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pulmonary rehabilitation,PR)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根据循证“6S”金字塔模型从上到下逐层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pulmonary rehabilitation,PR)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根据循证“6S”金字塔模型从上到下逐层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指南网、医脉通指南网、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国际胸外科学会等国内外循证资源和数据库中关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PR的证据,并由2名接受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独立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汇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1日。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总结出PR目的、康复时机、治疗团队、动态评估、术前康复训练、术后康复训练、全程综合性康复训练7个维度共20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肺癌患者围手术期PR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可为围手术期的肺癌患者提供全面的PR措施提供循证依据和参考。但建议医务人员在应用和转化证据时,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证据,并及时更新相关证据。展开更多
文摘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15%,恶性程度高,尽管对治疗敏感,但患者缓解持续时间短,预后极差。在化疗时代,广泛期SCLC(extensive stage SCLC,ES-SCLC)患者5年总生存率约为5%,到了免疫治疗时代,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成为ES-SCLC一线治疗的新标准,疗效有所提升,但仍只有少数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5年生存率仅约10%左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ES-SCLC患者的后线治疗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开发ES-SCLC的新疗法。
文摘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pulmonary rehabilitation,PR)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根据循证“6S”金字塔模型从上到下逐层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指南网、医脉通指南网、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国际胸外科学会等国内外循证资源和数据库中关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PR的证据,并由2名接受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独立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汇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1日。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总结出PR目的、康复时机、治疗团队、动态评估、术前康复训练、术后康复训练、全程综合性康复训练7个维度共20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肺癌患者围手术期PR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可为围手术期的肺癌患者提供全面的PR措施提供循证依据和参考。但建议医务人员在应用和转化证据时,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证据,并及时更新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