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素能α受体在丙泊酚麻醉觉醒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君逍 刘程曦 +1 位作者 吕萍 付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0-925,共6页
目的丙泊酚麻醉患者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小。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调控全身麻醉苏醒过程,蓝斑有大量投射到室旁核(PVT),探讨PVT神经元肾上腺素能α受体在丙泊酚麻醉中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实验:8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 目的丙泊酚麻醉患者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小。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调控全身麻醉苏醒过程,蓝斑有大量投射到室旁核(PVT),探讨PVT神经元肾上腺素能α受体在丙泊酚麻醉中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实验:8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对照组,各4只,分别在丙泊酚麻醉和清醒状态下灌注取脑,进行c-fos染色,观察丙泊酚对PVT神经元c-fos表达量的影响。光纤钙信号记录实验: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在PVT处微注射钙信号病毒并埋植记录光纤,恢复4周后,监测丙泊酚麻醉过程中PVT神经元钙离子信号的变化。微注射实验:建立40只SD大鼠室旁核脑区微注射模型,恢复1周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酚妥拉明组、普萘洛尔组和等渗盐水组,各10只。在丙泊酚麻醉下,4组分别于PVT分别微注射1μL的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普萘洛尔和等渗盐水,观察大鼠麻醉后苏醒时间以及给药前后脑电图δ波(1~4Hz)、θ波(4~8Hz)、α波(8~12Hz)、β波(12~25Hz)、γ波(25~60Hz)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组的c-fos表达量明显下降。在丙泊酚诱导翻正反射消失时,相比于清醒基线,诱导期Ca2+信号增加;但麻醉早期和麻醉期Ca2+信号均显著减少(P<0.05)。在出现翻正反射恢复(RORR)期间,室旁核Ca2+信号的骤然增加;与麻醉基线相比,苏醒早期和苏醒期Ca2+信号显著增加(P<0.05)。与等渗盐水组相比,去甲肾上腺素组的苏醒时间缩短(837.8svs647.7s,P<0.05),且微注射后脑电图的δ波比率降低(P<0.05),β波频率增高(P<0.05);与等渗盐水组相比,酚妥拉明组丙泊酚麻醉的苏醒时间延长(837.8svs1045.1s,P<0.05),且微注射后脑电图的δ波频率增高(P<0.05)。结论PVT参与调控丙泊酚的苏醒过程,并且可能通过激活PVT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参与丙泊酚麻醉觉醒和引起皮层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麻醉 室旁核 肾上腺素能α受体 C-FOS 苏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性高血压大鼠α_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改变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晓光 张幼怡 +2 位作者 彭明强 吕志珍 韩启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和方法:用高糖喂养复制胰岛素抵抗性高血压(insulin-resistanthypertension,IRH)大鼠模型,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离体左心房及主动脉收缩功能实验,观察IRH大鼠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 目的和方法:用高糖喂养复制胰岛素抵抗性高血压(insulin-resistanthypertension,IRH)大鼠模型,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离体左心房及主动脉收缩功能实验,观察IRH大鼠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drenoceptor,α1-AR)及其3种亚型在心脏和主动脉的改变。结果和结论:IRH大鼠与同龄SD大鼠相比:(1)心脏α1-AR密度下降48%(P<005),而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不变。(2)心脏α1-AR3种亚型占α1-AR总数的比例和在介导心脏正性变力效应中的作用表现为α1B-AR增加,α1D-AR减少,而α1A-AR不变。(3)介导主动脉收缩的α1-AR及各亚型对激动剂的敏感性及最大收缩效应均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肾上腺素能α受体 心脏 主动脉 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