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气末正压(PEEP)对于截石位开腹手术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高蕾 徐振东 +2 位作者 余琼 朱伟强 张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研究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截石位开腹手术的全麻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采取截石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PEEP=0 cmH2O,n=20)和B组(PEEP=10 cmH2O,n=20);另选20例采取仰... 目的研究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截石位开腹手术的全麻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采取截石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PEEP=0 cmH2O,n=20)和B组(PEEP=10 cmH2O,n=20);另选20例采取仰卧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比较3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在摆放体位后30 min PaO2出现下降,两组的氧分压变化百分比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百分比与C组相比差异都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与A组相比,B组在加用10 cmH2O的PEEP后60 min,PaO2明显上升、P(A-a)DO2显著下降。结论截石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肺泡氧合,而逐级上调PEEP值至10 cmH2O可以在不影响循环稳定的同时改善肺泡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石位 呼气末正压(PEEP) 动脉氧分压(PaO2) 肺泡-动脉氧分压[P(A-a)D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患者氧供氧耗失衡与促炎抗炎失衡相关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苏明华 章晓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366-2368,2373,共4页
目的动态监测严重脓毒症患者氧供氧耗指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血乳酸(LAC)、碱剩余(BE)与促炎、抗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变化相关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EICU收治的50例严... 目的动态监测严重脓毒症患者氧供氧耗指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血乳酸(LAC)、碱剩余(BE)与促炎、抗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变化相关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EICU收治的5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动态监测入院第1、3、5、7天P[A-a]O2、LAC、BE、TNF-α、IL-10。结果存活组P[A-a]O2初期升高不明显,第3天达峰值水平,之后第5、7天持续下降;死亡组P[A-a]O2初期即升高,并持续升高趋势。存活组LAC、BE均第1天最高,之后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死亡组LAC持续升高,而BE无显著升降趋势。存活组与死亡组TNF-α均呈早期上升,第3天达到峰值水平,之后呈下降趋势;两组IL-10均逐渐升高,第5天达峰后存活组下降而死亡组无明显下降。两组比较,除LAC、BE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死亡组P[A-a]O2、LAC、BE、TNF-α、IL-10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相关关系比较:死亡组P[A-a]O2/TNF-α第5、7天、存活组BE/TNF-α第7天无显著相关关系,其余各时间点氧供氧耗指标P[A-a]O2、LAC、BE与促炎抗炎指标TNF-α、IL-10均有良好相关关系。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氧供氧耗失衡与促炎抗炎失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经临床积极治疗P[A-a]O2、LAC、BE、TNF-α、IL-10显著下降者预后良好,反之则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肺泡-动脉氧分压 血乳酸 碱剩余 炎症因子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在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致重度ARDS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田莉 方晓楠 +1 位作者 张玲 李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7-854,共8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致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治疗后对氧合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移植术后PJP致中、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5例患者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致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治疗后对氧合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移植术后PJP致中、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伴胸闷、气短,全身大汗、乏力,体温波动在38~39℃,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进行性下降,呼吸窘迫症状加重。肺部CT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后,所有患者暂停免疫抑制药,均予复方磺胺甲噁唑、卡泊芬净、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抗耶氏肺孢子菌(PJ)治疗、氧疗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4例患者入住ICU时为重度ARDS,行俯卧位治疗;1例患者为中度ARDS,未行俯卧位治疗。与俯卧位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 d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氧合指数均升高,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均下降(均为P<0.05);与治疗后1 d比较,治疗后4 d患者SpO_(2)、PaO_(2)和氧合指数均升高,A-aDO_(2)下降(均为P<0.05)。箱形图结果显示,俯卧位治疗后氧合指数呈整体上升趋势,A-aDO_(2)呈整体下降趋势。5例患者ICU入住时间为14(8,29)d。所有俯卧位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压疮、脱管、管路移位等并发症。5例患者中,4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患者因后期发生脓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无论是清醒俯卧位还是插管俯卧位均可明显改善肾移植术后PJP致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并改善患者预后。早期尽快确诊及精准规范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肾移植 氧合指数 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_(2)) 动脉氧分压(PaO_(2)) 复方磺胺甲噁唑 卡泊芬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