,共1页
后肾腺瘤(MA)是由原始的后肾肾小管细胞肿瘤性增生组成的一种罕见的良性肾脏肿瘤。目前研究已经证实约90%的MA存在BRAF V600E突变,并且发现BRAF基因15号外显子突变在肾细胞癌和嗜酸细胞瘤中极其罕见。
关键词 BRAF基因 外显子突变 腺瘤 免疫表型特征 中分子 肿瘤性增生 肾小管细胞 嗜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虫草对大鼠庆大霉素急性肾毒性损害的影响
20
作者 郑丰 黎磊石 储小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52-55,共4页
本文在以往研究证实天然虫草对氨基糖甙肾毒性损害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基础上,以人工培植虫草替代天然虫草,观察它对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对庆大霉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毒性损害及庆大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虫草可减轻庆... 本文在以往研究证实天然虫草对氨基糖甙肾毒性损害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基础上,以人工培植虫草替代天然虫草,观察它对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对庆大霉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毒性损害及庆大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虫草可减轻庆大霉索对肾的损害,使大鼠尿 NAG 酶排泄量减少,保钠功能相对保存,血尿素氮、肌酐上升幅度小,其菊粉清除率高于单用庆大霉素对照组.人工虫草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既不影响庆大霉素血药浓度,也不减少肾皮质的庆大霉素积聚量,提示其保护肾脏的机理可能不是通过抑制庆大霉素转运和拮抗庆大霉素的药理作用。而主要是通过促进对损害、坏死的肾小管细胞再生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人工培植 庆大霉素 毒性 急性损害 肾小管细胞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