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
5
1
作者
卢晓芳
王竹
+1 位作者
龙玲莉
杨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9-954,共6页
【目的】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TART)是睾丸少见良性肿瘤,因其罕见常易误诊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等其他肿瘤,是临床诊断难点。本研究收集并总结了13例TART的病理临床特点,目的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
【目的】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TART)是睾丸少见良性肿瘤,因其罕见常易误诊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等其他肿瘤,是临床诊断难点。本研究收集并总结了13例TART的病理临床特点,目的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2014年间13例确诊的TART病例,通过回顾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症状预后分析,归纳TART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3例TART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2.15岁,临床均表现为肾上腺皮质综合症(CAH),双侧睾丸同时发病。B超检查显示双侧睾丸均为孤立性病灶,病变位于睾丸网或围绕睾丸纵隔生长。病变形态多样,边界清楚,无包膜,以低回声为主,部分病灶内血供丰富。肿瘤大小0.2~4 cm,平均1.1 cm。组织学检查显示睾丸肿瘤形态类似于肾上腺皮质,瘤细胞胞质丰富红染,核居中,可见小核仁,但核分裂像少见,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像。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未见邻近组织和血管侵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波形蛋白和抑制素a,但均不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Ki-67指数小于1%。13例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剔除肿瘤,术后随访3月~6年,无肿瘤复发。【结论】TART常与CAH伴发,肿瘤具有肾上腺皮质特征。对CAH患者行睾丸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及时挽救睾丸功能。TART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无需术后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肿瘤
睾丸
肾上腺残余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睾丸间质病变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牛会林
伊鹏
+3 位作者
高秋
王凤华
夏建清
李丽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儿童睾丸间质病变,年龄1.9~16岁,平均8.3岁。男童7例,2例社会性别为女,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临床表...
目的探讨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儿童睾丸间质病变,年龄1.9~16岁,平均8.3岁。男童7例,2例社会性别为女,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临床表现:1例性早熟,2例性发育异常,5例主要表现为睾丸肿瘤,1例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并睾丸肿瘤。4例性激素水平升高。B超提示7例睾丸肿瘤,2例为双侧隐睾。病理检查:睾丸病变双侧3例,单侧6例,其中左侧4例,右侧2例;病灶直径0.1~3.0 cm。镜下观察Leydig细胞增生4例,Leydig细胞瘤4例,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1例。免疫表型:Leydig细胞均表达α-inhibin、vimentin、Melan-A和Calretinin,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亦可见α-inhibin、vimentin及Melan-A不同程度表达,Syn局灶表达,不表达Calretinin;8例均不表达AR。结论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罕见,明确不同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肿瘤
肾上腺残余肿瘤
LEYDIG细胞瘤
Leydig细胞增生
性发育异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
5
1
作者
卢晓芳
王竹
龙玲莉
杨峥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化医学中心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9-954,共6页
文摘
【目的】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TART)是睾丸少见良性肿瘤,因其罕见常易误诊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等其他肿瘤,是临床诊断难点。本研究收集并总结了13例TART的病理临床特点,目的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2014年间13例确诊的TART病例,通过回顾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症状预后分析,归纳TART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3例TART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2.15岁,临床均表现为肾上腺皮质综合症(CAH),双侧睾丸同时发病。B超检查显示双侧睾丸均为孤立性病灶,病变位于睾丸网或围绕睾丸纵隔生长。病变形态多样,边界清楚,无包膜,以低回声为主,部分病灶内血供丰富。肿瘤大小0.2~4 cm,平均1.1 cm。组织学检查显示睾丸肿瘤形态类似于肾上腺皮质,瘤细胞胞质丰富红染,核居中,可见小核仁,但核分裂像少见,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像。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未见邻近组织和血管侵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波形蛋白和抑制素a,但均不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Ki-67指数小于1%。13例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剔除肿瘤,术后随访3月~6年,无肿瘤复发。【结论】TART常与CAH伴发,肿瘤具有肾上腺皮质特征。对CAH患者行睾丸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及时挽救睾丸功能。TART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无需术后辅助治疗。
关键词
睾丸
肿瘤
睾丸
肾上腺残余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预后
Keywords
testicular tumor
testicular adrenal rests tumor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diagnosis
prognosis
分类号
R737.2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睾丸间质病变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牛会林
伊鹏
高秋
王凤华
夏建清
李丽萍
机构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病理科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内分泌代谢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6-43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儿童睾丸间质病变,年龄1.9~16岁,平均8.3岁。男童7例,2例社会性别为女,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临床表现:1例性早熟,2例性发育异常,5例主要表现为睾丸肿瘤,1例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并睾丸肿瘤。4例性激素水平升高。B超提示7例睾丸肿瘤,2例为双侧隐睾。病理检查:睾丸病变双侧3例,单侧6例,其中左侧4例,右侧2例;病灶直径0.1~3.0 cm。镜下观察Leydig细胞增生4例,Leydig细胞瘤4例,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1例。免疫表型:Leydig细胞均表达α-inhibin、vimentin、Melan-A和Calretinin,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亦可见α-inhibin、vimentin及Melan-A不同程度表达,Syn局灶表达,不表达Calretinin;8例均不表达AR。结论儿童睾丸间质病变罕见,明确不同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睾丸
肿瘤
肾上腺残余肿瘤
LEYDIG细胞瘤
Leydig细胞增生
性发育异常
儿童
Keywords
testicular neoplasms
testicular adrenal rest tumor
Leydig cell tumor
Leydig cell hyperplasia
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
children
分类号
R737.2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卢晓芳
王竹
龙玲莉
杨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儿童睾丸间质病变9例临床病理分析
牛会林
伊鹏
高秋
王凤华
夏建清
李丽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