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腺瘤术后-纳差-高钙血症
1
作者 王姝蕾 宋桉 +7 位作者 陈盈宇 寇丽媛 姜艳 李梅 夏维波 王鸥 杜函泽 邢小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321,共6页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renocortical insufficiency,AI)在临床并不罕见,但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非依赖性高钙血症是AI的少见表现,临床上容易忽视。本文报道1例52岁女性,临床表现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停用糖皮质激素替...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renocortical insufficiency,AI)在临床并不罕见,但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非依赖性高钙血症是AI的少见表现,临床上容易忽视。本文报道1例52岁女性,临床表现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停用糖皮质激素替代后出现关节痛、乏力、纳差等症状,辅助检查提示PTH非依赖性高钙血症、AI,糖皮质激素替代后血钙可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甲状旁腺激素非依赖性高钙血症 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切除术4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隽垚 郑铎 +5 位作者 尚攀峰 齐鹏 代宇 刁龙 岳中瑾 吴恭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4-1147,共4页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ic adrenal neoplasms,OANs)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自Kakimoto等([1])1986年首次发现至今,国内外文献报道仅200余例。近5年来,随着国内病理检测技术的突飞猛进,漏检误检率的降低使这种罕少疾病...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ic adrenal neoplasms,OANs)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自Kakimoto等([1])1986年首次发现至今,国内外文献报道仅200余例。近5年来,随着国内病理检测技术的突飞猛进,漏检误检率的降低使这种罕少疾病的报道呈升高趋势。2014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施行4例腹腔镜下OANs切除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女,25岁,因发现体重增加、毛发变多伴血压升高3年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 瘤切除 腹腔镜 NEOPLASMS 罕少疾病 临床资料 入院查体 检测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搭桥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费剑春 刘功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40-640,共1页
关键词 冠脉搭桥 后并发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和CT诊断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斌 丁辉 +1 位作者 李静 晏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5-136,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55。患者男,61岁,2021年7月因糖尿病收治入我院泌尿外科。患者既往多年糖尿病病史,长期口服格列美脲片、盐酸罗格列酮控...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55。患者男,61岁,2021年7月因糖尿病收治入我院泌尿外科。患者既往多年糖尿病病史,长期口服格列美脲片、盐酸罗格列酮控制血糖,自述监测血糖可。1个月来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在15.0 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20.0 mmol/L左右,感乏力、全身酸痛,既往无高血压及家族遗传病史。9年前于外院发现“腰椎间盘突出”,长期感腰痛不适,具体诊治情况不详。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嗜酸性细胞 腺瘤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切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切除术后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
5
作者 安文成 闫慧娴 +4 位作者 邓正照 陈芳 欧小虹 金红心 黄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1204,共4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部分PA是由肾上腺皮质腺瘤导致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多数患者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得以改善,但有少部分会出现肌酐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部分PA是由肾上腺皮质腺瘤导致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多数患者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得以改善,但有少部分会出现肌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降低。本文就1例醛固酮腺瘤患者术后出现eGFR下降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切除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垂体腺瘤经蝶窦术后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岳志健 卢旺盛 +3 位作者 周晓平 洪波 魏梁锋 林富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40-84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手术治疗泌乳素 (PRL)腺瘤、生长激素 (GH)腺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腺瘤的效果及手术前后血清内分泌学变化。方法 :我科 199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腺瘤 2 5 4例 ,其中具有完整血清内...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手术治疗泌乳素 (PRL)腺瘤、生长激素 (GH)腺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腺瘤的效果及手术前后血清内分泌学变化。方法 :我科 199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腺瘤 2 5 4例 ,其中具有完整血清内分泌学检查结果和 MRI随访资料的功能性垂体腺瘤 14 3例 ,其中 PRL腺瘤 6 1例 ,GH腺瘤 5 0例 ,ACTH腺瘤 3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 2 .3年。结果 :GH腺瘤和 ACTH腺瘤的全切率明显高于 PRL腺瘤 (P<0 .0 1) ,GH腺瘤与 ACTH腺瘤相差不显著 (P>0 .0 5 )。肿瘤的全切率与肿瘤的大小相关 (P<0 .0 5 ) ,微腺瘤全切率高于大腺瘤。肿瘤全切率与肿瘤侵袭性明显相关(P<0 .0 5 )。PRL腺瘤的复发率明显高于 GH腺瘤和 ACTH腺瘤 (P<0 .0 5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复发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P<0 .0 5 )。术后血清内分泌水平均全面降低。结论 :GH腺瘤与 ACTH腺瘤的治疗效果优于 PRL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垂体腺瘤 经蝶窦手 术后 随访研究 泌乳素腺瘤 生长激素腺瘤 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7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谭磊 秦自科 +1 位作者 郑付甫 叶云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722-725,共4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1月667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67例患者中病理确诊的肾上腺偶发瘤为511例。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皮... 目的:分析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1月667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67例患者中病理确诊的肾上腺偶发瘤为511例。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皮质腺瘤240例,占47%(240/511);嗜铬细胞瘤90例,占18%(90/511);皮质腺癌41例,占8%(41/511)。511例患者中肿瘤直径≤4 cm为266例,良性占98%(260/266),183例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肿瘤直径>6 cm为245例,恶性占37%(91/245),162例行开放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论:诊断肾上腺偶发瘤时肿瘤直径4 cm为参考临界值。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直径≤4 cm的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偶发瘤 肾上腺切除 皮质腺瘤 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附237例报告)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勤章 丁国富 +5 位作者 李令勋 张国玺 倪钊 李应龙 王新敏 谢顺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的疗效及方法。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237例,其中肾囊肿去顶术132例,多囊肾去顶术6例,肾上腺手术46例(原醛25例,皮质醇腺瘤6例,皮质增生5例,无功能皮质腺瘤3例,肾上腺囊肿3例,嗜铬细...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的疗效及方法。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237例,其中肾囊肿去顶术132例,多囊肾去顶术6例,肾上腺手术46例(原醛25例,皮质醇腺瘤6例,皮质增生5例,无功能皮质腺瘤3例,肾上腺囊肿3例,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1例,单纯肾切除5例,肾癌根治性肾切除3例,肾盂癌肾输尿管全切3例,肾盂成型术10例,腔静脉后输尿管矫形术1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改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5~240min(平均115min),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55mL),患者均于术后12h~3d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3~18d(平均6.5d),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实用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技 泌尿外科 腹腔镜手治疗 输尿管切开取石 无功能皮质腺瘤 肾上腺髓质增生 腔静脉后输尿管 泌尿系疾病 肾囊肿去顶 根治性肾切除 肾输尿管全切 术后住院时间 后腹腔镜手 肾上腺 皮质腺瘤 肾上腺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术后应用0.5%氯替泼诺滴眼液短程疗法与0.1%氟米龙滴眼液长程疗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钰 陈跃国 夏英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6-649,共4页
背景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传统的用药方法为用质量分数0 1%氟米龙滴眼液连续点眼4个月,有眼压升高的风险,且患者依从性差,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短疗程药物和用药方案十分必要. 目的 比较LASEK术后质量分数0 5%氯替... 背景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传统的用药方法为用质量分数0 1%氟米龙滴眼液连续点眼4个月,有眼压升高的风险,且患者依从性差,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短疗程药物和用药方案十分必要. 目的 比较LASEK术后质量分数0 5%氯替泼诺滴眼液连续点眼5 d+4周的短程疗法与质量分数0.1%氟米龙滴眼液长程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2009-2013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行LASEK并完成随访的208例轻中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氯替泼诺组104眼,手术当天开始应用0.5%氯替泼诺滴眼液,每日6次,术后第6天开始每日4次,每周递减1次,共强化应用5d,而后连续用4周;氟米龙组104眼,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4次,每月递减1次,连续应用4个月.比较2个组术眼术后摘去角膜接触镜的时间以判断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分别于术后第5天,2周及1、3、6个月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并进行校正,术后1、3、6个月检查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并按照Cheng的标准进行分级,比较2个组术眼的等效球镜度数. 结果 2个组间术眼基线特征匹配.2个组术后5~7d摘去角膜接触镜的眼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0,P=0.554).术后1、3、6个月,2个组等效球镜绝对值≤0.5 D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28,P=0.304;Z=-0.398,P=0.691;Z=-0.445,P=0.656).术后第5天,氯替泼诺组和氟米龙组的平均校正眼压(中位数)分别为13.52 mmHg(1mmHg=0.133 kPa)和13.1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5,P=0.047),而术后2周及1、3、6个月2个组矫正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氯替泼诺组术后校正眼压明显升高(术后-术前≥5 mmHg)者5眼,氟米龙组4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6,P=0.733).术后1个月,氯替泼诺组不同分级角膜haze的眼数与氟米龙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06,P=0.009),而术后3个月、6个月2个组haze的眼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199,P=0.699;x^2=1.154,P=0.562). 结论 0.5%氯替泼诺滴眼液短程疗法与0.1%氟米龙滴眼液长程疗法对LASEK术后的抗炎作用和抑制角膜haze的效果接近,2种药物用药后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作用 抗炎药物/治疗作用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 近视/手 后并发症/药物疗法 氯替泼诺 氟米龙 滴眼液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