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7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光谱差异的荧光法同步测定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被引量:6
1
作者 汤涛 程永福 徐卓华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9-11,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个利用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脲素(NE)光谱之间的差异同步测定儿茶酚胺(CA)、E和NE的荧光法。它不需要对CA混合物进行复杂的分离,即可在同一溶液中进行测定。它是通过铁氰化钾氧化CA生成三羟吲哚,利用锌离子提高其荧光强度... 本文介绍了一个利用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脲素(NE)光谱之间的差异同步测定儿茶酚胺(CA)、E和NE的荧光法。它不需要对CA混合物进行复杂的分离,即可在同一溶液中进行测定。它是通过铁氰化钾氧化CA生成三羟吲哚,利用锌离子提高其荧光强度到原来的4倍左右以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血浆CA(以E计)、E和NE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2%、89.1%和70.93%。尿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4.2%,59.4%和51.67%。灵敏度分别为0.1ng/ml、0.35ng/ml和0.5ng/ml。血浆的CA、E和NE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是6.2%,7.8%和9.5%(n=4);批间变异系数分别是11.3%、12.8%和14.5%(n=3)。尿液CA、E和NE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是5.9%、8.4%和9.6%(n=4);批间变异系数分别是11.8%、12.9%和17.8%(n=3)。测定45例正常人的血浆结果是((?)±SD):CA5.55±5.40ng/ml;E4.35±4.75ng/ml;NE1.78±2.74ng/ml。20例正常人24h尿的结果是((?)±SD);CA15.11±8.35ug/24h;E9.41±5.46ug/24h;NE11.83±6.69ug/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惠毅 沈来龙 +3 位作者 陈晋 申海莲 王卫国 王学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了解决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氧化产物的荧光光谱严重重叠难题,将同步荧光与导数光谱两种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尿液E、NE测定。结果发现,在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相差Δλ=40nm时获得的E、NE二阶导数-同步荧光... 为了解决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氧化产物的荧光光谱严重重叠难题,将同步荧光与导数光谱两种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尿液E、NE测定。结果发现,在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相差Δλ=40nm时获得的E、NE二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中,450nm处E的荧光强度的导数信号不受NE的干扰;432nm处,NE的荧光强度的导数信号不受E的干扰,E、NE含量在1~200n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5ng/ml;批内CV3.21%~3.95%,批间CV4.26%~5.10%,E和NE的回收率分别为94.9%~95.4%、94.7%~96.3%;该法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适合于%批量测定,是测定尿液E、NE较为理想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尿液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残留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海超 魏欣欣 +3 位作者 王敬 贾海涛 刘宝如 张婧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11-3817,共7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动物源食品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1%三氯乙酸溶液提取,用Bond Elut PBA固相萃...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动物源食品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1%三氯乙酸溶液提取,用Bond Elut PBA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0.1%甲酸溶液与乙腈作为流动相,经金刚烷基柱Capcellpak ADME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以13C2,15N-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D6为内标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0~2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定量限为10μg/kg。当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添加水平为10、20和10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6.0%~109.5%,相对标准偏差在1.23%~5.71%之间。结论该方法前处理提取率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检测,可为动物源性食品中非法添加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动物源食品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用于预防老年患者术中骨水泥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明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1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用于预防老年患者术中骨水泥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在放置骨水泥前5 min持续泵入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直至放置骨水泥后10...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用于预防老年患者术中骨水泥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在放置骨水泥前5 min持续泵入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直至放置骨水泥后10 min;对照组不泵入这两种药。对比分析两组放置骨水泥前和放置骨水泥后1、3、5、10 min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情况。结果骨水泥置入后1、3、5、10 min,观察组患者的HR、SBP、MAP、Sp O2与骨水泥置入前比较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HR、SBP、MAP、Sp O2与骨水泥置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用于预防老年患者术中骨水泥反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老年患者 骨水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C联合内镜下靶控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NVUGIB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再出血因素分析
5
作者 代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分析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内镜下靶控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再出血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6例NV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 目的分析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内镜下靶控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再出血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6例NV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仅接受APC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靶控注射NE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住院时间;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氧化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记录患者止血后3 d内再出血情况,将再出血患者分为再出血组,未再出血患者分为未再出血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VUGIB患者止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止血及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和输血量较低(P<0.05);观察组的PT、APTT较短,FIB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or、E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 d,观察组再出血5例(11.63%),对照组再出血13例(30.23%)(χ2=4.497,P=0.034);再出血组出血病灶直径≥2 cm、合并低蛋白血症、便秘患者比例高于未再出血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病灶直径≥2cm、合并低蛋白血症及便秘是NVUGIB患者止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APC联合内镜下靶控注射NE能提高NVUGIB患者止血效果,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及再出血风险。止血后再出血与患者出血病灶直径、合并低蛋白血症及便秘相关,临床可针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再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氩离子凝固术 去甲肾上腺素 止血效果 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肾上腺素与普米克令舒治疗门急诊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徐浩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9期34-38,共5页
目的比较急性喉炎患儿分别实施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商品名:普米克令舒)、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门急诊临床收治的160例急性喉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普米克令舒雾... 目的比较急性喉炎患儿分别实施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商品名:普米克令舒)、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门急诊临床收治的160例急性喉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给予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炎性因子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是93.75%,比对照组的75.00%高(P<0.05)。研究组患儿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声嘶、喉鸣症状缓解时间依次是(3.50±0.20)、(4.00±0.50)、(4.00±0.20)、(4.20±0.10)d,均短于对照组的(4.00±0.10)、(5.20±0.20)、(5.00±0.50)、(5.00±0.20)d(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依次是(6.75±2.88)ng/L、(11.60±4.32)mg/L、(8.45±0.88)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1.07±2.63)ng/L、(15.84±4.66)mg/L、(10.20±1.03)ng/L(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8+依次是(65.47±4.72)%、(42.37±2.63)%、(26.74±1.72)%,优于对照组的(61.35±2.88)%、(36.82±2.90)%、(29.52±1.66)%(P<0.05)。结论对门急诊接收的急性喉炎患儿分别给予肾上腺素与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肾上腺素的疗效更高,患儿疾病症状缓解的时间更短,炎症指标与免疫指标更优,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小儿急性喉炎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玉蓉 项美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56-58,61,共4页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9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9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8、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型脑钠肽(BNP)]、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CVP、MAP、CI、SvO_(2)、SpO_(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PCT、TNF-α、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NK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NK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更好地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减少炎症机制,提高免疫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去甲肾上腺素 血流动力学 血清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对腰麻剖宫产产妇寒颤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国英 桂红玉 +1 位作者 蔡雯 李元海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腰麻剖宫产手术产妇寒颤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择期腰麻下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和对照组(Con组),各40例。NE组腰麻开始后预防性静脉泵注去甲肾上腺素...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腰麻剖宫产手术产妇寒颤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择期腰麻下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和对照组(Con组),各40例。NE组腰麻开始后预防性静脉泵注去甲肾上腺素(速度2μg/min)直到手术结束,Con组予以等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比较2组围术期产妇寒颤发生率、麻黄碱使用率,以及入室时(T 0)、麻醉后3 min(T 1)、胎儿娩出时(T 2)、术毕(T 3)时体温、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2组新生儿静脉血气分析(GAS)指标、胎儿娩出后1、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NE组寒颤发生率(25.00%)、麻黄碱使用率(15.00%)低于Con组(55.00%、60.00%)(P<0.05);T 1、T 2、T 3时NE组体温和MAP分别为(36.59±0.15)℃、(36.51±0.10)℃、(36.40±0.12)℃和(85.40±4.95)mmHg、(97.55±4.01)mmHg、(101.00±5.45)mmHg,高于Con组的(36.48±0.10)℃、(36.39±0.10)℃、(36.30±0.10)℃和(80.33±7.53)mmHg、(85.55±4.79)mmHg、(95.00±5.1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 1、T 2、T 3时NE组HR分别为(95.43±4.14)次/分、(86.48±2.39)次/分、(82.15±3.24)次/分,低于Con组(100.35±8.75)次/分、(99.48±8.52)次/分、(95.25±4.35)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组新生儿脐静脉血pH(7.35±0.05)高于Con组(7.33±0.03),PaCO 2[(48.91±6.37)mmHg]低于Con组[(51.41±4.0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脐静脉血PaO 2、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明显降低腰麻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寒颤发生率,并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能够提高母婴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去甲肾上腺素 寒颤 血流动力学 麻醉 脊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盐酸舍曲林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会凯 邱贝 苏志伟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6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盐酸舍曲林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巴戟天寡糖胶...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盐酸舍曲林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巴戟天寡糖胶囊和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5-HT、NE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E、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E、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盐酸舍曲林片可明显升高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NE、5-HT表达水平,改善其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郁证 巴戟天寡糖胶囊 盐酸舍曲林片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胺化法合成N-烷基化L-去甲肾上腺素
10
作者 左琳铭 林翰 +1 位作者 陈华美 王先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51-2957,共7页
本文以L-去甲肾上腺素为手性起始原料,通过与苯甲醛及其取代衍生物进行还原胺化反应,高选择性地制备得到了一系列N-烷基化L-去甲肾上腺素衍生物2a~j,通过氢谱^(1)H-NMR、碳谱^(13)C-NMR以及质谱HRMS对衍生物2a~j进行了化学结构表征并测... 本文以L-去甲肾上腺素为手性起始原料,通过与苯甲醛及其取代衍生物进行还原胺化反应,高选择性地制备得到了一系列N-烷基化L-去甲肾上腺素衍生物2a~j,通过氢谱^(1)H-NMR、碳谱^(13)C-NMR以及质谱HRMS对衍生物2a~j进行了化学结构表征并测定旋光度。结果表明:目标产物与原料L-去甲肾上腺素的旋光方向保持一致,均为左旋;还原胺化法不影响L-去甲肾上腺素羟基位的R/S构型。本研究开发了一种便捷的高选择性合成N-烷基化L-去甲肾上腺素的还原胺化方法,该方法具有步数短、产率适中、底物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烷基化 还原胺化 L-去甲肾上腺素 高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时间的影响
11
作者 张晓龙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将奥美拉唑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探究其对止血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92例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n=46),观察组(n=46),对... 目的:将奥美拉唑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探究其对止血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92例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n=46),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凝血酶,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对比临床指标、静脉血流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以及内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两组腹痛、眩晕等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奥美拉唑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能缩短止血时间,降低患者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改善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量,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保证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去甲肾上腺素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时间 血流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罗晓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69-72,共4页
目的: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单位为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116例,其中58例应用单一盐酸多巴胺注射... 目的: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单位为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116例,其中58例应用单一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治疗,设为对照组;58例应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汪秋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3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多巴胺,观察组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对比两组的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肺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适用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改善效果,还能减轻症状,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重症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凝血状态、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谢顺龙 周明辉 黄慧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029-203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凝血状态、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6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和联合组(n=30),分别采用内镜下金属钛...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凝血状态、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6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和联合组(n=30),分别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以及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治疗均持续治疗12 w。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d后,采用自动血凝仪测定联合组和基础组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及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等凝血指标;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对比联合组和基础组止血效果,随访1 m,比较联合组和基础组患者生活质量,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联合组和基础组APTT、PT、TT、CRP、TNF-α及IL-6水平均降低,Fbg水平升高,且联合组优于基础组(P<0.05);联合组患者立即止血率、72 h止血率均高于基础组(P<0.05);随访1m,联合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基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治疗能改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凝血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内镜 金属钛夹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四种肾上腺素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剑 康泽奕 +3 位作者 王沙沙 赵津嘉 张博 刘春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生理pH条件下四种肾上腺素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固定BSA浓度,梯度变化药物浓度,混合溶液分别在25℃及37℃水浴中温浴2h后进行荧光强度测定,运用Stern-Volmer方程及改进的双对数方程求出...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生理pH条件下四种肾上腺素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固定BSA浓度,梯度变化药物浓度,混合溶液分别在25℃及37℃水浴中温浴2h后进行荧光强度测定,运用Stern-Volmer方程及改进的双对数方程求出不同温度下药物与BSA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结果表明,四种肾上腺素药物均与BSA形成结合物,对BSA荧光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不同温度下与BSA的K值顺序为硫酸沙丁胺醇>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酒石酸美托洛尔>盐酸肾上腺素,37℃时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均大于25℃时的结果;热力学参数表明四种肾上腺素药物与BSA之间的结合均为自发过程,与BSA分子间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分子对接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牛血清白蛋白 肾上腺素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的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流行病学分析
16
作者 潘丽丽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分析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atocaine hydrochloride and epinephrine tartrate injection,AHETI)所致过敏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该药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atocaine hydrochlori...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分析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atocaine hydrochloride and epinephrine tartrate injection,AHETI)所致过敏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该药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atocaine hydrochloride and epinephrine tartrate injection)”“、过敏反应(anaphylaxis or anaphylactic response)”“、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等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PubMed、Springer、Elsevier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所有相关案例文献,采集相关病例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和AHETI的用法用量,以及所致过敏反应的发生时间、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和转归情况等信息,分析AHETI所致过敏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在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案例文献22篇,涉及病例23例;其中,性别上以女性为主(18例,占78.26%),年龄上以>20~40岁为主(12例,占52.17%);23例患者中,其诊断主要为牙髓炎(6例,占26.09%)、慢性牙周炎(5例,占21.74%)和拔牙术(4例,占17.39%),过敏反应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的10min内(12例,占52.17%),过敏反应主要的累及器官有皮肤及其附件、神经肌肉、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经过对症处置,23例患者全部好转。结论:AHETI所致过敏反应在患者年龄和性别、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上有其特点,对此临床应积极关注,并做好防护,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 过敏反应 流行病学特点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1-AR/TGF-β1/Smad2通路探讨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露 邓芳隽 +3 位作者 梁嘉钰 樊博雅 钱舒乐 李晓凤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07-1514,共8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通过β1-AR/TGF-β1/Smad2通路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SO组与稳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胺碘酮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第15天起,IS...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通过β1-AR/TGF-β1/Smad2通路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SO组与稳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胺碘酮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第15天起,ISO组、各药物组大鼠以ISO 5 mg/(kg•d)皮下多点注射构建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检测大鼠心脏质量指数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分布和含量变化;检测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交感神经系统-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 adrenoceptor,β1-AR)、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p-Smad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ISO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升,细胞结构紊乱,胶原沉积和心肌纤维化明显,心肌HYP含量显著增多,GSH含量减少,β1-AR、TGF-β1与p-Smad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ISO组相比,各治疗组心脏质量指数降低,细胞结构损伤与胶原沉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HYP含量降低,GSH含量增多,β1-AR、TGF-β1与p-Smad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稳心颗粒高剂量组效果较稳心颗粒低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与胺碘酮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够改善ISO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与胶原纤维堆积,其机制可能与β1-AR/TGF-β1/Smad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纤维化 交感神经系统-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烷烃脱卤素酶标签α1A-肾上腺素受体色谱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18
作者 袁心怡 李良喜 +4 位作者 赵勤 张晓英 李倩 赵新锋 冀旭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5-942,共8页
受体色谱技术是将色谱技术的高分离能力和药物-受体间的高特异性识别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技术,能够对中药等复杂体系中靶向活性成分进行高效筛选与准确辨识。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发展高效、温和、简便的固定化方法,使得固定化受体活性... 受体色谱技术是将色谱技术的高分离能力和药物-受体间的高特异性识别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技术,能够对中药等复杂体系中靶向活性成分进行高效筛选与准确辨识。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发展高效、温和、简便的固定化方法,使得固定化受体活性得以保持。传统的以生物交联剂为核心的随意共价固定化技术存在反应特异性较差、需要纯化蛋白质等不足。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将卤代烷烃脱卤素酶(Halo)与6-氯己酸的特异性生物正交反应引入至α_(1A)-肾上腺素受体(α_(1A)-AR)的固定化过程,将Halo标签α_(1A)-AR一步固定至6-氯己酸修饰的氨丙基硅胶表面,无需对α_(1A)-AR进行纯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色谱法对Halo-α_(1A)-AR色谱固定相进行形貌及活性表征,证明受体已成功固定且具有特异性识别配体的能力,30天内稳定性良好。非线性色谱法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哌唑嗪、盐酸特拉唑嗪和乌拉地尔通过一类结合位点与Halo-α_(1A)-AR色谱固定相作用,结合常数分别为3.85×10^(5)、5.00×10^(5)和5.90×10^(5)L/mol;甲磺酸酚妥拉明和盐酸坦索罗辛在Halo-α_(1A)-AR色谱固定相上则存在两类位点,前者与受体亲和力分别为3.12×10^(6) L/mol和6.01×10^(5)L/mol,后者则为9.98×10^(5)L/mol和2.11×10^(4) L/mol。与传统物理吸附法或N,N′-羰基二咪唑法制备的α_(1A)-AR色谱柱相比,本文所用固定化方法无需纯化受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受体活性损失,实现了蛋白质一步固定化方法,亲和力测定值更接近于溶液中受体-药物的真值,为复杂体系靶向活性成分高效筛选与准确测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A-肾上腺素受体 卤代烷烃脱卤素酶 一步固定化 非线性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果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缺血小鼠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琪文 罗青 +5 位作者 徐洋洋 王曦旻 曾聪彦 戴卫波 彭伟文 董更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目的:探究刺梨果(Rosa roxburghii Tratt)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的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MI)小鼠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普萘洛尔(30 mg/kg)组,刺梨果... 目的:探究刺梨果(Rosa roxburghii Tratt)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的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MI)小鼠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普萘洛尔(30 mg/kg)组,刺梨果多糖低、高剂量(50、100 mg/kg)组,每组8只。各给药组小鼠连续灌胃(ig)给药14 d,从第8天开始,ig给药1 h后,除对照组腹腔注射(ip)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ip ISO(10 mL/kg),连续7 d,构建MI小鼠模型。末次给药1 h后检测小鼠心电图变化,麻醉后取心脏,计算心脏指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2%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液(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中NADPH氧化酶2(NADPH oxidase2,NOX2)、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Bcl2-associatedX,Bax)、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related protein 1,Keap1)、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脏肿大,心电图ST段发生明显升高,HE染色可观察到心脏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浸润和细胞间隙,TTC染色结果发现明显的心肌组织梗死。进一步实验发现模型组小鼠血清MDA含量和LDH活性显著升高(P<0.001),自由基清除酶SOD活性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rf2、HO-1和Bcl2显著下调(P<0.05,P<0.01),Keap1、NOX2、Bax和Caspase 3显著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刺梨果多糖组小鼠心肌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心电图ST段降低,小鼠心脏组织病理损伤减少,血清MDA含量和LDH活性显著降低(P<0.001),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P<0.001),心脏组织蛋白Nrf2、HO-1和Bcl2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Keap1、NOX2、Bax和Caspase 3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P<0.001)。结论:刺梨果多糖能通过调节Keap1-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损伤,继而调控Caspase 3、Bax、Bcl2蛋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发生,从而对ISO诱导的MI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果多糖 心肌缺血 异丙肾上腺素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肺复苏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20
作者 李冠珠 杨亚婷 +2 位作者 邓金和 邵兰 曾朝坤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3期208-21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肺复苏治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VIP、CNKI、WanFang Date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 目的系统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肺复苏治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VIP、CNKI、WanFang Date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17篇文献,共计10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增加自主循环恢复率[RR=2.02,95%CI(1.74,2.34),P<0.01],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MD=-8.91,95%CI(-11.13,-6.69),P<0.01],增加了24 h存活率[RR=2.43,95%CI(1.86,3.18),P<0.01]及出院存活率[RR=2.41,95%CI(1.83,3.18),P<0.01],降低了终止复苏率[RR=0.39,95%CI(0.22,0.68),P=0.001],增加了复苏后6 h尿量[MD=130,95%CI(113.68,146.32),P<0.01];但复苏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电图ST-T下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肺复苏治疗时,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缩短复苏时间,提高患者24 h及出院存活率,增加复苏后6 h尿量,改善器官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垂体后叶素 肾上腺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