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切除术4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隽垚 郑铎 +5 位作者 尚攀峰 齐鹏 代宇 刁龙 岳中瑾 吴恭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4-1147,共4页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ic adrenal neoplasms,OANs)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自Kakimoto等([1])1986年首次发现至今,国内外文献报道仅200余例。近5年来,随着国内病理检测技术的突飞猛进,漏检误检率的降低使这种罕少疾病...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ic adrenal neoplasms,OANs)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自Kakimoto等([1])1986年首次发现至今,国内外文献报道仅200余例。近5年来,随着国内病理检测技术的突飞猛进,漏检误检率的降低使这种罕少疾病的报道呈升高趋势。2014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施行4例腹腔镜下OANs切除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女,25岁,因发现体重增加、毛发变多伴血压升高3年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 瘤切除术 腹腔镜 NEOPLASMS 罕少疾病 临床资料 入院查体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3例诊断和治疗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2
作者 宋伟 杨金瑞 黄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3-636,共4页
为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3例患者中1例表现为女性男性化,其余2例无特异表现。肿瘤包膜完整,呈非浸润性生长。光镜下,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 为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3例患者中1例表现为女性男性化,其余2例无特异表现。肿瘤包膜完整,呈非浸润性生长。光镜下,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未见明显核分裂相和坏死。术后严格随访,3例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非常罕见,且大多数为良性,术前难以明确诊断,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后应严格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细胞 良性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11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会朋 王海明 +3 位作者 邵明明 许宁 陈岐辉 王晓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6-898,共3页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自1986年Kakimoto等[1]首次报道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以来,国内外文献[2-5]报道不足200例。目前,对其诊断标准和生物学行为的判定仍未达成共识,大多为体检偶然发现。2...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自1986年Kakimoto等[1]首次报道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以来,国内外文献[2-5]报道不足200例。目前,对其诊断标准和生物学行为的判定仍未达成共识,大多为体检偶然发现。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患者11例,作者对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细胞腺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腹腔镜手术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国晓 张祥生 +1 位作者 李政含 龚智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7年2月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4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女2例,男2例,年龄15~59岁,平均42岁。2例女性表现为男性化,均有多次自...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7年2月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4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女2例,男2例,年龄15~59岁,平均42岁。2例女性表现为男性化,均有多次自然流产史。2例腰背部疼痛。术前CT均提示肾上腺肿瘤,4例均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均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测量肿瘤直径3.0~9.0 cm,(5.10±2.76)cm。病理均提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肿瘤组织嗜酸性明显,大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未见明确核分裂象。均未见出血、坏死、包膜或血管受侵犯。术后随访9~60个月,平均4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体积多较大,绝大多数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极易与其他肾上腺肿瘤混淆,病理方能确诊,微创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 诊断 治疗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家玮 郭冬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0-321,共2页
患者女,23岁,发现左腹膜后肿物11天入院,无高血压及家族遗传病史。查体:血压130 mmHg/92 mmHg,无肥胖、Cushing面容等。实验室检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昼夜节律、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均正常。CT:左腹膜后见不均... 患者女,23岁,发现左腹膜后肿物11天入院,无高血压及家族遗传病史。查体:血压130 mmHg/92 mmHg,无肥胖、Cushing面容等。实验室检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昼夜节律、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均正常。CT:左腹膜后见不均匀低密度影,边界光滑、清晰。MRI:T1WI(图1A)和脂肪抑制T2WI(图1B)均呈不均匀等低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腺瘤 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和CT诊断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斌 丁辉 +1 位作者 李静 晏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5-136,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55。患者男,61岁,2021年7月因糖尿病收治入我院泌尿外科。患者既往多年糖尿病病史,长期口服格列美脲片、盐酸罗格列酮控...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55。患者男,61岁,2021年7月因糖尿病收治入我院泌尿外科。患者既往多年糖尿病病史,长期口服格列美脲片、盐酸罗格列酮控制血糖,自述监测血糖可。1个月来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在15.0 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20.0 mmol/L左右,感乏力、全身酸痛,既往无高血压及家族遗传病史。9年前于外院发现“腰椎间盘突出”,长期感腰痛不适,具体诊治情况不详。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细胞 腺瘤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切除术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中的表达和病理诊断价值
7
作者 白琳琳 王鹏 徐洪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中...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中的表达。结果32例嗜铬细胞瘤中31例INSM1阳性(31/32,96.88%),其中高表达20例(20/32,62.50%)。9例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INSM1均阳性,其中高表达8例(8/9,88.89%)。3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中INSM1均阴性。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肾上腺皮质腺瘤(P<0.001)。INSM1高表达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具有更高的Ki67增殖指数(P=0.016),但与患者性别(P=0.190)、年龄(P=0.439)、肿瘤TNM分期(P=0.793)、生长模式(P=0.495)、凝固性坏死(P=0.790)和脉管/包膜侵犯(P=0.790)均无显著相关性。INSM1鉴别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与肾上腺皮质腺瘤的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结论INSM1表达于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细胞核,而不表达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可有效鉴别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副神经节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 INS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欣面容、女性男性化、肾上腺区巨大肿瘤: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嗜酸细胞腺瘤?
8
作者 董德鑫 刘晓 +6 位作者 纪志刚 张玉石 李汉忠 阳洪波 孙昊 肖雨 霍力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93-96,共4页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17岁,主诉“全身多发痤疮、面部变圆3年,声音低沉1年,多毛、月经量减少半年”,于2017年7月18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细胞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肾嫌色细胞癌的MRI表现对照分析
9
作者 胡东方 冒炜 +3 位作者 陆秀良 周建军 曾蒙苏 丁玉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8-614,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肾嗜酸细胞腺瘤(RO)与嫌色细胞癌(chRCC)的MRI表现,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ROs和60例chRCC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比较两者之间MRI定性和定量特征的差异。结果:RO的生长方式以外生性(37... 目的:对比分析肾嗜酸细胞腺瘤(RO)与嫌色细胞癌(chRCC)的MRI表现,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ROs和60例chRCC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比较两者之间MRI定性和定量特征的差异。结果:RO的生长方式以外生性(37.5%)和混合性(50.0%)为主,而chRCC以内生性(41.7%)为主;RO病灶内出血(8.3%vs.55.0%)和坏死囊变(12.5%vs. 35.0%)较chRCC少见;RO的强化程度以明显强化为主(91.7%),chRCC的强化程度以中等强化为主(51.7%),两者的强化方式均以持续或延迟强化为主(66.7%vs. 80.0%)。RO与chRCC两组之间病灶的生长方式、出血、坏死囊变和强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组病灶与肾皮质的ADC值比值(ADC_(ratio))、增强后病灶与肾皮质的皮髓质期信号比值(CMP_(ratio))、延迟期信号比值(DP_(ratio))、皮髓质期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PSIC)和延迟期PSIC均高于chR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DP_(ratio)>70.89%时,鉴别诊断RO与chRCC的AUC值最高为0.902(95%CI:0.818~0.956),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67%、80.00%和83.33%。结论:MRI定性和定量特征对鉴别RO与chRCC有一定价值,DP_(ratio)是鉴别RO与chRCC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细胞腺瘤 嫌色细胞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姚睿 胡卫列 +2 位作者 钱民 张利朝 赵永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2-1796,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CT影像与相关生化指标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9例肾上腺良性肿瘤CT表现与皮质醇节律、高血压卧立位试验及24 h尿甲氧基两项等数据,对比分析各良性肿瘤CT影像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5...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CT影像与相关生化指标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9例肾上腺良性肿瘤CT表现与皮质醇节律、高血压卧立位试验及24 h尿甲氧基两项等数据,对比分析各良性肿瘤CT影像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53例皮质醇腺瘤、65例醛固酮腺瘤、45例无功能腺瘤及46例嗜铬细胞瘤的平扫CT值分别为17.25±1.81,14.52±1.57,12.20±2.05,42.42±0.97 HU;增强CT值(动脉期)分别为47.82±3.07,39.23±2.37,45.35±6.46,104.93±5.84 HU;差值(增强CT值-平扫CT值)分别为30.58±2.29,24.71±1.55,33.15±5.18,62.51±5.73 HU;皮质醇腺瘤组患者自变量平扫CT值分别与16点、24点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增强CT值分别与16点、24点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嗜铬细胞瘤组患者,自变量增强CT值及差值与24 h尿甲氧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之间均呈相关。其余各组常见良性肿瘤CT值和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值在肾上腺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结合生化指标能减少嗜铬细胞瘤的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瘤 细胞 生化指标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敬平 吴大为 +2 位作者 黄江梅 高艳明 邵俊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肾上腺皮质癌中皮质醇增多症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无功能性4例。7例均为肾上腺超... 目的探讨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肾上腺皮质癌中皮质醇增多症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无功能性4例。7例均为肾上腺超声诊断,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6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1.7±20.6)个月,死亡3例。结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罕见,诊断依据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多为无功能性(57.1%),亦可表现内分泌功能异常(42.9%),非低恶性度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肾上腺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雪芬 赵亦军 陈振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adrenocortical oncocytic neoplasm,AOA)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0例患者影像学表现:CT平扫表现为稍低密...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adrenocortical oncocytic neoplasm,AOA)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0例患者影像学表现:CT平扫表现为稍低密度肿块,MRI表现为稍长T1、T2信号;增强后CT及MRI表现为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性强化。10例患者术后随访,9例未见复发及转移,1例术后半年肿瘤复发,随后转移。结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没有显著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术前影像学很难做出定性诊断,易误诊为嗜铬细胞瘤等其他肿瘤,对于较大的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应考虑到嗜酸细胞肿瘤的可能性;基于肾上腺嗜酸细胞肿瘤部分尚有交界性和恶性,因此仍需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肿瘤 肾上腺肿瘤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嗜酸细胞腺瘤两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晓岩 陈晓 +4 位作者 李晓娟 王秋霞 李震 胡道予 彭健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3,共2页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adrenocortical oncocytoma,ACO)临床非常罕见,由1986年Kakimoto等[1]报道首例ACO,国内外文献对其报道较少[2,3],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ACO患者2例,笔者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病例资料病例1,男,6...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adrenocortical oncocytoma,ACO)临床非常罕见,由1986年Kakimoto等[1]报道首例ACO,国内外文献对其报道较少[2,3],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ACO患者2例,笔者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病例资料病例1,男,6岁,因间断性腹部疼痛2年,加重4d入院。患者血压正常,既往史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细胞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状态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 高洁 +2 位作者 武莎斐 鲁涛 梁智勇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拷贝数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切除的9例肾上腺嗜酸...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拷贝数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切除的9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并以9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腺瘤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corpion ARMS突变系统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的方法分析EGFR在二者中的蛋白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拷贝数改变的情况。结果 9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中,Cushing综合征2例,无功能性皮质癌7例。病例随访时间6~56个月,皮质癌患者失访2例,死亡6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中EGFR蛋白过表达率为77.8%(7/9),EGFR FISH阳性率为55.6%(5/9);仅有22.2%(2/9)皮质腺瘤存在EGFR蛋白的表达,且EGFR FISH均为阴性。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腺瘤及皮质癌中均未检测出EGFR基因扩增及基因突变。结论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非常罕见,其诊断依据病理学及免疫表型,EGFR蛋白过表达和7号染色体的高多体性较腺瘤更常见,可能有助于与后者的鉴别诊断,也有可能成为今后临床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细胞皮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文峰 马潞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9-179,共1页
患者女性,25岁,2011年6月体检B超发现左侧肾上腺区肿物人院。患者无不适症状。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内分泌指标检验正常,CT增强扫描检查提示:左侧肾上腺区两个类圆形肿块影,边缘清楚,大小分别约为5.8cm×6.8cmx6.1cm和6.4cr... 患者女性,25岁,2011年6月体检B超发现左侧肾上腺区肿物人院。患者无不适症状。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内分泌指标检验正常,CT增强扫描检查提示:左侧肾上腺区两个类圆形肿块影,边缘清楚,大小分别约为5.8cm×6.8cmx6.1cm和6.4cru×6.6cru×6.7cm,病变密度不均匀,增强早期前方病灶强化明显,延迟后两个病灶强化程度减低,病变内密度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细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盛钊 朱旭友 刘德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271-3271,共1页
患者男,40岁。因发现胰尾肿块而行手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腹膜后,即行剥离术。肉眼检查:肿瘤呈结节状,大小8.5cm×8.5cm×5.5cm,似有完整包膜,表面较光滑,切面灰红、实性、质软、细腻、分叶状。镜下见肿瘤由嗜酸性细胞... 患者男,40岁。因发现胰尾肿块而行手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腹膜后,即行剥离术。肉眼检查:肿瘤呈结节状,大小8.5cm×8.5cm×5.5cm,似有完整包膜,表面较光滑,切面灰红、实性、质软、细腻、分叶状。镜下见肿瘤由嗜酸性细胞构成,瘤细胞大小不等,多边形或椭圆形,胞质丰富,红染,细颗粒状,细胞核有异型性,形态多样,多深染,偏位,并可见核内假包涵体及核仁,偶见多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 细胞 肾上腺 核内假包涵体 肉眼检查 细胞构成 细胞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瘤一例报告
17
作者 王彦丽 余永伟 +1 位作者 赵海华 汪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8-588,F003,共2页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电镜鉴别诊断
18
作者 郑晓刚 陈旭东 +2 位作者 姜少军 陆珍凤 周晓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97-500,共4页
通过对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和3例嗜铬细胞瘤的光镜和电镜观察,分析了这两种肿瘤的超微结构特点及电镜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提出了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超微结构鉴别要点:①肾上腺皮质腺瘤瘤细胞胞质内的线粒体管泡状嵴,胞质中... 通过对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和3例嗜铬细胞瘤的光镜和电镜观察,分析了这两种肿瘤的超微结构特点及电镜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提出了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超微结构鉴别要点:①肾上腺皮质腺瘤瘤细胞胞质内的线粒体管泡状嵴,胞质中见大量拥挤的管状和泡状滑面内质网;②嗜铬细胞瘤含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粗面内质网发达。同时讨论了线粒体管泡状嵴发生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瘤 细胞 线粒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鲁姗姗 蒋冬先 +3 位作者 张小垒 高峰 纪元 侯英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收集9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肿瘤组织均进行HE、免疫组化及网状纤维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26~6...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收集9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肿瘤组织均进行HE、免疫组化及网状纤维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26~64岁,平均46岁,发病部位左侧8例,右侧1例。9例均为含有>90%嗜酸性细胞的单纯性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参照Lin-Weiss-Bisceglia(LWB)评分系统,2例为恶性,2例为恶性潜能未定,5例为良性。9例肿瘤细胞均表达SF-1,Ki-67增殖指数在良性肿瘤中均≤5%,而在恶性肿瘤中均>10%。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良性肿瘤细胞巢网状纤维支架存在,恶性潜能未定及恶性肿瘤网状纤维支架不同程度被破坏。9例中1例失访,余8例随访4~104个月,均未发生转移或复发。结论嗜酸细胞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细胞性肿瘤 网状纤维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透明细胞型嗜酸细胞腺瘤1例
20
作者 朱文翠 张映林 +4 位作者 李方方 黎贵芸 张鹏 房辉 边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2,共7页
腮腺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涎腺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低,既往文献少有报道,而以透明细胞为主型的嗜酸细胞腺瘤病例报道更为少见。该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在诊疗中与涎腺其他肿瘤如嗜酸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鉴别困难,易... 腮腺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涎腺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低,既往文献少有报道,而以透明细胞为主型的嗜酸细胞腺瘤病例报道更为少见。该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在诊疗中与涎腺其他肿瘤如嗜酸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鉴别困难,易导致误诊误治。为探讨涎腺透明细胞为主型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的认识,现报告1例腮腺透明细胞为主型嗜酸细胞腺瘤病例,并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细胞腺瘤 肾透明细胞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