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in1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雪 吕磊 +5 位作者 王鹏 袁凯 李茂然 张纪蔚 孟秋蓉 梁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585-3588,共4页
目的探讨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in1)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衰老的机制。方法收集正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股动脉组织标本,并分别对其原代培养得到正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s。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人体正常和动脉... 目的探讨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in1)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衰老的机制。方法收集正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股动脉组织标本,并分别对其原代培养得到正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s。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人体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股动脉组织中Pin1的表达;运用改良的TRAP法分别检测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股动脉组织中VSMCs的衰老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VSMCs和过表达Pin1的动脉粥样硬化VSMCs中p Rb通路以及cyclin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情况相比,动脉粥样硬化股动脉组织中Pin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s端粒酶活性被抑制(P <0.05);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s中p-pRb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 <0.05),Pin1及细胞周期蛋白B、D和E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 <0.05)。反之,腺病毒介导的Pin1过表达下调p-pRb(P <0.05),上调细胞周期蛋白B、D和E(P <0.05)。结论 Pin1通过影响pRb通路以及cyclin通路调控VSMCs衰老,是VSMCs衰老调节机制中的关键因子,同时可能提供了一个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脯氨酰异构酶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伟 肖世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06-609,共4页
多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与多种神经变性病和肿瘤发病有关,特别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Pin1通过调节tau蛋白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磷酸化过程,以及干扰细胞周期以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尽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 多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与多种神经变性病和肿瘤发病有关,特别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Pin1通过调节tau蛋白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磷酸化过程,以及干扰细胞周期以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尽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Pin1是神经保护因素,但也有学者认为其可能是促进神经元凋亡的因素,与PIN1基因多态性相关。因此,Pin1有可能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靶点,并具备成为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学标记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脯氨酰异构酶 阿尔茨海默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对宫颈癌细胞干性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3
作者 海燕 尚香玉 +1 位作者 马俊旗 阿仙姑·哈斯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8-565,共8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为3组:敲低组1(shPin1-1)、敲低组2(shPin1-2)及对照组(shPin1-NON)。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敲低Pin1后宫颈癌细胞中性别决定区Y转录因子2(SOX2)、醛脱氢酶1A1(ALDH1A1)、细胞黏附分子44(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无血清成球法诱导宫颈癌成球细胞,以贴壁培养宫颈癌细胞为对照,并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采用球体形成实验检测Pin1敲低后各组宫颈癌细胞的球体形成情况,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属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属性蛋白N-钙黏蛋白(N-cadherin)以及激活蛋白1(AP-1)转录复合物关键蛋白(c-Jun、c-F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结合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in1与c-Jun的相互作用及共定位情况。结果 Siha和Hela细胞中,下调Pin1后shPin1-1组及shPin1-2组Pin1、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无血清宫颈癌球体细胞中SOX2、ALDH1A1及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贴壁细胞(P<0.05)。与shPin1-NON组比较,shPin1-1组、shPin1-2组细胞成球性及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N-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hPin1-1组及shPin1-2组c-Jun、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结论 下调Pin1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干性和迁移、侵袭能力,Pin1可能通过介导AP-1调控宫颈癌细胞干性诱导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干细胞 NIMA互作肽基脯氨酰异构酶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