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的临床特征比较
1
作者 李冰 杨明秀 +15 位作者 许怀瑾 王竞萱 吴清正 王雅静 李一君 陈康 程愈 倪奇 尹雅琪 臧丽 郭清华 巴建明 谷伟军 窦京涛 吕朝晖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9-785,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CP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诊断的85例PBMAH患者(PBMAH组)和195例CPA患者(CPA...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CP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诊断的85例PBMAH患者(PBMAH组)和195例CPA患者(CPA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合并症、生化指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水平、肾上腺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1)一般特征:与CPA组比较,PBMAH组患者诊断时年龄较大,男性占比较高。(2)临床特征:与CPA组比较,PBMAH组病程较长,亚临床库欣综合征(CS)的比例较高,合并高血压、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比例更高,且血钾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激素水平:PBMAH组与CPA组均表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节律紊乱,皮质醇水平升高、ACTH被抑制。与PBMAH组比较,CPA组患者皮质醇自主分泌能力较强,表现为血清F_(0:00)、F_(16:00)及24h尿游离皮质醇(24h UFC)水平升高,血清ACTH_(8:00)及ACTH_(16:00)水平较低;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后,CPA组的ACTH和血皮质醇的抑制率较低,血皮质醇和24h UFC反常升高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MAH较CPA病程长,且合并代谢紊乱的比例高,大多表现为亚临床CS;CPA的皮质醇自主分泌能力较强,LDDST后皮质醇不易被抑制,皮质醇及24h UFC反常升高的现象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 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肾上腺皮质醇瘤致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雷 李乐乐 +8 位作者 窦京涛 杨国庆 杜锦 臧丽 王先令 陈康 巴建明 吕朝晖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4-568,共5页
目的分析双侧肾上腺皮质醇瘤(BAA)所致库欣综合征(CS)患者如何确定优势侧,探讨其瘤体大小、肾上腺静脉采血(AVS)结果在术前确定优势侧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并确诊的11例BAA致CS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双侧肾上腺皮质醇瘤(BAA)所致库欣综合征(CS)患者如何确定优势侧,探讨其瘤体大小、肾上腺静脉采血(AVS)结果在术前确定优势侧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并确诊的11例BAA致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表现为临床型CS 7例,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4例。AVS检查成功者依据确定的优势侧结果进行手术,其余患者优先切除瘤体较大侧。结果 6例患者行AVS检查,3例成功。3例(3/6)AVS检查成功者中,2例瘤体较大侧为优势侧,1例瘤体较小侧为优势侧;且1例为临床CS患者,术后临床表现较前好转,2例为SCS患者,术后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变;长期随访内分泌指标均较术前改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较前容易控制。8例患者切除瘤体较大侧,CS患者(6/8)术后典型症状、体征均好转;SCS患者(2/8)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变;长期随访的5例患者内分泌指标均较术前改善。结论 AVS在BAA所致的CS中可作为手术前准备及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对技术要求较高,成功率偏低。无AVS开展条件时,可经验性先切除瘤体较大一侧并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双侧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 静脉采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糖代谢异常及与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炜 张征 徐尔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43-2247,共5页
目的了解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探讨其与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肾上腺醛固酮瘤(APA)、43例皮质醇瘤(CSA)及24例无功能瘤(NAA)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 目的了解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探讨其与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肾上腺醛固酮瘤(APA)、43例皮质醇瘤(CSA)及24例无功能瘤(NAA)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同时检测患者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浆肾素活性(PRA)、血钾等及生化测值,将所得结果与5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及40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1)APA组患者血、尿醛固酮高于其余各组,血钾、基础及激发PRA则低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8∶00、24∶00血皮质醇及尿皮质醇高于其余各组,8∶00血ACTH则低于各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PA(44.6%,29/65)及CSA(48.8%,21/43)组患者高血糖的患病率均高于NAA(25.0%,6/24)、EH(24.5%,13/53)及对照组(17.5%,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相关指标比较,APA及CSA组患者AUCG、AUCI及HOMA-IR等指标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APA患者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PG)及AUCG与8∶00血醛固酮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0.289,P<0.05),与血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1、-0.304,P<0.05)。CSA患者2 hPPG与8∶00血皮质醇呈正相关(r=0.303,P<0.05);空腹血糖(FPG)、2 hPPG及AUCG与尿游离皮质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3、0.312、0.379,P<0.05)。(4)根据OGTT结果将APA及CSA患者分为伴有及不伴有高血糖组进行比较,伴有高血糖的APA患者血醛固酮高于不伴有高血糖的患者;伴有高血糖的CSA患者8∶00血皮质醇高于不伴有高血糖的患者,血ACTH则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高血糖的患病率高,且其原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高分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皮质 无功能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4
作者 阎晓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46,共1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是最常见的静止性腺瘤,在缺乏Cushing病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或皮质醇水平升高的临床和血液生化证据的患者中,静止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比例高达20%。该肿瘤倾向巨大腺瘤,常侵犯海绵窦、蝶窦和骨骼,有梗死...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是最常见的静止性腺瘤,在缺乏Cushing病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或皮质醇水平升高的临床和血液生化证据的患者中,静止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比例高达20%。该肿瘤倾向巨大腺瘤,常侵犯海绵窦、蝶窦和骨骼,有梗死和出血倾向,亦称为瘤卒中。由于肿瘤具有侵袭性、瘤卒中和复发倾向,故其明确诊断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腺 静止性 CUSHING病 血液生化 出血倾向 卒中 皮质 海绵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