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后远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赵洋 康梦阳 +5 位作者 马强 孟燕 秦皓 田红燕 殷倩 张军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患者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后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接受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治疗的TRAS患...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患者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后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接受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治疗的TRA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相关参数,所有患者均进行了3年的术后随访。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TRAS患者术后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5例接受经皮肾动脉成形术的TRAS患者,经过3年的随访,发现10例(22.2%)患者出现远期预后不良。其中包括3例(6.7%)全因死亡患者,1例(2.2%)患者发生移植肾动脉夹层,6例(13.3%)患者发生移植肾动脉再狭窄;共1例(2.2%)患者出现移植物丢失并再次返回透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性别(HR=4.915,95%CI:1.036~23.328,P=0.045)和单纯球囊治疗(HR=8.594,95%CI:2.191~33.710,P=0.002)是TRAS患者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后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性别和单纯球囊治疗是TRAS患者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后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 经皮肾动脉成形术 预后分析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检测在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金仲慧 张龙 +2 位作者 张燕燕 李选 朱慧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PTRA)术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0月76例我...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PTRA)术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0月76例我院PTRA的病历资料,以高血压危险等级下降为治疗有效的评价标准,评价术前血压分级、RAS水平、肾血流灌注情况、小肾图及肾动脉狭窄程度等指标对PTRA适应证选择和预后的价值。结果 RAS阳性患者发生高血压降级的可能(比值比, odd ratio,OR)是RAS阴性患者的3.927倍(χ2=4.354,P=0.037);与高血压一级相比,高血压二级患者发生高血压降级的可能是4.050倍(确切logistic回归法,P=0.089),高血压三级患者发生高血压降级的可能为12.424倍(确切logistic回归法, P=0.016)。其余血流灌注延迟、小肾图、肾动脉狭窄程度等指标在2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RAS检测在PTRA术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不同级别的高血压降级比率明显不同,伴有三级和二级高血压的肾动脉狭窄PTRA术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成形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预后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犬肾动脉成形术局部血栓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俊生 贺能树 +1 位作者 吴胜勇 杨海贤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0期757-759,共3页
目的 :探索川芎嗪对预防PTA后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15只杂种犬 ,随机分为对照组、川芎嗪组和阿司匹林组 ,每组 5只。狭窄术 6~ 8周后行PTRA。术后 4h将动物处死 ,处死前切取成形肾动脉 ,制作光、电镜标本。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PTRA... 目的 :探索川芎嗪对预防PTA后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15只杂种犬 ,随机分为对照组、川芎嗪组和阿司匹林组 ,每组 5只。狭窄术 6~ 8周后行PTRA。术后 4h将动物处死 ,处死前切取成形肾动脉 ,制作光、电镜标本。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PTRA局部血栓体积和分析血小板血栓的超微结构。结果 :两个实验组PTRA局部血栓明显小于对照组 ,PTRA局部血小板血栓单位面积内纤维蛋白面积、血小板和线粒体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α 颗粒、致密颗粒的相对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个实验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川芎嗪可能是一种有效预防PTA后血栓形成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肾动脉成形术 局部血栓形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肾动脉支架成形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莉 佟小强 +3 位作者 王健 杨敏 吕永兴 邹英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肾动脉支架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在我科接受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根据病史分为糖尿病组(n=25,共27支肾动脉)和非糖尿病组(n=60,共67支肾动脉)。分析手术过程及随访血清肌酐、血压情况,分别于术前、术...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肾动脉支架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在我科接受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根据病史分为糖尿病组(n=25,共27支肾动脉)和非糖尿病组(n=60,共67支肾动脉)。分析手术过程及随访血清肌酐、血压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及组间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支架置入术前、随访血清肌酐平均值分别为(132.24±33.71)μmol/L,(126.32±29.65)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随访血清肌酐平均值分别为(125.02±48.13)μmol/L,(118.31±39.58)μmol/L,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随访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结果比较无差异。结论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可稳定肾功能,改善血压,其疗效对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是相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动脉支架成形术 肾功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子保护装置下的肾动脉支架成形术
5
作者 宋莉 邹英华 +3 位作者 杨敏 王健 王超 佟小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栓子保护装置(EPD)在肾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初步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接受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并使用EPD患者,记录分析手术过程,记录术前、术后1周、1个月肾功能检查结果,监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 目的探讨栓子保护装置(EPD)在肾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初步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接受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并使用EPD患者,记录分析手术过程,记录术前、术后1周、1个月肾功能检查结果,监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及1个月血压情况。结果18例患者(24支肾动脉)使用了EPD,24个EPD放置及支架置入均取得成功。支架释放后肾动脉平均狭窄率明显降低(P<0.05)。在回收的18例滤网中分别有3例和11例肉眼和显微镜下发现脱落粥样硬化斑块。部分患者肾功能、血压情况改善。结论EPD应用于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可以预防或减少远端栓塞事件的发生,初步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支架成形术 栓子保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介入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咏梅 黄佐 +2 位作者 赵君 钱建英 陈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及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 (PTRA)加支架术的疗效。方法 对连续 2 0 0例接受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的患者用Judkins右冠脉造影导管作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或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及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 (PTRA)加支架术的疗效。方法 对连续 2 0 0例接受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的患者用Judkins右冠脉造影导管作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或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进行肾动脉造影 ,并对其中 7例肾动脉严重狭窄 (狭窄直径≥ 85 % )患者的 8支狭窄血管行PTRA加支架术 ,所有病变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结果  2 0 0例受检者中 ,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0 .5 % (2 1例 ) ;其中 ,99例冠状动脉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9.2 % (19例 )。 8支狭窄肾动脉手术的技术成功率达 10 0 % ,随访 3~ 9个月 ,71.4 %的患者血压易于控制 ,其中 3例复查肾动脉造影未见再狭窄。结论 对冠脉有病变的高血压患者 ,在行冠脉造影的同时 ,有必要加做肾动脉造影 ,有助于肾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避免发生肾功能衰竭。PTRA加支架术是目前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具有安全、简便、有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造影 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 介入治疗 支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卢燕雯 张健 黄祥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 观察肾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近 5年内 2 8例共 36支狭窄肾动脉行经皮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 (PTRAS)。术后 1个月、6个月、1年随访血压、血肌酐、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 ,并与术前比较。术后 1年重复血管造影以判断... 目的 观察肾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近 5年内 2 8例共 36支狭窄肾动脉行经皮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 (PTRAS)。术后 1个月、6个月、1年随访血压、血肌酐、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 ,并与术前比较。术后 1年重复血管造影以判断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PTRAS技术成功率为10 0 % ,其原发通畅率为 82 % (肾动脉 86 % ) ,继发通畅率为 89% (肾动脉 90 % )。术后 1个月、6个月及 1年血压分别较术前有显著下降 (P <0 .0 1) ,血压控制的临床有效率 (治愈 +改善 )分别为 10 0 %、92 .9%及 89.3% ;血清肌酐值、抗高血压药数目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术后 1年 ,有 4例 (14 .3% )肾功能得到改善 ,18例 (6 4 .3% )肾功能保持稳定 ,6例 (2 1.4 % )肾功能恶化 ,其中 4例术前有肾功能不全病史 ;并发症包括 1例穿刺部位血肿及 3例一过性肾功能减退。结论 PTRAS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技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佳 ,是肾动脉狭窄较为理想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经皮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 肾动脉狭窄 血管内治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RA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圣俊 张岚 +3 位作者 张纪蔚 方华 张皓 梁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52-956,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成形术(PTRA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接受PTRAS的ARAS患者根据肾动脉狭窄程度分为A组(肾动脉狭窄50%~75%,n=10)和B组(肾动脉狭窄≥75%,n=18)。统计手术成功率。随访6~18个...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成形术(PTRA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接受PTRAS的ARAS患者根据肾动脉狭窄程度分为A组(肾动脉狭窄50%~75%,n=10)和B组(肾动脉狭窄≥75%,n=18)。统计手术成功率。随访6~18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TRAS后肾动脉通畅情况并测量肾动脉主干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主要指标血清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 28例PTRAS患者中,治疗成功27例,技术成功率为96.43%。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显示:术后肾动脉通畅,肾动脉主干PSV显著降低(P<0.05)。A组PTRAS后收缩压显著下降(P<0.05),服用降压药物种类显著减少(P<0.05);B组治疗前后血压测量值和服用降压药物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血压疗效的获益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PTRAS后SCr显著降低(P<0.05),GFR分级无明显变化,肾功能获益率100%;B组PTRAS后SCr无明显变化,GFR分级显著下降,肾功能获益率81.25%。结论 PTRAS治疗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支架成形术 肾功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柳亚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5期55-56,共2页
目的总结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6年4月45例高血压患者行肾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急性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5例共植入支架61枚,术后出现的急性并发症有迷走神经反... 目的总结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6年4月45例高血压患者行肾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急性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5例共植入支架61枚,术后出现的急性并发症有迷走神经反射性亢进3例、肾动脉夹层2例、腹膜后血肿3例、穿刺部位血肿3例、肾动脉穿孔1例,远期并发症为再狭窄4例。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是提高肾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术后护理质量及发现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国欣 李天晓 +2 位作者 韩新巍 皇甫幼田 杨纪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 研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Palmaz支架 ,对 10例大动脉炎 ,3例动脉粥样硬化 ,2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病变先行PTRA术 ,然后放置支架 ,术后病人均行常... 目的 研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Palmaz支架 ,对 10例大动脉炎 ,3例动脉粥样硬化 ,2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病变先行PTRA术 ,然后放置支架 ,术后病人均行常规抗凝治疗。结果  15例患者PTRA +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 10 0 % ,近期随访 3~ 2 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PTRA +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效果满意 ,创伤小 ,病人痛苦少 ,为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介入治疗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 内支架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