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肾外横纹肌样瘤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璐璐 黄婕 +4 位作者 芮耀耀 吴鹏 陆勤 方拥军 周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41-1543,共3页
目的 :通过总结5例发生于肾外的儿童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本院近2年收治5例原发于肾外的恶性纹肌样瘤(男2例,女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中,1例临床表现为头痛... 目的 :通过总结5例发生于肾外的儿童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本院近2年收治5例原发于肾外的恶性纹肌样瘤(男2例,女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中,1例临床表现为头痛伴眼睑下垂,其余4例发生在腕部、背部、颈部及上臂包块。按照国际肿瘤TNM分期标准2例Ⅱ期,1例Ⅲ期,2例Ⅳ期。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软组织横纹肌样瘤化疗方案以IEV与AVCP交替10~12个疗程,颅内横纹肌样瘤按小儿颅内肿瘤的方案进行化疗(足叶乙甙+卡铂、异环磷酰胺+足叶乙甙)交替4个疗程。随访至2016年3月,1例获完全缓解(CR),1例获部分缓解(PR),最长存活时间为25个月,1例仍在化疗中。2例死亡。结论 :小儿恶性肾外横纹肌样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治疗应在明确诊断和分期的基础上,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Ⅰ期和Ⅱ期预后好,Ⅲ期、Ⅳ期预后差。体表包块原位复发后行二次手术仍有效。术后辅以化疗可以明显延长患儿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外横纹肌样瘤 诊断 化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外横纹肌样瘤超声表现1例
2
作者 张静 周翔 +2 位作者 王冬梅 杨春燕 周琛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3-783,共1页
患儿女,5个月,因“发现左侧肩背部包块20余天”入院。20余天前发现患儿左侧肩背部黄豆大小结节,迅速增大至鸡蛋大小,无红肿热痛,患儿无哭闹、发热,否认结核病史。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肾外横纹肌样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卓才 赖日权 +1 位作者 赖晃文 杨传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恶性横纹肌 腹膜后肿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钟国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23-424,I064,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用光镜、免疫组化及特染等方法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该例具有典型巢团状浸润生长的多边形横纹肌样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胞浆内可见或多或少胞浆空泡及包涵体,泡状核、核仁... 目的:探讨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用光镜、免疫组化及特染等方法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该例具有典型巢团状浸润生长的多边形横纹肌样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胞浆内可见或多或少胞浆空泡及包涵体,泡状核、核仁明显。瘤细胞排列有假腺泡状,放射状,副节瘤样及淋巴瘤样等多形性改变。结论:该肿瘤瘤细胞呈免疫多表型,其神经性、上皮性、肌性混合多项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外横纹肌样瘤 ERRT 临床病理分析 胸壁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9答案: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 被引量:1
5
作者 全冠民 袁涛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1期1244-1244,共1页
关键词 恶性横纹肌 病例资料 诊断 移动性浊音 反跳痛 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恶性横纹肌样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亚青 杨守京 +2 位作者 秦娟 王映梅 赵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纵隔肿 恶性横纹肌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