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分析猪链球菌2型(SS2)发病原因、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2型提供理论依据,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链球菌精氨酸脱亚氨酸酶(arginine dei minase,AD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阳性病料进行扩增,回收扩增产物...为了分析猪链球菌2型(SS2)发病原因、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2型提供理论依据,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链球菌精氨酸脱亚氨酸酶(arginine dei minase,AD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阳性病料进行扩增,回收扩增产物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提取质粒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HN1-HN8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4.9%~100%,来自同一地区的分离株HN5和HN6同源性为100%,而河南分离株与GenBank发表的SX332同源性为95.9%~99.2%。因此,同一地域分离株间ADS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且亲缘关系较近,不同地域则较远。展开更多
目的基质硬度参与调控中性粒细胞黏附、迁移和极化状态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项目旨在研究基质硬度影响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的具体机制。方法构建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硬度(5~128 k Pa)的聚丙烯酰胺(PAA)凝胶。在PAA凝胶和玻璃...目的基质硬度参与调控中性粒细胞黏附、迁移和极化状态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项目旨在研究基质硬度影响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的具体机制。方法构建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硬度(5~128 k Pa)的聚丙烯酰胺(PAA)凝胶。在PAA凝胶和玻璃底板上铺纤维蛋白原,黏附并培养人中性粒细胞4 h,对照组用GSK484抑制肽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的酶活性,观察并量化形成的NETs。结果纤维蛋白原结合的人中性粒细胞产生的NETs含量与基底硬度有关。随着PAA凝胶硬度的增加,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胞外DNA先增加后减少。其中,34 k Pa硬度的PAA凝胶上,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胞外DNA显著高于其他组。同样地,在不同硬度的PAA凝胶上,瓜氨酸化组蛋白的含量也呈现相同趋势。而抑制PAD4能有效消除硬度依赖的NETs形成。重要的是,这一硬度依赖的NETs形成与水凝胶的种类和边缘效应无关。此外,不同水凝胶上纤维蛋白原的密度无显著差异。结论纤维蛋白原介导的NETs形成是硬度依赖的。随着PAA凝胶硬度的增加,中性粒细胞产生的NETs先增加后减少,且PAD4参与这一过程。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分析猪链球菌2型(SS2)发病原因、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2型提供理论依据,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链球菌精氨酸脱亚氨酸酶(arginine dei minase,AD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阳性病料进行扩增,回收扩增产物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提取质粒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HN1-HN8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4.9%~100%,来自同一地区的分离株HN5和HN6同源性为100%,而河南分离株与GenBank发表的SX332同源性为95.9%~99.2%。因此,同一地域分离株间ADS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且亲缘关系较近,不同地域则较远。
文摘目的基质硬度参与调控中性粒细胞黏附、迁移和极化状态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项目旨在研究基质硬度影响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的具体机制。方法构建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硬度(5~128 k Pa)的聚丙烯酰胺(PAA)凝胶。在PAA凝胶和玻璃底板上铺纤维蛋白原,黏附并培养人中性粒细胞4 h,对照组用GSK484抑制肽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的酶活性,观察并量化形成的NETs。结果纤维蛋白原结合的人中性粒细胞产生的NETs含量与基底硬度有关。随着PAA凝胶硬度的增加,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胞外DNA先增加后减少。其中,34 k Pa硬度的PAA凝胶上,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胞外DNA显著高于其他组。同样地,在不同硬度的PAA凝胶上,瓜氨酸化组蛋白的含量也呈现相同趋势。而抑制PAD4能有效消除硬度依赖的NETs形成。重要的是,这一硬度依赖的NETs形成与水凝胶的种类和边缘效应无关。此外,不同水凝胶上纤维蛋白原的密度无显著差异。结论纤维蛋白原介导的NETs形成是硬度依赖的。随着PAA凝胶硬度的增加,中性粒细胞产生的NETs先增加后减少,且PAD4参与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