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肌酐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水平及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
作者 胡骏程 李素梅 +2 位作者 王炜 宫阿娟 姜妍芳 《安徽医学》 2016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肌酐(SCr)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水平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SCr水平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726例,根据美国慢性肾脏病及透析临床指南(NKF/DOQI)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 目的探讨血肌酐(SCr)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水平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SCr水平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726例,根据美国慢性肾脏病及透析临床指南(NKF/DOQI)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311例和肾功能受损组(B组)41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上述指标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B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肾功能指标(BUN、SCr、UA)及UACR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指标(FBG、Hb A1c)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水平与年龄、病程、肾功能指标(BUN、SCr、UA)、UACR呈负相关,与糖代谢指标(FBG、Hb A1c)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MI、脂代谢指标(TC、TG、HDL-C、LDL-C)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肌酐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病程,肾功能指标(BUN、SCr、UA)及UACR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肾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 糖尿病 2型 功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淑琴 王建勇 +1 位作者 陈永谦 满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5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20例DM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Cr)、微量白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等指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20例DM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Cr)、微量白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等指标,并观察DN患者血清CysC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DM尿mALB增加,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逐渐增加(P<0.05);DM组血清CysC,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N组又DM组,EDN组进一步升高(P<0.01);血清CysC与SCr、mALB排泄量、HbA1c呈正相关(r=0.661,0.652,0.589,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667,P<0.01)。结论 DN患者血清CysC水平增高,并与病情进展有关;DN患者血清CysC与SCr、mALB排泄量、HbA1c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血清CysC是发现2型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 胱抑素C 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时间点eGFR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何辉 杨文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3期4228-4231,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时间点的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 目的对比研究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时间点的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6例,根据抗病毒药物种类分为阿德福韦酯组(70例)、恩替卡韦组(65例)及替比夫定组(71例)。根据性别、年龄和血肌酐,利用苦味酸法计算eGFR数值,统计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T_0)、治疗后6、12、24个月(T_1、T_2、T_3)的肌酐(SCr)、eGFR水平,比较3组的谷丙转氨酶(ALT_)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结果阿德福韦酯组T_1、T_2、T_3时SCr水平均高于T_0,替比夫定组T_1、T_2、T_3时SCr水平均低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恩替卡韦组T_0、T_1、T_2、T_3时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阿德福韦酯组SCr水平高于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且恩替卡韦组高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阿德福韦酯组T_1、T_2、T_3时eGFR水平均低于T_0,替比夫定组T_1、T_2、T_3时eGFR水平均高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恩替卡韦组T_0、T_1、T_2、T_3时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阿德福韦酯组患者eGFR水平低于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且恩替卡韦组低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后ALT_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替比夫定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eGFR水平,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会引起患者eGFR水平下降;恩替卡韦不会对eGFR水平产生影响。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该尽可能选择替比夫定抗病毒药物,必要时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替比夫定 抗病毒药 乙型肝炎 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