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奇霉素治疗孕妇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孙丽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3-225,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孕妇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孕妇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抗感染,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抗感... 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孕妇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孕妇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抗感染,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比较患者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肺部症状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肺部症状情况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孕妇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总体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孕妇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相对于红霉素安全性更高,是安全有效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红霉素 肺炎支原体感染 原体肺炎 随机对照研究 孕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构建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
2
作者 洪华林 孟鸿鑫 +1 位作者 王飞 邵伟芳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12-216,共5页
目的:基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构建其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59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肺炎支原... 目的:基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构建其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59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构建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及预测效能评估。结果:595例患儿中101例发生预后不良,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6.97%(101/595)。预后不良组年龄<5岁、病程≥7d、病情严重程度(重度)、外周血CD4^(+)/CD8^(+)<1.4、胸腔积液、发热时间、外周血CD4^(+)/CD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DW、CRP、IL-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LT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严重程度(重度)、外周血CD4^(+)/CD8^(+)<1.4、胸腔积液、PDW≥14.51%、CRP≥32.34 mg/L、IL-2≥2.96 pg/ml、PLT<185.18×10^(9)/L是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风险的一致性良好(χ^(2)=3.749,P=0.681),Calibration曲线显示,校正曲线贴近于理想曲线。Bootstrap法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C指数为0.841(95%CI:0.778~0.948),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风险模型预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P<0.001)。结论:病情严重程度(重度)、外周血CD4^(+)/CD8^(+)<1.4、胸腔积液、PDW≥14.51%、CRP≥32.34 mg/L、IL-2≥2.96 pg/ml、PLT<185.18×10^(9)/L是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儿童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炎合剂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M1巨噬细胞活化及Th2型免疫应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玲 董善武 +4 位作者 陈咏丽 陶双 何春枝 陈静 田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4-1918,共5页
目的:探讨支炎合剂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活化及辅助性T细胞2(Th2)型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MP组、支炎合剂组和阿奇霉素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通过鼻滴MP菌液(1×10^(7)CFU... 目的:探讨支炎合剂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活化及辅助性T细胞2(Th2)型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MP组、支炎合剂组和阿奇霉素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通过鼻滴MP菌液(1×10^(7)CFUs/ml)制成MP感染模型,支炎合剂组给予支炎合剂灌胃治疗,阿奇霉素组给予阿奇霉素灌胃治疗,对照组、MP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并进行病理评分,固体培养法检测小鼠肺组织MP载量变化,流式细胞法检测小鼠肺组织M1巨噬细胞水平,PCR检测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CXC趋化因子1(CX-CL1)mRNA水平,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IL-4、IL-5、IL-10、IL-1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P组、支炎合剂组和阿奇霉素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MP载量、F4/80^(+)细胞水平、CD86^(+)/F4/80^(+)、MHCⅡ^(+)/F4/80^(+)和iNOS、TNF-α、CXCL1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IL-4、IL-5、IL-10、IL-13水平和p-p65/p65、p-IKK/IKK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支炎合剂组和阿奇霉素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MP载量、F4/80^(+)细胞水平、CD86^(+)/F4/80^(+)、MHCⅡ^(+)/F4/80^(+)和iNOS、TNF-α、CXCL1 mRNA水平均低于MP组(P<0.05),肺组织IL-4、IL-5、IL-10、IL-13水平均高于MP组(P<0.05),肺组织pp65/p65、p-IKK/IKK蛋白表达低于MP组(P<0.05)。结论:支炎合剂可改善MP感染小鼠肺损伤,可能与降低M1巨噬细胞活性、增加Th2免疫应答、抑制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炎合剂 经典激活巨噬细胞 Th2型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链球菌K12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的预防作用
4
作者 苏晓玲 廖道庸 +6 位作者 李超 陈丽 王婧芸 甘甜 罗浩荡 伍宁 何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00-2307,共8页
目的探讨唾液链球菌K12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2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益生菌组(K12+PBS组)单纯Mp感染组(PBS+Mp组)益生菌预防组(K12+Mp组),5只/组。Mp感染3d后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目的探讨唾液链球菌K12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2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益生菌组(K12+PBS组)单纯Mp感染组(PBS+Mp组)益生菌预防组(K12+Mp组),5只/组。Mp感染3d后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ELISA检测血清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RT-qPCR检测肺组织中Mp的P1和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ARDS)毒素,肺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趋化因子1(CXCL1)、肺部重塑功能基质金属酶9(MMP9)、粘蛋白5ac(MUC5ac)、胶原蛋白3al(Col3al)、Toll样受体2(TLR2)及TLR4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TLR2和TLR4蛋白水平变化;HE染色和AB/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肺部气道重塑变化。结果K12+Mp组的P1、CARDSmRNA表达和BALF中白细胞数量较PBS+Mp组相比降低(P<0.05)。K12+Mp组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肺组织中TNF-α(P<0.001)IL-6(P<0.01)和CXCL1(P<0.05)的mRNA表达都呈下降趋势,且TLR2(P<0.01)和TLR4(P<0.001)的表达也降低。K12+Mp组肺组织中MMP9(P<0.001)MUC5ac(P<0.001)和COL3A1(P<0.0001)的mRNA表达呈现下降的趋势,AB/PAS染色显示粘液分泌降低。结论K12益生菌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预防给药能有效减轻Mp感染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同时能够有效改善肺组织气道重塑功能和肺部损伤,对Mp感染小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K12 肺炎原体 口腔益生菌 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高危评分患儿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聪 蒋余强 钟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高危评分患儿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期高危评分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究急性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高危评分患儿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期高危评分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冠脉病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WBC、CRP等炎性因子水平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治疗组患儿冠脉病变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急性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高危评分患儿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阿司匹林 丙种球蛋白 高危评分 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76
6
作者 秦雨春 杨丽萍 +3 位作者 曲东 张悦 王静霞 王娅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诊断 误诊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1
7
作者 张晓波 王立波 +1 位作者 张灵恩 张明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4-346,共3页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采用SERODIA-MYCOⅡ明胶凝集法检测血MP-IgM,对MP-IgM≥1:80且鼻咽部洗液呼吸道病毒检测和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确诊为MP感染的11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采用SERODIA-MYCOⅡ明胶凝集法检测血MP-IgM,对MP-IgM≥1:80且鼻咽部洗液呼吸道病毒检测和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确诊为MP感染的11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①110例患儿均有呼吸道表现,56例(50.9%)肺外脏器受累,其中年长儿51例;受累脏器中以泌尿、消化、血液系统多见,分别为37.5%、35.7%、21.4%,皮肤损害(1.8%)少见;全部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4 d左右好转。②实验室检查中:血MP-IgM均≥1:80,痰MP-PCR阳性率28.2%,痰MP培养阳性率20.0%,冷凝集试验阳性率5%。提示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脏器受累,尤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更易造成误诊;对于治疗不理想及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注意有无MP感染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测,以及早确诊,对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外脏器 临床分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41
8
作者 刘王凯 蒋小云 +1 位作者 黄越芳 庄思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MP-IgM、IgG,对MP-IgM≥1:80且确诊为MP感染的6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2例中257例(40.66%)发生肺外不同脏器、系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MP-IgM、IgG,对MP-IgM≥1:80且确诊为MP感染的6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2例中257例(40.66%)发生肺外不同脏器、系统的损害,其中以消化、泌尿及血液系统多见,分别为41.25%、31.52%和20.62%。全部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4 d好转。【结论】MP感染常引起肺外并发症,当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易造成误诊误治。因此对于治疗不理想及不能完全以细菌、病毒感染解释的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尽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外并发症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00年广州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50
9
作者 万根平 陈焕辉 +1 位作者 朱冰 何翠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17-318,共2页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方法 :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方法 (PA)对广州市儿童医院部分住院及门诊肺炎儿童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 (MP IgM)检测。结果 :6年共检测肺炎儿童 10 0 98例 ,阳性数为 2 0...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方法 :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方法 (PA)对广州市儿童医院部分住院及门诊肺炎儿童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 (MP IgM)检测。结果 :6年共检测肺炎儿童 10 0 98例 ,阳性数为 2 0 79例 ,阳性率为 2 0 6 %。 1岁以内婴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6 3%。~ 6岁组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2 3 6 %。 >6岁组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40 7%。发病时间分布上 ,全年皆有不同程度MP感染病例发生 ,10~ 12月MP感染发病率比其它月份高。 1995~ 2 0 0 0年MP阳性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 :MP是儿童时期肺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1~ 6岁组其它病原引起的肺炎多于MP引起的肺炎 ,>6岁学龄儿童肺炎以MP肺炎为主。肺炎支原体引起儿童肺炎有增加的趋势 ,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 发病率 发病季节 发病年龄 广州地区 防治 1995-2000年 调查分析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阎雪 刘英 +1 位作者 王昆 佟振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5-475,共1页
回顾性分析了 3 1例血清学阳性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资料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 ,发现儿童及青少年常见 ,男女无差别 ,冬秋季好发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
关键词 冷凝集反应 肺炎支原体感染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探讨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勇 彭倩 +1 位作者 詹文 祝俭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原体(MP) 关系探讨 呼吸道感染 儿童 MP感染 治疗基础 特异性抗体 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8、TNF-α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中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宝西 杨敏 李武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对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和14例伴胸腔积液患儿胸水进行白细胞介素 -8(IL_8)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_α进行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IL_8和TNF_...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对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和14例伴胸腔积液患儿胸水进行白细胞介素 -8(IL_8)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_α进行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IL_8和TNF_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 ,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胸腔积液患儿X线胸片检查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者 ,血清和胸水中IL_8、TNF_α水平较肺部无纤维化改变者明显增高 ,胸片检查肺部无纤维化改变者 ,其血清与胸水中IL_8、TNF_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_8和TNF_α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也是导致肺部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8 TNF-Α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 免疫学 发病机制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惠榕 萧剑雄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2-1066,共5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流行病学 神经系统病变 肺外并发症 呼吸道病原体 上呼吸道感染 气管炎 MP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9例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善玉 于方军 +1 位作者 王玉梅 鲁继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临床诊治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唱浩 李小英 +8 位作者 茅宝山 余玛珍 徐通 刘双安 单海燕 沈为群 孙丽萍 皇甫蔓晟 颜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和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MPP)气道高反应的成本及效果。方法以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37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185例(抗体滴度≥1:160或双...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和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MPP)气道高反应的成本及效果。方法以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37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185例(抗体滴度≥1:160或双份血清试验4倍以上升高),将其中合并气道高反应的118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并分为常规治疗(A组)、常规治疗+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B组)及常规治疗+孟鲁司特钠(C组),统计各组患儿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治疗后刺激性咳嗽持续时间、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测定呼吸峰流速值;以上海市二级甲等医院的收费标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气道高反应的发生率为63.8%;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应用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与孟鲁司特钠均可缩短患儿刺激性咳嗽的病程;成本-效果分析提示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组的成本效果优于孟鲁司特钠组,成本-效果比为0.86(P<0.05)。结论考虑临床疗效和医疗费用,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治疗无其他合并症的MPP患儿较孟鲁司特钠有更好的成本-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肺炎 气道高反应 成本-效果分析 孟鲁司特钠 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 肺炎支原体感染 刺激性咳嗽 常规治疗 住院患儿 临床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黄清肺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薇 李明晖 +1 位作者 苏美霞 马建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研究银黄清肺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并将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 目的:研究银黄清肺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并将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银黄清肺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时间、咽痛消失时间、胸片病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3.25±0.71)d、咽痛消失时间(3.11±0.35)d、胸片病灶消失时间(4.91±0.65)d、治愈时间(5.13±2.41)d明显少于对照组(6.48±0.91)d、(6.15±0.15)d、(13.89±2.74)d、(8.95±6.66)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WBC(4.01±0.03)×10^9/L、CRP(4.58±0.08)m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WBC(4.31±0.21)×10^9/L、CRP(5.24±2.28)mg/L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采用银黄清肺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体温恢复时间、咽痛消失时间、胸片病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 银黄清肺胶囊 左氧氟沙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悬液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恒贵 曹兰芳 +1 位作者 卢燕鸣 马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5-417,共3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儿童肺炎 辅助治疗 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MP感染 悬液 喘息发作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支口服液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鼠IL-2的水平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亚贤 王秀敏 +1 位作者 王婷婷 王有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04-1504,共1页
关键词 口服液 肺炎支原体感染 IL-2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技术检测咳嗽患儿咽部肺炎支原体感染率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江舒 藏权祖 +2 位作者 梅映雪 栾福伦 王小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5-186,共2页
肺炎支原体(Mp)是整个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随着对Mp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国内外有关Mp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今年2~5月份在我科就诊的230名咳嗽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Mp感染的检测,并就PCR... 肺炎支原体(Mp)是整个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随着对Mp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国内外有关Mp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今年2~5月份在我科就诊的230名咳嗽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Mp感染的检测,并就PCR技术对Mp感染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部 肺炎支原体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咳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肾脏损害的多普勒肾血流阻力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金亮 王卓英 +4 位作者 张少云 解左平 金月琴 金社红 陈思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90-791,共2页
为探讨应用多普勒肾血流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肾损害的临床意义,选择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肾损害42例为观察组,2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肾段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检测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 为探讨应用多普勒肾血流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肾损害的临床意义,选择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肾损害42例为观察组,2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肾段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检测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min)、Vmax/Vmin(S/D)、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肾损害者,肾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增高,舒张末最低流速降低,呈高阻力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提示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肾血流RI、PI及S/D,为小儿支原体感染后肾损害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可作为其他肾脏疾病的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肾脏损害 多普勒 肾血流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