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肺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和鉴定以及低氧对其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虞晓明 郭瑞 +2 位作者 唐江锋 黄晓颖 王良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24-1728,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培养周期短的小鼠肺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原代培养及传代方法,并初步探索低氧下小鼠PASMCs的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无菌条件显微镜下分离小鼠肺细小动脉,经胶原酶I消化结合血清铺底法培养PA... 目的:建立一种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培养周期短的小鼠肺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原代培养及传代方法,并初步探索低氧下小鼠PASMCs的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无菌条件显微镜下分离小鼠肺细小动脉,经胶原酶I消化结合血清铺底法培养PASMCs。传代过程中弃除对细胞损伤大的离心步骤。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鉴定,CCK-8显法及TUNEL法测定低氧下PASMCs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均表明培养的细胞为PASMCs。与大鼠传代后的PASMCs典型的"峰-谷"样生长相比,传代后的小鼠PASMCs形态各异,没有此典型"峰-谷"规律。原代培养后5~7 d即传代,依据细胞活性可传3~5代。CCK-8法显示,与常氧组24 h比较,低氧组A值升高(P〈0.05)。TUNEL法结果显示低氧24 h后凋亡率较常氧组下降(P〈0.05)。结论:胶原酶I消化结合血清铺底法培养小鼠PASMCs,方法简单,培养周期短,重复性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小鼠PASMCs体外培养方法。低氧可以促进小鼠PASMCs的增殖,抑制小鼠PASMCs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 小鼠 低氧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汤通过调控NF-κB/NLRP3通路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焦亡而缓解小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2
作者 谭骏岚 曹闲雅 +7 位作者 郑润锈 易健 王飞英 周灵灵 谢思琳 李霞 宋岚 戴爱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5,共10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研究肺心汤(FXD)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焦亡的调控作用,以探讨FXD缓解小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机制。方法:采用Sugen 5416联合低氧(SuHx)法构建HP...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研究肺心汤(FXD)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焦亡的调控作用,以探讨FXD缓解小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机制。方法:采用Sugen 5416联合低氧(SuHx)法构建HPH小鼠模型。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uHx组、西地那非组,以及低、中、高剂量FXD组,每组10只。给药5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肺动脉加速时间(PAT)、肺动脉射血时间(PET)、舒张期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d)和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导管法检测各组小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称量心脏,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HE染色观察肺组织和右心室病理改变;Masson染色检测右心室壁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肺动脉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NLRP3、消皮素D的N端片段(N-GSDMD)和caspase-1的共定位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p-NF-κB、NLRP3、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N-GSDMD、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和cleaved caspase-1蛋白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PASMCs超微形态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uHx组小鼠RVSP和RVHI升高(P<0.01),右心功能下降(P<0.01),右心室壁纤维化和肺血管重塑增加(P<0.01),肺小动脉α-SMA与NLRP3、N-GSDMD和caspase-1的共定位表达增加(P<0.01),肺组织p-NF-κB、NLRP3、ASC、N-GSDMD、IL-1β、IL-18和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增加(P<0.01),并诱导PASMCs焦亡。与SuHx组相比,FXD降低HPH小鼠RVSP和RVHI,改善右心功能,缓解右心室壁纤维化和肺血管血管重塑(P<0.05或P<0.01),减少肺小动脉α-SMA与NLRP3、N-GSDMD和caspase-1的共定位表达(P<0.05或P<0.01),下调肺组织p-NF-κB、NLRP3、ASC、N-GSDMD、IL-1β、IL-18和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P<0.05或P<0.01),并减轻PASMCs焦亡。结论:FXD可通过抑制NF-κB/NLRP3通路减轻PASMCs焦亡,从而缓解SuHx诱导的HPH小鼠肺血管重塑及右心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汤 低氧性动脉高压 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焦亡 NF-κB/NLRP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肺血流量对大鼠肺动脉压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魏冰 杜军保 +3 位作者 李简 张春雨 齐建光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 :建立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大鼠模型 ,探讨高肺血流量对肺血流动力学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建立左向右分流的大鼠模型 ,观察术后 6周和 1 1周肺血流动力学 ,右心室肥厚和... 目的 :建立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大鼠模型 ,探讨高肺血流量对肺血流动力学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建立左向右分流的大鼠模型 ,观察术后 6周和 1 1周肺血流动力学 ,右心室肥厚和肺动脉舒张反应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方法对 1 1周组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增殖和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 :术后 6周与 1 1周大鼠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 (RV)与左心室加室间隔 (LV +S)的比值较同龄对照组明显增加 ,而且 1 1周分流组肺动脉收缩压较 6周分流组进一步增高。在 1 1周分流组大鼠中 ,乙酰胆碱 (ACh)产生的肺动脉环舒张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弱 ,而硝普钠(SNP)产生的肺动脉环舒张百分比无明显变化。 1 1周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指数 (PI)、凋亡指数(AI)、PI/AI比值明显高于 1 1周对照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结论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高肺血流量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肺血管舒张功能失调对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增加和凋亡的相对减少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该模型简单、可靠、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高压 血流量 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调节大鼠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29
4
作者 齐建光 杜军保 +4 位作者 郭志良 赵斌 张清友 曾和平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inine ,L Arg)对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 1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7)、低氧组 (n =5 )和低氧 +L Arg组 (n =5 )。对大鼠肺血管进行显微形态学观测...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inine ,L Arg)对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 1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7)、低氧组 (n =5 )和低氧 +L Arg组 (n =5 )。对大鼠肺血管进行显微形态学观测。通过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 ,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Fas表达。结果 :低氧 2周后出现大鼠肺血管结构重建。同时 ,肺中、小型动脉凋亡平滑肌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平滑肌细胞Fas表达明显降低。然而 ,L Arg缓解了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低氧 +L Arg组大鼠肺中、小型动脉凋亡平滑肌细胞百分数均明显高于低氧组 (P均 <0 .0 5 )。L Arg使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Fas表达明显增强。 结论 :L Arg通过使肺动脉平滑肌细胞Fas表达上调 ,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药理学 动脉 低氧性血管结构重建 平滑肌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R1对肺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SOCE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瑞幸 戴耄 +5 位作者 穆云萍 江娇 黄秋虹 吴枝娟 焦海霞 林默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3-1468,共6页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对慢性低氧(chronic hypoxia,CH)及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致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钙池操纵性钙内流(s...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对慢性低氧(chronic hypoxia,CH)及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致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钙池操纵性钙内流(store-operated calcium entry,SOCE)的作用。方法制备CH及MCT致PH大鼠模型,通过Mn2+淬灭Fura-2荧光和Fluo-3荧光检测胞质游离Ca2+浓度(intracellular free calcium concentration,[Ca2+]i)观察三七皂苷R1对CH及MCT致PH大鼠PASMCs SOCE的作用。结果成功制备CH及MCT致PH大鼠模型;在硝苯地平预处理情况下,10μmol·L-1三七皂苷R1可明显降低环匹阿尼酸(cyclopiazonic acid,CPA)诱导CH及MCT致PH大鼠PASMCs Mn2+淬灭幅度、Mn2+最大淬灭率、胞膜Ca2+内流量和静息[Ca2+]i。结论三七皂苷R1对CH及MCT致PH大鼠PASMCs具有抑制SOCE和降低静息[Ca2+]i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慢性低氧 野百合碱 三七皂苷R1 钙池操纵性钙内流 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时肺腺泡内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宋为 蔡英年 +2 位作者 邓希贤 龚伊红 董继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5-258,共4页
观察了减压缺氧不同时间Wistar大鼠肺腺泡内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表型情况。主要发现:(1)缺氧3~40d组,肺动脉压(PAP)持续显著升高,右心肥厚程度逐渐加重。(2)缺氧1~5d组,中膜SMC仍为收缩表型... 观察了减压缺氧不同时间Wistar大鼠肺腺泡内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表型情况。主要发现:(1)缺氧3~40d组,肺动脉压(PAP)持续显著升高,右心肥厚程度逐渐加重。(2)缺氧1~5d组,中膜SMC仍为收缩表型,胞间胶原分布略有所增加;缺氧7d组,于近内弹力层处少数SMC转变为合成表型,还有些细胞向合成表型部分转化,胞间胶原增多;缺氧14~40d组,与合成分泌功能有关细胞器及胶原分布仍较缺氧1~5d组SMC为多,少数SMC仍呈部分合成表型,大多数SMC又出现收缩表型的特征。提示:随缺氧时间延长,IAA中膜SMC表型可能存在动态变化,但与PAP的变化不呈平行关系。原因有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腺泡内动脉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信号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媛媛 王贵佐 李满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52-1855,共4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特征,其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肺动脉血管收缩、原位血栓形成及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是构成肺动脉血管重塑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探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并进行相...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特征,其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肺动脉血管收缩、原位血栓形成及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是构成肺动脉血管重塑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探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并进行相关干预研究,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关键策略。本文综述了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的主要分子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高压 血管重塑 平滑肌细胞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水平与COPD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分泌干扰素-γ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昌明 蒋明 +4 位作者 廖运学 褚淑媛 林云 林武洲 吕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肺动脉高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密切相关。研究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机制,探讨COPD模型大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 目的肺动脉高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密切相关。研究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机制,探讨COPD模型大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水平与其合成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原代培养PASMCs并鉴定,检测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及脂多糖(LPS)诱导下PASMCs合成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实验分组:对照组、CSE组、LPS组、CSE+LPS组,同时4组另设瓶并分别加入1∶1000抗HMGB1抗体0.2 m L培养作为干预组;分别于培养12、24、48、72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ASMCs中HMGB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HMGB1、IFN-γ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光镜下见细胞呈长梭形或"峰、谷"状生长,α-actin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免疫荧光鉴定为PASMCs;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4实验组组间培养12 h后HMGB1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HMGB1、IFN-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与IFN-γ浓度变化呈正相关(r=0.91);加入抗HMGB1抗体干预培养12 h后,干预组IFN-γ浓度均较对应实验组减弱(P<0.05);同组内,于细胞培养12、24、48、72 h,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表达水平与COPD模型大鼠远端PASMCs合成分泌IFN-γ呈正相关,抗HMGB1抗体为临床治疗COPD、抑制其全身炎症反应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慢性阻塞性疾病 动脉平滑肌细胞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时NF-κB和P53在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敖启林 熊密 +1 位作者 郝春荣 王迪浔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对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进行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无血清培养基 (SFM)组中 PASMC核因子 - κB(NF- κB)阳性指数明显低于低氧 48h (H48h)组 (P<... 对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进行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无血清培养基 (SFM)组中 PASMC核因子 - κB(NF- κB)阳性指数明显低于低氧 48h (H48h)组 (P<0 .0 5 ) ,H48h组 P5 3阳性指数与 SFM组相比有增高趋势。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指数(PI)在 SFM组明显低于 H48h组 (P<0 .0 5 ) ,SFM组抑制性 - κBα(I- κBα)的含量是 H48h组的 2 .5倍 ,SFM组的凋亡指数 (AI)明显高于 H48h组 (P<0 .0 5 ) ;NF- κB阳性指数与 AI呈负相关 (r=- 0 .737,P<0 .0 5 )而与 PI呈正相关 (r=0 .80 2 ,P<0 .0 5 )。提示 :低氧时 PASMC中 NF- κB活性明显增加 ,表明 NF- κB可能抑制 PASMC的凋亡并促进其增殖 ;低氧时 P5 3有增高的趋势 ,其对 PASM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可能被激活的 NF- κB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P53基因 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低氧 血管构型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Toll样受体4表达情况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鹏雁 蒋明 +2 位作者 王昌明 韩旭惠 李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603-2608,共6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也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下COPD大鼠模型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中Toll样受...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也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下COPD大鼠模型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中Toll样受体(TLR)4表达情况,以期为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COPD炎性反应及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3月,选取SPF级Wistar大鼠24只,雌雄对半,6~8周龄。适应性饲养大鼠1周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各12只。模型组大鼠于实验第1、14天经气道注入1μg/ml的LPS 200μl,置于自制有机玻璃舱,烟熏1 h/d,共8周;正常组大鼠于实验第1、14天经气道注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与模型组大鼠在同等条件下饲养8周。8周后,两组分别随机选取2只大鼠,开胸取肺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肺动脉平滑肌层TLR4表达情况。从模型组剩余大鼠中随机选取6只,分离、培养远端PASMCs,选用第3~6代(对数生长期)细胞,光镜下(×100)观察PASMCs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荧光显微镜下,×200)观察其α-肌动蛋白表达情况,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LPS 12 h组(加入1μg/ml的LPS 10μl作用12 h)、LPS 24 h组(加入1μg/ml的LPS 10μl作用24 h)、LPS 48 h组(加入1μg/ml的LPS 10μl作用48 h)、LPS 72 h组(加入1μg/ml的LPS 10μl作用72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ASMCs中TLR4表达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模型组肺泡壁断裂,肺泡融合,肺大泡形成,肺动脉平滑肌层明显增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病理表现符合典型的COPD病理改变。肺动脉平滑肌层TLR4表达情况:模型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TLR4表达阳性,且肺动脉平滑肌层染成黄色较正常组颜色明显加深。PASMCs形态及其α-肌动蛋白表达情况:光镜下PASMCs呈梭形、不规则生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层数增多,堆积形成"峰-谷"状;荧光显微镜下可见PASMCs胞质α-肌动蛋白表达阳性,胞质中有向细胞两极呈放射状分布的条丝状物,与细胞长轴平行,形态清晰。LPS 12 h组、LPS 24 h组、LPS 48 h组、LPS 72 h组PASMCs中TLR4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PS 24 h组、LPS 48 h组、LPS 72 h组PASMCs中TLR4表达水平均高于LPS 12 h组(P<0.05);LPS 48 h组、LPS 72 h组PASMCs中TLR4表达水平均高于LPS 24 h组(P<0.05)。结论 LPS诱导下COPD大鼠模型远端PASMCs中TLR4表达水平升高,猜测LPS可能通过TLR4信号通路诱导PASMCs的合成分泌功能,从而加重炎性反应及肺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脂多糖类 细胞 平滑肌 动脉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羟基苯乙酮对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洪志刚 王迪浔 +3 位作者 金肆 张晋 王晓良 叶笃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 研究 3、4 二羟基苯乙酮 (3、4 Dihydroxyace tophenone,DHAP)对钾通道的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全细胞膜片钳方法并观察 3、4 二羟基苯乙酮对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 ①将平滑肌细胞钳制... 目的 研究 3、4 二羟基苯乙酮 (3、4 Dihydroxyace tophenone,DHAP)对钾通道的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全细胞膜片钳方法并观察 3、4 二羟基苯乙酮对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 ①将平滑肌细胞钳制在 - 4 0mV ,给予从 - 30mV复极化至 +6 0mV、阶跃电压为 10mV、脉冲时间是 30 0ms的去极化刺激10次时 ,可记录到时间及电压依赖性的延迟整流钾电流。②在指令电位 +5 0mV、+6 0mV时 ,细胞外给予 10 -6mol·L-1DHAP 5min后 ,可使该电流由用药前 (12 97± 2 4 5 )、(16 83± 3 2 8)pA/pF ,增加至 (18 2 9± 2 6 3)、(2 2 90±3 2 1)pA/pF ,增加百分比为 4 1%和 36 % (P <0 0 5 ,n =6 )。结论 DHAP可能通过开放钾通道而舒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 ,这可能是其降低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3、4-二羟基苯乙酮 大鼠 动脉平滑肌细胞 钾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肺血管重建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杨 易斌 鲁开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4-987,共4页
低氧肺血管重建(hypoxia pulmomary vascular remodeling,HPVR)是多种血管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表型转换是HPVR病理过程中的基本病理变化。文中就HPVR中PASMCs表型... 低氧肺血管重建(hypoxia pulmomary vascular remodeling,HPVR)是多种血管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表型转换是HPVR病理过程中的基本病理变化。文中就HPVR中PASMCs表型转换相关通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管重建 动脉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次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人肺微小动脉平滑肌细胞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城 王健 +3 位作者 李冰 彭公永 胡锦兴 冉丕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分离和培养成人肺微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方法并鉴定该方法培养的传代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分次胶原酶消化法与传统胶原酶消化法进行细胞获得率、细胞存活率及培养成功率比较;绘制生长曲线对原代与传代细胞的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分离和培养成人肺微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方法并鉴定该方法培养的传代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分次胶原酶消化法与传统胶原酶消化法进行细胞获得率、细胞存活率及培养成功率比较;绘制生长曲线对原代与传代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细胞形态学观察、平滑肌肌动蛋白(SMα-actin)测定及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法进行细胞鉴定及纯度计算;比较原代与第10代细胞形态、SMα-actin含量、染色体数量及形态。结果:分次胶原酶消化法优于传统胶原酶消化法,细胞获得率(3.10±0.29vs1.20±0.35)×108cells/L、细胞存活率(69%vs21%)及培养成功率(61.5%vs16.7%)(P<0.01);传代细胞长至融合时间7 d快于原代细胞21d;细胞显典型的"峰-谷"状生长,胞浆内表达SMα-actin,细胞纯度达98%以上;原代与第10代细胞形态、SMα-actin含量、二倍体数量(78.13%vs76.47%)及形态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分次胶原酶消化法是一种简便、可行,获得高纯度、功能良好的成人肺微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方法。经过此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在10代以内传代培养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特性稳定,可用于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微小动脉 平滑肌细胞 分次胶原酶消化法 传统胶原酶消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信号通路对COP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分泌IFN-γ、PDGF-AB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鹏雁 蒋明 +2 位作者 韩旭惠 王昌明 杨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350-3353,共4页
目的: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COP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分泌IFN-γ、PDGF-AB中的作用。方法:消化、分离及纯化COPD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并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TLR-4抑制剂组(TAK242)、LPS+TAK242组;RT-PCR、Western ... 目的: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COP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分泌IFN-γ、PDGF-AB中的作用。方法:消化、分离及纯化COPD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并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TLR-4抑制剂组(TAK242)、LPS+TAK242组;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ASMCs中TLR4和NF-κB的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PASMCs上清液中IFN-γ、PDGF-AB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TLR-4和NF-κB的基因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IFN-γ、PDGF-A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AK242组显著降低(P<0.05);使用TAK242预处理后,再给予相同浓度LPS刺激,与LPS组相比,其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LPS介导的TLR4信号通路参与COPD大鼠PASMCs合成分泌IFN-γ、PDGF-AB因子的调控,进而影响炎症反应及肺血管重塑。本实验为临床早期干预COPD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TLR4信号通路 疾病 慢性阻塞性 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运学 王昌明 +4 位作者 蒋明 马礼兵 徐青 陈峰 吕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207-3210,共4页
目的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远端PASMCs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异同。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大鼠第1、14天经气... 目的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远端PASMCs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异同。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大鼠第1、14天经气道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无香烟烟雾暴露。COPD模型组大鼠于实验第1、14天经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溶液,200μg/次,香烟烟雾暴露1 h/d,共8周。模型建立后,组织块贴壁法提取并原代培养各组大鼠远端PASM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点;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鉴定PASMCs;CCK-8和细胞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PASMCs为长梭形或鱼尾状,为典型的"峰-谷"样生长;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鉴定所培养的细胞97%以上为PASMCs。COPD模型组PASMCs吸光度(1.079±0.119)高于对照组(0.871±0.041)(t=4.039,P<0.05)。COPD模型组PASMCs增殖(1.315±0.203)强于对照组(1.023±0.057)(t=3.387,P<0.05)。结论对照组与COPD模型组原代培养的PASMCs形态学相似,但生物学特性不同,功能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平滑肌 动脉 大鼠 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急性低氧促培养的兔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血栓素A_2和前列环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文科 胡德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0-312,共3页
目的 观察茶多酚 (teapolyphonels,TP)对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s)产生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PGI2 )及其比值的变化的影响 ,以探讨茶多酚对肺血管的作用及其途径。方法 采用培养的家兔PASMCs为材料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在低... 目的 观察茶多酚 (teapolyphonels,TP)对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s)产生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PGI2 )及其比值的变化的影响 ,以探讨茶多酚对肺血管的作用及其途径。方法 采用培养的家兔PASMCs为材料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在低氧和常氧及环加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干预下 ,培养液中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 PGF1α的含量。结果 低氧使PASMCs培养液中TXB2 和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含量及其比值显著增加。常氧和低氧条件下 ,终浓度为 3× 10 -5mol·L-1的茶多酚轻微降低TXB2 而明显提高 6 酮 PGF1α的含量 ;终浓度为 2 5× 10 -5mol·L-1的吲哚美辛明显降低TXB2 和 6 酮 PGF1α含量 ;茶多酚和吲哚美辛共同作用 ,TXB2 的含量降低无显著性 ,而 6 酮 PGF1α含量比单纯用吲哚美辛增加明显。结论 茶多酚可能通过增强PASMCs内PGI2 合成酶的活性在低氧时增强PASMCs产生PGI2 ,使TXA2 与PGI2 的比值显著降低而逆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急性低氧 动脉平滑肌细胞 血控素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培养对低氧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调节
17
作者 张志远 钱频 +4 位作者 王建春 程序 刘婷 钱桂生 王关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研究低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白细胞介素-1β、4、10、13(IL-1β、4、10、13)活性的影响,及复合培养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对其调... 目的研究低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白细胞介素-1β、4、10、13(IL-1β、4、10、13)活性的影响,及复合培养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对其调控作用。方法大鼠PASMCs单独培养或与PMVECs复合培养,分为正常组、低氧作用2h(H2)、6h(H6)、12h(H12)、24h(H24)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细胞上清中IL-1β、IL-4、IL-10、IL-13的活性。结果低氧刺激后PASMCs的IL-1β、IL-4、IL-10、IL-13活性2h开始升高,6h达高峰,12h降低;各时相点复合培养组均低于对应的单独培养组(P<0.01)。结论低氧可以激活PASMCs的IL-1β、IL-4、IL-10、IL-13活性,在复合培养条件下,PMVECs对此效应具有下调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复合培养 动脉 平滑肌细胞 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通过ERK1/2途径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上调Egr-1表达
18
作者 孟庆红 蔡直峰 +4 位作者 赵翠芬 李福海 孔清玉 夏伟 李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93-209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尾加压素Ⅱ(UⅡ)及其受体拮抗剂urantide对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及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在UⅡ诱导大鼠PAS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大...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尾加压素Ⅱ(UⅡ)及其受体拮抗剂urantide对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及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在UⅡ诱导大鼠PAS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PASMCs:(1)采用Brd U掺入实验测定不同浓度(1μmol/L、0.1μmol/L和0.01μmol/L)U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大鼠PASMCs增殖的影响;(2)采用real-time PCR检测U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p38 MAPK及Egr-1mRNA表达的影响;(3)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UⅡ、urantide及ERK1/2抑制剂PD98059对PASMCs磷酸化ERK1/2(p-ERK1/2)、p-SAPK、p-p38 MAPK和Egr-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UⅡ在一定浓度范围(1μmol/L、0.1μmol/L和0.01μ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P<0.01或P<0.05),这种增殖作用可被urantide拮抗(P<0.05);(2)UⅡ上调ERK1/2、SAPK及Egr-1 mRNA表达(P<0.01或P<0.05),PD98059和(或)urantide可拮抗UⅡ诱导的ERK1/2、SAPK和Egr-1 mRNA的表达(P<0.01或P<0.05),但对p-p38 MAPK无影响;(3)UⅡ可增加PASMCs p-ERK1/2、p-SAPK及Egr-1蛋白表达(P<0.01或P<0.05),urantide及PD98059可拮抗UⅡ诱导的p-ERK1/2、p-SAPK和Egr-1蛋白表达(P<0.01,P<0.05)。结论:UⅡ可能通过ERK1/2途径诱导PASMCs增殖和上调Egr-1表达,Egr-1可能通过激活ERK1/2途径参与了PASMCs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动脉平滑肌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血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与FasL在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诱导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童祥丽 朱洁 +3 位作者 王浩 陆梅 丁伟伟 李泽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9-581,I0005,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Fas与Fas L在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诱导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制备。大鼠PASMCs的培养及a-SMA细胞免疫荧光鉴定。MTT法... 目的:探讨Fas与Fas L在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诱导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制备。大鼠PASMCs的培养及a-SMA细胞免疫荧光鉴定。MTT法筛选最佳含药血清及最佳低氧时间。正式实验根据MTT结果分为常氧对照组,低氧模型组,最佳含药血清组,含药血清作用最佳低氧时间后,TUNEL-FITC/DAPI法检测各组PASMCs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ASMCs的Fas与Fas L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低氧模型组比较,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可明显促进低氧大鼠PASMCs的凋亡,但细胞内Fas与Fas L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能有效抑制低氧大鼠PASMCs增殖作用,促进其凋亡,但Fas/Fas L死亡受体通路可能不参与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诱导低氧大鼠PASMCs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白平胶囊 含药血清 动脉平滑肌细胞 凋亡 死亡受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对肝肺综合征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庆文 陈崇会 +3 位作者 吴玉龙 鲁开智 易斌 廖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3-MA对PASMCs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PASMCs,设立空白对照组和低(2.0 mmol/L)、中(4.0 mmol/L)及高剂量组(8.0 mmol/L)。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3-MA对PASMCs中自噬水平标志蛋白LC3Ⅱ、OPN以及Vimenti... 目的:探讨3-MA对PASMCs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PASMCs,设立空白对照组和低(2.0 mmol/L)、中(4.0 mmol/L)及高剂量组(8.0 mmol/L)。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3-MA对PASMCs中自噬水平标志蛋白LC3Ⅱ、OPN以及Vimentin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3-MA对PASMCs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3-MA作用于PASMCs后,细胞自噬水平和增殖能力降低,呈剂量依赖性;LC3Ⅱ、OPN以及Vimentin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MA可以下调大鼠PASMCs的LC3Ⅱ表达,抑制PASMCs合成表型标志蛋白OPN、Vimentin的表达,显著降低PASMCs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自噬 动脉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