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0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RTPCR和RFLP分析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型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永强 周继勇 +1 位作者 于涟 杜青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对来自浙江省 3个不同地区的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JD ,DQ ,HY)和参考株H12 0 ,通过蛋白酶K SDS处理、酚 氯仿法抽提基因组RNA ,经RT PCR扩增得到了预期为 1.72kb的S1蛋白基因c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PstI,Ksp632I对S1基... 对来自浙江省 3个不同地区的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JD ,DQ ,HY)和参考株H12 0 ,通过蛋白酶K SDS处理、酚 氯仿法抽提基因组RNA ,经RT PCR扩增得到了预期为 1.72kb的S1蛋白基因c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PstI,Ksp632I对S1基因cDNA进行RFLP分析。结果表明JD ,DQ ,HY毒株的RFLP带型相同 ,但与经典的肾型IBV代表株 (即T株、Gray株、Holte株 )以及呼吸型H12 0 均不相同 ,与国内已报道的肾型DL毒株也不同 ,表明浙江省流行的肾型IBV很可能是新的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RFLP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疆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萍 成进 +5 位作者 张秀美 谢仁军 柏庆 李延涛 方新元 沙依兰古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2期31-34,共4页
通过致病力试验和免疫原性检测对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疆株(IBVXJ-2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致病力检测结果证实,IBVXJ-2株可以致SPF鸡胚卷缩、僵化,EID50达10-8.3/0.1 mL;鸡胚肾细胞在接毒后96 h出现皱缩、脱落等明显的细胞病... 通过致病力试验和免疫原性检测对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疆株(IBVXJ-2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致病力检测结果证实,IBVXJ-2株可以致SPF鸡胚卷缩、僵化,EID50达10-8.3/0.1 mL;鸡胚肾细胞在接毒后96 h出现皱缩、脱落等明显的细胞病变;对20日龄非免疫鸡攻毒后第2天,试验鸡出现甩鼻、伸颈张口呼吸等症状。将IBVXJ-2株抗原经乳化后接种1月龄非免疫鸡,在接种后22 d和44 d用ELISA和HI检测到了IBV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Q株S_1基因结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永强 吴建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266-271,共6页
选用Trizol试剂抽提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DQ株基因组RNA ,采用特异性引物通过RT -PCR扩增其S1基因cDNA ,克隆入pBluescript质粒载体中 ,作测序分析。结果表明 ,DQ株S1基因全长为 1731nt ,编码一条 5 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 选用Trizol试剂抽提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DQ株基因组RNA ,采用特异性引物通过RT -PCR扩增其S1基因cDNA ,克隆入pBluescript质粒载体中 ,作测序分析。结果表明 ,DQ株S1基因全长为 1731nt ,编码一条 5 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其核苷酸与IBV - 4 / 91,Gray ,D4 1,Bei jing ,ZJ971,Beaudette ,H12 0 ,M4 1毒株的同源性为 78.4 %~ 82 .73% ,氨基酸同源性为 74 .4 1%~ 78.96 %。DQ株不同于其它血清型IBV的主要特征为 :在S1基因核苷酸序列上 ,第 2 78- 2 99位之间插入了一段新的序列 ,第 4 2 3- 4 31位碱基缺失 ,有许多点突变 ;二级结构上表现为第 2 - 2 2位氨基酸区域、第 92 - 98位氨基酸区域亲水性增强 ,第 74 - 76位氨基酸区域疏水性增强 ,最大亲水峰改变。S1分子进化系统分析显示 ,DQ株与其它各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DQ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株S1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继勇 何永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9-373,共5页
采用特异引物对来自浙江地区的肾病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J株进行RT PCR,将扩增得到的S1基因cDNA克隆入pBluescriptSK质粒载体中,经克隆、鉴定后测序。结果显示,IBV J株S1基因全长为 1 73 1nt,编码一条 5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 采用特异引物对来自浙江地区的肾病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J株进行RT PCR,将扩增得到的S1基因cDNA克隆入pBluescriptSK质粒载体中,经克隆、鉴定后测序。结果显示,IBV J株S1基因全长为 1 73 1nt,编码一条 5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核苷酸与已报道的IBV M4 1、H12 0 、Beaudette、Beijing、D4 1、Gray、4/91毒株的同源性为 82.73 %~ 78.4 2 %,有大量的点突变并且伴有基因插入和基因缺失;经S1蛋白分子进化系统分析,提示J株与其它各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为一新的IBV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器官中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定位和动态分布 被引量:4
5
作者 许金俊 陶建平 +3 位作者 许益民 万洪全 吴力力 朱坤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0-413,共4页
以鼠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肾型IBV)的高免血清为一抗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 ,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肾型IBV抗原的间接酶标抗体染色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人工感染肾型IBVC90 0 1株鸡免疫器官中的病毒进行了检... 以鼠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肾型IBV)的高免血清为一抗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 ,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肾型IBV抗原的间接酶标抗体染色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人工感染肾型IBVC90 0 1株鸡免疫器官中的病毒进行了检测 ,结果胸腺和法氏囊是病毒主要侵害的免疫器官 ,脾脏、盲肠扁桃体仅呈一过性感染 ,哈氏腺未检测到。法氏囊从感染后 2~ 12天 ,胸腺从感染后 3~ 8天均检测到病毒抗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器官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间接酶标抗体染色技术 抗原定位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顾亚仙 徐辉 +2 位作者 梁华丽 华炯钢 丁志成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1期1-2,共2页
从我省某鸡场有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及剖检肾肿的病鸡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接种易感鸡可在24~48小时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多数肾肿大、苍白,可致死部分鸡胚和产生侏儒胚,能在鸡胚中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生长,但不... 从我省某鸡场有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及剖检肾肿的病鸡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接种易感鸡可在24~48小时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多数肾肿大、苍白,可致死部分鸡胚和产生侏儒胚,能在鸡胚中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生长,但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电镜观察见直径约130nm的圆形颗粒病毒。初步鉴定分离株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_(9001)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江国托 康丽娟 王永坤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6年第6期1-3,共3页
从华东地区某鸡场病死鸡中采集有典型肾炎病变的肾脏病料,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野毒株。以5个IBV标准毒株作对比,从分离株(C_(9001))的形态结构、致病性、细胞培养特性、血凝活性、浮密度、理化特性、血清型及免疫原性... 从华东地区某鸡场病死鸡中采集有典型肾炎病变的肾脏病料,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野毒株。以5个IBV标准毒株作对比,从分离株(C_(9001))的形态结构、致病性、细胞培养特性、血凝活性、浮密度、理化特性、血清型及免疫原性等方面对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作了详细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可致死SPF鸡,表现出IBV特征性病理变化,且可引起鸡胚肾细胞融合;纯化的病毒粒子有囊膜和冠状突起,大小约为85nm;分离株对常规12种理化因素的敏感性亦表现出IBV特性;病毒无直接血凝活性,胰蛋白酶处理后可凝集鸡红细胞;组织培养交叉中和试验证明分离株为一株与美国IBV N_(115)血清型相近的肾型IBV;以此病毒灭活抗原制备油佐剂灭活苗可有效保护免疫鸡抵抗I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机制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江国托 康丽娟 +5 位作者 王永坤 李学贞 李俭钊 田华 计慧萍 孙运本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用自华东地区分离并鉴定的一株与标准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115血清型相近的流行株C9001试验。以饱和硫酸铵盐析-Sepharose4B-DEAE纤维素-SephadexG100等处理后获取高度纯化的鸡抗肾型鸡传... 用自华东地区分离并鉴定的一株与标准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115血清型相近的流行株C9001试验。以饱和硫酸铵盐析-Sepharose4B-DEAE纤维素-SephadexG100等处理后获取高度纯化的鸡抗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球蛋白;用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易感鸡,检测不同免疫时期的抗体并绘制抗体形成曲线,同时用C9001强毒感染易感鸡,检测攻毒后不同时间的病毒抗体,绘制抗体形成曲线;用C9001强毒对易感鸡人工致病,采用免疫荧光试验及免疫酶组化染色比较11种不同的脏器中,在不同发病阶段的病毒复制与分布动态。分别从鸡抗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免疫球蛋白成分、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免疫及强毒感染后的抗体形成曲线及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鸡体内不同器官、不同病程中的复制与分布规律等几个方面对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鸡抗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球蛋白成分与抗呼吸道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不同,主要为IgG;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免疫后第5天可检测到血清抗体,抗体水平高峰期出现在免疫后第10~20天,免疫保护力至少可维持1个月以上,强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免疫球蛋白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抗体形成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江国托 王永坤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3期27-29,共3页
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15日龄AA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PHA)分别检测免疫后第5、10、15、20。25、30、35、40天的病毒抗体绘制成免疫抗体形成曲线;采用15日龄无母原抗体AA鸡对比试验... 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15日龄AA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PHA)分别检测免疫后第5、10、15、20。25、30、35、40天的病毒抗体绘制成免疫抗体形成曲线;采用15日龄无母原抗体AA鸡对比试验,分别检测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强毒株攻毒后不同时间的病毒抗体,绘制成抗体形成曲线。比较两曲线可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性剂灭活苗免疫后第5天可检测到病毒抗体.抗体水平高峰期出现在免疫后第10~20天,免疫保护力至少可维持一个月以上、分析攻毒发病鸡群的抗体形成规律,可初步确定采用PHA检测免疫鸡群的病毒抗体其免疫临界限为2-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疫苗 免疫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W93疫苗株S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10
作者 王文成 赵宝华 +3 位作者 尹广东 李尚波 卫广森 许崇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7-360,共4页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S1基因序列 ,设计了两对引物并以RT_PCR特异性扩增出嗜肾型IBVW93疫苗株的S1基因 ,基因产物大小为 1.6 2kb ,与设计相符 ,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后 ,与标准毒株H5 2、H12 0、M41、BEAU株的S1基因...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S1基因序列 ,设计了两对引物并以RT_PCR特异性扩增出嗜肾型IBVW93疫苗株的S1基因 ,基因产物大小为 1.6 2kb ,与设计相符 ,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后 ,与标准毒株H5 2、H12 0、M41、BEAU株的S1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表明 ,W93株与H5 2、H12 0、M41和BEAU株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6 .8%、97.1%、96 .9%和 96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支气管炎 病毒 W93疫苗株 S1基因 克隆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
11
作者 裘孝良 郝勤宗 班进林 《河北畜牧兽医》 1994年第2期76-76,78,共1页
自1992年冬以来,在河北省一些地区的鸡场不断发生以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鸡病,该病多发生手20—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在30—70%,死亡率达20—40%,给养鸡业造成很大危害.为查明其原因我们对此进行了诊断,并分离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自1992年冬以来,在河北省一些地区的鸡场不断发生以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鸡病,该病多发生手20—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在30—70%,死亡率达20—40%,给养鸡业造成很大危害.为查明其原因我们对此进行了诊断,并分离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现报告如下。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支气管炎 病毒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初步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和平 曾祥伟 +2 位作者 高洪霞 吴洪丽 魏萍 《现代畜牧兽医》 2007年第6期61-64,共4页
从哈尔滨市某肉鸡养殖场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死鸡中分离到1株肾型IBV,并对其进行鸡胚矮小化、血凝性、电镜下特征、新城疫干扰试验、致病性等生物学鉴定和N基因的RT-PCR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在鸡胚上传至第四代(F)4开始出现... 从哈尔滨市某肉鸡养殖场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死鸡中分离到1株肾型IBV,并对其进行鸡胚矮小化、血凝性、电镜下特征、新城疫干扰试验、致病性等生物学鉴定和N基因的RT-PCR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在鸡胚上传至第四代(F)4开始出现死亡或侏儒胚;病毒不凝集鸡红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多呈球形、直径约80~120nm的病毒粒子,具有冠状病毒的典型形态特点;该病毒可干扰新城疫LaSota株在鸡胚中的增殖;将分离毒第4代尿囊液接种于6日龄雏鸡,7d后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高达67%(6/9),病死鸡剖解后可见肾脏明显肿大、苍白,具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病变;分离毒第5代尿囊液经N基因特异性RT-PCR获得大小约438bp的目的片断。初步确定所分离病毒为肾型I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和鉴定
13
作者 顾亚仙 徐辉 +1 位作者 梁华丽 华炯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4年第6期2-2,共1页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研究室顾亚仙、徐辉等同志,在该省某鸡场对有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和剖检肾肿的病鸡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用本病毒复归敏感鸡,24—48小时出现呼吸道症状,剖检病鸡多数鸡肾肿大,苍白,可致死部分鸡胚和产生侏儒胚。
关键词 肿大 病毒颗粒 新城疫病毒 分离株 徐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防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琼琰 傅雯婕 《家禽科学》 202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对鸡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严重的影响。患病鸡只常常出现生长迟缓的现象,体重明显下降,饲料转化率也大幅降低,造成养殖成本增加。蛋鸡感染后会导致产蛋率显著下降,蛋品质变差,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对鸡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严重的影响。患病鸡只常常出现生长迟缓的现象,体重明显下降,饲料转化率也大幅降低,造成养殖成本增加。蛋鸡感染后会导致产蛋率显著下降,蛋品质变差,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深入探讨该病的诊断方法、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养鸡从业者提供具有针对性且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助力养鸡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15
作者 孙旭 何爽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7期93-95,共3页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传染性强和传播范围广泛的特点,主要导致感染鸡肾脏发生病变,严重时可导致高死亡率,给养殖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损失。本文探讨了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法。根据...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传染性强和传播范围广泛的特点,主要导致感染鸡肾脏发生病变,严重时可导致高死亡率,给养殖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损失。本文探讨了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法。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以期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为养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诊断 防控措施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特征与防控措施
16
作者 孔倩倩 郑文凯 孔祥建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21期125-126,共2页
该文介绍了雏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致病特点、传播模式及实验室诊断方法,并从生物安全管理、疫苗免疫策略与抗病毒治疗等方面,总结了雏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相关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诊断方法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致病性分析
17
作者 赵靖玉 李丹 +4 位作者 张兵 张乾义 张锦华 宋亚芬 杨承槐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67-3975,共9页
为系统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株传代过后是否生物特性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1979年从法国引进的IBV M41株(保藏编号CVCC AV1511,简写AV1511-1979)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次... 为系统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株传代过后是否生物特性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1979年从法国引进的IBV M41株(保藏编号CVCC AV1511,简写AV1511-1979)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次,评估其在基因组变异、排毒规律、组织嗜性等方面的差异。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序传代前后基因组序列,并建立了IBV攻毒模型,使用RT-PCR、RT-qPCR、气管环纤毛摆动试验等方法从病毒含量、临床症状观察、组织嗜性等方面评价其传代前后差异情况。结果表明AV1511-1979株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代后全基因组未发生变异,但是与其他来源的Mass株在1a、5a、N蛋白区域差异较大;攻毒模型中试验鸡出现精神沉郁、张口呼吸和呼吸啰音等明显临床症状,剖检发现气管环纤毛摆动状况不佳或停止摆动;RT-qPCR结果显示病毒在感染鸡的气管、肺脏、肾脏、腺胃、十二指肠、盲肠扁桃体内均可复制,尤其在气管、肾脏、腺胃中病毒载量较高,传代前后的病毒载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IBV M41株AV1511-1979株在SPF鸡上传代5代内生物特性稳定,不发生改变,作为IBV灭活疫苗生产用种毒、IBV疫苗检验用标准强毒株,我们的工作为生产种毒代次控制、疫苗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M41株 SPF 传代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维生素E对无特定病原体鸡抗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作用的免疫学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兵 侯雨彤 +4 位作者 张莉莉 张晓娜 韩宗玺 李慧昕 马得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67-7480,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口服维生素E(VE)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抗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作用的免疫学机制。选用40只1日龄SPF白来航雏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1~21日龄,试验组口服100 IU/kg VE(溶于10μL豆油中),对照组口服等量不添... 本试验旨在研究口服维生素E(VE)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抗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作用的免疫学机制。选用40只1日龄SPF白来航雏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1~21日龄,试验组口服100 IU/kg VE(溶于10μL豆油中),对照组口服等量不添加VE的豆油。21日龄时停止口服,全部鸡只通过滴鼻点眼途径人工接肾型IBV强毒株0.1 mL/只,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口服VE对SPF鸡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2)接种IBV后,2组SPF鸡均出现典型病症,在2 dpi(感染后天数)时,试验组的脾脏和法氏囊中病毒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肺脏、脾脏和盲肠扁桃体中(2 dpi)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肺脏和脾脏中(5 dpi)MyD 8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盲肠扁桃体中(5 dpi)P65蛋白(P 65)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4)口服VE对人工感染IBV的SPF鸡组织中鸡β防御素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多种调控作用,无明显的规律。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脾脏中(2 dpi)和盲肠扁桃体中(5 dpi)CD8阳性细胞(CD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口服VE对SPF鸡生长性能无影响,但可抑制IBV在机体部分组织中的复制,调控免疫相关因子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在鸡体内抗IBV感染作用中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无特定病原体 病毒载量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双重损害机制研究
19
作者 李文康 《北方牧业》 2025年第7期26-26,共1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广泛威胁养鸡业。其感染不仅导致呼吸系统损伤,还使鸡群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某些毒株的组织嗜性强,可对生殖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包括输卵管退化、卵泡发育异常和产蛋性能下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广泛威胁养鸡业。其感染不仅导致呼吸系统损伤,还使鸡群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某些毒株的组织嗜性强,可对生殖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包括输卵管退化、卵泡发育异常和产蛋性能下降。病毒的高变异性和复杂传播途径增加了防控难度,对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发精准疫苗和制定有效防控策略,以降低其对养殖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展现状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国荣 李丰耘 王国成 《家禽科学》 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可导致鸡的生长性能变差及死亡率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IBV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异性使得现有疫苗难以提供持久的防护。本文回顾了IBV的病原学历史,介绍了IB的病理变...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可导致鸡的生长性能变差及死亡率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IBV的遗传多样性和易变异性使得现有疫苗难以提供持久的防护。本文回顾了IBV的病原学历史,介绍了IB的病理变化及出现呼吸型、生殖型、肾型等多种临床表现,且依靠临床诊断难以分辨,需要依赖于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血清学技术等实验室方法。可使用西药和中药缓解症状,采取提升免疫能力、改善饲养管理及疫苗接种等措施预防。综上所述,面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挑战,需加强IBV监控与饲养管理,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降低该病对养殖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