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rs⁃fMRI探讨电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影响
1
作者 黄驰欢 刘静 +6 位作者 杨婧怡 柏凌 张迪 张鑫 刘绍伟 刘兰英 徐道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2-978,共7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究电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和中枢机制。方法纳入2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作为观察组,招募性别、年龄相匹...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究电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和中枢机制。方法纳入2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作为观察组,招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予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入组时均接受rs⁃fMRI扫描,比较观察组与健康受试者脑功能活动局部一致性值(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差异;观察电针治疗前后观察组ReHo值的变化;并将ReHo变化值与VAS改善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SF⁃MPQ、ODI评分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共有7个脑区ReHo值发生改变,降低的脑区包括右侧楔前叶、右侧额下回、右侧角回、左侧角回、枕下小叶,增强的脑区有左侧颞上回和右侧脑干。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上述7个脑区的ReHo值中,左侧颞上回、右侧脑干明显下降(P<0.05),右侧楔前叶和右侧额下回明显增强(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后右侧楔前叶ReHo变化值与VAS改善差值呈负相关(r=-0.548,P=0.015)。结论电针治疗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部疼痛,右侧楔前叶脑区自发性脑活动改变可能是电针起效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原发骨质疏松 腰背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患者下肢肌力与平衡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延砚 李玳 +5 位作者 陈亚平 李涛 赵炳楠 王慧 左宁 王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3-645,660,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和骨量低下患者下肢肌肉力量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患者为57名通过GE Express超声波跟骨骨密度仪检测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的绝经期女性患者;采用美国Biodex Medical Systems公司生产的Biodex... 目的: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和骨量低下患者下肢肌肉力量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患者为57名通过GE Express超声波跟骨骨密度仪检测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的绝经期女性患者;采用美国Biodex Medical Systems公司生产的Biodex System 4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测试下肢肌力;采用单腿站立平衡检测(single leg balance test,SLBT)结果反映患者平衡功能,所得数据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得出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优势腿单腿站立时间与慢速屈肌群相对峰力矩的相关系数r=0.540(P=0.000),与中速屈肌群相对峰力矩的相关系数r=0.523(P=0.000),与慢速伸肌群相对峰力矩相关系数r=0.378(P=0.004),与中速伸肌群相对峰力矩的相关系数r=0.282(P=0.034)。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优势腿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与平衡功能均呈正相关,其中屈肌肌力对平衡功能的影响大于伸肌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 骨量低下 肌肉力量 平衡功能 肌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所致骨质疏松症二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5-46,共2页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nesudohy poparathyroidism,PHP)是一种家族性疾病,具有特异的骨胳表现型,血液化学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相似,但甲状旁腺激素(PTH)正常或偏高。此病临床上少见,本文报告二例。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骨质疏松 家族疾病 甲状旁腺激素 PTH 正常 临床 血液 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功能低下及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大鼠骨组织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史念珂 雪原 马中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内分泌环的调控影响骨质变化理论基础,建立肾上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研究肾上腺功能低下及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骨组织的影响。方法使用SD大鼠进行肾上腺次全切除手术,建立肾上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给予动... 目的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内分泌环的调控影响骨质变化理论基础,建立肾上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研究肾上腺功能低下及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骨组织的影响。方法使用SD大鼠进行肾上腺次全切除手术,建立肾上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给予动物模型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研究其对骨组织的影响。结果手术后大鼠出现了肾上腺功能低下状态。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后检测指标显示恢复性变化,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明显改善。股骨生物力学实验提示骨力学综合能力指标下降。结论①肾上腺功能变化伴有骨代谢改变,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变化先于骨生物力学;②利用肾上腺次全切除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造成骨质疏松;③糖皮质激素具有双重作用,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有助于修复骨质的损伤,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骨质有损伤或加重损伤的作用;④肾上腺功能低下性骨质疏松生物力学变化是力学综合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功能低下性骨质疏松 大鼠 模型 股骨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伴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梅 赵文革 +1 位作者 王银萍 陈桂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6-506,共1页
关键词 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浅表淋巴结 软组织密度 色素沉着 心律不齐 肾上腺 椭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骨汤辅助椎体成形术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骨密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6
作者 刘克春 刘世珑 赵雪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汤辅助椎体成形术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骨密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于本院确诊的老年OVCF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及实验组(n=44),两组均行椎体成形术治...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汤辅助椎体成形术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骨密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于本院确诊的老年OVCF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及实验组(n=44),两组均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及骨折愈合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并采用JOA及VAS评分评价两组腰部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及伤椎楔变角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3个月两组腰椎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0.01),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7 d^3个月两组JOA评分逐渐升高,VAS评分逐渐降低(P〈0.01);实验组术后1、3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两组间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PINP、N-MID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β-CTX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健骨汤辅助椎体成形术可促进老年OVCF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状,提高患者腰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补肾健骨汤 椎体成形术 骨密度 腰部功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患者功能状况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志伟 刘楠 +2 位作者 周谋望 杨延砚 李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2-1195,共4页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年龄相关的脊柱后凸影响约20%-40%的老年人口[1].骨质疏松症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年龄相关的脊柱后凸影响约20%-40%的老年人口[1].骨质疏松症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2].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除了引起畸形、身高降低,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状况,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疼痛、肺功能受限、肌力减退致使运动功能受损并且影响平衡功能易发生跌倒,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进而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能力受限,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后凸 功能状况 患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骨质疏松 骨骼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注入法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文哲 张新虎 +2 位作者 陈景环 彭超 孙建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 探究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运动医学科120例OVCF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 探究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运动医学科120例OVCF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中单纯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组(术中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每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抗骨质疏松及(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椎体稳定性指标(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ODI评分)、活动能力(LAS评分)、并发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6、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联合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LAS评分呈先降低后趋于平稳趋势,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LAS评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联合组术后6、12个月VAS评分、ODI评分、L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比较,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能明显改善OVCF患者PVP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人工骨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机及防治思路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杰 董万涛 +3 位作者 巩彦龙 赵张凯 王剑虹 常茹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较常见病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一个或多个甲状旁腺病理性(肿瘤或增生)过量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所造成。随着血钙测定和甲状旁腺素测定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较常见病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一个或多个甲状旁腺病理性(肿瘤或增生)过量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所造成。随着血钙测定和甲状旁腺素测定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也随之上升,目前我国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为骨型和肾型。治疗方面,主要以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术后并发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西药治疗虽能增加其骨密度但并不能降低骨折风险,为提高临床疗效,治疗上应当在中医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下遵循“消瘿散结,兼顾补脾益肾”为基本治疗原则。现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 中医药 防治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补肾汤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邱翔 潘磊 +2 位作者 楚永杰 蔡宏帅 王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活血补肾汤治疗后功能障碍程度及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8年9月—2021年9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活血补肾汤治疗后功能障碍程度及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8年9月—2021年9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OVCF患者分为A组、B组,各75。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活血补肾汤。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6个月的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功能障碍程度、神经功能评分、竖脊肌软组织张力位移情况、矢状面后凸Cobb角及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生活质量。结果B组和A组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7%(71/75)、84.00%(63/75),与A组比较,B组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比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低,治疗1个月后比治疗前低,且治疗1个月、治疗后6个月,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矢状面后凸Cobb角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比较,B组较低;两组神经功能各项评分及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比治疗前高,且与A组比较,B组较高(P<0.05);两组竖脊肌软组织张力位移情况均比治疗前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经活血补肾汤治疗后,其解剖学结构及运动障碍可得到有效恢复,并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 功能锻炼 活血补肾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不全性肠梗阻”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高钙危象、甲旁亢肾病、骨质疏松1例
11
作者 高陈林 徐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8-959,共2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在临床较少见,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容易导致误诊。现报道1例误诊为"不全性肠梗阻"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高钙危象、甲旁亢肾病、骨质疏松病例。
关键词 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不全肠梗阻 高钙危象 骨质疏松 甲旁亢 误诊 肾病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对VAS评分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2
12
作者 赵杨 王平 +5 位作者 周鑫 李远栋 张超 李嘉钰 张晓宇 杨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对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为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8例OVCF患者,采用单双号法随机将148例患者分...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对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为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8例OVCF患者,采用单双号法随机将148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采用PKP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JOA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VAS评分,血清中钙(Ca)、碱性磷酸酶(ALP)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95%(71/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9%(64/74)(P<0.05)),且患者腰背酸痛、痿软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DI指数评分、VAS评分均比对照组的评分更低(P<0.05),JOA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血清中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PKP治疗OVCF可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减轻腰背疼痛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机体炎症反应状态,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元活血汤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 视觉模拟评分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功能和原发性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九香 刘国平 +1 位作者 张浩东 杨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对148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进行了肾功能、骨矿物测量及血Ca、P、ALP、Scr、及尿Ccr、Ca、P的检测,同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EH组尿Ca排泄量、血PTH高于正常人(P<0.05);EH组血Ca... 对148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进行了肾功能、骨矿物测量及血Ca、P、ALP、Scr、及尿Ccr、Ca、P的检测,同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EH组尿Ca排泄量、血PTH高于正常人(P<0.05);EH组血Ca、P、ALP、Scr、尿Ccr、P排泄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EH组BMC、BMC/BW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并且BMC、BMC/BW值与尿Ca排泄量、血PTH呈负相关(r=-0.213,P<0.05);EH组OP的发生率为20.9%,其中男性20.6%,女性为21.3%,男、女之间无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 原发高血压 功能 PTH 对照组 正常人 骨质疏松 BMC ALP 骨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在I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4
作者 张胜利 王全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6-88,66,共4页
I型骨质疏松症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明显减少,骨偶联过程失衡,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作用超过了成骨细胞性骨形成作用,所导... I型骨质疏松症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明显减少,骨偶联过程失衡,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作用超过了成骨细胞性骨形成作用,所导致的净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发病机制 体内 原发骨质疏松 作用 骨疾病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卵巢功能低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火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自发性脑活动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道明 朱璐 +7 位作者 刘永康 刘静 方晓堃 陈铭 许华宁 刘兰英 樊巧玲 吴文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观察雷火灸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影响,并分析自发性脑活动与疼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入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18例,给予雷火灸治疗,取穴肝俞、肾俞、大肠俞、命门、...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观察雷火灸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影响,并分析自发性脑活动与疼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入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18例,给予雷火灸治疗,取穴肝俞、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每组腧穴治疗30 min,每周3次,隔日1次,持续4周。治疗4周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S-fMRI进行评估。结果①VAS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以左侧岛叶、左侧颞下回、左侧海马为代表的脑区低频振幅(ALFF)值显著降低,且ALFF值与VAS评分差值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雷火灸治疗能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患者慢性腰背疼痛,其调节自发性脑活动可能是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原发骨质疏松 疼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移植与骨水泥增强对治疗骨质疏松椎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的有限元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立军 杨国敬 +1 位作者 张力成 余斌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9-88,共10页
目的研究松质骨粒移植增强和骨水泥增强对椎体治疗节段和相邻非治疗节段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影响,探讨椎体重建前后的荷载传导机制。方法选取正常男性青壮年脊柱L1~L2节段标本进行薄层CT扫描,构建正常的和骨折复位后疏松的功能脊柱单元三... 目的研究松质骨粒移植增强和骨水泥增强对椎体治疗节段和相邻非治疗节段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影响,探讨椎体重建前后的荷载传导机制。方法选取正常男性青壮年脊柱L1~L2节段标本进行薄层CT扫描,构建正常的和骨折复位后疏松的功能脊柱单元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L2椎体中心注入骨水泥,模拟经皮骨移植(Optimesh)在L2椎体中心置入松质骨粒,按照脊柱三柱理论施加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荷载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与骨质疏松模型相比,松质骨粒移植增强或骨水泥增强后相邻节段椎体应力应变的变化甚微;治疗节段增强区域的应力应变明显改变。另外,骨质疏松、松质骨粒移植增强、骨水泥增强对脊柱三柱轴向压缩位移和椎间盘平均内压没有影响。结论松质骨粒移植增强和骨水泥增强均能恢复骨折椎体的总体刚度和强度,有利于椎体功能重建;但从椎体与增强材料间的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观点看,松质骨粒移植增强优于骨水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脊柱单元 骨质疏松 骨移植增强 后凸成形术 有限元分析 力学相容 生物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干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伟文 尹林玉 +1 位作者 刘松涛 谢菊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9-651,共3页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多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常并有心、肺、肾等多脏器功能减退等病,从而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一百万名新发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多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常并有心、肺、肾等多脏器功能减退等病,从而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一百万名新发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提高到每年450万名。如何有效治疗骨折及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术后康复作为患者术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越来越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术后 骨质疏松 早期康复干预 临床观察 老年骨质疏松 老年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群 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强度有氧跑步与分段低强度有氧健走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人群的骨密度、β细胞功能和糖代谢影响的对比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秀焕 李国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48-1256,共9页
目的比较中强度有氧跑步运动和分段低强度有氧健走运动这两种运动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β细胞功能、糖代谢和骨密度等指标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运动处方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招募12... 目的比较中强度有氧跑步运动和分段低强度有氧健走运动这两种运动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β细胞功能、糖代谢和骨密度等指标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运动处方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招募123名受试者,在实验干预前让受试者佩戴三轴体力活动记录仪,佩戴5 d,每天起床开始佩戴,睡觉前摘下,计算出每天正常生活态的步数。对全部受试者进行前测(包括:身体成分分析、OGTT测试、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骨密度检测、糖脂代谢检测、下肢肌力测试),后进行随机分组:中强度有氧跑步组(medium intensity aerobic running group,MR组, n =41);低强度有氧健走组(low-intensity aerobic walking,LW组, n =41);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 n =41)。执行12周干预,干预期间MR组和LW组每周干预5 d,MR组,在指定时间以7 km/h的速度进行跑步20 min,后降速度降至6 km/h速度进行20 min的跑步。LW组,在维持原生活形态的基础上,整日累计步数>16 000步。C组,维持原生活形态,不刻意增加活动。12周干预结束后进行后测。利用SPSS软件和student ’s t test、one-way ANOVA进行干预前、后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身体成分方面,C组受试者体重、体脂率、腰臀比显著增加( P <0.05),LW组和MR组体重、体脂率、腰臀比显著下降( P <0.05)。骨密度方面,C组受试者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骨密度(BMD)显著下降、LW组和MR显著上升( P <0.05)。骨代谢方面C组受试者尿HOP、尿 DPD、血浆 TRACP显著上升( P <0.05),LW组和MR显著下降( P <0.05)。糖代谢方面,C组受试者FPG、HbA1C、2hPG、HOMA-IR显著上升,而HOMA-β指数显著下降( P <0.05)。LW组和MR受试者FPG、HbA1C、2hPG、HOMA-IR显著下降,而HOMA-β指数显著上升( P <0.05)。下肢肌力方面,C组受试者膝关节屈伸力矩均出现显著下降( P <0.05),LW组和MR受试者膝关节屈伸力矩均出现显著上升( P <0.05),MR组受试者膝关节屈伸力矩均显著高于LW组( P <0.05)。结论中强度有氧跑步和分段低强度有氧健走两种运动均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增强β细胞功能和改善糖代谢降低。但增强下肢肌力方面,中强度有氧跑训练显著优于分段低强度有氧健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 健走 糖尿病骨质疏松 骨密度 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项廷淼 殷世武 +1 位作者 李靖 张惠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低黏度骨水泥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低黏度骨水泥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进行PVP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椎体前中柱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1),椎体前中柱椎体平均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进行PVP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椎体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还能减少其椎体丢失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疼痛 功能障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松药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发疼痛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远鸣 李兵 李智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50-551,554,共3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也被称为脆性骨折,或低能量骨折,常常发生于蹲坐位跌倒、坐车颠簸或搬抬重物之后。其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疼痛以发生姿势改变、咳嗽时最明显。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腰背部疼痛 肌松药 引发 缓解 骨折 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