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汪隽瑛 方凤 +1 位作者 刘枫 蒋瑾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 A(SP- A)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2 6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 ,激发哮喘后 ,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Western印迹法测定支气...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 A(SP- A)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2 6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 ,激发哮喘后 ,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Western印迹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 SP- A含量 ;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组织及气道中 SP- A的变化 ;测定 BAL F中总磷脂 (TPL)、饱和磷脂 (DSPC)和总蛋白质 (TP)含量 ;膜天平测量 BAL F中 PS表面活性。结果 :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哮喘组 BAL F中 SP-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 .0 0 1) ;SP- 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哮喘组大鼠肺及细支气管 SP- A表达明显减弱 (P<0 .0 1) ;哮喘组 BAL F中 TPL及 DSPC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TP含量显著增加 (P<0 .0 5 ) ;哮喘组 BAL F中 PS表面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0 1) ,BAL F中 PS表面活性与 DSPC及 SP- 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72 5 ,r=0 .95 6 ,P<0 .0 1) ,与 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 0 .6 5 4 ,P<0 .0 1)。 结论 :哮喘大鼠 SP- A表达明显下降 ,SP- A下降可使哮喘时 PS活性更易被血浆蛋白抑制 ,表面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 哮喘 支气管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tosyl-agarose亲和层析法提取人肺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及其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秋平 杜江 +1 位作者 樊慧珍 封志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884-886,共3页
目的:提取及纯化人肺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方法: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10000g离心40min获得的沉淀中提取SP-A。沉淀溶解于6M的尿素,SP-A蛋白重新复性后上清过maltosyl-agarose柱进行亲和层析,用梯度EDTA洗脱SP-A,并过... 目的:提取及纯化人肺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方法: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10000g离心40min获得的沉淀中提取SP-A。沉淀溶解于6M的尿素,SP-A蛋白重新复性后上清过maltosyl-agarose柱进行亲和层析,用梯度EDTA洗脱SP-A,并过surpose6柱纯化。聚丙烯酰胺电泳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经亲和层析法可以从人肺灌洗液中提取出高纯度的SP-A,聚丙烯酰胺电泳在36ku和70ku处可见清晰条带,在分子量118ku以上亦可看到3条清晰条带,经Westernblotting鉴定均为特异性SP-A蛋白。结论:采用maltosyl-agarose亲和层析法可以从肺灌洗液中获得高纯度的SP-A。为进一步研究SP-A的功能和制备SP-A单克隆抗体提供了充足的SP-A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tosyl—agarose亲和层析法 提取 灌洗液 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表达异常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傅祖红 杨宗城 +2 位作者 胡振红 吴江平 刘志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8-519,共2页
为探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 (SPA)表达异常机制。本实验采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 ,研究吸入伤后肺氧化应激及SPAmRNA表达情况。提取SPA转录因子(TTF1) ,采用EMSA实验 ,研究氧化应激对TTF1与SPA基因调控区DN... 为探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 (SPA)表达异常机制。本实验采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 ,研究吸入伤后肺氧化应激及SPAmRNA表达情况。提取SPA转录因子(TTF1) ,采用EMSA实验 ,研究氧化应激对TTF1与SPA基因调控区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烟雾吸入伤后肺组织过氧化氢 (H2 O2 )含量显著增加 ,SPAmRNA表达下降 ;EMSA实验显示 ,H2 O2 剂量依赖地抑制TTF1与SPA基因调控区DNA结合活性。研究表明 ,氧化应激对TTF1活性抑制可能是烟雾吸入性肺损伤SPA表达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吸入性损伤 表面活性物质 结合蛋白a 基因表达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汉族新生儿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玉容 常立文 +5 位作者 李文斌 刘伟 曾凌空 张佳 单瑞艳 潘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8-971,共4页
目的:研究武汉汉族新生儿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18例武汉汉族新生儿SP-D相关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进行基... 目的:研究武汉汉族新生儿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18例武汉汉族新生儿SP-D相关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进行基因测序验证结果。结果:SP-DM et11Thr三种基因型TT、TC、CC频率分别为10.5%、49.1%、40.4%,等位基因T和C频率分别为35.1%和64.9%。SP-DA la160Thr三种基因型GG、GA、AA频率分别为54.6%、39.4%、6.0%,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74.3%和25.7%。与对照组比,SP-DM et11Thr和SP-DA la160Thr基因多态性与BPD发生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SP-DM et11Thr和SP-DA la160Th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种族差异性;SP-DM et11Thr和SP-DA la160Thr基因多态性与BPD发生率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 等位基因 基因型 基因多态性 支气管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与肺部免疫防御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晋大鹏 胡志帅 陈书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4-56,34,共4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亲水性糖蛋白,属于C-型凝素家族成员,相对分子质量为29~36kDa。SP—A是肺部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分子,在肺的局部防御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调节局部免疫和...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亲水性糖蛋白,属于C-型凝素家族成员,相对分子质量为29~36kDa。SP—A是肺部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分子,在肺的局部防御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调节局部免疫和炎症反应、调理吞噬作用,还可凝集病原微生物、影响趋化作用及促进杀菌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天然免疫 局部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在人胎肺发育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孔祥永 杜江 封志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在人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细胞发育、分化及其肺功能建立中的作用。方法由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周 ̄34周胎肺组织37例及生后28d的内正常肺组织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目的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在人胎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胎肺上皮细胞发育、分化及其肺功能建立中的作用。方法由孕妇自愿捐献的胎龄为10周 ̄34周胎肺组织37例及生后28d的内正常肺组织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P-B的表达。结果SP-B在胎肺发育第16周已开始表达,定位于上皮细胞胞浆,发育早期主要表达于高柱状的未分化的上皮细胞,随着支气管的发育分化,由呼吸道的近端逐渐向远端迁移;到原始肺泡期稳定表达于AECⅡ及其前体细胞,其反应强度增加不明显,出生后SP-B阳性反应较出生前明显增强;纤毛细胞和AECI无表达。结论在胎肺发育的过程中,SP-B的分泌反映着肺泡上皮细胞发育成熟,与适应出生后执行功能的需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明峰 冯罗华 +1 位作者 潘乐英 吴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62-2364,共3页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MP患儿100例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MP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SP-A基因rs1059054、rs1136452及rs113645...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MP患儿100例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MP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SP-A基因rs1059054、rs1136452及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rs1059054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及C、T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136452位点CC、CG、GG基因型分布及C、G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36454位点AA、AG、GG基因型分布及A、G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基因rs1059054、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与MP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关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林 张云 +3 位作者 张智峰 张文涵 方春晓 于丽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3-689,共7页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联。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维普、Google学术、PubMed、CNKI、CBM、EMBASE、Web of Science等电子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年9月,采用Stata 12.0进...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联。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维普、Google学术、PubMed、CNKI、CBM、EMBASE、Web of Science等电子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年9月,采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计纳入7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279例COPD患者和1482名健康对照人群。SP-A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增加有关(等位基因模型OR=1.53,95%CI:1.14~2.05, P=0.005;显性模型OR=1.65,95%CI:1.02~2.69, P=0.043;隐性模型OR=1.66,95%CI:1.17~2.35, P=0.005;纯合子模型OR=2.06,95%CI:1.24~3.41, P=0.005;杂合子模型OR=1.59,95%CI:1.13~2.22, P=0.007),但SP-B和SP-D基因多态性均与COPD易感性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组分析表明,SP-A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COPD易感性增加关系密切,但与欧美人群无关。结论 SP-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亚洲人群COPD易感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蛋白 多态性 慢性阻塞性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的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文娟 王学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0例VE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以及12例非脑炎儿童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P-D,并进行比较分。结果 VE患儿急性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0例VE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以及12例非脑炎儿童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P-D,并进行比较分。结果 VE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对照组之间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58、118.15,P均<0.01)。其中,VE急性期、恢复期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恢复期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较VE急性期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VE患儿脑脊液中SP-D水平与脑脊液有核细胞数呈负弱相关(r=-0.317,P=0.014)。结论 SP-D可能参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过程,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P-D对VE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血清 脑脊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分离和生物活性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静怡 徐志信 +4 位作者 沈慧卿 孙家娥 金勤立 孔黄宽 罗松妹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421-425,共5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8P)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生理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了牛肺PS,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SP分子量分别为30×10~3、10.37×10~3和5.08×10~3。并采用膜...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8P)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生理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了牛肺PS,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SP分子量分别为30×10~3、10.37×10~3和5.08×10~3。并采用膜天平测定表面活性比较了含SP与不合SP的PS磷脂的生物活(忄牛),发现SP在PS吸附性、单分子膜形成性和稳定性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蛋白 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尔凡 杨宗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5-218,共4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400038)谢尔凡杨宗城Efectsofsurfactant-asociatedproteinsonpulmonarysurfac...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400038)谢尔凡杨宗城Efectsofsurfactant-asociatedproteinsonpulmonarysurfactantsystemXIEE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系统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PS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与D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华 鞠云飞 +4 位作者 徐勇 孟凡敏 迟晶宇 杨燕 李学政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66-369,共4页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pulmonary 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A、D,SP-A、SP-D)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探讨2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涂阳肺结核50例,涂阴肺结核5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例及健康...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pulmonary 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A、D,SP-A、SP-D)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探讨2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涂阳肺结核50例,涂阴肺结核5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例及健康人85名血清及痰液中SP-A、SP-D的表达情况。结果涂阳肺结核组痰液中SP-A、SP-D的表达与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含菌量有相关性;血清SP-A、SP-D在肺结核组高表达(P<0.05),痰SP-D在肺结核组低表达(P<0.01)。结论 SP-A、SP-D的表达与肺结核之间可能有相关性,或可成为协助肺结核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血清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嘉 肖颖彬 +3 位作者 郭红 钟前进 王学峰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血清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 A)的影响和己酮可可碱 (PTX)对其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 3组。将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AT Ⅱ )分别与CPB术前 (对照组 )、术后 (损伤组 )血清共同孵育 ,PTX组除AT Ⅱ与CPB术后血...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血清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 A)的影响和己酮可可碱 (PTX)对其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 3组。将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AT Ⅱ )分别与CPB术前 (对照组 )、术后 (损伤组 )血清共同孵育 ,PTX组除AT Ⅱ与CPB术后血清外 ,再加入 1 0 0mmol/L的PTX。检测AT Ⅱ形态改变和SP A、SP 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损伤组细胞形态改变 ,SP A、SP AmRN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TX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CPB术后血清能影响AT Ⅱ中SP A翻译和转录 ,这可能是术后肺表面活性物质 (PS)质和 /或量异常的重要原因。PTX能减轻CPB后血清对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泡上皮细胞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已酮可可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液体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兔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震 吕晶 陈卫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部分液体通气(PLV)对兔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影响。方法:中心静脉滴注脂多糖2 mg/kg诱导急性肺损伤模型,测定PLV治疗后1,2,4 h的动脉血气,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清内SP-A的浓度,并将左肺下叶背段送电镜检查。... 目的:研究部分液体通气(PLV)对兔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影响。方法:中心静脉滴注脂多糖2 mg/kg诱导急性肺损伤模型,测定PLV治疗后1,2,4 h的动脉血气,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清内SP-A的浓度,并将左肺下叶背段送电镜检查。结果:经PLV治疗1 h后,与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相比,PLV组的PaO2明显提高(P<0.01),灌洗液中SP-A的浓度明显增加(P<0.01),而血清中SP-A的浓度则明显降低(P<0.01),电镜检查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较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组的清晰、完整。结论:PLV提高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后机体的氧合,减少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破坏,增加了支气管灌洗液中SP-A的浓度,同时降低了血清内SP-A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液体通气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急性损伤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水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提纯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咏梅 封志纯 +1 位作者 吴秉毅 杜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4-836,共3页
目的 从人羊水中提取和纯化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方法 收集11例产妇的羊水共4000ml,采用 萃取和透析的方法提纯人羊水中SP-A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获得 SP-A 12 mg(共 20 ml);S... 目的 从人羊水中提取和纯化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方法 收集11例产妇的羊水共4000ml,采用 萃取和透析的方法提纯人羊水中SP-A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获得 SP-A 12 mg(共 20 ml);SDS-PAGE显示,提纯 后的SP-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1 000,只显示1条条带;Western blotting也显示1条特异性反应条带;将其加入人工合 成的磷脂中表现为表面活性明显增加,γmin由7.7±0.3降至1.5±0.22。结论 用萃取和透析方法能较好地提纯SP-A.且纯 度较高,并能较好地保持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提取 纯化 人羊水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咏梅 封志纯 +3 位作者 杜江 吴秉义 谭月儿 王鲜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49-851,共3页
目的制备抗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自行制备的SP-A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建立分泌抗人SP-A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诱发小鼠产生单抗腹水,用(NH4)2SO4盐析纯化腹水,用间接ELISA法测定... 目的制备抗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自行制备的SP-A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建立分泌抗人SP-A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诱发小鼠产生单抗腹水,用(NH4)2SO4盐析纯化腹水,用间接ELISA法测定单抗效价,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抗体特异性。结果建立了3株能持续分泌抗SP-A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2B6杂交瘤细胞株抗体效价最高,其染色体数目均大于100条。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和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50 000和1∶10 000。用Western blotting在SP-A蛋白泳道上相对分子质量31 000左右位置出现明显的一条染色条带。结论自行制备的抗人SP-A单抗,其具有特异性强、效价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抗体 单克隆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的提纯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静怡 徐锦 +4 位作者 孙家娥 徐永华 顾建人 杨炳辉 金勤立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463-466,共4页
采用柱层析方法从人羊水提纯Mr17.5×10 ̄2(SPB)及Mr6×10 ̄3(SPC)两种疏水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研究其表面活性作用。结果显示:人工合成磷脂与不同量蛋白质配比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具有不... 采用柱层析方法从人羊水提纯Mr17.5×10 ̄2(SPB)及Mr6×10 ̄3(SPC)两种疏水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研究其表面活性作用。结果显示:人工合成磷脂与不同量蛋白质配比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具有不同的肺表面活性作用,人工合成磷脂分别加入SPB与SPC均能降低PS表面张力,提高其生物活性,但以联合SP(SPB与SPC混合者)效果最佳。人工合成磷脂与SP的最适比例为1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蛋白 人羊水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研究进展
18
作者 谢尔凡 杨宗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1,共4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研究进展谢尔凡杨宗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630038)中国图书分类号R349.3肺表面活性物质(PS)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结...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研究进展谢尔凡杨宗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630038)中国图书分类号R349.3肺表面活性物质(PS)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结构稳定,调节肺顺应性,防止肺萎陷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相关蛋白 表达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复合油酸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特性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崔社怀 郭先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1-51,共1页
急性低氧复合油酸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特性的实验研究Experimentalstudyonthecharacteristicsofpulmonarysurfactantasoci┐atedproteinsdu... 急性低氧复合油酸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特性的实验研究Experimentalstudyonthecharacteristicsofpulmonarysurfactantasoci┐atedproteinsduringacutehypoxi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蛋白特性 缺氧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B的活性作用
20
作者 金勤立 曲淑敏 +4 位作者 马安卿 吴静怡 顾建人 徐锦 孙家娥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为今后制备人工PS打下基础,用固相合成成熟段SP-B,用膜天平测定法和大鼠肺出血模型,观察它在体内、外的活性作用。结果:人工合成的磷脂加入合成SP-B在体外能降低表面张力至10mN/m以下,并增加滞后环面积;在体内能... 为今后制备人工PS打下基础,用固相合成成熟段SP-B,用膜天平测定法和大鼠肺出血模型,观察它在体内、外的活性作用。结果:人工合成的磷脂加入合成SP-B在体外能降低表面张力至10mN/m以下,并增加滞后环面积;在体内能预防大鼠肺出血,使肺指数从0.73降至0.58(P<0.05),血清脂质过氧化物(nmol/L)从4.83降至2.74(P<0.01),肺泡血浆蛋白质(g/kg干肺)渗出从70.58降至21.98(P<0.01)。合用人工合成的SP-B优于单纯应用人工合成磷脂组,并与应用天然PS组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固相多肽合成 蛋白脂质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