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妥昔单抗治疗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及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
作者 钭张琪 杨华 +3 位作者 张彬娥 张旭珍 夏宜东 金烈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20,共4页
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肾炎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时可同时具备ANCA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 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肾炎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时可同时具备ANCA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vasculitis,AAV)和抗GBM肾炎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现作者总结1例2021年8月5日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抗GBM肾炎合并ANCA阳性患者,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激素、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免疫抑制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在肾脏功能未能恢复的基础上,经抗感染治疗肺部病变好转,患者病情稳定,各项指标趋于平稳,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基底膜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相关性血管 利妥昔单抗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儿童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世军 刘光陵 +4 位作者 夏正坤 高远赋 张连丰 王晓燕 王兆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共3页
为了解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殊临床表现,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在急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采用回顾分析法,对30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IgA肾病... 为了解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殊临床表现,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在急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采用回顾分析法,对30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IgA肾病6例,急性肾炎6例,隐匿性肾炎2例。病理学表明,以肾病型、肾衰型病变重,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肾病型有5例免疫荧光示IgG、C3沉积呈“花环状”。提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多样,肾穿刺活检术可明确诊断。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肾炎(肾病型)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增生性 肾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通畅络法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血管紧张素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支勇 吕艳 曹式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541-1543,共3页
目的:观察辛通畅络法中药复方肾络宁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mRNA(AT1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FSGS模型,依体... 目的:观察辛通畅络法中药复方肾络宁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mRNA(AT1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FSGS模型,依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12只),另设对照组(12只)。西药组(按0.33 mg/100g)灌服贝那普利混悬液,中药组(按3.5 g/100g)灌服肾络宁,模型组及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于治疗第12周末,检测血浆AngⅡ、肾组织AT1R mRNA的表达,以及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横截面积(μm^2)、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开放程度(μm)。结果:西药组、中药组血浆AngⅡ较模型组降低(P<0.05)。西药组、中药组肾组织AT1R mRNA较模型组升高(P<0.01)。中药组、西药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横截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开放程度较模型组增加(P<0.01,P<0.05)。结论:辛通畅络法复方肾络宁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大鼠具有减轻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损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ngⅡ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硬化 辛通畅络法 肾小毛细血管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沉积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晨 曾德华 +2 位作者 谢飞来 曲利娟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沉积(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 deposition,HBV-ECPG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BV-ECP... 目的探讨儿童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沉积(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 deposition,HBV-ECPG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BV-ECPGN(实验组)与13例儿童经典急性链球菌感染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cute poststreptococcal infection 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APS-ECPGN)(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参数、肾病病程和临床预后等。肾穿刺标本均经光镜、免疫组化检查,3例同时送电镜检查。光镜检查包括石蜡切片HE、PAS和PAM-Masson染色,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Ig G、Ig A、Ig M、C3d、C4d、C1q、HBs Ag、HBc Ag染色。结果实验组9例中男女比为7∶2,平均年龄10.3岁;血清学C4下降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肾病病程平均11.2周,明显长于对照组(平均3.8周)(P<0.05);实验组平均随访53.55个月,均未见肾炎复发。免疫组化C4d沉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 G、Ig M、Ig A、C3d和C1q的沉积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实验组病例均有HBs Ag沉积,沉积部位以肾小球旁器部位最为明显。结论与APS-ECPGN不同,HBV-ECPGN更多见血清学C4下降和更强的肾组织内C4d沉积,临床上多以急性肾炎发病,肾病病程较长。提示二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差异。血清学C4下降可能与HBs Ag沉积有关,HBs Ag沉积则可能与HBV-ECPGN发病机制相关;HBs Ag在肾小球旁器部位的沉积是HBV-ECPGN的特征性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肾小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冬娟 祝素文 +2 位作者 徐彦平 郭玉坤 石玉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狼疮性肾小 细胞凋亡 毛细血管 超微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病理学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芳成 涂晓燕 +3 位作者 孙小玲 刘乐 肖艺 官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病理学改变,为临床准确诊断不典型病例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收集23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活检标本,电镜下观察肾小球的超微病理学改变,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之间... 目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病理学改变,为临床准确诊断不典型病例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收集23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活检标本,电镜下观察肾小球的超微病理学改变,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电镜下,典型病例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皮细胞下见"驼峰"样电子致密物沉积,而不典型病例则可在内皮下、基底膜内或系膜区发现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电镜下"驼峰"样电子致密物沉积是诊断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指标,而内皮下、基底膜内或系膜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电子致密物沉积亦可作为该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 超微病理学诊断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速冷冻—冷冻置换方法保存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超微结构
7
作者 于颖 冷重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 :用急速冷冻 -冷冻置换法与普通的化学固定技术研究比较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在相同灌流压条件下的超微结构。方法 :用 150cmH2 O压力灌流活体状态下大白鼠的肾脏 ,用急速冷冻 -冷冻置换法及普通的化学固定法制作电镜超薄切片。结果 :... 目的 :用急速冷冻 -冷冻置换法与普通的化学固定技术研究比较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在相同灌流压条件下的超微结构。方法 :用 150cmH2 O压力灌流活体状态下大白鼠的肾脏 ,用急速冷冻 -冷冻置换法及普通的化学固定法制作电镜超薄切片。结果 :在相同的压力下用急速冷冻 -冷冻置换法所观察到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细胞足突裂孔膜的宽度比普通的固定方法所观察到的窄 ,另外用急速冷冻 -冷冻置换方法观察到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其它超微结构也与普通的化学固定方法所观察到的有所不同。结论 :用急速冷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速冷冻-冷冻置换 肾小 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毛细血管 超薄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的异常表达与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损失的关系及其意义
8
作者 卢远航 邓安国 杨晓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2-382,共1页
为探讨足细胞损伤后,肾小球内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的表达改变与肾小球毛细血管丧失的关系及其意义。将10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30只、单侧肾切除(UNX)组30只和单侧肾切除+柔红霉素(DRB)组40只。... 为探讨足细胞损伤后,肾小球内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的表达改变与肾小球毛细血管丧失的关系及其意义。将10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30只、单侧肾切除(UNX)组30只和单侧肾切除+柔红霉素(DRB)组40只。DRB组大鼠,切除左肾后的第7、14天,从尾静脉各注射柔红霉素5mg/kg 1次。Sham组和UNX组亦同时以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完成上述处理后的第1、2、4、6、8周,随机取各组大鼠6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血管生成素 毛细血管 肾小 其意义 异常表达 单侧切除 尾静脉注射 柔红霉素 足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紫癜性肾炎5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秦黎 刘雁 +3 位作者 李平 王亚军 汤春辉 李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以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病理表现的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经肾活检确诊的50例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紫癜性肾炎(DEP-HSPN)患儿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 50例患儿的病理损害包括单纯DEP-HSPN 11例(... 目的探讨以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病理表现的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经肾活检确诊的50例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紫癜性肾炎(DEP-HSPN)患儿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 50例患儿的病理损害包括单纯DEP-HSPN 11例(男7例、女4例)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合并新月体形成(非单纯DEP-HSPN)39例(男27例、女12例),两组患儿起病至初诊时病程、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单纯DEP-HSPN患儿临床均为Ⅲ型;39例非单纯DEP-HSPN患儿临床Ⅲ型16例,Ⅴ型23例。所有患儿均出现血尿、蛋白尿;非单纯DEP-HSPN患儿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单纯DEP-HSPN组,但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单纯DEP-HS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P-HSPN易出现新月体,新月体形成率为11.1%(5.0%~27.6%),节段性病变、肾小管间质损害发生比例低;所有患儿系膜区均有非单纯Ig A沉积。50例患儿治疗1年时,22例临床完全缓解,28例为无症状性血尿,无活动性肾病及肾功能不全。32例非单纯DEP-HSPN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各个时间点之间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水平、肉眼血尿以及镜下血尿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尿蛋白定量、肉眼血尿的比例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而血浆白蛋白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DEP-HSPN临床以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为临床表现,起病急重,病理易合并新月体,当合并新月体形成,临床症状更重。急性期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长期序贯随访治疗,该病可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肾小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转变为膜增生性肾炎1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宏博 黄建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由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 PGN)转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病理由En PGN转为MPGN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肾活检病理结果。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及镜下血尿,持续性低... 目的探讨由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 PGN)转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病理由En PGN转为MPGN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肾活检病理结果。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及镜下血尿,持续性低补体C3血症,病理类型由En PGN转为MPGN,经口服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后,尿蛋白转阴,补体C3仍低。结论持续补体C3降低的患儿,病理类型可转变,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链菌感染后肾小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 膜增生性肾小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大鼠血清病所致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模型
11
作者 章友康 胡澜 +4 位作者 何迎辉 胡中真 周春华 王海燕 邹万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353-354,共2页
本文在慢性血清病肾炎的基础上有两点改进:(1)将大鼠一侧肾切除;(2)逐周加大牛血清白蛋白剂量。结果显示,Ig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弥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明显增生,多形核白细胞浸润,部分呈节段... 本文在慢性血清病肾炎的基础上有两点改进:(1)将大鼠一侧肾切除;(2)逐周加大牛血清白蛋白剂量。结果显示,Ig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弥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明显增生,多形核白细胞浸润,部分呈节段性硬化,同时可见上皮下的驼峰样电子致密物沉积。临床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浮肿的肾病综合征表现。与传统漫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相比,本实验模型病理类型稳定,发病时间短,病变均一而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血清病 毛细血管 增生性 肾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肾脏微小血管病变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丽芬 黄文政 吕仁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758-1761,共4页
目的:观察微血管损伤在糖尿病肾病中发病的关键作用。方法:以单侧肾切除并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测定动态观察4、8、12、16、20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PTC)、血管内膜厚度、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肾小... 目的:观察微血管损伤在糖尿病肾病中发病的关键作用。方法:以单侧肾切除并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测定动态观察4、8、12、16、20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PTC)、血管内膜厚度、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肾小球体积、细胞外基质等指标。结果:随造模时间延长,糖尿病肾病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开放面积减少,肾小球体积增大,肾间质PTC网减少,动脉内膜增厚,肾小球硬化指数、系膜基质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肾间质PTC网与肾小球硬化呈明显负相关,PTC网越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褂开放面积减少,肾小球硬化更严重;同时PTC网减少导致肾缺血也是肾间质纤维化和肾乳头坏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毛细血管 肾小硬化指数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蛋白尿3个月、驼峰样电子致密物肾小球上皮下沉积(第49例)
13
作者 梅小斌 袁伟杰 +2 位作者 于光 于建平 崔若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6-448,共3页
关键词 蛋白尿 驼峰样电子致密物 肾小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 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临床诊疗指南 被引量:1
1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于峰 +3 位作者 赵洪雯 秦燕 廖贵益 文吉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6-862,共17页
原发病复发是影响移植肾近期和远期存活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在肾脏移植术后均有可能复发,并不同程度损伤移植肾。随着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诊治水平也在逐渐提... 原发病复发是影响移植肾近期和远期存活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在肾脏移植术后均有可能复发,并不同程度损伤移植肾。随着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诊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充分阅读、分析和总结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文献,在《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及预后等内容,依据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方法对证据质量和建议强度进行客观评估,制定《中国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临床诊疗指南》,在本指南中对相应临床问题提出推荐意见,以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移植肾脏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移植 系统性疾病损害 复发 狼疮性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 肾小基底膜 免疫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IL-1Ra对恒河猴肾脏毒性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15
作者 谢玲 黄海潇 +8 位作者 刘耀文 熊国林 邢爽 王玉芝 宋良文 李元敏 沈纯 罗家立 罗庆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6-849,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的毒性靶器官及毒性的严重程度。方法32只成年恒河猴分为rhIL-1Ra 2mg/(kg·d)(n=6)、10mg/(kg·d)(n=6)和50mg/(kg·d)(n=6)连续给药90天组,10mg/(kg·d)(n=4)连续给药30天...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的毒性靶器官及毒性的严重程度。方法32只成年恒河猴分为rhIL-1Ra 2mg/(kg·d)(n=6)、10mg/(kg·d)(n=6)和50mg/(kg·d)(n=6)连续给药90天组,10mg/(kg·d)(n=4)连续给药30天组,正常对照组(n=5)和溶剂对照组(n=5)。rhIL-1Ra为皮下注射给药,每日1次。观察指标包括一般药物反应、尿八项、心电图、眼底检查、外周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凝血时间、血清生化、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猴抗rhIL-1Ra抗体测定、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给药后30天各给药组动物血清非特异性抗体明显升高。rhIL-1Ra 2mg/(kg·d)组其他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地改变。rhIL-1Ra 10mg/(kg·d)组给药后90天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但此剂量给药时间为30天时未见任何异常。rhIL-1Ra 50mg/(kg·d)组肾小球及肾小管中蛋白性液体量多,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更为严重,且停药30天后基底膜增厚程度仍未见明显减轻或改善。结论rhIL-1Ra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肾脏。2mg/(kg·d)为安全剂量,10mg/(kg·d)给药30天时为安全剂量,给药90天为恒河猴中毒性剂量,而50mg/(kg·d)为明显的毒性反应剂量,可产生难以恢复的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桂梅 何威逊 +2 位作者 罗运九 朱光华 许洪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原发性小血管炎是以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国外自 80年代在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ANCA)后,对 ANCA的研究不... 原发性小血管炎是以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国外自 80年代在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ANCA)后,对 ANCA的研究不断深入, ANCA已成为原发性小血管炎的重要血清免疫学诊断依据 [1].我国对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认识相对较迟,且主要为成人的研究报道.现总结我院近年来 8例 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以期能提高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临床分析 原发性小血管 坏死性肾小 ANCA相关 儿童 临床病理资料 自身免疫病 血清免疫学 主要特征 毛细血管 80年代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小动脉 纤维素 小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瘤病临床病理分析
17
作者 宋林红 陈栖栖 +1 位作者 董丹丹 王尚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瘤病(reactiveangioendotheliomatosis,RA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例RAE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病理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标记和文献复习。结果病例1为直肠腺癌伴RAE,皮损表现为双下... 目的探讨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瘤病(reactiveangioendotheliomatosis,RA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例RAE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病理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标记和文献复习。结果病例1为直肠腺癌伴RAE,皮损表现为双下肢和左手Kaposi’ssarcoma(KS)样斑块。病例2患冷球蛋白血症,全身出血性斑块伴溃烂。镜下真皮或皮下组织内毛细血管簇状和弥漫状增生,管腔扩张充血,有纤维素性血栓,血管内皮细胞呈肾小球样增生。2例均HIF1、4阳性。结论RAE临床罕见,需与KS、多种皮肤疾病,特别是血管源性疾病和肿瘤鉴别。免疫性损伤和HIFs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瘤 临床病理分析 反应性 临床病理特点 临床资料分析 免疫组化标记 Kaposi 蛋白血症 肾小样增生 发病机制 病理学观察 HIF-1 免疫性损伤 RAE 鉴别诊断 文献复习 直肠腺癌 皮损表现 毛细血管 纤维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酶抑制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18
作者 刘小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84-88,共5页
转换酶抑制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200025)刘小苹综述郭冀珍审校对近年来有关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s)... 转换酶抑制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200025)刘小苹综述郭冀珍审校对近年来有关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s)与高血压和肾脏的报道进行综述,尤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抑制剂 肾小毛细血管 高血压患者 功能损害 肾小硬化 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尿蛋白 转换酶 毛细血管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肾炎的诊断与防治
19
作者 王坤 《饲料博览》 2018年第4期69-69,共1页
近年来,犬作为人类忠实的伙伴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家庭的一员。犬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更多养犬人的重视。近年来,犬肾炎的发病趋势逐年上升,多见于中龄犬,其中母犬更为常见。临床上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 近年来,犬作为人类忠实的伙伴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家庭的一员。犬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更多养犬人的重视。近年来,犬肾炎的发病趋势逐年上升,多见于中龄犬,其中母犬更为常见。临床上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在发病初期,首先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逐渐导致犬出现痉挛收缩的情况,进而同步出现毛细血管壁肿胀的问题,且出现肾小球的过滤效率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尿量减少甚至没有尿液,这个时候水与钠就会沉积在犬的体内,引发不同程度的水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 养犬人 防治 诊断 发病趋势 健康状况 毛细血管 过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几种肾炎的剖检变化与诊断
20
作者 杭丽 孙强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0期118-118,共1页
1肾小球性肾炎肾小球性肾炎是以肾小球炎症为主的肾炎。肾小球性肾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3种。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剖检变化常不明显,肾脏稍肿胀,被膜紧张,容易剥离,肾表面呈红色,切面皮质略显增厚,肾小球呈灰白色半透明小颗... 1肾小球性肾炎肾小球性肾炎是以肾小球炎症为主的肾炎。肾小球性肾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3种。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剖检变化常不明显,肾脏稍肿胀,被膜紧张,容易剥离,肾表面呈红色,切面皮质略显增厚,肾小球呈灰白色半透明小颗粒状隆起。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常表现为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其在皮质切面上及肾表面均能见到均匀分布,大小一致的红色小点。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血管球毛细血管网贫血,毛细血管闭塞,仅见少数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 剖检变化 病理组织学变化 诊断 家畜 亚急性 均匀分布 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