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测定子痫前期血清中相关血管炎性蛋白的表达特征以发掘子痫前期潜在预测标志物。方法首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募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和同期血压正常的对照组孕妇,基于多因子流式检...目的通过测定子痫前期血清中相关血管炎性蛋白的表达特征以发掘子痫前期潜在预测标志物。方法首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募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和同期血压正常的对照组孕妇,基于多因子流式检测技术测定孕妇血清中12种相关血管炎性蛋白的浓度。通过非参数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寻找子痫前期相关血管炎性蛋白。然后,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组织库中获取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早期孕妇血清标本,并测定子痫前期相关血管炎性因子的血清浓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子痫前期相关血管炎症因子的预测价值。结果39例子痫前期和43例对照孕妇血清测定了10个血管炎症蛋白的浓度。结果显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肌红蛋白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显著升高,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显著降低。在96例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早期孕妇血清中测定上述分子的浓度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CAM-1预测孕晚期子痫发生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达到了0.802,而肌红蛋白和MMP-9不能显著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中部分血管炎性蛋白表达异常,VCAM-1可能是孕早期子痫前期风险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80%的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在NSCLC中占据重要比例。尽管肿瘤的综合治疗极大提升了患者的总生存期,但晚期LUSC患者的预后较差。急需一种生物标志物来预测晚期LUSC患者的预后,以便通过早期诊断,改善预后。研究发现miRNAs在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并作为潜在的致癌或抑癌基因发挥作用,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早期和晚期LUSC差异表达的miRNAs,构建用于预测晚期LUSC患者预后的一组miRNAs标志物。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LUSC患者临床信息及miRNAs的相关数据。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利用多种在线分析工具预测靶基因,分析靶基因的潜在生物学机制。结果两组间共鉴定出58个差异表达的miRNAs。根据LASSO回归筛选出7个miRNAs拟构建miRNAs标志物,又根据每个miRNAs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最终选取其中的4个mRNAs(miR-377-3p、miR-4779、miR-6803-5p、miR-3960)作为预测晚期LUSC患者的生物标志物。4个miRNAs联合的AUC值为0.865。富集分析显示这些靶基因富集在癌症通路、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STK)及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等多种通路。结论miR-377-3p、miR-4779、miR-6803-5p、miR-3960联合预测晚期LUSC患者预后能力良好,AUC可达0.865。
文摘目的通过测定子痫前期血清中相关血管炎性蛋白的表达特征以发掘子痫前期潜在预测标志物。方法首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募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和同期血压正常的对照组孕妇,基于多因子流式检测技术测定孕妇血清中12种相关血管炎性蛋白的浓度。通过非参数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寻找子痫前期相关血管炎性蛋白。然后,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组织库中获取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早期孕妇血清标本,并测定子痫前期相关血管炎性因子的血清浓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子痫前期相关血管炎症因子的预测价值。结果39例子痫前期和43例对照孕妇血清测定了10个血管炎症蛋白的浓度。结果显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肌红蛋白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显著升高,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显著降低。在96例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早期孕妇血清中测定上述分子的浓度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CAM-1预测孕晚期子痫发生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达到了0.802,而肌红蛋白和MMP-9不能显著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中部分血管炎性蛋白表达异常,VCAM-1可能是孕早期子痫前期风险预测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