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5
1
作者 卢晓芳 王竹 +1 位作者 龙玲莉 杨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9-954,共6页
【目的】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TART)是睾丸少见良性肿瘤,因其罕见常易误诊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等其他肿瘤,是临床诊断难点。本研究收集并总结了13例TART的病理临床特点,目的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 【目的】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TART)是睾丸少见良性肿瘤,因其罕见常易误诊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等其他肿瘤,是临床诊断难点。本研究收集并总结了13例TART的病理临床特点,目的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2014年间13例确诊的TART病例,通过回顾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症状预后分析,归纳TART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3例TART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2.15岁,临床均表现为肾上腺皮质综合症(CAH),双侧睾丸同时发病。B超检查显示双侧睾丸均为孤立性病灶,病变位于睾丸网或围绕睾丸纵隔生长。病变形态多样,边界清楚,无包膜,以低回声为主,部分病灶内血供丰富。肿瘤大小0.2~4 cm,平均1.1 cm。组织学检查显示睾丸肿瘤形态类似于肾上腺皮质,瘤细胞胞质丰富红染,核居中,可见小核仁,但核分裂像少见,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像。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未见邻近组织和血管侵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波形蛋白和抑制素a,但均不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Ki-67指数小于1%。13例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剔除肿瘤,术后随访3月~6年,无肿瘤复发。【结论】TART常与CAH伴发,肿瘤具有肾上腺皮质特征。对CAH患者行睾丸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及时挽救睾丸功能。TART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无需术后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睾丸间质病变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牛会林 伊鹏 +3 位作者 高秋 王凤华 夏建清 李丽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儿童睾丸间质病变,年龄1.9~16岁,平均8.3岁。男童7例,2例社会性别为女,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临床表... 目的探讨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儿童睾丸间质病变,年龄1.9~16岁,平均8.3岁。男童7例,2例社会性别为女,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临床表现:1例性早熟,2例性发育异常,5例主要表现为睾丸肿瘤,1例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并睾丸肿瘤。4例性激素水平升高。B超提示7例睾丸肿瘤,2例为双侧隐睾。病理检查:睾丸病变双侧3例,单侧6例,其中左侧4例,右侧2例;病灶直径0.1~3.0 cm。镜下观察Leydig细胞增生4例,Leydig细胞瘤4例,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1例。免疫表型:Leydig细胞均表达α-inhibin、vimentin、Melan-A和Calretinin,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亦可见α-inhibin、vimentin及Melan-A不同程度表达,Syn局灶表达,不表达Calretinin;8例均不表达AR。结论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罕见,明确不同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肾上腺残余肿瘤 LEYDIG细胞瘤 Leydig细胞增生 性发育异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