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对肺组织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罗自强 冯丹丹 +2 位作者 岳少杰 张长青 孙秀泓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PS)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血清成年大鼠肺组织培养 ,液体闪烁计数测定肺组织 [3H]胆碱掺入量 ,化学定磷法及薄层层析法测定总磷脂 (TPL)及磷脂酰胆碱 (PC)。结果 :参附注射液以剂量依赖方式...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PS)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血清成年大鼠肺组织培养 ,液体闪烁计数测定肺组织 [3H]胆碱掺入量 ,化学定磷法及薄层层析法测定总磷脂 (TPL)及磷脂酰胆碱 (PC)。结果 :参附注射液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肺组织 [3H]胆碱的掺入 ,并提高肺组织总磷脂、PC的含量及PC/TPL比值 ,该效应可被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和钙调蛋白抑制剂W7阻断。人参总皂甙及单体Rb1,Rg1均可促进 [3H]胆碱的掺入。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以促进PS的合成 ,其效应有赖于PKC及钙调蛋白的介导 ,人参皂甙是参附注射液促PS合成的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肺组织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影响 人参皂甙 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B的活性作用
2
作者 金勤立 曲淑敏 +4 位作者 马安卿 吴静怡 顾建人 徐锦 孙家娥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为今后制备人工PS打下基础,用固相合成成熟段SP-B,用膜天平测定法和大鼠肺出血模型,观察它在体内、外的活性作用。结果:人工合成的磷脂加入合成SP-B在体外能降低表面张力至10mN/m以下,并增加滞后环面积;在体内能... 为今后制备人工PS打下基础,用固相合成成熟段SP-B,用膜天平测定法和大鼠肺出血模型,观察它在体内、外的活性作用。结果:人工合成的磷脂加入合成SP-B在体外能降低表面张力至10mN/m以下,并增加滞后环面积;在体内能预防大鼠肺出血,使肺指数从0.73降至0.58(P<0.05),血清脂质过氧化物(nmol/L)从4.83降至2.74(P<0.01),肺泡血浆蛋白质(g/kg干肺)渗出从70.58降至21.98(P<0.01)。合用人工合成的SP-B优于单纯应用人工合成磷脂组,并与应用天然PS组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固相多肽合成 蛋白脂质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喉罩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郑观荣 张志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6-296,共1页
传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通过气管插管送入新生儿肺中,但由于气管插管可导致口腔内软组织损伤、声门下水肿,新生儿缺氧时更易发生心跳骤停。故2009年1月起我院试行经喉罩气管内应用PS的方法治疗N... 传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通过气管插管送入新生儿肺中,但由于气管插管可导致口腔内软组织损伤、声门下水肿,新生儿缺氧时更易发生心跳骤停。故2009年1月起我院试行经喉罩气管内应用PS的方法治疗NRDS,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面活性物质 治疗 临床观察 应用 喉罩 气管插管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的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尔凡 杨宗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93-495,共3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的调控研究进展谢尔凡杨宗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630038)中国图书分类号R332.2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混合物,主要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肺泡腔,... 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的调控研究进展谢尔凡杨宗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重庆630038)中国图书分类号R332.2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混合物,主要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肺泡腔,其生理功能包括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合成 分泌 转化 清除 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豚鼠肺泡衬里层肺表面活性物质超微结构的改变
5
作者 孙雨 方凤 +2 位作者 汪隽瑛 李慧 满立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77-1379,共3页
采用血管灌注固定与组织块固定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哮喘豚鼠肺泡衬里层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1)表面活性膜内出现异常PS超微结构;(2)下相中出现某些PS结构;(3)肺泡腔内巨噬细胞易见,其胞饮小体内可见残存的PS结构;... 采用血管灌注固定与组织块固定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哮喘豚鼠肺泡衬里层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1)表面活性膜内出现异常PS超微结构;(2)下相中出现某些PS结构;(3)肺泡腔内巨噬细胞易见,其胞饮小体内可见残存的PS结构;(4)单位肺泡区内表面活性较大的PS结构个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提示哮喘时存在PS超微结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豚鼠 泡衬里层 表面活性物质 超微结构 血管灌注固定 组织块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肺发育不同阶段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陈玥 杜江 +1 位作者 赵倩 封志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在人胚胎肺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的特征.方法取11~36周人胎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胚肺各个发育阶段的成熟度,免疫组化检测SP-D时相性表达特征.结果人胚胎发育12周肺组织开始表达SP-D...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在人胚胎肺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的特征.方法取11~36周人胎肺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胚肺各个发育阶段的成熟度,免疫组化检测SP-D时相性表达特征.结果人胚胎发育12周肺组织开始表达SP-D,定位于胚肺支气管上皮和肺泡Ⅱ型细胞(AECⅡ)胞质内,在胚肺发育小管期和囊泡期逐渐表达增强;开始由支气管近端逐渐向肺泡Ⅱ型细胞迁移.肺发育末期至出生后,SP-D均在AECⅡ中稳定表达. 结论SP-D随着胎肺发育成熟,表达逐渐增强,阳性细胞开始出现于胚肺支气管上皮细胞,逐渐定位于肺泡Ⅱ型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泡Ⅱ型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对大鼠肺脏磷脂合成的影响
7
作者 安海燕 杨拔贤 +1 位作者 李志红 马瑞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Iso)对正常大鼠肺脏磷脂酰胆碱(PC)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78只Wistar大鼠随机取出6只设为空白组(E组),吸入空气。剩余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吸入4、8h和吸入8h停药2h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Iso)对正常大鼠肺脏磷脂酰胆碱(PC)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78只Wistar大鼠随机取出6只设为空白组(E组),吸入空气。剩余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吸入4、8h和吸入8h停药2h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C浓度,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磷酸胆碱二胞苷酰基转移酶(CCT)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间肺组织CCTmRNA和匀浆中CCT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C2组BALF中PC含量及肺组织微粒体CCT蛋白的表达量均低于E组和B1组、C1组(P<0.05),停药后2h恢复。吸入Iso8h时,B2组、C2组BALF中PC含量及肺组织微粒体CCT蛋白的表达量均低于D2组(P<0.05),同时C2组低于A2组(P<0.05)。结论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异氟醚可降低大鼠正常肺脏磷脂合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CCT活性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表面活性物质 磷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育期牦牛血浆和心肌中心钠素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莉 俞红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组织 心钠素 牛血浆 发育期 表面活性物质 内分泌功能 测定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