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周毛细血管损伤在肾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梁诚 牛纪平 +1 位作者 满江位 杨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3,共7页
肾脏是一个高度血管化的器官,管周毛细血管网络是其微血管系统中关键组成部分。管周毛细血管作为肾小管及肾间质的主要供应血管,参与肾小管的能量代谢、物质分泌和重吸收等重要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肾移植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是一个高度血管化的器官,管周毛细血管网络是其微血管系统中关键组成部分。管周毛细血管作为肾小管及肾间质的主要供应血管,参与肾小管的能量代谢、物质分泌和重吸收等重要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肾移植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以及肾脏纤维化过程均会引起管周毛细血管结构完整性破坏、数量减少,并加重移植肾间质纤维化,严重影响肾功能的长期稳定。因此,本文对管周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管周毛细血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以及移植肾纤维化进行综述,聚焦肾移植期间管周毛细血管的损伤机制和特异性改变,为防治肾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移植物的长期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管周毛血管 缺血-再灌注损伤 排斥反应 纤维化 血管损伤 微循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缺血再灌注小鼠肾脏修复 被引量:2
2
作者 邢丽 宋尔霖 +3 位作者 贾西贝 马静 李冰 高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通过肾脏动脉夹闭的方法制成急性肾损伤模型,并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证实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提取小鼠胫骨骨髓采取贴壁培养的方法体外培养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了进一步在体内追踪干细胞,在将干细胞注入模型鼠... 目的通过肾脏动脉夹闭的方法制成急性肾损伤模型,并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证实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提取小鼠胫骨骨髓采取贴壁培养的方法体外培养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了进一步在体内追踪干细胞,在将干细胞注入模型鼠体内之前,将干细胞用绿色荧光染料(CMFDA)染色,并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到急性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鼠体内,在不同时间点通过检测肾脏功能及体质量,并通过肾脏病理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增生细胞及管周毛细血管等指标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肾脏保护作用。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荧光及光镜证实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干细胞形态及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注入小鼠体内的干细胞可以特异性被招募到受损肾脏,注入干细胞后明显促进急性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的肾脏功能、体质量及生存率,促进细胞再生并减少肾脏管周毛细血管的丢失,促进肾脏病理的改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急性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 急性损伤 管周毛血管 增生 脏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ff移植肾病理电子显微镜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亚冰 郭晖 +1 位作者 官阳 钟伟雄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1-396,共6页
随着临床器官移植的发展,移植病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其中,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此之后,各类移植器官病理学诊断的Banff标准得以不断更新和... 随着临床器官移植的发展,移植病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其中,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此之后,各类移植器官病理学诊断的Banff标准得以不断更新和完善。电子显微镜(电镜)的超微病理学观察在移植肾早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复发性疾病和新发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发现和早期合理治疗有助于保障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减少移植肾失功。本文介绍了电子显微镜及其超微病理诊断的基本定义、Banff移植肾病理中有关电镜诊断标准的研究历程及主要进展,总结了在移植肾活检电镜诊断中的典型病变、标准术语及诊断标准,旨在为临床器官移植及基础器官移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病理学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 电子显微镜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超微病理学 供者特异性抗体 移植肾小球病 肾小管周毛细血管基膜多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