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对肺外源ARDS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温德良 李智博 +2 位作者 温艺超 刘卫江 熊旭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396-2398,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肺外源ARDS(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医学科39例ARDSex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分为乌司他丁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记录治疗过程肺氧合功能、...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肺外源ARDS(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医学科39例ARDSex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分为乌司他丁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记录治疗过程肺氧合功能、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结果 :乌司他丁组病死率为28.6%,对照组病死率为38.9%(P<0.05);乌司他丁组呼吸功能、PVPI和EVLWI的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可以改善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管外肺水及,从而改善肺氧合功能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钱志峰 毛发江 +2 位作者 徐磊 徐丽萍 王海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90-94,共5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extrapulmonar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为ARDSexp的治疗提供新...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extrapulmonar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exp)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为ARDSex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4医院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58例ARDSex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接受单一CBP治疗的87例患者纳入血液净化组,将接受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的71例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病死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血液净化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PVPI和EVLWI均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 arterial PO_2 difference(gradient),P(A-a)O_2]、气道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气道阻力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氧合指数和肺动态顺应性(lung dynamic compliance,Cdyn)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P(A-a)O_2和PIP均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P<0.05),氧合指数和Cdyn均显著高于血液净化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可进一步改善ARDSexp患者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呼吸功能,显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连续血液净化 外源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肠源性感染早期肺损伤大鼠内毒素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义用 景炳文 娄永华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黄治疗大鼠肠源性肺损伤时内毒素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并穿孔 (CLP)造成腹腔感染 ,每日在麻醉下经胃管灌注大黄 1次。分别在术前及术后 2 4,48,72 ,96,12 0h处死 1组大鼠 ,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目的 :观察大黄治疗大鼠肠源性肺损伤时内毒素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并穿孔 (CLP)造成腹腔感染 ,每日在麻醉下经胃管灌注大黄 1次。分别在术前及术后 2 4,48,72 ,96,12 0h处死 1组大鼠 ,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分析血浆、肺组织和BALF的内毒素水平。结果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BALF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及血浆、肺组织和BALF的内毒素含量逐渐增加 ,时间越长作用越明显。治疗组比感染组增加较慢、幅度较小。结论 :大黄可阻止肺组织的内毒素含量和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 ,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损伤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粒细胞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古旭云 陈炜 +2 位作者 赵磊 牛素平 臧学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922-1926,共5页
目的评估监测早期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47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和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记... 目的评估监测早期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47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和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早期液体复苏前、复苏后6 h的心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患者7 d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对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1)7 d内死亡21例,病死率为44.7%。两组早期液体复苏前除每搏量变异(SVV)外,其余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液体复苏后6 h每搏量指数(SVI)、平均动脉压(MAP)、全心射血分数(GEF)、ELWI、PVPI和心功能指数(C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流动力学各指标预测预后的ROC曲线图显示,早期液体复苏后6 h的ELWI预测患者预后结局的AUC最大为0.898,切点值为9.5 ml/kg,在此截点值下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92.3%。早期液体复苏后6 h的PVPI预测患者预后结局的AUC为0.842,切点值为1.75,在此截点值下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6.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液体复苏后6 h的ELWI水平对预后判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PVPI、ELWI、MAP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相关,早期液体复苏后6 h的ELWI水平是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 血管水指数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 平均动脉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磷脂酶A_2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新军 孙艳红 +1 位作者 王俊科 邢亚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临床剂量异丙酚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磷脂酶A2 (PLA2 )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 12 0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Ⅰ组 )、小肠缺血再灌注组 (Ⅱ组 )及给予异丙酚每小时 10mg/kg(Ⅲ组 ) ,制作小肠缺... 目的 :探讨临床剂量异丙酚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磷脂酶A2 (PLA2 )变化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 12 0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Ⅰ组 )、小肠缺血再灌注组 (Ⅱ组 )及给予异丙酚每小时 10mg/kg(Ⅲ组 ) ,制作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以12 5I标记白蛋白肺摄取指数作为肺损伤的指标 ,以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作为评价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PMN)在肺组织聚集的指标 ;实验结束即刻留取肺组织 ,待测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异丙酚可明显抑制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髓过氧化酶 (MPO)、PLA2 活性升高 (P <0 .0 1) ,降低12 5I标记白蛋白肺摄取指数 (P <0 .0 1) ;Ⅰ组肺组织结构正常 ,Ⅱ组可见肺泡压闭实变 ,腔内有大量渗出 ,炎性细胞浸润 ,毛细血管扩张 ,支气管壁增厚 ,腔内有渗出 ,出血 ;Ⅲ组肺部改变较Ⅱ组明显减轻 ,除了有少量渗出、肺泡壁稍为增厚、毛细血管轻微扩张外 ,肺组织结构基本接近正常。结论 :PLA2 在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中有重要作用 ,临床剂量异丙酚可明显降低肺组织内PLA2 活性增高 ,改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 ,产生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缺血再灌注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磷脂酶A2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乙酯对油酸诱导肺损伤大鼠的早期保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林心情 施毅 +2 位作者 宋勇 孙辉明 展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68-371,375,I0001,共6页
目的:由于缺乏有效、特异性的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居高不下,丙酮酸乙酯作为新的抗炎药物,能拮抗致死性脓毒症和系统性炎性反应。实验观察丙酮酸乙酯对油酸诱导ALI大鼠肺的早期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目的:由于缺乏有效、特异性的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居高不下,丙酮酸乙酯作为新的抗炎药物,能拮抗致死性脓毒症和系统性炎性反应。实验观察丙酮酸乙酯对油酸诱导ALI大鼠肺的早期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脂肪栓塞综合征诱导肺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ALI组大鼠经颈静脉注射油酸0.15 ml/kg,造成肺损伤模型。治疗组大鼠在造模后,腹腔注射丙酮酸乙酯40 mg/kg,4 h后放血处死动物,留取血液标本,用ELISA法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假性血友病因(vWF)表达,取肺组织测定肺通透性指数(PPI)、肺血管外肺水量(EVLW)和肺湿质量与干质量比值(W/D)。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1/2、P38和JNK 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①病理生理表现提示,试验动物造模成功。②与ALI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③ALI组PPI、EVWL、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治疗组(P<0.01)。④ALI组TNF-α、IL-6和vWF血清含量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和对照组(P<0.01)。⑤与对照组相比,ALI组ERK1/2、P38 MAPK的磷酸化表达显著增加。与ALI组相比,治疗组ERK1/2、P38 MAPK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各组间JNK MAPK磷酸化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丙酮酸乙酯明显抑制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ERK1/2、P38 MAPK的磷酸化表达,下调TNF-α、IL-6等炎性介质的水平,减少肺微血管清蛋白的通透性,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油酸诱导的ALI有显著的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乙酯 损伤 反应 油酸 血管水量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