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汉族新生儿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周玉容 常立文 +5 位作者 李文斌 刘伟 曾凌空 张佳 单瑞艳 潘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8-971,共4页
目的:研究武汉汉族新生儿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18例武汉汉族新生儿SP-D相关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进行基... 目的:研究武汉汉族新生儿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18例武汉汉族新生儿SP-D相关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进行基因测序验证结果。结果:SP-DM et11Thr三种基因型TT、TC、CC频率分别为10.5%、49.1%、40.4%,等位基因T和C频率分别为35.1%和64.9%。SP-DA la160Thr三种基因型GG、GA、AA频率分别为54.6%、39.4%、6.0%,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74.3%和25.7%。与对照组比,SP-DM et11Thr和SP-DA la160Thr基因多态性与BPD发生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SP-DM et11Thr和SP-DA la160Th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种族差异性;SP-DM et11Thr和SP-DA la160Thr基因多态性与BPD发生率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 等位基因 基因型 基因多态性 支气管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与D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华 鞠云飞 +4 位作者 徐勇 孟凡敏 迟晶宇 杨燕 李学政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66-369,共4页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pulmonary 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A、D,SP-A、SP-D)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探讨2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涂阳肺结核50例,涂阴肺结核5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例及健康...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pulmonary 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A、D,SP-A、SP-D)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探讨2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涂阳肺结核50例,涂阴肺结核5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例及健康人85名血清及痰液中SP-A、SP-D的表达情况。结果涂阳肺结核组痰液中SP-A、SP-D的表达与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含菌量有相关性;血清SP-A、SP-D在肺结核组高表达(P<0.05),痰SP-D在肺结核组低表达(P<0.01)。结论 SP-A、SP-D的表达与肺结核之间可能有相关性,或可成为协助肺结核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的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文娟 王学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0例VE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以及12例非脑炎儿童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P-D,并进行比较分。结果 VE患儿急性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0例VE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以及12例非脑炎儿童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P-D,并进行比较分。结果 VE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对照组之间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58、118.15,P均<0.01)。其中,VE急性期、恢复期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恢复期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较VE急性期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VE患儿脑脊液中SP-D水平与脑脊液有核细胞数呈负弱相关(r=-0.317,P=0.014)。结论 SP-D可能参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过程,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P-D对VE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血清 脑脊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肺发育不同阶段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陈玥 杜江 +1 位作者 赵倩 封志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在人胚胎肺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的特征.方法取11~36周人胎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胚肺各个发育阶段的成熟度,免疫组化检测SP-D时相性表达特征.结果人胚胎发育12周肺组织开始表达SP-D...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在人胚胎肺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的特征.方法取11~36周人胎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胚肺各个发育阶段的成熟度,免疫组化检测SP-D时相性表达特征.结果人胚胎发育12周肺组织开始表达SP-D,定位于胚肺支气管上皮和肺泡Ⅱ型细胞(AECⅡ)胞质内,在胚肺发育小管期和囊泡期逐渐表达增强;开始由支气管近端逐渐向肺泡Ⅱ型细胞迁移.肺发育末期至出生后,SP-D均在AECⅡ中稳定表达. 结论SP-D随着胎肺发育成熟,表达逐渐增强,阳性细胞开始出现于胚肺支气管上皮细胞,逐渐定位于肺泡Ⅱ型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泡Ⅱ型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表面活性蛋白D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韩芳 王辉 +3 位作者 倪银 孙仁华 屠越兴 江玲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79例。根据患者28 d内存活情况,将7...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79例。根据患者28 d内存活情况,将79例患者分为存活组56例和死亡组23例。另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分别于诊断后24 h内(D1)、第3天(D2)、第5天(D3)及第7天(D4)采取静脉血和BALF各2 ml;对照组成年人在体检日采取静脉血和BALF各2 ml。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和BALF中的SP-D水平。结果 (1)3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总=73.26,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97.01,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68.29,P<0.05)。(2)3组不同时间点BALF中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总=98.71,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76.91,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25.08,P<0.05)。结论 ARDS患者血清中SP-D水平从第5天开始较对照组上升,且死亡组较存活组上升高;存活组水平在第7天下降,死亡组持续上升。ARDS患者BALF中SP-D水平在诊断初期即高于对照组;第5天时存活组水平降低,死亡组继续上升;第7天时死亡组有所下降。血清和BALF中SP-D水平的动态变化对ARDS患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定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血清 支气管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肺炎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和肺表面活性蛋白D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乔俊英 李远哲 +2 位作者 李利平 郭菲菲 陈丽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1例,其中重度肺炎机械通气组(21例)、重度肺炎非机械通气组(30例)与轻度肺炎组(30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儿...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1例,其中重度肺炎机械通气组(21例)、重度肺炎非机械通气组(30例)与轻度肺炎组(30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四组儿童血清CC16、TNF-α、IL-6、SP-D浓度,运用ROC曲线评价CC16、TNF-α、IL-6、SP-D对于重度肺炎的诊断价值;记录机械通气患儿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呼吸做功(WOB)等呼吸力学参数,分析CC16与TNF-α、IL-6、SP-D及呼吸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炎组患儿血清CC16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肺炎组低于轻度肺炎组,机械通气组低于非机械通气组;肺炎组患儿血清TNF-α、IL-6、SP-D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肺炎组高于轻度肺炎组,机械通气组高于非机械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前相比,重度肺炎组机械通气1小时血清CC16浓度明显降低,机械通气72小时更低;而机械通气1小时血清TNF-α、IL-6、SP-D明显升高,机械通气72小时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前相比,重度肺炎组机械通气72小时,Cdyn值明显下降,机械通气1小时更低;而机械通气72小时Raw、PIP、WOB值明显升高,机械通气1小时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C16浓度与TNF-α、IL-6、SP-D均呈负相关,与Cdyn呈正相关(P均<0.01)。ROC曲线中,CC16、TNF-α、IL-6、SP-D诊断重度肺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0.704、0.832、0.825(P均<0.0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CC 16、SP-D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机械通气患儿CC 16浓度水平与Cdyn呈正相关关系;CC16对于重度肺炎病情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测及评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表面活性蛋白d 机械通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蛋白A,D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时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舒林华 魏克伦 +1 位作者 尚云晓 吴红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索急性肺损伤(ALI)时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A,D(SP-A、SP-D)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110只SD幼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ALI组(每组分6个亚组)。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建立ALI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及生理盐水注射后6,... 目的探索急性肺损伤(ALI)时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A,D(SP-A、SP-D)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110只SD幼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ALI组(每组分6个亚组)。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建立ALI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及生理盐水注射后6,12,24,36,48和72h每亚组各处死8只大鼠。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SP-A和SP-D的相对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I时肺组织SP-A、SP-D的变化在最初的12h内无明显变化(P>0.05)。SP-A从24h至48h上升(P<0.01),于36h达最高值(6.94±0.80,P<0.01),72h下降至最低点(3.87±0.50,P<0.01)。SP-D48h达最低点(0.92±0.11,P<0.01)。结论肺组织SP-A、SP-D在LPS诱导的ALI中的变化呈时间依赖性。SP-D的变化与病情变化关系更为密切,SP-D最低时,临床表现也最重;SP-A的代偿能力大于S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损伤 表面活性蛋白A 表面活性蛋白d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与肺部免疫防御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晋大鹏 胡志帅 陈书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4-56,34,共4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亲水性糖蛋白,属于C-型凝素家族成员,相对分子质量为29~36kDa。SP—A是肺部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分子,在肺的局部防御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调节局部免疫和...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亲水性糖蛋白,属于C-型凝素家族成员,相对分子质量为29~36kDa。SP—A是肺部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分子,在肺的局部防御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调节局部免疫和炎症反应、调理吞噬作用,还可凝集病原微生物、影响趋化作用及促进杀菌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天然免疫 局部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在人胎肺发育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孔祥永 杜江 封志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在人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细胞发育、分化及其肺功能建立中的作用。方法由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周 ̄34周胎肺组织37例及生后28d的内正常肺组织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在人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细胞发育、分化及其肺功能建立中的作用。方法由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周 ̄34周胎肺组织37例及生后28d的内正常肺组织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P-B的表达。结果SP-B在胎肺发育第16周已开始表达,定位于上皮细胞胞浆,发育早期主要表达于高柱状的未分化的上皮细胞,随着支气管的发育分化,由呼吸道的近端逐渐向远端迁移;到原始肺泡期稳定表达于AECⅡ及其前体细胞,其反应强度增加不明显,出生后SP-B阳性反应较出生前明显增强;纤毛细胞和AECI无表达。结论在胎肺发育的过程中,SP-B的分泌反映着肺泡上皮细胞发育成熟,与适应出生后执行功能的需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血清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嘉 肖颖彬 +3 位作者 郭红 钟前进 王学峰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血清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 A)的影响和己酮可可碱 (PTX)对其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 3组。将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AT Ⅱ )分别与CPB术前 (对照组 )、术后 (损伤组 )血清共同孵育 ,PTX组除AT Ⅱ与CPB术后血...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血清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 A)的影响和己酮可可碱 (PTX)对其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 3组。将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AT Ⅱ )分别与CPB术前 (对照组 )、术后 (损伤组 )血清共同孵育 ,PTX组除AT Ⅱ与CPB术后血清外 ,再加入 1 0 0mmol/L的PTX。检测AT Ⅱ形态改变和SP A、SP 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损伤组细胞形态改变 ,SP A、SP AmRN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TX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CPB术后血清能影响AT Ⅱ中SP A翻译和转录 ,这可能是术后肺表面活性物质 (PS)质和 /或量异常的重要原因。PTX能减轻CPB后血清对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泡上皮细胞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已酮可可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尔凡 杨宗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5-218,共4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400038)谢尔凡杨宗城Efectsofsurfactant-asociatedproteinsonpulmonarysurfac...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400038)谢尔凡杨宗城Efectsofsurfactant-asociatedproteinsonpulmonarysurfactantsystemXIEE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系统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PS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液体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兔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震 吕晶 陈卫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部分液体通气(PLV)对兔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影响。方法:中心静脉滴注脂多糖2 mg/kg诱导急性肺损伤模型,测定PLV治疗后1,2,4 h的动脉血气,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清内SP-A的浓度,并将左肺下叶背段送电镜检查。... 目的:研究部分液体通气(PLV)对兔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影响。方法:中心静脉滴注脂多糖2 mg/kg诱导急性肺损伤模型,测定PLV治疗后1,2,4 h的动脉血气,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清内SP-A的浓度,并将左肺下叶背段送电镜检查。结果:经PLV治疗1 h后,与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相比,PLV组的PaO2明显提高(P<0.01),灌洗液中SP-A的浓度明显增加(P<0.01),而血清中SP-A的浓度则明显降低(P<0.01),电镜检查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较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组的清晰、完整。结论:PLV提高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后机体的氧合,减少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破坏,增加了支气管灌洗液中SP-A的浓度,同时降低了血清内SP-A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液体通气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急性损伤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水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提纯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咏梅 封志纯 +1 位作者 吴秉毅 杜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4-836,共3页
目的 从人羊水中提取和纯化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方法 收集11例产妇的羊水共4000ml,采用 萃取和透析的方法提纯人羊水中SP-A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获得 SP-A 12 mg(共 20 ml);S... 目的 从人羊水中提取和纯化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方法 收集11例产妇的羊水共4000ml,采用 萃取和透析的方法提纯人羊水中SP-A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获得 SP-A 12 mg(共 20 ml);SDS-PAGE显示,提纯 后的SP-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1 000,只显示1条条带;Western blotting也显示1条特异性反应条带;将其加入人工合 成的磷脂中表现为表面活性明显增加,γmin由7.7±0.3降至1.5±0.22。结论 用萃取和透析方法能较好地提纯SP-A.且纯 度较高,并能较好地保持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提取 纯化 人羊水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咏梅 封志纯 +3 位作者 杜江 吴秉义 谭月儿 王鲜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49-851,共3页
目的制备抗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自行制备的SP-A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建立分泌抗人SP-A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诱发小鼠产生单抗腹水,用(NH4)2SO4盐析纯化腹水,用间接ELISA法测定... 目的制备抗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自行制备的SP-A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建立分泌抗人SP-A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诱发小鼠产生单抗腹水,用(NH4)2SO4盐析纯化腹水,用间接ELISA法测定单抗效价,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抗体特异性。结果建立了3株能持续分泌抗SP-A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2B6杂交瘤细胞株抗体效价最高,其染色体数目均大于100条。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和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50 000和1∶10 000。用Western blotting在SP-A蛋白泳道上相对分子质量31 000左右位置出现明显的一条染色条带。结论自行制备的抗人SP-A单抗,其具有特异性强、效价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抗体 单克隆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蛋白D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亚非 包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D在机体肺部防御和先天性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SP-D参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发生、发展,提示SP-D可能成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的有效... 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D在机体肺部防御和先天性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SP-D参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发生、发展,提示SP-D可能成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文中就SP-D结构、功能及其与RSV关系、对肺部炎症性疾病治疗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RSV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蛋白d 生理功能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研究进展
16
作者 谢尔凡 杨宗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1,共4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研究进展谢尔凡杨宗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630038)中国图书分类号R349.3肺表面活性物质(PS)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结...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研究进展谢尔凡杨宗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630038)中国图书分类号R349.3肺表面活性物质(PS)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结构稳定,调节肺顺应性,防止肺萎陷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相关蛋白 表达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和C-反应蛋白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忠海 雷霆 颜春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28-2530,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与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变化特点,探讨二者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35例(COPD组)及健康体检者13例(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测定SP-D、CRP,行肺... 目的观察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与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变化特点,探讨二者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35例(COPD组)及健康体检者13例(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测定SP-D、CRP,行肺功能检测,收集体质指数、吸烟量及其他临床资料。对COPD组和对照组SP-D、CRP等进行比较,COPD组SP-D、CRP与体质指数、肺功能及其他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组的CRP和SP-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体质指数显著正相关(r=0.21),SP-D与1 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预计值)显著负相关(r=-0.48)。结论在COPD病程中可能存在脂肪细胞诱导的全身炎症;SP-D可能是监测COPD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稳定期 表面活性蛋白d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鼠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与肺损伤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守 冯怡 +2 位作者 赵丽 黄轶 黄道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81-1487,共7页
目的 分析棉鼠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SP-A)的基因序列结构和生物信息学特点,观察棉鼠肺损伤模型中S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探SP-A表达规律与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32只棉鼠随机均分为4组:3个实验组棉鼠分别腹腔注射2mg/kg脂多... 目的 分析棉鼠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A(SP-A)的基因序列结构和生物信息学特点,观察棉鼠肺损伤模型中S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探SP-A表达规律与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32只棉鼠随机均分为4组:3个实验组棉鼠分别腹腔注射2mg/kg脂多糖(LPS)处理24、48和96h,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后提取棉鼠肺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SP-A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切片观察LPS作用不同时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qRT-PCR分析SP-A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P-A蛋白表达。结果 棉鼠SP-A基因编码区长744bp,编码248个氨基酸,具有多个半胱氨酸保守位点、α螺旋结构和糖基化位点,与其他物种相比其核苷酸(75.4%-90.1%)和氨基酸(70.6%-87.1%)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LPS诱导肺损伤模型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棉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随LPS刺激时间延长而加重,具有时间依赖性;S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LPS处理24h后开始迅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48h时仍持续上升(P〈0.001和P〈0.01),96h时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棉鼠SP-A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棉鼠S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反应肺损伤的不同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鼠亚科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损伤 计算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铁胺对高氧机械通气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D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沙小兰 李玉兰 +2 位作者 王晓霞 王晶晶 陈苏衡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研究去铁胺(DFO)对高氧机械通气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三组:空气组(M组)、高氧组(H组)和DFO组(D组),每组8只。麻醉状态下,M组行空气(FiO2=21%)机械通气,H组和D组... 目的研究去铁胺(DFO)对高氧机械通气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三组:空气组(M组)、高氧组(H组)和DFO组(D组),每组8只。麻醉状态下,M组行空气(FiO2=21%)机械通气,H组和D组行高氧(FiO2=90%)机械通气。M组和H组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 ml/h,D组尾静脉输注等容量DFO(200mg/kg,1 ml/h)。机械通气4 h后取左肺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取右肺组织制备肺组织匀浆、计算湿干重比(W/D)并制备病理切片、行病理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SP-D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H组和D组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SP-D含量明显低于M组(P<0.05),GR活性明显弱于M组(P<0.05),XOD活性明显强于M组(P<0.05),W/D和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高于M组(P<0.05)。D组SP-D含量明显高于H组(P<0.05),GR活性明显强于H组(P<0.05),XOD活性明显弱于H组(P<0.05),W/D和病理损伤评分明显低于H组(P<0.05)。结论高氧机械通气4 h可造成明显的肺损伤和肺组织SP-D含量降低,去铁胺可增加SP-D含量、减轻肺损伤,其机制与增强肺组织GR活性和降低XOD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胺 表面活性蛋白d 高氧 机械通气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介素-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何茹 王丽 王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alpha2b,rhINF-α2b)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D,SP-D...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alpha2b,rhINF-α2b)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D,SP-D)、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rhINF-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GF-β、SP-D、IL-4水平和治疗后喘息改善时间、退热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1),血清SP-D、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患儿血清TGF-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P-D、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喘息改善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0.660)。结论雾化吸入rhINF-α2b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好,其能有效降低患儿血清SP-D、IL-4水平,并升高TGF-β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呼吸道合胞病毒 表面活性蛋白d 转化生长因子-Β 毛细支气管炎 白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