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栓塞诊断中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与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孟庆乐 姚薇萱 +5 位作者 王峰 李少华 邵国强 张乐乐 杨瑞 王自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45例PE疑似患者分别行常规肺通气/灌注(V/P)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45例PE疑似患者分别行常规肺通气/灌注(V/P)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肺V/P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6%、58.8%和71.1%,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88.2%和91.1%,两种影像学检查在定性诊断PE方面有统计学差异(χ2=14.63,P<0.05)。结论:SPECT/CT肺断层融合显像法优于常规肺V/P显像,可作为诊断PE的一种新的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栓塞 肺通气/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的伪影识别与分割
2
作者 王静 李素晓 +2 位作者 董洁 姜恩宇 赵书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4期249-252,共4页
SPECT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的定量分析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有效手段。对通气/灌注图像中肺部区域能否准确定位及有效分割是整个定量分析的前期工作与基础。提出一种均值检测法实现核素肺部成像的伪影识别及感兴趣区ROI提取,并基于二... SPECT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的定量分析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有效手段。对通气/灌注图像中肺部区域能否准确定位及有效分割是整个定量分析的前期工作与基础。提出一种均值检测法实现核素肺部成像的伪影识别及感兴趣区ROI提取,并基于二维最大熵理论确定阈值分割出双肺影像。通过对16例正常人和10例肺栓塞病患的SPECT通气/灌注图像进行处理,该方法提取效率高、运算速度快,较好地实现了肺部感兴趣区定位与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 伪影识别 二维最大熵 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摄影肺动脉造影与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随访中的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薛霖 熊长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2-1144,共3页
计算机断层摄影肺动脉造影(CTPA)可直观地显示肺动脉内血栓形态、部位及血管堵塞程度,目前已成为确诊肺血栓栓塞症(PTE)的首选检查方法,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可反映肺血流灌注异常,特别适合于外周型肺栓塞的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 计算机断层摄影肺动脉造影(CTPA)可直观地显示肺动脉内血栓形态、部位及血管堵塞程度,目前已成为确诊肺血栓栓塞症(PTE)的首选检查方法,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可反映肺血流灌注异常,特别适合于外周型肺栓塞的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急性PTE的一种远期并发症,肺V/Q显像可准确反映肺动脉血流灌注状况,目前是指南推荐的CTEPH首选的筛查手段。研究表明,急性PTE抗凝后采用肺V/Q显像评估残余肺血管阻塞,对VTE复发和(或)CTEPH形成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CT动脉造影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 诊断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通气/灌注与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平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164例,按照疾病程度分为大面积肺栓塞组(48例)、次大面积肺栓塞组(56例)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60例)3组... 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164例,按照疾病程度分为大面积肺栓塞组(48例)、次大面积肺栓塞组(56例)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60例)3组,对3组患者V/Q显像与CTPA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肺V/Q显像总检出率为91.46%,CTPA总检出率为90.24%,2种方法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对A、B、C组阳性检出率不同,A组CTPA检出率明显高于肺V/Q显像,B、C组V/Q显像检出率明显高于CT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83、5.02、5.13,P均<0.05)。结论:肺V/Q显像与CTPA诊断栓塞各有优缺点,临床中根据患者情况结合应用,为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肺通气/灌注 CT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检测仪在同日法肺通气/肺灌注(V/Q)显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巴建涛 景红丽 +1 位作者 吴桂华 王志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76-477,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性检测仪准确控制患者通气过程中吸入Technegas(锝气体)剂量,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124例临床可疑肺栓塞(PE)患者行同日法肺V/Q显像,其中46例患者在通气过程中采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性检测仪准确控制患者通气过程中吸入Technegas(锝气体)剂量,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124例临床可疑肺栓塞(PE)患者行同日法肺V/Q显像,其中46例患者在通气过程中采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s的剂量。78例未使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使用放射性检测仪监测吸入Technegas剂量的同日法肺V/Q显像成功率97.8%。78例对照组的成功率73.1%。结论:采用手提式放射性监测仪监测患者吸入的Technegas剂量,能准确控制肺V显像的计数率,有效提高同日法肺V/Q显像的成功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日法 肺通气/灌注(V/Q)显像 Technegas(锝气体) 放射性检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时国朝 刘嘉琳 +4 位作者 张卓然 黄绍光 邓伟吾 万欢英 李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对89例PTE确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TE患者常有多种危险因子,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他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急促、胸痛和心...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对89例PTE确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TE患者常有多种危险因子,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他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急促、胸痛和心动过速等。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及D-二聚体试验对PTE诊断有提示作用;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PTE最常用的技术。结论PTE是一种常见肺血管疾病,对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的高危患者应及时给予确诊试验,如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CT肺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CT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闭塞性肺血管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蕴忠 刘秀杰 +8 位作者 何作祥 张卫和 张正 吴清文 莫丽君 刘华平 郭风 陈白屏 程显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206-208,共3页
根据肺动脉造影和肺灌注显像检查。65例闭塞性肺血管病中,33例诊断为肺栓塞症(大块),肺灌注显像呈肺段以上分布的血流灌注缺损;32例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中,20例诊断为慢性哑型肺血栓栓塞症,肺灌注显像呈不均匀的斑片状稀疏缺损;12例诊... 根据肺动脉造影和肺灌注显像检查。65例闭塞性肺血管病中,33例诊断为肺栓塞症(大块),肺灌注显像呈肺段以上分布的血流灌注缺损;32例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中,20例诊断为慢性哑型肺血栓栓塞症,肺灌注显像呈不均匀的斑片状稀疏缺损;12例诊断为真正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肺灌注显像为正常或普遍稀疏。65例中63例肺动脉平均压增高,升高程度与肺血流受损范围和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 闭塞性血管病 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鉴别肺血管炎和肺血栓栓塞症 被引量:9
8
作者 熊长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炎 血栓栓塞症 风湿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 肺通气/灌注显像 深静脉血栓形成 鉴别 胸部X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