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10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全诗翠
王念
+6 位作者
谢智灵
刘琴
王琼
韦伟锋
李乃健
何萍
汪金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diffuse pulmonary meningotheliomatosis,DP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0例经胸外科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的DP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diffuse pulmonary meningotheliomatosis,DP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0例经胸外科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的DP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DPM检出率为1.19‰,90%为女性患者,好发于40~60岁,平均50.7岁,多数无吸烟史。病理诊断结合影像学资料是诊断DPM的主要方法,80%患者合并早期肺浸润性腺癌,肺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正常。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多发磨玻璃样或囊性结节,双肺结节数量从几十到几百个不等,结节最大径2~6 mm。肺部结节的体积和CT值中位数分别为35.32 mm^(3)和-566 HU。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镜下可见多发性的脑膜上皮样结节。免疫表型:CD56、EMA、PR和vimentin常呈阳性。结论DPM为罕见的肺部疾病,临床无明显症状,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双肺弥漫多发结节是其主要影像学特征,大部分DPM患者合并肺腺癌,应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
肺脑膜上皮瘤病
临床
病
理特征
肺
结节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1例
2
作者
林秋喜
赵瑾
+3 位作者
万齐
雷永霞
李新春
邓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9-640,共2页
患者女,54岁,咳嗽、咳痰伴咽痛3月余;曾患“肺结核”,已治愈。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双肺弥漫随机分布类圆形磨玻璃小结节影,直径1~8 mm,以肺野外带为著,边界尚清晰,部分中心呈低密度(图1A、1B);考虑感染性肉芽肿?行电视辅...
患者女,54岁,咳嗽、咳痰伴咽痛3月余;曾患“肺结核”,已治愈。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双肺弥漫随机分布类圆形磨玻璃小结节影,直径1~8 mm,以肺野外带为著,边界尚清晰,部分中心呈低密度(图1A、1B);考虑感染性肉芽肿?行电视辅助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右下肺楔形切除术,术中见双肺弥漫多发小结节,呈灰白色,大者约5 mm,未见胸膜凹陷;于右下肺后基底段取组织标本送检。病理:光镜下见中等大小脑膜上皮样细胞围绕肺泡腔或小血管呈团状或漩涡样排列(图1C)。免疫组织化学: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CD56(灶+),Vim(+),EMA(+)。病理诊断:符合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diffuse pulmonary meningotheliomatosis,D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脑膜上皮瘤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10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全诗翠
王念
谢智灵
刘琴
王琼
韦伟锋
李乃健
何萍
汪金林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病理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4-1199,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计划(202201020434)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SKLRD-Z-202308)。
文摘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diffuse pulmonary meningotheliomatosis,DP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0例经胸外科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的DP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DPM检出率为1.19‰,90%为女性患者,好发于40~60岁,平均50.7岁,多数无吸烟史。病理诊断结合影像学资料是诊断DPM的主要方法,80%患者合并早期肺浸润性腺癌,肺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正常。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多发磨玻璃样或囊性结节,双肺结节数量从几十到几百个不等,结节最大径2~6 mm。肺部结节的体积和CT值中位数分别为35.32 mm^(3)和-566 HU。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镜下可见多发性的脑膜上皮样结节。免疫表型:CD56、EMA、PR和vimentin常呈阳性。结论DPM为罕见的肺部疾病,临床无明显症状,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双肺弥漫多发结节是其主要影像学特征,大部分DPM患者合并肺腺癌,应定期随访。
关键词
弥漫性
肺脑膜上皮瘤病
临床
病
理特征
肺
结节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diffuse pulmonary meningotheliomatosis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ulmonary nodules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1例
2
作者
林秋喜
赵瑾
万齐
雷永霞
李新春
邓宇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病理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9-640,共2页
基金
2019年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RD-OP-201906)。
文摘
患者女,54岁,咳嗽、咳痰伴咽痛3月余;曾患“肺结核”,已治愈。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双肺弥漫随机分布类圆形磨玻璃小结节影,直径1~8 mm,以肺野外带为著,边界尚清晰,部分中心呈低密度(图1A、1B);考虑感染性肉芽肿?行电视辅助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右下肺楔形切除术,术中见双肺弥漫多发小结节,呈灰白色,大者约5 mm,未见胸膜凹陷;于右下肺后基底段取组织标本送检。病理:光镜下见中等大小脑膜上皮样细胞围绕肺泡腔或小血管呈团状或漩涡样排列(图1C)。免疫组织化学: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CD56(灶+),Vim(+),EMA(+)。病理诊断:符合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diffuse pulmonary meningotheliomatosis,DPM)。
关键词
肺脑膜上皮瘤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pulmonary meningotheliomatosi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10例临床病理分析
全诗翠
王念
谢智灵
刘琴
王琼
韦伟锋
李乃健
何萍
汪金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弥漫性肺脑膜上皮瘤病1例
林秋喜
赵瑾
万齐
雷永霞
李新春
邓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