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被引量:
5
1
作者
谢钧韬
高文宗
+2 位作者
李作青
周李
徐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初步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的经验,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时治疗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
目的初步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的经验,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时治疗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的7例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患者临床资料。7例均为男性,年龄4岁6个月至16岁,平均年龄8岁6个月。3例产前检查发现双肾积水,随诊过程中发现双肾积水进行性加重。3例因腹痛或腰痛就诊,检查发现双肾重度积水;1例因体检发现双肾重度积水。肾积水均为SFUⅢ级~Ⅳ级,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核素肾图、CT或者MR)均提示双侧UPJO,均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双侧同时离断式肾盂输尿管吻合术。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47~204 min,平均177 min。术中出血2~20 mL,平均8.8 mL。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术后外观满意。随访3个月至4年1个月,平均1年3个月。拔除双J管后定期复查泌尿系统B超,其中1例术后出现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经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提示双侧膀胱输尿管Ⅲ度反流,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复查B超提示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随访至今,14侧肾积水中5侧积水完全消失,9侧积水缓解。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双侧同时肾盂输尿管吻合术安全、有效,术后外观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
盂
输尿管
连接处
狭窄
/外科学
肾
积水/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涛(综述)
吴洪涛(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65-467,共3页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主要是由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ction,UPJO)引起,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0.16%,目前公认最合理的手术方法是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此术...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主要是由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ction,UPJO)引起,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0.16%,目前公认最合理的手术方法是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此术式裁剪肾盂,切除了肾盂输尿管狭窄处及肌细胞发育异常的部位,吻合口宽阔、低位、漏斗形,使连接部蠕动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肾
盂
输尿管
连接处
梗阻
微创治疗
小儿
肾
盂
输尿管
成形术
肾
盂
输尿管
狭窄
先天性
肾
积水
手术方法
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背部直切口成人离断性肾孟输尿管成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晓英
罗莉
刘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05-706,共2页
关键词
经背部直切口
离断性
肾
孟
输尿管
成形术
护理
肾孟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肾
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黄一天
杨猛
+11 位作者
温晟
何大维
魏光辉
林涛
张德迎
刘星
刘丰
吴盛德
石艳
倪园松
何佩儒
华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双J管组和支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双J管组和支架管组,双J管组采用常规术中输尿管,置入双J管引流肾盂内尿液至膀胱(n=108);支架管组采用F4输尿管支架管经肾盂至尿道外口,引流肾盂内尿液至体外(n=57)。通过术后并发症、有无非计划再手术、拔管后自觉症状、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价两种不同引流方式在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从术后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4年。支架管组中4例发生术后感染,3例术后出现尿外渗,4例出现术后血尿;双J管组中7例发生术后感染,2例术后出现尿外渗,2例出现术后血尿,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上,双J管组低于支架管组。支架管组中4例因拔管后出现输尿管引流不畅,再次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2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双J管组中有4例术后感染,1例双J管堵塞,均行双J管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1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支架管组总体非计划再手术率为10%,双J管组为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中,1例管腔堵塞,2例支架管上移,1例双J管脱出体外,支架管组无一例管腔堵塞、移位及脱落情况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管组中拔管后,1例出现腹胀合并高血压,8例出现腹胀伴纳差,2例出现腹痛,双J管组拔管后有2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腹胀。支架管组拔管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双J管组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8±1.9)d,支架管组为(8.8±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J管和支架管两种引流方式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再手术率上并无差异,两者均为有效的引流方式。但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经济成本及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双J管引流均优于支架管引流。支架管引流在带管期间无堵塞、移位、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可避免二次入院,对于交通不便的患者可考虑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
盂
输尿管
连接处
狭窄
/外科学
肾
积水/外科学
引流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天性肾积水肾脏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5
作者
刘红(综述)
马洪(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40-242,共3页
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输尿管末端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尿道瓣膜以及神经源性膀胱等。其中UPJO所致小儿肾积水最常见,发生率约1/600~1/800,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
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输尿管末端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尿道瓣膜以及神经源性膀胱等。其中UPJO所致小儿肾积水最常见,发生率约1/600~1/800,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息肉、瓣膜以及高位输尿管、迷走血管压迫和腔静脉后输尿管等是UPJO发病的主要病因。此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平滑肌细胞异常,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导致蠕动功能障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肾
积水
肾
脏纤维化
肾
盂
输尿管
连接处
梗阻
肾
盂
输尿管
连接
部
狭窄
小儿泌尿外科
输尿管
末端
狭窄
膀胱
输尿管
反流
腔静脉后
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被引量:
5
1
作者
谢钧韬
高文宗
李作青
周李
徐哲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编号:2012B031800297)。
文摘
目的初步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的经验,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时治疗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的7例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患者临床资料。7例均为男性,年龄4岁6个月至16岁,平均年龄8岁6个月。3例产前检查发现双肾积水,随诊过程中发现双肾积水进行性加重。3例因腹痛或腰痛就诊,检查发现双肾重度积水;1例因体检发现双肾重度积水。肾积水均为SFUⅢ级~Ⅳ级,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核素肾图、CT或者MR)均提示双侧UPJO,均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双侧同时离断式肾盂输尿管吻合术。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47~204 min,平均177 min。术中出血2~20 mL,平均8.8 mL。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术后外观满意。随访3个月至4年1个月,平均1年3个月。拔除双J管后定期复查泌尿系统B超,其中1例术后出现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经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提示双侧膀胱输尿管Ⅲ度反流,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复查B超提示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随访至今,14侧肾积水中5侧积水完全消失,9侧积水缓解。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双侧同时肾盂输尿管吻合术安全、有效,术后外观满意。
关键词
肾
盂
输尿管
连接处
狭窄
/外科学
肾
积水/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机器人
Keywords
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SU
Hydronephrosis/SU
Laparoscopy
Robotics
分类号
R726.9 [医药卫生—儿科]
R692.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涛(综述)
吴洪涛(审校)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65-467,共3页
文摘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主要是由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ction,UPJO)引起,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0.16%,目前公认最合理的手术方法是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此术式裁剪肾盂,切除了肾盂输尿管狭窄处及肌细胞发育异常的部位,吻合口宽阔、低位、漏斗形,使连接部蠕动能力恢复,
关键词
先天性
肾
盂
输尿管
连接处
梗阻
微创治疗
小儿
肾
盂
输尿管
成形术
肾
盂
输尿管
狭窄
先天性
肾
积水
手术方法
发育异常
分类号
R693.04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背部直切口成人离断性肾孟输尿管成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晓英
罗莉
刘嫱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泌尿外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05-706,共2页
关键词
经背部直切口
离断性
肾
孟
输尿管
成形术
护理
肾孟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肾
积水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黄一天
杨猛
温晟
何大维
魏光辉
林涛
张德迎
刘星
刘丰
吴盛德
石艳
倪园松
何佩儒
华燚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基金
重庆市渝中区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编号:20200151)。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双J管组和支架管组,双J管组采用常规术中输尿管,置入双J管引流肾盂内尿液至膀胱(n=108);支架管组采用F4输尿管支架管经肾盂至尿道外口,引流肾盂内尿液至体外(n=57)。通过术后并发症、有无非计划再手术、拔管后自觉症状、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价两种不同引流方式在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从术后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4年。支架管组中4例发生术后感染,3例术后出现尿外渗,4例出现术后血尿;双J管组中7例发生术后感染,2例术后出现尿外渗,2例出现术后血尿,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上,双J管组低于支架管组。支架管组中4例因拔管后出现输尿管引流不畅,再次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2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双J管组中有4例术后感染,1例双J管堵塞,均行双J管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1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支架管组总体非计划再手术率为10%,双J管组为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中,1例管腔堵塞,2例支架管上移,1例双J管脱出体外,支架管组无一例管腔堵塞、移位及脱落情况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管组中拔管后,1例出现腹胀合并高血压,8例出现腹胀伴纳差,2例出现腹痛,双J管组拔管后有2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腹胀。支架管组拔管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双J管组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8±1.9)d,支架管组为(8.8±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J管和支架管两种引流方式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再手术率上并无差异,两者均为有效的引流方式。但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经济成本及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双J管引流均优于支架管引流。支架管引流在带管期间无堵塞、移位、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可避免二次入院,对于交通不便的患者可考虑选择。
关键词
肾
盂
输尿管
连接处
狭窄
/外科学
肾
积水/外科学
引流术
治疗结果
Keywords
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SU
Hydronephrosis/SU
Drainage
Treatment Outcome
分类号
R726.9 [医药卫生—儿科]
R692.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天性肾积水肾脏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5
作者
刘红(综述)
马洪(审校)
机构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40-242,共3页
文摘
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输尿管末端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尿道瓣膜以及神经源性膀胱等。其中UPJO所致小儿肾积水最常见,发生率约1/600~1/800,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息肉、瓣膜以及高位输尿管、迷走血管压迫和腔静脉后输尿管等是UPJO发病的主要病因。此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平滑肌细胞异常,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导致蠕动功能障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先天性
肾
积水
肾
脏纤维化
肾
盂
输尿管
连接处
梗阻
肾
盂
输尿管
连接
部
狭窄
小儿泌尿外科
输尿管
末端
狭窄
膀胱
输尿管
反流
腔静脉后
输尿管
分类号
R726.922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谢钧韬
高文宗
李作青
周李
徐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徐涛(综述)
吴洪涛(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背部直切口成人离断性肾孟输尿管成形术的护理
王晓英
罗莉
刘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比较研究
黄一天
杨猛
温晟
何大维
魏光辉
林涛
张德迎
刘星
刘丰
吴盛德
石艳
倪园松
何佩儒
华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先天性肾积水肾脏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红(综述)
马洪(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