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8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住院患儿临床表现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小红 徐益萍 卢美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特征及病因构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8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病因构成、外周血嗜...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特征及病因构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8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病因构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程度与病因的关系。结果:临床表现为发热19例(21.6%),腹痛15例(17.0%),咳嗽和/或气急14例(15.9%),皮疹13例(14.8%),便血11例(12。5%),腹泻6例(6.8%);因感染导致28例(31.8%),其中急性支气管肺炎11例,寄生虫感染9例,败血症4例,泌尿系感染2例,蜂窝织炎1例,胆囊炎合并胰腺炎1例;因变态反应性疾病导致25例(28.4%);因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导致20例(22.7%);因免疫缺陷病导致3例(3.4%,均呈中重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因新生儿溶血症、血液系统肿瘤导致各2例(各占2.3%),因嗜酸细胞性膀胱炎、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肾病综合征导致各1例;不明原因5例(5.7%)。结论:住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症状以发热、腹痛、咳嗽和/或气急较为常见;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其常见病因,寄生虫为最常见的明确病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中重度增多患儿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诊断 嗜酸粒细胞增多/病因 胃肠疾病/病因 肺疾病/病因学 儿童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胸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燕凤 卢美萍 陈志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胸膜病变受累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0年,收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初诊的非感染性SLE患儿133例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肺胸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影像... 目的:了解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胸膜病变受累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0年,收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初诊的非感染性SLE患儿133例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肺胸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133例SLE患儿中并发肺胸膜病变者45例(33.83%),其中有呼吸系统表现者30例(66.67%),无呼吸系统表现者15例(33.33%);呼吸系统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55.56%),其次为呼吸困难和胸痛(15.56%和11.11%);只有28.89%患儿肺部可闻及干和/或湿性罗音。肺胸膜病变类型以胸腔积液/胸膜炎最多(32例,71.11%),其次为支气管肺炎样改变(21例,46.67%)和肺间质病变(13例,28.89%)。与无肺胸膜病变组比较,肺胸膜病变组患儿白细胞减少、补体C3减低、抗dsDNA抗体(+)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异常,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异常,以及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m抗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SLE累及肺胸膜病变发生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病例可无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但白细胞减少、补体C3减低、抗dsDNA抗体(+)的SLE患儿肺胸膜病变发生率较高。建议SLE患儿常规行胸片或HR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并发症 胸膜疾病/病因 胸膜疾病/放射摄影术 疾病 间质性/放射摄影术 疾病 间质性/病因 胸膜炎/放射摄影术 胸膜炎/病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