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151通过囊泡内化再循环调控血管通透性的机制
1
作者 范诗浪 蒋卢映 +3 位作者 章子璇 季萌萌 左后娟 刘竞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5,233,共9页
目的探究CD151通过调控囊泡内化再循环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和CD151敲除小鼠分别分为WT-con组、WT-模型组、KO-con组和KO-模型组,每组6只。WT-模型组和KO-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 目的探究CD151通过调控囊泡内化再循环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和CD151敲除小鼠分别分为WT-con组、WT-模型组、KO-con组和KO-模型组,每组6只。WT-模型组和KO-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WT-con组和KO-con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造模后24 h,通过Miles实验测定肺血管通透性;将沉默CD151表达的siRNA(si-CD151)和阴性对照si-NC转入EA.hy 926细胞,分别观察基础条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刺激条件下,内皮细胞层在不同时间点对FITC-dextran的通透性;CD151敲低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行转录组测序;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CD151分布及内化;Western bolt及RT-qPCR检测CD151敲低组及对照组VE-cadherin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VE-cadherin分布及内化。结果Miles实验结果提示,WT-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染料渗出相较WT-con组增加(P<0.01),KO-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染料渗出相较WT-模型组增加(P<0.05)。内皮细胞层通透性检测结果提示,在VEGF-A刺激30、60和120 min后,CD151敲低组对FITC-dextran的通透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内皮细胞中CD151与囊泡介导的转运存在密切关联。Western bolt和RT-qPCR结果提示,CD151敲低的内皮细胞中VE-cadherin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在VEGF-A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CD151表达下降显著破坏细胞-细胞连接处VE-cadherin的表达,降低了CD151和VE-cadherin在核周区域的共定位。结论CD151的缺失影响内皮细胞囊泡内化再循环,影响VE-cadherin的表达与内化活动,进而影响血管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CD151 内化再循环 内皮细胞 血管 V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AL1在同型半胱氨酸致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昕怡 秦凯悦 +5 位作者 杨梓尧 张玲 李珍 杨亚丽 徐茜 杨晓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4-1461,共8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通透性的影响及Ras蛋白样激活剂(Ras protein activator like,RASAL1)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BS^(+/-)小鼠喂养高蛋氨酸饮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通透性的影响及Ras蛋白样激活剂(Ras protein activator like,RASAL1)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BS^(+/-)小鼠喂养高蛋氨酸饮食(HMD)16周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qRT-PCR检测肺组织RASAL1、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ASAL1、DNMT1、ZO-1、VE-cadherin蛋白表达;MS-PCR检测RASAL1启动子区甲基化;PMVECs转染Ad-RASAL1检测ZO-1和VE-cadherin表达;si-DNMT1干扰片段转染PMVECs,检测RASAL1表达。结果HMD小鼠血清Hcy水平明显增加,HE染色显示肺组织结构严重紊乱,RASAL1、ZO-1、VE-cadherin表达降低而DNMT1表达增加,RASAL1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增加。PMVECs转染Ad-RASAL1后ZO-1和VE-cadherin表达增加;敲低DNMT1后,RASAL1表达增加。结论Hcy可以导致PMVECs通透性增加,其机制与上调RASAL1甲基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RASAL1 血管内皮细胞 DNA甲基化 DNM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肺外源ARDS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温德良 李智博 +2 位作者 温艺超 刘卫江 熊旭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396-2398,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肺外源ARDS(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医学科39例ARDSex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分为乌司他丁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记录治疗过程肺氧合功能、...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肺外源ARDS(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医学科39例ARDSex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分为乌司他丁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记录治疗过程肺氧合功能、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结果 :乌司他丁组病死率为28.6%,对照组病死率为38.9%(P<0.05);乌司他丁组呼吸功能、PVPI和EVLWI的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可以改善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管外肺水及,从而改善肺氧合功能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呼吸窘迫综合征 毛细血管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和降钙素原与感染性休克相关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莉莉 缪华杰 +2 位作者 陆洋 赵宏胜 陈新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7-551,共5页
目的·分析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感染性休克相关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南... 目的·分析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感染性休克相关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ARD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等临床资料,以及血清PCT水平和首次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将感染性休克相关ARDS患者分成轻、中、重度组,并根据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评价PVPI和PCT对感染相关ARDS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性休克相关的ARDS组患者PVPI及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相关A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随着ARDS加重,PVPI、PCT数值依次递增;PVPI在不同程度感染性休克相关的ARDS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VPI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4和0.431,均P=0.000);PCT分别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3和0.320,均P=0.004)。PVPI联合PCT诊断感染性休克相关ARD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PVPI能够评估感染性休克相关的ARD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PCT及PVPI对感染性休克相关的ARD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PVPI联合PCT对感染性休克相关ARDS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指数 降钙素原 呼吸窘迫综合征 感染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联合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化 倪琦 李超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13-1815,181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将36例ARDS患者根据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入ICU时、24...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将36例ARDS患者根据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入ICU时、24、48 h时的EVLWI、PVPI及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入ICU时NT-proBNP与EVLWI的相关性。结果入ICU时及入ICU 48 h时,死亡组EVLWI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 <0.01);入ICU 48 h时,死亡组PVPI明显高于存活组(P <0.05);各时间点死亡组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 <0.01);入ICU时NT-proBNP水平与EVLWI成正相关(r=0.774,P <0.01)。结论 ARDS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肺水肿程度具有正相关性,早期动态联合监测EVLWI、PVPI及血清NT-proBNP有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管指数 血管指数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钱志峰 毛发江 +2 位作者 徐磊 徐丽萍 王海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90-94,共5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extrapulmonar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为ARDSexp的治疗提供新...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extrapulmonar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为ARDSex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4医院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58例ARDSex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接受单一CBP治疗的87例患者纳入血液净化组,将接受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的71例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病死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血液净化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PVPI和EVLWI均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 arterial PO_2 difference(gradient),P(A-a)O_2]、气道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气道阻力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氧合指数和肺动态顺应性(lung dynamic compliance,Cdyn)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P(A-a)O_2和PIP均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P<0.05),氧合指数和Cdyn均显著高于血液净化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可进一步改善ARDSexp患者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呼吸功能,显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连续血液净化 外源呼吸窘迫综合征 毛细血管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季明霞 斯小水 +7 位作者 何建新 刘宏革 陈梦燕 王娇 黄静 郑文娟 朱黎君 王俊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入住义乌市中心医院ICU的ARDS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A组20例、B组20例、C组20例...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入住义乌市中心医院ICU的ARDS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A组20例、B组20例、C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A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B组加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C组加用乌司他丁+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氧合指数(Pa O2/Fi 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EVLWI、PVPI、Pa O2/Fi O2、MAP及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C组EVLWI、PVPI较对照组降低,Pa O2/Fi O2较对照组升高(P<0.05);C组EVLWI、PVPI较A组、B组降低,Pa O2/Fi O2较A组、B组升高(P<0.05);A组与B组EVLWI、PVPI、Pa O2/Fi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MAP、CVP较对照组、A组降低(P<0.05);对照组与A组、B组与C组MAP、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C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较A组、B组缩短(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能发挥各自的优点,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肺血管通透性,同时又能很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最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乌司他丁 血管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 血管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硷及川芎嗪预防大鼠肺水肿的实验研究——肺血管壁通透性变化 被引量:23
8
作者 戴顺龄 薛全福 +3 位作者 王树山 李长城 吴云清 贾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54-357,共4页
山莨菪硷及川芎嗪对大鼠肺水肿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在肺水肿发生机理中,肺泡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是中心环节之一。静脉注射Evans蓝后,先注射肾上腺素造成肺水肿,用山莨菪硷或川芎嗪进行预防,应用本实验方法测定肺脏浸泡液中Evans蓝含量... 山莨菪硷及川芎嗪对大鼠肺水肿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在肺水肿发生机理中,肺泡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是中心环节之一。静脉注射Evans蓝后,先注射肾上腺素造成肺水肿,用山莨菪硷或川芎嗪进行预防,应用本实验方法测定肺脏浸泡液中Evans蓝含量及肺泡支气管洗涤液中Evans蓝含量并算出通透指数。按正常组、肺水肿组、山莨菪硷组、川芎嗪组次序结果为:肺脏浸泡液中Evans蓝含量为6.3±2.6、23.6±7.5、11.3±9.3、15.8±11.0(pg/ml);支气管肺泡洗涤液中Evans蓝通透指数为0.26±0.06、19.1±3.8、1.46±0.56、1.66±1.40,肺水肿组与其他三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说明,肺水肿时肺—毛细血管及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山莨菪硷和川芎嗪能抑制这种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伊文思蓝 水肿 支气管 预防 大鼠 山莨菪硷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一氧化氮抗内毒素致肺微血管高通透性的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艳梅 王殿华 +1 位作者 凌亦凌 张君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和方法 :应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 (LPS)致SD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模型和体外培养人血中性粒细胞 (PMN) ,观察一氧化氮 (NO)供体硝普钠 (SNP)对LPS所致肺内PMN聚集、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及PMN凋亡的影响。结果 :①整体实验中LPS组 (气管滴... 目的和方法 :应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 (LPS)致SD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模型和体外培养人血中性粒细胞 (PMN) ,观察一氧化氮 (NO)供体硝普钠 (SNP)对LPS所致肺内PMN聚集、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及PMN凋亡的影响。结果 :①整体实验中LPS组 (气管滴注LPS 10 0 μg/只 )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蛋白含量、PMN数量、肺组织中伊文思蓝 (EB)含量和染料单星蓝 (MB)颗粒标记的肺微血管数目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而LPS +SNP组 (气管同时滴注LPS和SNP 5 μg/只 )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LPS组 ;②体外培养人血PMN ,SNP(5× 10 -3 mol/L)组的PMN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SNP +LPS组明显高于LPS(10 μg/L)组。 结论 :气管内滴注SNP能够减少PMN在肺内的聚集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LPS所致的以肺微血管高通透性为特征的ALI的作用。促进PMN凋亡可能是SNP减轻PMN在肺内聚集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毒素类 毛细血管 白细胞 损伤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复苏对脓毒症犬氧代谢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嵇富海 杨建平 +1 位作者 蒋豪 薛张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比较乳酸林格液(LR)和6%羟乙基淀粉200/0.5(HES 200/0.5)对脓毒症犬进行液体复苏时对氧代谢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为液体选择提供依据。方法30只犬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行假手术后用乳酸林格液作为输注液体,LR组造脓毒症模型... 目的比较乳酸林格液(LR)和6%羟乙基淀粉200/0.5(HES 200/0.5)对脓毒症犬进行液体复苏时对氧代谢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为液体选择提供依据。方法30只犬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行假手术后用乳酸林格液作为输注液体,LR组造脓毒症模型后用乳酸林格液作为复苏液体,HS组造脓毒症模型后用羟乙基淀粉200/0.5作为复苏液体。在脓毒症前、脓毒症后1、4、8 h测白蛋白逃离率(AER)、氧耗(VO2)、氧供(DO2)、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血浆容量(PV)、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结果LR、HS组MAP、CO、DO2、SvO2在脓毒症发生后4、8 h较同组基础值及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但HS组较LR组高(P<0.05);LR组的VO2在脓毒症发生后8 h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和HS组VO2无明显变化;在脓毒症发生后4、8 h,对照组血浆容量(PV)明显升高,LR组明显降低(P<0.05),而HS组无明显变化;在脓毒症发生后4、8 h,LR、HS组AER较基础值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LR和HS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脓毒症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乳酸林格液、6%HES对犬脓毒症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但6%HES更有利于血浆容量的维持和氧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林格液 羟乙基淀粉 脓毒症 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时多形核白细胞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对内皮单层高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瑊 陈剑鸿 罗德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对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兔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培养在通透性测定装置内室底部的微孔滤膜上,然后与兔多形核白细胞共育,通过CD18 单抗封闭试验,观察缺氧时兔多形核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 目的:探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对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兔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培养在通透性测定装置内室底部的微孔滤膜上,然后与兔多形核白细胞共育,通过CD18 单抗封闭试验,观察缺氧时兔多形核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率、[125I] - 白蛋白清除率、培养基中PAF 与NO 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结果:缺氧时[125I] - 白蛋白清除率、培养液中PAF 与NO 水平与白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缺氧时内皮单层通透性部分依赖于白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并与粘附所致的PAF、NO 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低氧 血管内皮 毛细血管 PMN PM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致大鼠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谷振勇 凌亦凌 +1 位作者 丛斌 朱铁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43-646,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对肺微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影响和在急性肺损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向SD大鼠气管内推注不同浓度的ONOO-、分解ONOO-或溶剂 2h后 ,检测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变化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并检测ONOO-引起正常... 目的 :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对肺微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影响和在急性肺损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向SD大鼠气管内推注不同浓度的ONOO-、分解ONOO-或溶剂 2h后 ,检测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变化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并检测ONOO-引起正常肺匀浆MDA含量变化。结果 :ONOO-推入气管后 ,肺系数、肺湿干重比以及肺含水量和伊文思兰含量明显增高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并可导致肺泡明显萎陷、肺泡壁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及局灶性出血 ,内皮细胞肿胀、核深染及脱落。ONOO-造成正常肺匀浆MDA含量增加。结论 :外源性ONOO-气管推注后可导致明显的肺微血管内皮屏障功能障碍 ,提示肺内源性ONOO-生成增多时可能参与介导急性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血管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豚鼠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满立新 方凤 +2 位作者 方超平 孙雨 李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3-483,486,共2页
关键词 哮喘 毛细血管 伊文思蓝 表面活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文思蓝荧光法测定肺血管壁通透性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少华 吴中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20-221,206,共3页
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肺水肿是急性肺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目前,在实验研究中,定量测定肺微血管壁通透性的方法主要有肺淋巴引流(观察肺淋巴流量和淋巴液蛋白含量变化)和测定标记大分子物质通过肺血管壁的漏出量。肺淋巴引流... 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肺水肿是急性肺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目前,在实验研究中,定量测定肺微血管壁通透性的方法主要有肺淋巴引流(观察肺淋巴流量和淋巴液蛋白含量变化)和测定标记大分子物质通过肺血管壁的漏出量。肺淋巴引流需在大动物上进行,手术复杂,成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文思蓝 荧光法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婢汤调控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水肿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婷婷 周圆 +2 位作者 徐琳 程苏 邵命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755,共8页
目的观察越婢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阐明其干预肾病综合征大鼠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越婢汤低、中、高剂量组(6.6、11.1、22.2 g/kg),... 目的观察越婢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阐明其干预肾病综合征大鼠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越婢汤低、中、高剂量组(6.6、11.1、22.2 g/kg),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4 d。给药结束后,检测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肾脏及皮肤干湿重比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Scr、BUN、TC、ALB及尿液24 h UTP水平,ELISA法检测肾组织VEGF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VEGF、VEGFA、VEGFR2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VEGF、VEGFA、VEGFR2、p-ERK1/2、ERK1/2和Rap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越婢汤高剂量组大鼠肾脏及皮肤干湿重比例升高(P<0.05,P<0.01),VEGF和VEGFA蛋白表达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清Scr、BUN、TC水平,尿液24 h UTP水平,肾组织VEGF水平和VEGFR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ALB水平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学改善;越婢汤各剂量组大鼠肾组织p-ERK1/2/ERK1/2蛋白表达比值降低(P<0.01),Rap1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越婢汤可以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皮肤和肾脏水肿,其作用机制和调控VEGF/ERK信号通路,改善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婢汤 阿霉素肾病 肾病综合征 水肿 毛细血管 VEGF/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宫炎净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耳廓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效振 贾书红 +5 位作者 张东升 朱晓庆 孙跃博 乔海博 李炳奇 谷新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5,共5页
通过研究中药复方宫炎净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筛选抗炎作用最好的溶剂提取物。将110只21日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及高、中、低剂量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醇提取物、... 通过研究中药复方宫炎净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筛选抗炎作用最好的溶剂提取物。将110只21日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及高、中、低剂量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连续灌胃4d后,用二甲苯致炎,测定小鼠耳廓肿胀率。此外,另取110只小鼠按上述方法分组、给药,并在最后1次给药后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0.7%的冰醋酸致炎,于590nm波长处测腹腔液OD值。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的耳廓肿胀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石油醚组(P<0.01),并以乙醇中剂量提取物效果最佳;乙醇提取物各组和地塞米松组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极显著低于除地塞米松组外的各组(P<0.01),并且乙醇中剂量组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说明,乙醇可作为提取该复方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宫炎净 提取物 小鼠 耳廓肿胀 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加甲基泼尼松龙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肺微血管通透性的保护 被引量:3
17
作者 南勇 陈金春 +2 位作者 何国鑫 胡永启 罗文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405-3406,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甲基泼尼松龙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微血管通透性的保护作用。方法:舌下静脉注射LPS(5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甲基泼尼松龙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微血管通透性的保护作用。方法:舌下静脉注射LPS(5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10mL/kg)、LPS组(10mL/kg)、甲基泼尼松龙组(20mg/kg)、乌司他丁组(10万U/kg)、联合治疗组[甲基泼尼松龙+乌司他丁组(15mg/kg+10万U/kg)],给药后于2、6、12、24h分批处死大鼠。对比观察给药2、6、12、24h后肺微血管通透性、肺含水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LPS组、甲基泼尼松龙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治疗组各时间点的肺微血管通透性、肺含水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泼尼松龙组、乌司他丁组、联合治疗组与LPS组比较肺微血管通透性及肺含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甲基泼尼松龙组、乌司他丁组比较肺微血管通透性及肺含水量,在6h、12h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和甲基泼尼松龙均可降低LPS所致ALI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和肺含水量,但二者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 大鼠 Wistar 内毒素类 乌司他丁 甲基泼尼松龙 诱导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保护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国鑫 罗文朝 +1 位作者 虞希冲 肖仲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17-43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LPS)组和血必净(LPS+XBJ)组,每组分肺泡灌洗和伊文思蓝2个亚组。分别于给药后1、2、4h处死大鼠。采用静脉注射LPS(5mg/kg...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LPS)组和血必净(LPS+XBJ)组,每组分肺泡灌洗和伊文思蓝2个亚组。分别于给药后1、2、4h处死大鼠。采用静脉注射LPS(5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各组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肺血管通透性(伊文思蓝含量)。结果:LPS组1、2、4h各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LPS+XBJ组1、2、4h各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较LPS组显著降低(P<0.01)。LPS组1、2、4h各时间点伊文思蓝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LPS+XBJ组1、2、4h各时间点伊文思蓝含量较LPS组显著下降(P<0.01或P<0.05)。染毒后4h,LPS组大鼠肺损伤明显,LPS+XBJ大鼠肺损伤较LPS组有所减轻。结论:血必净可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对LPS诱导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血必净拮抗肺损伤时中性粒等炎性细胞在肺内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血必净注射液 内毒素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转流肝移植手术中血管外肺水、肺血管通透性及死腔/潮气容积比的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锐 施冲 +2 位作者 盛恒炜 曾因明 吴群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847-3849,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中血管外肺水(EVLW)、肺血管通透性和死腔/潮气容积比(VD/VT)的变化及原因。方法:对15例晚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行全身麻醉,术中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药维持,气管插管后经右颈内静脉和... 目的:探讨非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中血管外肺水(EVLW)、肺血管通透性和死腔/潮气容积比(VD/VT)的变化及原因。方法:对15例晚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行全身麻醉,术中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药维持,气管插管后经右颈内静脉和右股动脉放置PiCCO导管,通过PiCCO监护仪测定EVLW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左桡动脉穿刺行动脉压监测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手术开始30min(T1)、无肝期前15min(T2)、无肝期15min(T3)、无肝期45min(T4)、新肝期15min(T5)、新肝期60min(T6)、关腹(T7)时的EVLW、PVPI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结果:T4的EVLW明显低于T5,T3、T4的PVPI明显高于T5、T6和T7,T3、T4的VD/VT明显高于其他5个时刻。结论:非转流肝移植手术无肝期应当控制补液和EVLW,新肝期血管开放后可适当应用降低EVLW的药物,避免新肝期血管开放后引起肺水肿,无肝期的肺增血管通透性明显增高,有隐性肺损伤的可能,要注意采取适当的肺保护措施,无肝期的VD/VT高于其他两期,应当适当地减少通气量,以保持肺通气和血流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PICCO 血管 血管 死腔/潮气容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D制剂对小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血液流变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柏合 王未 +1 位作者 李云章 林德贵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27,共3页
为了观察自制外用ZD制剂对小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分别对小鼠采用腹腔注射醋酸溶液,观察自制外用ZD制剂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小鼠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测定应用自制外用ZD制剂后小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确... 为了观察自制外用ZD制剂对小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分别对小鼠采用腹腔注射醋酸溶液,观察自制外用ZD制剂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小鼠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测定应用自制外用ZD制剂后小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确定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ZD制剂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P<0.05或P<0.01)。表明ZD制剂通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降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对急性软组织损伤修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D制剂 软组织损伤 毛细血管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