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护理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岚 沈文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7年收治的685例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8年收治的7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通过Caprini风险评估、分级,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比...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7年收治的685例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8年收治的7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通过Caprini风险评估、分级,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血液指标、胸管引流量及留置时间、血栓栓塞事件、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7d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术后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及肺血栓栓塞发生率、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癌切除 静脉血栓 肺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全大补汤联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对肺癌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晓飞 杨哲 +1 位作者 索凤茹 宋文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379-2382,共4页
目的:探究十全大补汤联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对肺癌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影响,为临床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癌切除术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 目的:探究十全大补汤联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对肺癌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影响,为临床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癌切除术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辅助十全大补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入组时、治疗2周后、4周后在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IgA、IgM、IgG)和生命质量(包括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乏力、胸痛、心悸气短)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IgA、IgM、IgG、乏力、胸痛、心悸气短、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联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能提高肺癌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命质量,提高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全大补汤 早期肠内营养 肺癌切除 免疫功能 临床症状 生命质量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下肺癌切除术中肿瘤组织阻塞双腔管一例
3
作者 彭培培 王忠云 +1 位作者 马蓉 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77-977,共1页
关键词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癌切除 肿瘤组织 双腔管 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功能检查 弥散功能障碍 双腔气管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切除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戴伟 王小文 +3 位作者 黄春 向小勇 蒋迎九 吴庆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3-577,共5页
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是肺癌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POAF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住院费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目前,肺癌POAF的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 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是肺癌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POAF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住院费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目前,肺癌POAF的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工具。该文就肺癌POAF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发病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切除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疼痛相关患者报告结局与恐动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1
5
作者 张馨元 张小红 +3 位作者 陈经欣 余艳 曾天裕 李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疼痛相关患者报告结局与恐动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12例胸腔镜辅助下肺癌切除术患者于术后第1天使用恐动症评估简表和国际疼痛疗效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为38.68%,恐动水平评分...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疼痛相关患者报告结局与恐动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12例胸腔镜辅助下肺癌切除术患者于术后第1天使用恐动症评估简表和国际疼痛疗效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为38.68%,恐动水平评分25(23,29)分;女性患者更易发生恐动症;疼痛严重程度、疼痛对功能情绪的影响和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感知与恐动水平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恐动水平较高,疼痛相关患者报告结局不佳加重了恐动水平。应针对患者疼痛特点和心理特征,减轻其对术后康复锻炼的恐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手术 肺癌切除 恐动 疼痛 患者报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旁阻滞可改善肺癌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3
6
作者 麦冬梅 饶艳 +4 位作者 陈东泰 李强 何雯 曾维安 邢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6-1531,共6页
目的 探索胸椎旁阻滞(TPVB)对肺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中心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受单纯全身麻醉(GA)或全身麻醉联合TPVB(TPVB+GA)下肺癌切除术的初治肺癌患者,并通过对基线特征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以1∶2分别纳入47例T... 目的 探索胸椎旁阻滞(TPVB)对肺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中心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受单纯全身麻醉(GA)或全身麻醉联合TPVB(TPVB+GA)下肺癌切除术的初治肺癌患者,并通过对基线特征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以1∶2分别纳入47例TPVB+GA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和94例GA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胸椎旁阻滞对肺癌切除术患者5年总生存时间(OS)、无复发生存时间(PFS)、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等的影响。结果 生存分析显示TPVB+GA组患者PFS较GA组显著延长(log-rank P=0.034),其中TPVB+GA组优势比OR 0.45(95%CI,0.33-0.89);进一步对各临床参数作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再次验证了上述结果,TPVB是肺癌手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OR=0.33,95%CI,0.16-0.66)。Cox回归生存分析还发现术中瑞芬太尼使用剂量较低与肺癌患者预后较好有显著相关(P=0.017,OR=0.47,95%CI,0.25-0.87),卡方检验则表明TPVB明显降低术中瑞芬太尼剂量。结论 胸椎旁阻滞可延长肺癌切除术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阻滞 肺癌切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化疗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患者应用舒尼替尼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珍贵 钟云华 程玉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908-2912,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切除患者应用舒尼替尼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肺癌切除,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舒尼替...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切除患者应用舒尼替尼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肺癌切除,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舒尼替尼治疗)和对照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和安全性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评价。检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00%)和疾病控制率(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EA、CYFRA 21-1和TS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表达显著升高,而CD8+表达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带瘤中位缓解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疾病进展时间(TTP)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肺癌切除患者应用舒尼替尼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切除 舒尼替尼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跳前降支冠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肺癌切除术1例
8
作者 陈健 徐刚 +4 位作者 张建 周浩 冯天钹 汤阳 刘达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7-168,共2页
患者男,67岁,因"活动后胸闷、胸痛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以胸骨中下段后面为主,为压榨样疼痛,无左肩背部及下颌放射痛,持续约1-2 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发作时心悸、大汗淋漓。
关键词 冠脉旁路移植术 肺癌切除 前降支 不停跳 骨中下段 自行缓解 大汗淋漓 胸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肺功能减退施行肺癌切除的麻醉处理
9
作者 马毓芬 金定炼 周全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6-96,共1页
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病人行肺癌切除手术,应积极创造条件,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生存时间和治疗效果。因此,加强麻醉处理,是众所关心的问题。本院从1964年3月至1982年6月对25例伴有严重肺功能减退的肺癌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取得成功。
关键词 肺功能减退 肺癌切除 麻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切除术中突发严重缺氧三例
10
作者 胡春华 赵为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90-790,共1页
关键词 肺癌切除 右中下肺叶切除 急性呼吸道梗阻 雷米芬太尼 缺氧 双腔气管导管 阿曲库铵 中央型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齐畅 田攀文 李为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6,共9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改善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逐渐证明了免疫治疗对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关...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改善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逐渐证明了免疫治疗对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关于新辅助治疗背景下免疫联合策略的探索、治疗相关副作用、预后生物标志物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可切除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引发了新的思考,并讨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围手术期 切除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静涛 王欣然 +3 位作者 韩斌如 强莹 刘雪琪 张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4-569,共6页
目的探讨≥60岁的老年肺癌患者行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下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病房住院手术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资料,将其中诊断为并发心... 目的探讨≥60岁的老年肺癌患者行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下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病房住院手术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资料,将其中诊断为并发心律失常的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心律失常组),诊断为非心律失常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心律失常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在住院期间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为19%。其中年龄、高血压、术后便秘、手术方式、血清白蛋白浓度是患者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老年肺癌患者可通过年龄、高血压、术后便秘、手术方式、血清白蛋白浓度异常等几项指标来推断发生术后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治疗,以达到尽早诊断及预防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胸腔镜 肺癌切除 心律失常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双袖状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荷番 李琛 黄珍治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肺癌双袖状切除 麻醉处理 肺癌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局部晚期肺癌扩大切除的手术配合
14
作者 蒋玮 陈素兰 余咏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9-10,共2页
对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在体外循环(CPB)技术支持下施行肿瘤扩大切除术。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1例术后18h并发呼吸衰竭死亡;8例无术后并发症,均临床痊愈出院。随访1~12个月,1例因脑转移而死亡,其余7例仍存活。提示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 对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在体外循环(CPB)技术支持下施行肿瘤扩大切除术。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1例术后18h并发呼吸衰竭死亡;8例无术后并发症,均临床痊愈出院。随访1~12个月,1例因脑转移而死亡,其余7例仍存活。提示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时,CPB可降低外科手术的危险性,扩大手术的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晚期 体外循环 肺癌扩大切除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康复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吕兰 李旭 +3 位作者 邱明链 陈梅贞 黄德清 杨家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9-1023,共5页
随着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肺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但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如合并中重度COPD、长期吸烟、心肺耐力低下等,术后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生存质量降低也是一... 随着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肺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但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如合并中重度COPD、长期吸烟、心肺耐力低下等,术后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生存质量降低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术前术后的肺康复是否可降低肺癌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时间、研究对象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所有区别,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发生率 肺癌手术 肺康复 肺癌切除 生存质量 高危患者 术前术后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评价肺癌术后恢复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瑜晨 倪隽 沈光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4,58,共5页
目的:使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QRS)研究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并对电视辅助式胸腔镜手术(VATS)和开胸术后恢复质量进行比较。方法:使用PQRS量表对140例肺部病变患者术前、术后1天(1d)、3天(3d)、7天(7d)、14天(14d)、1月(1m)的恢复情... 目的:使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QRS)研究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并对电视辅助式胸腔镜手术(VATS)和开胸术后恢复质量进行比较。方法:使用PQRS量表对140例肺部病变患者术前、术后1天(1d)、3天(3d)、7天(7d)、14天(14d)、1月(1m)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筛选纳入的符合标准并完成PQRS量表评估的95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VATS组和开胸组,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除了麻醉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其他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VATS组患者的总恢复率明显高于开胸组(P<0.05)。VATS组患者在感受伤害性因素、情感因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开胸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生理性因素和认知能力的恢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QRS量表能有效地评估肺癌患者术后恢复质量,VATS能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RS量表 肺癌切除 术后恢复质量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全腔镜肺癌根治术113例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徐春 马海涛 +6 位作者 倪斌 何靖康 李畅 丁成 李广斌 王宇轩 赵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427,共4页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已经被广泛接受,本研究探讨单操作孔全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为11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单操作孔全腔镜肺癌根治术。胸腔镜观察孔取...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已经被广泛接受,本研究探讨单操作孔全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为11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单操作孔全腔镜肺癌根治术。胸腔镜观察孔取腋中线后侧第8肋间,切口约1.5 cm,操作孔取腋前线第4或5肋间,切口长约2 cm-4 cm,经单一操作孔完成胸腔内手术操作。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5例患者因术中大出血行操作孔撑开;平均手术时间(178.24±31.37)min,平均术中失血(213.56±62.38)mL,术中清扫淋巴结5枚-22枚。3例患者因术后并发症再次行胸腔镜下手术,其中2例为迟发性出血,1例为乳糜胸。全组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肺癌诊断,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17±2.93)d。术后患者均顺利恢复,随访2个月-38个月仅5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单操作孔全腔镜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进一步降低了创伤,可以作为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常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肺叶切除肺癌根治术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宁晓丽 刘伟 +3 位作者 李娟 邱诚 解凤磊 闫声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行胸腔镜肺部手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患者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18~64岁,BMI 18...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行胸腔镜肺部手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患者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ESPB组(C组)和艾司氯胺酮联合ESPB组(D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完成超声引导下ESPB,随后C组采用舒芬太尼行麻醉诱导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D组用艾司氯胺酮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术后PCIA。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1、6、12、24、48 h患者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PCIA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麻醉苏醒时间、术后2 d内术后恶心、呕吐及艾司氯胺酮有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前1 d、术后2 d采用40项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评估患者恢复质量。术前1 d及出院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与C组比较,D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2 d QoR-40评分明显升高,出院时HAD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ESPB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安全有效,围术期镇痛完善,不良反应少,患者早期恢复质量较高,为此类手术提供一种新的麻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竖脊肌平面阻滞 肺癌切除 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阿片类药物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