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胰岛素和尿酸对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血红素氧合酶-1的影响
1
作者 孙珲 李晓苗 +3 位作者 宋白利 刘新平 药立波 姬秋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6-568,58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胰岛素和尿酸的培养条件下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血红素氧合酶(HO-1)活性的改变,以探讨代谢相关因素在细胞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LLC-PK1为研究对象,观察葡萄糖浓度为5、10、22、33 mmo...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胰岛素和尿酸的培养条件下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血红素氧合酶(HO-1)活性的改变,以探讨代谢相关因素在细胞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LLC-PK1为研究对象,观察葡萄糖浓度为5、10、22、33 mmol/L,胰岛素浓度为0、10-9、10-8、10-7mol/L,尿酸浓度为0、0.1、0.2、0.4 mmol/L培养48 h条件下,LLC-PK1细胞HO-1活性的改变。结果0.1 mmol/L0、.2 mmol/L和0.4 mmol/L尿酸刺激48 h后,LLC-PK1的HO-1活性增加,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而上述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刺激48 h对LLC-PK1的HO-1活性无影响。结论一定浓度的尿酸可使LLC-PK1的HO-1活性升高,提示尿酸在细胞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过程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葡萄糖 胰岛素 血红素氧合酶 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宁含药血清对高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RhoA/ROCK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婷 赵宗江 +2 位作者 张新雪 苗永辉 杨冠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6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探讨糖肾宁含药血清对高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Rho 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0%FBS的RPMI 1640培养细胞,培养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糖肾宁组,按每孔3000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每组8个复孔,加入6%的... 目的:探讨糖肾宁含药血清对高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Rho 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0%FBS的RPMI 1640培养细胞,培养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糖肾宁组,按每孔3000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每组8个复孔,加入6%的各组含药血清培养,分别于12、24、48、60 h观察细胞形态并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Rho A、ROCK1、α-SMA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组细胞呈扁平不规则多角形,高糖刺激下,细胞呈梭型,加入含药血清后呈扁平不规则多角形。MTT:24、48 h,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60 h,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 h,糖肾宁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8 h,糖肾宁组与厄贝沙坦组、Y2763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60 h,糖肾宁组与厄贝沙坦组、Y27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正常组与模型组、Y27632组比较Rho A蛋白表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糖肾宁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糖肾宁组与Y27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ROCK1蛋白表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Y27632组、各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α-SMA蛋白表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Y27632组、各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组比较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Y27632组与糖肾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Y27632组、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肾宁可抑制高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Rho A/ROC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逆转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延缓DKD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KKAY小鼠 细胞增殖 MTT EMT RhoA/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广伟 龚淼 +3 位作者 李明明 牛哲莉 杨洪娟 孙利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11-2216,2222,共7页
背景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直接影响尿液的形成。普罗布考是具有很强抗氧化作用的降血脂药,其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具有较好的组... 背景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直接影响尿液的形成。普罗布考是具有很强抗氧化作用的降血脂药,其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具有较好的组织或细胞保护作用。但目前尚未见关于普罗布考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引起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损伤影响的报道。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HK-2 OGD/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老药新用开辟新思路。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9月,取HK-2,常规培养至完全贴壁后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25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OGD/R组、OGD/R+25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进行OGD/R模型的建立,之后OGD/R组不予处理,OGD/R+25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分别加入25、50、100μmol/L普罗布考;分别于12、24、48 h时,计算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确定普罗布考最佳作用时间与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取HK-2,常规培养至完全贴壁后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OGD/R组(建立OGD/R模型)、普罗布考组(给予最佳作用浓度的普罗布考)、OGD/R+普罗布考组(建立OGD/R模型后给予最佳作用浓度的普罗布考);于普罗布考最佳作用时间,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谷胱甘肽(GSH)水平、GPX4水平。结果 OGD/R组、OGD/R+25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12、24、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24、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高于OGD/R组、OGD/R+25μmol/L普罗布考组(P<0.05)。OGD/R+50μmol/L普罗布考组、OGD/R+100μmol/L普罗布考组24、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高于本组12 h时(P<0.05)。由于用药原则为在相似的作用下,一般选择较低浓度及较短作用时间,因此采用50μmol/L普罗布考作用24 h进行后续实验。OGD/R组悬浮细胞增多,细胞皱缩体积减小,失去正常形态,折光性减弱;普罗布考组细胞形态结构正常,贴壁完整;OGD/R+普罗布考组悬浮细胞减少,细胞折光性较好。OGD/R组、OGD/R+普罗布考组LDH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LDH活性低于OGD/R组(P<0.05);OGD/R+普罗布考组LDH活性高于普罗布考组(P<0.05)。OGD/R组、OGD/R+普罗布考组MD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MDA水平低于OGD/R组(P<0.05);OGD/R+普罗布考组MDA水平高于普罗布考组(P<0.05);OGD/R组GPX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GPX活性高于OGD/R组(P<0.05);OGD/R+普罗布考组GPX活性低于普罗布考组(P<0.05)。OGD/R组GSH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GSH水平高于OGD/R组(P<0.05)。OGD/R组GPX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OGD/R+普罗布考组GPX4水平高于OGD/R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对OGD/R引起的HK-2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激活GPX,尤其是提高GPX4水平,直接或间接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过度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再灌注损伤 普罗布考 氧糖剥夺/复氧 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平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RhoA/ROCK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苗永辉 赵宗江 +3 位作者 杨冠男 王婷 黄雅薇 张紫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6期1050-1056,共7页
目的:探讨糖肾平含药血清对高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Rho 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鼠含药血清;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组,抑制剂(Y27632)组,厄贝沙坦组,糖肾平低、中、高剂量组,3000细胞/孔种于96孔板,每组... 目的:探讨糖肾平含药血清对高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Rho 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鼠含药血清;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组,抑制剂(Y27632)组,厄贝沙坦组,糖肾平低、中、高剂量组,3000细胞/孔种于96孔板,每组8个复孔,12、24、48、60 h观察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Rho A、ROCK1、α-SMA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诱导后细胞呈梭型或不规则三角形;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呈扁平不规则多角形。MTT:12 h,与正常组比,各组OD值升高;24、48、60 h,与正常组比,高糖组OD值显著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各治疗组OD值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48 h,与Y27632组、厄贝沙坦组和糖肾平高剂量组比,糖肾平低、中剂量组OD值降低(P<0.05);60 h,与Y27632组比,糖肾平中剂量组降低;与厄贝沙坦组比,糖肾平各剂量组OD值降低(P<0.05);与糖肾平高剂量组比,糖肾平低剂量组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与正常组比,高糖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Rho A、ROCK1和α-SMA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高糖组比,各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Rho A、ROCK1和α-SMA蛋白表达减少,高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Y27632组比,糖肾平高剂量组ROCK1、E-Cadherin和α-SMA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Rho A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厄贝沙坦组比,糖肾平高剂量组Rho A、ROCK1、E-Cadherin和α-SMA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肾平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Rho A/ROC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从而逆转上皮-间质转分化,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KKAY小鼠 细胞增殖 MTT EMT RhoA/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Smad7的表达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吉莉 丁国华 +1 位作者 陈铖 尤燕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119-2121,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7表达变化,以及对其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分别与终浓度为0(对照组)、10-6mol/L、10-7mol/L、10-8mol/L、10-9mol/LAngⅡ共培养24h。通过An...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7表达变化,以及对其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分别与终浓度为0(对照组)、10-6mol/L、10-7mol/L、10-8mol/L、10-9mol/LAngⅡ共培养24h。通过AnnexinV-FITC/PIKit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和Smad7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Smad7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10-6mol/LAng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指数显著增加,分别为(27.06±1.14)%vs(3.09±0.73)%(P<0.001)。与对照组相比,Smad7的表达在含有AngⅡ组中均呈现出低表达水平,并在一定范围内随AngⅡ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受到抑制,并与细胞凋亡指数成负相关(r=-0.82,P<0.05)。结论:AngⅡ可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7的表达,同时促进细胞凋亡,二者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凋亡 肾小管 上皮细胞 SMAD7 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SMAD7蛋白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细胞凋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被毛孢菌丝体提取物抗肾损伤作用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沈龙海 安泳潼 +3 位作者 杨庆尧 杨晓彤 沈旭 丁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被毛孢菌丝体提取物(HSW)抗肾损伤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模型,观察HSW对马兜铃酸(AA)造成的HK2细胞损伤的逆转作用,及对于肾衰竭相关功能指标的影响。并在庆大霉素致大鼠急性肾衰竭(ARF)... 目的探讨中国被毛孢菌丝体提取物(HSW)抗肾损伤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模型,观察HSW对马兜铃酸(AA)造成的HK2细胞损伤的逆转作用,及对于肾衰竭相关功能指标的影响。并在庆大霉素致大鼠急性肾衰竭(ARF)模型上验证HSW的作用。结果 HSW可以逆转AA对HK2细胞所造成的损伤,有效地抑制AA引起的HK2细胞TGFβ1、PAI-1 mRNA表达的上调,并可保护庆大霉素造成的大鼠急性肾损伤。结论 HSW对肾损伤的体内外模型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被毛孢菌丝体提取物 体内外作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细胞损伤 大鼠急性衰竭 TGFΒ1 PA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