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检测仪在同日法肺通气/肺灌注(V/Q)显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巴建涛 景红丽 +1 位作者 吴桂华 王志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76-477,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性检测仪准确控制患者通气过程中吸入Technegas(锝气体)剂量,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124例临床可疑肺栓塞(PE)患者行同日法肺V/Q显像,其中46例患者在通气过程中采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性检测仪准确控制患者通气过程中吸入Technegas(锝气体)剂量,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124例临床可疑肺栓塞(PE)患者行同日法肺V/Q显像,其中46例患者在通气过程中采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s的剂量。78例未使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使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s剂量的同日法肺V/Q显像成功率97.8%。78例对照组的成功率73.1%。结论:采用手提式放射性监测仪监测患者吸入的Technegas剂量,能准确控制肺V显像的计数率,有效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日法 通气/灌注(v/q)显像 Technegas(锝气体) 放射性检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孔庆倩 董庆斐 +2 位作者 罗金勇 丁双 袁卫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4-1238,共5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肺血管疾病,其诊断和治疗过程极具挑战性。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技术,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了肺通气/灌注显像在...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肺血管疾病,其诊断和治疗过程极具挑战性。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技术,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了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探讨了其技术原理、优势以及未来技术发展的潜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灌注显像 高血压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罗焱 张青 +2 位作者 胡云 苏红媛 余菲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评价肺通气/血流灌注(pulmonary perfusion/ventilation,V/Q)显像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12只家兔按不同时间点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3只... 目的评价肺通气/血流灌注(pulmonary perfusion/ventilation,V/Q)显像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12只家兔按不同时间点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3只,另设2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经颈静脉插管注入海绵栓子制备急性肺栓塞模型,建模后分组行V/Q显像和SCTPA检查,随后处死实验动物行病理解剖,查找并记录肺动脉栓子位置及数目。对照组颈静脉插管注入生理盐水,于24 h和第3天处死。结果实验组家兔术中死亡1只,11只建模成功。家兔处死后共解剖动脉165支,发现栓子43个,栓塞肺动脉39支。V/Q显像共检出36处节段肺动脉栓塞,与病理解剖对照,假阳性7处、假阴性10处;SCTPA共诊断栓塞肺动脉32支,假阳性6支、假阴性13支。V/Q显像、SCTPA诊断实验家兔肺栓塞的灵敏度分别为74.4%、66.7%,特异性分别为94.4%和95.2%,准确性分别为89.7%和88.5%。结论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而特异性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通气/血流灌注显像 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CT肺动脉造影联合肺通气灌注显像检查降低肺栓塞复发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琼芳 季巧英 +1 位作者 赵兰艳 冯兰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47-1650,共4页
目的:评估采用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肺通气灌注显像(V/Q)的检查方法指导肺栓塞抗凝治疗终点,对于减少肺栓塞复发率的临床价值。方法:159例经CTPA确诊的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及对照组79例,实验组经正规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 目的:评估采用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肺通气灌注显像(V/Q)的检查方法指导肺栓塞抗凝治疗终点,对于减少肺栓塞复发率的临床价值。方法:159例经CTPA确诊的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及对照组79例,实验组经正规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后采用CTPA联合V/Q显像检查的方法评估肺栓塞吸收情况,进一步指导抗凝治疗终点,评估停止抗凝治疗1年时肺栓塞的复发率,并与单纯采用CTPA指导抗凝治疗终点的对照组对比分析,评估两组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抗凝疗程为(5.90±1.80)个月,较对照组(3.57±1.09)个月显著延长(P<0.05);实验组停止抗凝治疗1年时肺栓塞的复发率为7.5%,较对照组复发率(22.8%)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抗凝治疗期间的出血率(8.75%vs.3.8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CTPA联合V/Q显像检查的方法指导肺栓塞抗凝治疗终点,对于降低肺栓塞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CT动脉造影 通气灌注显像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动物模型(猪)V/Q SPECT显像与平面显像的对比 被引量:5
5
作者 任凌 戴皓洁 +3 位作者 李眉 罗莎 李全 陈惠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应用201Tl标记栓子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猪),比较肺V/QSPECT显像和平面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探讨肺通气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及V/Q显像在亚肺段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6头试验用小型猪,栓塞前应用不同技术... 目的应用201Tl标记栓子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猪),比较肺V/QSPECT显像和平面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探讨肺通气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及V/Q显像在亚肺段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6头试验用小型猪,栓塞前应用不同技术参数行99Tcm窗肺灌注平面及断层显像,每头猪分别置入0~3个栓子,栓塞后行99Tcm窗及201Tl窗双窗肺通气平面、断层显像及99Tcm窗肺灌注平面、断层显像。最后行X线平片或CT显像并进行肺脏解剖确定栓子位置。结果共可见栓子28个,其中17个位于左肺,11个位于右肺。平面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75%和75%,而断层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75%和96.9%。结论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均较平面显像高,而特异性两者相同。同时行V/Q显像可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V/QSPECT断层显像可提高亚肺段性PE的诊断率。选用低能通用准直器、平面显像矩阵128×128、断层影像Zoom1.46可较好的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q平面显像 v/q SPECT显像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诊断中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与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庆乐 姚薇萱 +5 位作者 王峰 李少华 邵国强 张乐乐 杨瑞 王自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45例PE疑似患者分别行常规肺通气/灌注(V/P)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45例PE疑似患者分别行常规肺通气/灌注(V/P)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肺V/P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6%、58.8%和71.1%,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88.2%和91.1%,两种影像学检查在定性诊断PE方面有统计学差异(χ2=14.63,P<0.05)。结论:SPECT/CT肺断层融合显像法优于常规肺V/P显像,可作为诊断PE的一种新的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栓塞 通气/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阚英 王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54-2557,共4页
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疗中常被用为一线影像学检查,随着多种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从显像技术到放射性药物方面均有较大进步。本文针对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栓塞 通气 灌注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Q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不同栓塞水平中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阚英 王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对比肺通气/灌注显像(ventilation/perfusion scan,V/Q)与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肺段动脉及亚段动脉栓子的检出效能。方... 目的对比肺通气/灌注显像(ventilation/perfusion scan,V/Q)与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肺段动脉及亚段动脉栓子的检出效能。方法选取经临床Wells评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X线肺动脉造影综合确诊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39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0±16.1)岁,合并近期手术者4例、心力衰竭者7例、既往存在急性肺栓塞12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26例。临床Wells评分,高度可能性者17例,中度可能性者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V/Q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T,SPECT)断层显像、CTPA及X线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rtery angiography,PAG)检查,检查于3~7 d内完成并由放射科及核医学科有经验医师进行独立、双盲法阅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V/Q SPECT及CTPA与PAG段及亚段的检查结果进行χ2检验及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对于肺段动脉栓子,V/Q SPECT与CTP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7%、77.7%,94.6%、98.2%,90.9%、91.2%;亚段肺动脉栓子,V/Q SPECT与CTPA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3.2%、50.4%,94.8%、94.8%,93.8%、83.9%。结论 V/Q显像对段及亚段病变定位的敏感性较高,临床中V/Q显像正常即可排除CTEPH,若存在异常须进一步行CTPA、PAG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检查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慢性 通气 灌注显像 动脉造影 计算机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合并冠心病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童良前 赵明 +1 位作者 朱小华 韩云峰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5期576-577,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于1年前出现间断胸闷,7天前出现胸痛伴气促,加重3天,来我院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心慌,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在当地医院按冠心病进行相关治疗。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部胀痛,伴胸闷、气促... 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于1年前出现间断胸闷,7天前出现胸痛伴气促,加重3天,来我院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心慌,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在当地医院按冠心病进行相关治疗。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部胀痛,伴胸闷、气促及呼吸困难,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门诊急诊心电图示ST-T段缺血性改变,以"冠心病"收入心内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冠心病 SPECT 显像诊断 栓塞 通气 灌注 缺血性改变 ST-T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摄影肺动脉造影与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随访中的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霖 熊长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2-1144,共3页
计算机断层摄影肺动脉造影(CTPA)可直观地显示肺动脉内血栓形态、部位及血管堵塞程度,目前已成为确诊肺血栓栓塞症(PTE)的首选检查方法,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可反映肺血流灌注异常,特别适合于外周型肺栓塞的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 计算机断层摄影肺动脉造影(CTPA)可直观地显示肺动脉内血栓形态、部位及血管堵塞程度,目前已成为确诊肺血栓栓塞症(PTE)的首选检查方法,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可反映肺血流灌注异常,特别适合于外周型肺栓塞的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急性PTE的一种远期并发症,肺V/Q显像可准确反映肺动脉血流灌注状况,目前是指南推荐的CTEPH首选的筛查手段。研究表明,急性PTE抗凝后采用肺V/Q显像评估残余肺血管阻塞,对VTE复发和(或)CTEPH形成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CT动脉造影 核素通气/灌注显像 诊断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的伪影识别与分割
11
作者 王静 李素晓 +2 位作者 董洁 姜恩宇 赵书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4期249-252,共4页
SPECT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的定量分析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有效手段。对通气/灌注图像中肺部区域能否准确定位及有效分割是整个定量分析的前期工作与基础。提出一种均值检测法实现核素肺部成像的伪影识别及感兴趣区ROI提取,并基于二... SPECT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的定量分析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有效手段。对通气/灌注图像中肺部区域能否准确定位及有效分割是整个定量分析的前期工作与基础。提出一种均值检测法实现核素肺部成像的伪影识别及感兴趣区ROI提取,并基于二维最大熵理论确定阈值分割出双肺影像。通过对16例正常人和10例肺栓塞病患的SPECT通气/灌注图像进行处理,该方法提取效率高、运算速度快,较好地实现了肺部感兴趣区定位与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核素通气/灌注显像 伪影识别 二维最大熵 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核医学灌注显像
12
作者 罗锡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19-120,共2页
近年来,由于放射性核素药物的发展及γ照相机和电子计算机的联合应用,使核医学在肺形态学、血液动力学及其局部通气功能的测定等方面有很大进展。本文就目前核医学肺显像的应用做一介绍。肺毛细血管的平均直径8mm。
关键词 核医学 灌注显像 血液动力学 毛细血管 γ照相机 通气功能 放射性核素 通气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闭塞性肺血管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蕴忠 刘秀杰 +8 位作者 何作祥 张卫和 张正 吴清文 莫丽君 刘华平 郭风 陈白屏 程显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206-208,共3页
根据肺动脉造影和肺灌注显像检查。65例闭塞性肺血管病中,33例诊断为肺栓塞症(大块),肺灌注显像呈肺段以上分布的血流灌注缺损;32例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中,20例诊断为慢性哑型肺血栓栓塞症,肺灌注显像呈不均匀的斑片状稀疏缺损;12例诊... 根据肺动脉造影和肺灌注显像检查。65例闭塞性肺血管病中,33例诊断为肺栓塞症(大块),肺灌注显像呈肺段以上分布的血流灌注缺损;32例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中,20例诊断为慢性哑型肺血栓栓塞症,肺灌注显像呈不均匀的斑片状稀疏缺损;12例诊断为真正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肺灌注显像为正常或普遍稀疏。65例中63例肺动脉平均压增高,升高程度与肺血流受损范围和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通气/灌注显像 闭塞性血管病 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鉴别肺血管炎和肺血栓栓塞症 被引量:9
14
作者 熊长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炎 血栓栓塞症 风湿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 通气/灌注显像 深静脉血栓形成 鉴别 胸部X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