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阻抗法评估肺循环血流调节功能的研究
1
作者 贾静 杜强 +2 位作者 柯丽 任自艳 位俊梅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3,共9页
右心灌注情况对肺循环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通过评估右心灌注可以判断肺循环健康状态。肺循环血流调节是指肺动脉在右心室血流灌注变化期间,为维持适当的右心室-肺动脉耦合关系而进行的肺循环供血调节过程。旨在利用生物阻抗技术研究右... 右心灌注情况对肺循环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通过评估右心灌注可以判断肺循环健康状态。肺循环血流调节是指肺动脉在右心室血流灌注变化期间,为维持适当的右心室-肺动脉耦合关系而进行的肺循环供血调节过程。旨在利用生物阻抗技术研究右心灌注期间心血管血流调节情况,评估肺循环过程中动脉弹性和血流阻力参数的变化。基于生物阻抗技术检测区域血流,利用肺血流阻抗舒张波波幅与重搏波深度的比值、最大收缩波变化速率表征动脉弹性参数和血流阻力参数。最后探讨急性运动条件下的肺血流阻抗参数变化,并与静息条件下的肺血流阻抗参数变化进行对比。相对于静息状态,急性运动条件下动脉血管弹性和血流阻力变化比分别为77.78%、11.46%,统计学分析显示两个参数在运动前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生物阻抗技术可以有效检测肺循环过程中肺动脉血流调节变化,通过分析肺血流阻抗图量化动脉血管弹性与血流阻力指标,实现右心室-肺动脉耦合血流调节功能的评估。生物阻抗技术可以有效检测肺循环过程中右心室血流调节变化,通过分析肺血流阻抗图量化弹性与阻力指标,实现对血流调节功能的评估。该方法为无创肺循环活动生物阻抗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阻抗技术 右心室-动脉耦合 循环系统 肺血流阻抗图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阻抗血流图与肺动脉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先智 段生福 汤泰秦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3-45,共3页
伴肺高压的肺心病与非肺高压的慢阻阻肺在Q-B、B-Y、B-C间期,Q-B/B-Y比值,Hs幅值等项指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它们与肺动脉压存有中度直线相关,r值在0.332~0.720之间,以Q-B/B-Y最佳。估计肺动脉平均压的回归公式为:PAMP=4.34-4.89Hs-14... 伴肺高压的肺心病与非肺高压的慢阻阻肺在Q-B、B-Y、B-C间期,Q-B/B-Y比值,Hs幅值等项指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它们与肺动脉压存有中度直线相关,r值在0.332~0.720之间,以Q-B/B-Y最佳。估计肺动脉平均压的回归公式为:PAMP=4.34-4.89Hs-14.69Q-C+4.15Q-B/B-Y(kPa),r=0.78,s=6.24,F=15.33 本公式监测肺动脉压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 阻抗血流 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肺阻抗血流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宏 鲁昌珍 张希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052-1052,共1页
目的 :探讨肺阻抗血流图 (IPR)监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肺血管动态容积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32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 ,分别测定其IPR及手指血氧饱和度 (SaO2 )。结果 :32例患者和 5 0例健康人两组之间IPR各主要参数差异有显... 目的 :探讨肺阻抗血流图 (IPR)监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肺血管动态容积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32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 ,分别测定其IPR及手指血氧饱和度 (SaO2 )。结果 :32例患者和 5 0例健康人两组之间IPR各主要参数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提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肺血管弹性减低 ,肺血管顺应性减低 ,肺循环外周阻力增加。而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两组之间IPR各主要参数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32例患者和 5 0例健康人两组之间SaO2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肝硬化 阻抗 阻抗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肺阻抗血流图
4
作者 赵一举 陈白屏 +3 位作者 程显声 华毅 蔡如升 李亚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0-193,共4页
分析32例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肺阻抗血流图资料,并与右心导管检查相对照,结果表明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肺阻抗基本波形为多峰递增波,波峰延迟为其主要特点,延迟的程度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
关键词 阻抗血流 栓塞 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