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穆凯代斯·尤力瓦斯 迪丽努尔·买买提依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3-5,共3页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发生机制为深静脉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导致血流动力学和肺功能障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难度大、治疗选择多样。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APTE诊断和治疗上有了较大的突破。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出现和影像...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发生机制为深静脉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导致血流动力学和肺功能障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难度大、治疗选择多样。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APTE诊断和治疗上有了较大的突破。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出现和影像学检查的发展,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向,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该文总结了近年来APTE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早发现、早治疗APTE,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实验室 影像学 诊断 药物 机械性治疗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延迟诊治分析
2
作者 贾卫红 王丽娜 +5 位作者 蒋洋洋 杨栋才 卜丽娜 刘志燕 刘雅东 唐晶晶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5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MCVT)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以避免延迟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例MCVT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均≥60岁,均存在误诊。临床表现:发热1... 目的探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MCVT)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以避免延迟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例MCVT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均≥60岁,均存在误诊。临床表现:发热1例,晕厥1例,气短6例,胸闷6例。7例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均升高。MCVT部位:双侧2例,左侧4例,右侧1例;肺血栓栓塞症部位:双侧肺动脉主干2例,右肺动脉3例,左肺动脉2例。7例均存在多发肺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例、肺部感染5例,误诊时间7 d~3个月。7例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1例停抗凝药再次出现肺血栓栓塞症,目前正在接受抗凝治疗,余6例已治愈。结论MCVT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早期症状轻,容易出现误漏诊,须提高对该合并症的认知。MCVT患者如果出现突发的胸闷、气短及晕厥,尤其是有肿瘤、心房颤动史者,须高度警惕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肺血栓栓塞症 误诊 部感染 CT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超声心动图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晓兰 张秉亨 +3 位作者 裘佩春 刘保民 韩东刚 郭莉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肺血栓栓塞症是心血管急症 ,应提高对其认识和超声心动图诊断水平 ;方法 对 12例以超声心动图首先诊断的肺血栓栓塞症进行回顾性总结 ,6例手术或尸检证实 ;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多样化 ,超声心动图直接依据是肺动脉主干及... 目的 肺血栓栓塞症是心血管急症 ,应提高对其认识和超声心动图诊断水平 ;方法 对 12例以超声心动图首先诊断的肺血栓栓塞症进行回顾性总结 ,6例手术或尸检证实 ;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多样化 ,超声心动图直接依据是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内血栓回声 ;间接征象为右房室腔扩大及肺动脉高压 ;深静脉血栓是栓子来源常见病因 ,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深静脉血栓有确诊价值 ;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肺血栓栓塞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并有助于临床与急性心肌梗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超声心动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策略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玉斓 陈平平 袁红娣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8-919,共2页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右心功能指标在肺血栓栓塞症溶栓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洋 杨媛华 +3 位作者 吴雅峰 李一丹 刘长庭 王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前后的右心功能指标,评价急性期溶栓效果。方法 29例患者(大面积者8例,次大面积者21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9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9岁(标准差12岁)。均接受溶栓...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前后的右心功能指标,评价急性期溶栓效果。方法 29例患者(大面积者8例,次大面积者21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9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9岁(标准差12岁)。均接受溶栓治疗。溶栓前和溶栓后24h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RVED)、左右心室舒张期横径(LVDD、RVDD)、左右心房舒张期横径(LADD、RADD)、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右心室前壁运动幅度(RVAWM)、主肺动脉内径(PAD)、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肺动脉收缩压(SPAP)。计算RVED/LVED、RVDD/LVDD和RADD/LADD比值。结果除RADD外(P=0.041),溶栓前大面积PTE组和次大面积PTE组患者间各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溶栓后大面积者RVAWM、LVED和LADD明显升高(P=0.024,P=0.003,P=0.043);次大面积者LVED明显升高(P=0.001),RVDD、RADD、RADD/LADD比值、TRPG和SPAP明显下降(P=0.003,P=0.016,P=0.006,P<0.001,P<0.001)。结论溶栓治疗可改善PT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对PTE的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肺血栓栓塞症 溶栓 右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造影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危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米杰 齐向前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3期90-92,共3页
肺血栓栓塞症( PE )是目前除了心肌梗死和卒中以外的第三大急性血管疾病[1]。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胸闷、气短、心悸、胸痛、咳嗽、咯血、晕厥甚至猝死,但以上症状、体征都没有特异性,容易与胸膜炎、肺炎及心血管疾病混淆,... 肺血栓栓塞症( PE )是目前除了心肌梗死和卒中以外的第三大急性血管疾病[1]。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胸闷、气短、心悸、胸痛、咳嗽、咯血、晕厥甚至猝死,但以上症状、体征都没有特异性,容易与胸膜炎、肺炎及心血管疾病混淆,造成漏诊、误诊、误治,因此早期病死率很高[2]。肺动脉造影是早年诊断PE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有创伤性,很多患者难以接受;核素通气/灌注扫描一度成为PE首选的检查方法,但其只能提供估测的结果,当肺通气扫描和灌注扫描不匹配时,考虑该节段存在PE,并不能明确显示栓子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危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评分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志英 顿晓熠 +1 位作者 马怿民 叶立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研究较少。文中探讨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以及Wells PE评分对内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解放军第474医院临... 目的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研究较少。文中探讨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以及Wells PE评分对内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解放军第474医院临床疑诊肺血栓栓塞症的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151例,其中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80例。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PE评分对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计算约登指数,并得出最佳分界值。结果 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PE评分诊断糖尿病肺血栓栓塞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035、0.635±0.045和0.705±0.043。Padua评分与修正的Genev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与Wells P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修正的Geneva评分与Wells P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Padua评分最佳分界值为3分,约登指数为0.51;修正的Geneva评分最佳分界值为3分,约登指数为0.24;Wells PE评分最佳分界值为1分,约登指数为0.39。结论 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PE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均可预测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Padua评分预测价值高于修正的Geneva评分,与Wells PE评分的预测价值相当;但3种评分预测价值有限,仍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adua评分 修正的Geneva评分 WELLS PE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袁红娣 徐玉斓 张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9-720,共2页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例初诊为肺炎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安芸 李培 +1 位作者 白玉芝 王晶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初诊为肺炎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特点,并总结其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初诊为肺炎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4例、女5例,年龄28~86(68. 95±14. 96)岁。临床症状:呼吸困难15例(78. 9%)、胸... 目的探讨初诊为肺炎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特点,并总结其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初诊为肺炎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4例、女5例,年龄28~86(68. 95±14. 96)岁。临床症状:呼吸困难15例(78. 9%)、胸痛11例(57. 9%)、咯血7例(36. 8%)。体征:下肢水肿8例(42. 1%)。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升高19例(19/19)。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5 mm Hg 7例(36. 8%),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11例(73. 3%)。超声心动图:三尖瓣反流8例(42. 1%),肺动脉压增高7例(36. 8%),右心房扩大4例(21. 1%)。下肢静脉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7例(7/10)。CT肺动脉造影(CTPA):多肺叶病灶10例(52. 6%)、肺动脉扩张8例(42. 1%);CT血管成像:DVT(15/18)。结论在初诊肺炎的PTE患者中,临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或咯血,并伴有下肢水肿。若初诊肺炎的患者中出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低碳酸血症、DVT、三尖瓣反流或肺动脉高压等表现提示PTE的可能,应尽早行CT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措施下颅脑肿瘤术后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亚坤 韩松 +5 位作者 刘宁 张旭妃 张林朋 韩明阳 张云馨 闫长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4期76-80,共5页
目的分析集束化干预措施下颅脑肿瘤术后不同严重程度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肺血栓栓塞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颅脑肿瘤术后经CT肺血管造影确诊的... 目的分析集束化干预措施下颅脑肿瘤术后不同严重程度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肺血栓栓塞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颅脑肿瘤术后经CT肺血管造影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信息。依据肺血栓栓塞诊疗指南将患者分为低危组(36例)和高危组(20例)。比较两组临床表型、凝血功能及围术期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不同严重程度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结果56例患者中男35例,女21例;平均年龄(46.23±18.12)岁。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恶性肿瘤20例,占比35.71%;良性肿瘤36例,占64.29%。肿瘤发生部位分类显示鞍区肿瘤26例,占46.43%;幕上肿瘤21例,占37.50%;颅底肿瘤7例,占12.5%;幕下肿瘤2例,占3.57%。两组临床表型与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前禁食水时间外,两组围术期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术后肢体活动障碍是颅脑肿瘤术后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OR=9.574,P=0.02)。结论颅脑肿瘤术后肺血栓栓塞症基础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识别联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肺血栓栓塞症的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肿瘤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介入诊疗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亚民 任炜 +1 位作者 吕良山 刘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介入诊疗肺血管栓塞症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 9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诊疗要点和中远期疗效。结果 :经介入诊疗 9例均无并发症、死亡 ,临床征象消失。肺动脉收缩压由治疗前的 12 .4± 2 .8kPa降至治疗后的 4.8&... 目的 :探讨介入诊疗肺血管栓塞症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 9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诊疗要点和中远期疗效。结果 :经介入诊疗 9例均无并发症、死亡 ,临床征象消失。肺动脉收缩压由治疗前的 12 .4± 2 .8kPa降至治疗后的 4.8± 1.47kPa、动脉血氧分压由 7.6± 1.73kPa升至 12 .13± 1.0 7kPa。核素肺血流灌注显像肺灌注缺损恢复。肺动脉造影未见充盈缺损或截断征象。 8例术后随访 12 .5~ 48.0个月 ,平均 2 4.6个月 ,无复发。 1例因下肢深静脉炎半年后再次发生微小肺动脉栓塞 ,全身抗凝症状消失。结论 :肺血管栓塞症的介入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肺血栓栓塞症 介入性放射学 动脉栓塞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DIC及急性肝肾损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富强 刘寅 +2 位作者 孙根义 姜华 高明东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101-102,共2页
患者男,83岁,因间断恶心、呕吐2个月,晕厥1次,胸闷憋气2d入院。2个月前无诱因恶心呕吐,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经治疗好转。2d前突发晕厥,半分钟后意识恢复,并出现胸闷、憋气、烦躁不安,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肺血栓栓塞症 肝肾损伤 DIC 胸闷憋气 恶心呕吐 反流性食管炎 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丹丹 许爱国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8期97-100,共4页
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表现为休克甚至猝死[1];约10%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会在发病的1~3个月内死亡[2,3]。随着诊断意识及检查手段的提高,肺栓塞诊断率明显提高[4]。现就肺栓塞诊断的研究... 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表现为休克甚至猝死[1];约10%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会在发病的1~3个月内死亡[2,3]。随着诊断意识及检查手段的提高,肺栓塞诊断率明显提高[4]。现就肺栓塞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大多数肺栓塞可能存在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多为继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诊治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萍 张运剑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940-943,共4页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COPD和PTE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并相互重叠,易导致延迟诊断或漏诊。因此,提高诊断意识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对老年COPD合并PTE患...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COPD和PTE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并相互重叠,易导致延迟诊断或漏诊。因此,提高诊断意识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对老年COPD合并PTE患者选择溶栓或抗凝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其他合并症的影响,慎重权衡病情轻重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疾病 慢性阻塞性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健 李振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1-552,共2页
肺血栓栓塞症在过去视为少见病、罕见病,但近年来其发现病例数有明显增加趋势.其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气促、胸痛、晕厥、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咯血、心悸,其病死率极高.溶栓抗凝治疗是治疗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主要... 肺血栓栓塞症在过去视为少见病、罕见病,但近年来其发现病例数有明显增加趋势.其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气促、胸痛、晕厥、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咯血、心悸,其病死率极高.溶栓抗凝治疗是治疗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主要方案.为了确定适合我国国人的安全有效的溶栓抗凝方案.我科参加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对2例病人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及细致护理,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溶栓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科住院患者肺血栓栓塞症延迟诊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然 刘晓芳 +1 位作者 盛海燕 白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6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科住院患者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9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初次诊为PTE的9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TE确诊的中位时间分为延迟诊断组(39例)和非延迟诊断组(59例)。分析两组间... 目的探讨呼吸科住院患者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9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初次诊为PTE的9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TE确诊的中位时间分为延迟诊断组(39例)和非延迟诊断组(59例)。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E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结果延迟诊断组合并基础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哮喘的比例高于非延迟诊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1个月有手术史的比例低于非延迟诊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诊断组咯血、晕厥、下肢水肿的发生率,D-二聚体数值,简化Wells评分和修订版Geneva评分低于非延迟诊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困难、发热的发生率高于非延迟诊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肺部基础病(OR=13.566,95%CI:2.410,76.373)及COPD(OR=7.030,95%CI:1.265,39.065)是PTE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呼吸科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PTE延迟诊断发生率,合并COPD是导致PTE诊断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视COPD合并PTE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肺血栓栓塞症 延迟诊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血症与低钾血症影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心电图演变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维贵 陈向阳 +2 位作者 李毅谦 依丽萍 韦枫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低氧血症和低钾血症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心电图的影响,寻找低氧与低钾血症改变心电图波型的演变规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心电图、血气分析及生化指标进... 目的:探讨低氧血症和低钾血症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心电图的影响,寻找低氧与低钾血症改变心电图波型的演变规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心电图、血气分析及生化指标进行剖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生化及血气分析检查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结果:心电图改变呈ST段抬高、QⅢ宽大、T波倒置34例,完右及不完右11例,窦性心动过速32例,房颤3例,sT—T改变19例。V1—4导联T波倒置24例,电轴右偏43例,36例发生损害正常生命活动的低氧血症,其中发生呼衰23例,急性肺损伤11例。结论:PTE患者的心电图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之间有相关性;肺泡动脉血氧分差增大,结合心电图SⅠQⅡTⅢ征及D—Dimer等检查可提高急诊早期肺栓塞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抗凝治疗华法林用量与疗效个体差异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邬超 王玉超 杨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2期170-171,共2页
目的介绍低分子肝素续贯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华法林用量及达标天数的个体差异,探讨华法林如何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肝素续贯华法林抗凝治疗急慢性肺栓塞患者47例抗凝达标时间、华法林剂量与年龄、性别、种族... 目的介绍低分子肝素续贯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华法林用量及达标天数的个体差异,探讨华法林如何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肝素续贯华法林抗凝治疗急慢性肺栓塞患者47例抗凝达标时间、华法林剂量与年龄、性别、种族之间的关系。结果抗凝治疗患者总有效率93.62%,抗凝达标时间在维汉良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用量量维吾尔族明显大于汉族,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相同作用效果,高低剂量可相差6倍左右;抗凝达标时间相差10倍左右。结论华法林用量及疗效在维汉两民族间存在差异,且在同一民族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lls评分联合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测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迎伟 褚旭 +1 位作者 孙瑜霞 毛毅敏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肺栓塞临床预测评分联合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测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12例可疑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中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6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常规治疗),其余5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入组患者采用肺栓塞临床... 目的探讨肺栓塞临床预测评分联合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测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12例可疑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中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6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常规治疗),其余5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入组患者采用肺栓塞临床预测评分进行肺血栓栓塞症可能性评估,并测定血清α-羟基丁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酸激酶水平;于治疗前后,对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肺栓塞临床预测评分预测结果显示:高可能性阳性预测值为63.33%(19/30),低可能性阴性预测值为88.00%(22/25).观察组血清α-羟基丁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酸激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清α-羟基丁酸脱氢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高于非大面积栓塞患者(P<0.05).治疗后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出现心电图动态变化57例(93.44%),其中窦性心动过速、S1 QmTm、QmTm、Tv1-v3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肺栓塞临床预测评分对排除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血清心肌酶谱检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酸激酶水平对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肺血栓栓塞症继发心肌损害的诊断指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治疗后心电图会发生复杂多样的变化.肺栓塞临床预测评分联合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测可提高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栓塞临床预测评分 超声心电图 心肌酶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卫忠 石旺 +1 位作者 蒋宏辉 蒋宏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6期57-58,共2页
目的评估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结果。结果43例患者795支肺动脉分支中254支发生栓塞(32%),直接征象:部分性充盈缺损152处(60%)、完全性阻塞76处(30%... 目的评估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结果。结果43例患者795支肺动脉分支中254支发生栓塞(32%),直接征象:部分性充盈缺损152处(60%)、完全性阻塞76处(30%)、轨道征8处(3%)、附壁血栓6处(2%),灌注减低并密度不均12处(5%);间接征象:肺动脉扩张13例(30%)、栓塞近端肺小动脉异常增粗6例(14%)、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22例(51%)、马赛克征3例(7%)、胸腔积液7例(16%)、肺不张7例(16%)、肺楔形变4例(9%)、磨玻璃影6例(14%)。结论SCTPA是诊断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准确、简便、无创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螺旋CT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