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应用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微小结节及磨玻璃影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静华 杨锋 赵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48-50,共3页
目的总结85例术前应用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微小结节及磨玻璃影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定位前,护士指导患者学习疼痛自我评估方法、腹式呼吸控制方法和小声咳嗽方法。定位中,及时引导患者应用腹式呼吸控制配合医生实施穿刺定位和放置弹簧圈,... 目的总结85例术前应用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微小结节及磨玻璃影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定位前,护士指导患者学习疼痛自我评估方法、腹式呼吸控制方法和小声咳嗽方法。定位中,及时引导患者应用腹式呼吸控制配合医生实施穿刺定位和放置弹簧圈,并及时关注患者的主诉。定位后,护士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并反馈医生。结果 85例患者定位前均能正确描述疼痛分值,定位中呼吸控制完成率100%,定位后并发症发生率23.5%,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全部顺利接受胸腔镜手术切除。结论对术前应用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微小结节及磨玻璃影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有效预防和降低定位并发症、保证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微小结节及磨玻璃影 微弹簧圈 术前定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量参数预测肺磨玻璃结节病理类型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石逸秋 沈雨雯 +2 位作者 陈劼 闫婉莹 刘可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5,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s)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主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征象及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预测GGNs病理类型中的价值。方法回... 背景与目的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s)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主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征象及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预测GGNs病理类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9例病理明确诊断的GGNs,其中,前驱腺体病变[包括非典型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138例,微浸润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109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142例。对结节的影像形态学特征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肺结节人工智能系统自动获得定量参数。结果在主观CT影像学征象中,AAH+AIS、MIA和IAC组间结节最大径及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出现的频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中,结节大小相关参数、CT值相关参数、实性占比、能量及熵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在区分GGNs的病理类型中不亚于主观CT影像学征象。结论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对区分GGNs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玻璃结节 病理类型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可视化参数建立肺磨玻璃结节生长预测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莹莹 陈志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5,共7页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提取临床可视化参数,建立持续存在的肺磨玻璃结节(GGN)生长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对GGN生长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舟山医院肺结节联合门诊规律随访的肺GGN共354例。利用3D Slicer...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提取临床可视化参数,建立持续存在的肺磨玻璃结节(GGN)生长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对GGN生长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舟山医院肺结节联合门诊规律随访的肺GGN共354例。利用3D Slicer软件半自动分割提取结节的定量影像学特征,根据随访结果将结节分为稳定组和增长组,按7∶3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参数建立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中检验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男119例、女235例,中位年龄55.0(47.0,63.0)岁,平均随访(48.4±16.3)个月,训练集247例、验证集107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95%CI=1.010~1.092,P=0.015)和质量(95%CI=1.002~1.067,P=0.035)是影响结节增长的独立预测因素。由于结节质量M=V×(平均CT值+1000)×0.001(M为质量,V为体积),球体体积V=3/4πR^(3)(R为半径),因此,最终选择年龄、二维直径、平均CT值构建logit回归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为:ln[P/(1-P)]=-1.300+0.043×年龄+0.257×二维直径+0.007×平均CT值。应用拟合优度检验检验模型对验证集中观察数据的拟合程度(χ^(2)=4.515,P=0.808),预测模型校验图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2。结论患者年龄和结节质量是促进肺部GGN增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预测GGN生长可能性的模型,可为后续GGN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结节 三维重建 建模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磨玻璃样微小结节微创切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初向阳 侯晓彬 +6 位作者 张连斌 薛志强 任志鹏 温佳新 刘毅 马克峰 孙玉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45-849,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磨玻璃样微小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GGO)病灶的定位是微创手术切除的技术难点。各种定位方法均有报道,但每一种方法均有其不足。本研究拟通过评价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对GGO微创切除的价值,初步探索肺部<10 mm... 背景与目的肺磨玻璃样微小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GGO)病灶的定位是微创手术切除的技术难点。各种定位方法均有报道,但每一种方法均有其不足。本研究拟通过评价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对GGO微创切除的价值,初步探索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共32例GGO患者,41个GGO,行胸腔镜微创切除术,麻醉插管后皆在手术体位下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CT引导Hook-wire定位。记录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失败率、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住院时间等,计算病灶组织学分型中的恶性几率,讨论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结果共32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7例)行41个GGO胸腔镜微创切除术,其中2个病灶、3个病灶和5个病灶同时微创切除患者数量分别是3例、1例、1例。病灶直径2 mm-10 mm(平均5 mm),病灶距离胸膜垂直距离5 mm-24 mm(平均12.5 mm)。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转化为开胸手术比率为0,CT定位时间平均8.4 min(4 min-18 min),微创切除病灶所需时间平均32 min(14 min-98 min),中位住院时间为8 d(5 d-14 d)。GGOs术后组织学诊断结果为:原位腺癌(肺泡癌)19例,约46.3%,腺癌8例,约19.5%,大细胞癌1例,约2.4%,不典型腺瘤样增生9例,约22%,炎性病灶4例,约9.8%。结论肺部GGO是恶性病灶的几率很大,对典型GGO患者积极微创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极大提高GGO微创切除可行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GGO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结节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 微创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单发微小磨玻璃结节(<10mm)MSCT特征对肺腺癌病理亚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7
5
作者 陈琦 朱全新 +3 位作者 郁义星 郑梦龙 杨井 胡春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肺部单发微小磨玻璃结节(GGN,<10mm)的MSCT影像特征对于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肺部单发微小GGN的MSCT图像特征,按照肺腺癌病理... 目的:探讨肺部单发微小磨玻璃结节(GGN,<10mm)的MSCT影像特征对于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肺部单发微小GGN的MSCT图像特征,按照肺腺癌病理分类标准分为3组,包括AAH+AIS:95(31+64)例,MIA153例和IAC24例。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GGN的CT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患者性别、年龄、GGN最大径、CT值及MSCT图像的影像特征(边缘、瘤肺界面、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组病变最大径及CT值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病灶位置、密度、边缘分叶征、边缘毛刺征、边缘棘突征、瘤肺界面、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血管穿入、病变最大径及CT值等特征指标在三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及胸膜凹陷征在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最大径诊断AAH+AIS和IAC、AAH+AIS和MIA及AAH+AIS和MIA+IAC的诊断阈值分别为7.70mm(敏感度91.7%,特异度30.5%),7.15mm(敏感度49.7%,特异度37.9%)及7.15mm(敏感度55.4%,特异度37.9%)。CT值诊断AAH+AIS和IAC、AAH+AIS和MIA及AAH+AIS和MIA+IAC的诊断阈值分别为-539.5HU(敏感度100%,特异度33.7%),-562.5HU(敏感度77.8%,特异度45.3%)及-547.5HU(敏感度74.6%,特异度38.9%)。结论:MSCT的影像特征对表现为微小GGN(<10mm)的AAH+AIS、MIA及IAC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GGN的最大径及CT值对于AAH+AIS、MIA及IAC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玻璃结节 腺癌 病理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特征对肺部10mm以下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亚丽 朱慧媛 +3 位作者 毛海霞 杨洋 江森 孙希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10mm以下p GGN肺腺癌影像组学特征与病理侵袭性之间的关系及分类器模型对此类病变侵袭性的预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2例10mm以下p GGN肺腺癌患者的术前CT图像。提取术前CT图像上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采... 目的:探讨10mm以下p GGN肺腺癌影像组学特征与病理侵袭性之间的关系及分类器模型对此类病变侵袭性的预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2例10mm以下p GGN肺腺癌患者的术前CT图像。提取术前CT图像上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信息增益算法选择特征,根据所选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逻辑回归分类器模型并绘制ROC曲线。与传统图像分析方法测量的病灶大小及平均CT值的ROC曲线进行比较。结果:从每一个容积感兴趣区提取93个影像组学特征,经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及信息增益算法过滤后共选择48个影像组学特征。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逻辑回归分类器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22、0.848和0.874。病灶大小和平均CT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726和0.786。结论:影像组学特征可以反映10mm以下p GGN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之间的差异,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分类器模型可以提高p GGN病理侵袭性的术前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组学 玻璃结节 肿瘤 腺癌 体层摄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技术CT直方图参数模型预测微小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浸润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邓琦 潘爱珍 +4 位作者 徐志锋 周涛 李勤祥 林景兴 王诚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77-981,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提取的CT直方图定量参数建立的诊断模型对微小磨玻璃结节样(长径≤10 mm)肺腺癌浸润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的98例患者共102个长径≤10 mm的微小磨玻璃结节样(GGN)病灶的胸部H...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提取的CT直方图定量参数建立的诊断模型对微小磨玻璃结节样(长径≤10 mm)肺腺癌浸润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的98例患者共102个长径≤10 mm的微小磨玻璃结节样(GGN)病灶的胸部HRCT图像,其中原位癌(AIS)32个、微浸润腺癌(MIA)21个、浸润性腺癌(IAC)49个。将AIS和MIA归为无浸润组,IAC归为浸润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比较两组结节的长径和AI技术提取的直方图中各定量参数(包括实性成分占比、最大CT值、最小CT值、平均CT值、中位CT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和熵)值的差异。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诊断价值,将AUC大于0.7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GGN浸润性的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诊断模型,利用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绘制预测模型的nomogram图,并采用校准曲线评价其预测效果。结果:实性成分占比、最大CT值、平均CT值、偏度、峰度和熵在无浸润性组和浸润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径、最小CT值、中位CT值和标准差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由高到低依次为熵(AUC=0.860)、平均CT值(AUC=0.845)、实性占比(AUC=0.817)、最大CT值(AUC=0.690)、峰度(AUC=0.665)和偏度(AUC=0.6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熵(OR=16.647,P<0.05)和平均CT值(OR=1.021,P<0.05)是预测GGN浸润性的独立影响因子;其中,熵的诊断阈值为3.745,相应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89.6%;平均CT值的诊断阈值为-479.500 HU,相应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和84.9%。nomogram图显示预测模型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一致性良好,C指数为0.840(95%CI:0.757~0.923)。结论:基于AI技术建立的CT直方图定量参数模型对长径≤10 mm早期肺腺癌的浸润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定量参数中以熵和平均CT值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玻璃结节 人工智能 直方图 浸润性 体层摄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密度结节表现的浸润性肺腺癌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峥 李柏冬 罗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2-765,共4页
探讨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浸润性肺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肺部增强CT检查,发现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表现,且检查后2周内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88例,磨玻璃密度结节100个)的临床资料,其中浸润性腺癌结... 探讨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浸润性肺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肺部增强CT检查,发现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表现,且检查后2周内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88例,磨玻璃密度结节100个)的临床资料,其中浸润性腺癌结节56个,非浸润性腺癌结节44个。结果显示,浸润性肺腺癌结节与非浸润性肺腺癌结节患者比较,年龄、性别、家族史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节内实性成分最大直径、实性成分与结节最大直径比值、胸膜牵拉的CT影像学特征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14、0.020和0.040)。因此认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实性成分最大直径、实性成分与结节最大直径比值、胸膜牵拉是磨玻璃密度结节表现的浸润性肺腺癌的影像学特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密度结节 浸润性腺癌 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代双源CT卷积核的选择对肺磨玻璃结节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梅习龙 吴雄 +3 位作者 蒋博 邓凯 颜敏 胡跃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48-1054,共7页
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CT卷积核的合理选择在横断面重建图像中对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显示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肺部CT扫描发现肺GGN并手术证实为早期腺癌的患者52例,对其肺... 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CT卷积核的合理选择在横断面重建图像中对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显示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肺部CT扫描发现肺GGN并手术证实为早期腺癌的患者52例,对其肺部CT数据进行卷积核Bl57,Br54,Br49的3组重建。以GGN处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作为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主观图像质量由2名放射科医生从总体图像质量、噪声、病变轮廓3个方面进行双盲评分。结果:重建卷积核Br49(SNR:11.36±5.39,CNR:7.19±4.29),Br54(SNR:8.30±3.35,CNR:5.09±2.86)图像的SNR和CNR明显高于重建卷积核Bl57图像(SNR:4.18±2.10,CNR:3.25±1.78;多重比较均P<0.01)。GGN处SD重建卷积核Br49为61.80±20.17,Br54为80.45±20.31,均明显低于重建卷积核Bl57(137.92±31.11,均P<0.01)。总体图像质量方面,重建卷积核Br54评分5.0(4.5,5.0),高于重建卷积核Br49评分3.0(3.0,4.0),Br49评分高于Bl57评分3.0(3.0,3.5)(均P<0.05);病灶轮廓方面,重建卷积核Br54评分5.0(4.0,5.0),高于重建卷积核Br49评分4.0(4.0,5.0),Br49图像评分高于Bl57评分3.0(3.0,3.0)(均P<0.05);图像噪声方面,卷积核Br49评分3.0(3.0,3.0),低于重建卷积核Br54评分4.0(4.0,4.0),Br54评分低于Bl57评分5.0(5.0,5.0)(均P<0.05)。结论:CT卷积核的合理选择对GGN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建议使用Br54作为肺GGN重建卷积核,这将为医生找寻、诊断GGN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核 玻璃结节 第3代双源CT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磨玻璃结节为表现的肺腺癌亚肺叶切除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鸣阳 许元元 +3 位作者 任江浩 黄嘉正 李若楠 谭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2-927,共6页
手术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长期以来,肺叶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局部肺癌的标准术式,而亚肺叶切除术,包括肺楔形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通常只是一种替代术式,应用于无法耐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然而,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手术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长期以来,肺叶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局部肺癌的标准术式,而亚肺叶切除术,包括肺楔形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通常只是一种替代术式,应用于无法耐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然而,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肺磨玻璃结节的检出频率不断升高,而这一外科标准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在持续存在的肺结节中,磨玻璃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通常预示着良好的预后,通常对应着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或以附壁生长型模式为主要成分的腺癌等病理改变。大量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对于这类病灶,亚肺叶切除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来自日本的一系列前瞻性研究证实了对于GGO主导的早期肺癌,亚肺叶切除术同样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手术方案。随访数据表明,这部分患者术后的生存状况与肺叶切除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该文综述了影像学上表现为GGO的肺腺癌的亚肺叶切除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腺癌 玻璃结节 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侵袭性预测的CT征象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金伟 谷涛 陈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1194,1200,共5页
近年来,随着胸部CT筛查的广泛应用,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磨玻璃结节是否具有侵袭性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术前预测其侵袭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分辨率CT、CT放射组学、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磨玻璃结节肺... 近年来,随着胸部CT筛查的广泛应用,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磨玻璃结节是否具有侵袭性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术前预测其侵袭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分辨率CT、CT放射组学、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侵袭性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拟从磨玻璃结节的CT扫描、影像学特征、放射组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综述其预测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结节 腺癌 体层摄 X线计算机 放射组学 人工智能 侵袭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肺部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为主要表现的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荣荣 王琦 +1 位作者 李伟 张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0-633,共4页
目的:分析以肺部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为主要表现的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病理形态表现和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肺原发DLBCL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肺原发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CT检查主... 目的:分析以肺部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为主要表现的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病理形态表现和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肺原发DLBCL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肺原发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CT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部多发团块状磨玻璃样结节影,初始诊断为肺炎,经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最终确诊,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0岁,以咳嗽和咳痰为首发症状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行肿瘤标记物、淋巴结彩超、PET-CT、骨髓穿刺活检、病理活检和其他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关治疗。PET-CT检查提示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伴部分代谢增高,病理形态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非霍奇金DLBCL,起源于生发中心外活化B细胞。最终诊断为肺原发DLBCL。患者给予R-CHOP方案规律化疗,3个月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肺团块状结节影消失。结论:肺原发DLBCL患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诊断最终依赖病理形态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肺原发DLBCL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当肺部出现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时应考虑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结节 玻璃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CT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红梅(综述) 冯峰(审校)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72-1475,共4页
肺磨玻璃结节(GGN)是一种肺部常见的非特异性征象,良恶性GGN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不同,因此准确鉴别GGN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组学可以从影像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影像特征,并从中推断出可能包含预后信息的基因蛋白表型或特征。CT影像组学... 肺磨玻璃结节(GGN)是一种肺部常见的非特异性征象,良恶性GGN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不同,因此准确鉴别GGN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组学可以从影像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影像特征,并从中推断出可能包含预后信息的基因蛋白表型或特征。CT影像组学可以鉴别GGN的良恶性,预测恶性GGN的病理分型并评价其侵袭性,为肺GGN个体化诊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就CT影像组学在GGN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玻璃结节 像组学 体层摄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肺科医院磨玻璃结节早期肺腺癌的诊疗共识(第一版) 被引量:172
14
作者 姜格宁 陈昶 +25 位作者 朱余明 谢冬 戴洁 靳凯淇 沈莹冉 王海峰 李辉 张兰军 高树庚 陈克能 张雷 周晓 史景云 汪浩 谢博雄 蒋雷 范江 赵德平 陈乾坤 段亮 何文新 周逸鸣 刘鸿程 赵晓刚 张鹏 秦雄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随着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尤其是低剂量薄层CT筛查项目在中国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s)被发现。虽然国内及国际上已发布了一系列针对肺部GGNs的指南,但是这些... 随着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尤其是低剂量薄层CT筛查项目在中国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s)被发现。虽然国内及国际上已发布了一系列针对肺部GGNs的指南,但是这些指南的撰写者多来自呼吸、肿瘤及影像专业,可能缺乏对现代微创胸外科的充分认识,造成外科手术在肺部GGNs诊治中的作用不明确,甚至被低估;而且,肺部肿瘤相关的各学科对于早期肺癌,尤其是浸润前病变的处理也缺乏统一规范。因此,基于国内外现有文献及上海市肺科医院多年积累的经验,上海市肺科医院撰写了此诊疗共识。本共识推荐对于疑似肺腺癌的GGNs进行多学科评估,依据诊断,选择合理的处置方式。对于疑似原位腺癌,推荐进行胸部薄层CT随访,或在特定情况下进行不超过肺段切除的限制性肺切除;对于疑似微浸润腺癌,推荐进行限制性肺切除或肺叶切除;对于疑似浸润性腺癌,建议依据病灶是否含有磨玻璃成分、位置、大小、个数及患者躯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而肺多发结节的处理原则推荐为主病灶优先,兼顾次要病灶,综合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结节 原位腺癌 微浸润腺癌 浸润性腺癌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肺磨玻璃结节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26
15
作者 赵家义 韩一平 +5 位作者 杨立信 金海 陈炜 生晶 左长京 郑建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病理学确诊的肺磨玻璃结节(GGN)患者的临床特点、CT征象,探讨良、恶性肺GGN鉴别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81例肺GG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用SPSS 19.... 目的通过研究病理学确诊的肺磨玻璃结节(GGN)患者的临床特点、CT征象,探讨良、恶性肺GGN鉴别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81例肺GG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用SPSS 19.0软件对良、恶性肺GGN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良、恶性肺GGN病理诊断结果与胸部CT检查诊断结果符合率的分析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181例患者中恶性肺GGN 106例,良性肺GGN 7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指数、GGN最大径、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和CT值9项因素在良、恶性肺GGN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和CT值增高是恶性肺GGN的危险因素(P均<0.05)。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相比良性肺GGN(CT检查诊断结果符合率为65.3%),胸部CT检查能更准确地识别恶性肺GGN(诊断符合率为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8,Kappa=-0.122,P=0.017)。良性肺GGN中,炎性病变较结核病更容易被误诊(χ~2=22.626,Kappa=0.593,P<0.01)。结论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且胸部CT检查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和CT值增高等表现时,应高度怀疑恶性肺GGN的可能;而判别良性肺GGN需进一步结合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检查表现等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结节 计算机体层摄 危险因素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发纯磨玻璃样结节为CT表现的原位肺腺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4
16
作者 董明 徐嵩 +3 位作者 武毅 刘懿 陈刚 陈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38-440,共3页
肺部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eity,GGO)是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ed tomography,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呈局灶性云雾状密度阴影,其内的支气管及血管纹理仍可显示。近年来。
关键词 玻璃 文献复习 CT表现 腺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结节 单发 C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镭 刘丹 +1 位作者 朱盈盈 李为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s)是肺结节中的特殊类型,随着高分辨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应用,GGNs检出率逐年升高并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肺癌的早期诊断难度... 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s)是肺结节中的特殊类型,随着高分辨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应用,GGNs检出率逐年升高并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肺癌的早期诊断难度较大,而既往研究证实GGNs的出现常常提示与肺癌相关,因此加强筛查及管理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癌。本文回顾既往相关研究,就GGNs的定义、分类、影像学特征、自然生长史、分子病理特征及诊治流程作一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玻璃结节 像学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多排螺旋CT征象良恶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范丽 刘士远 +2 位作者 李清楚 于红 肖湘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分析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多排螺旋CT(MDCT)影像的良恶性。方法回顾82例经病理或抗炎治疗后证实的fGGO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大小及MDCT征象(病灶形态、边缘形态、界面、内部结构、邻近结构)。采用Fishe... 目的分析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多排螺旋CT(MDCT)影像的良恶性。方法回顾82例经病理或抗炎治疗后证实的fGGO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大小及MDCT征象(病灶形态、边缘形态、界面、内部结构、邻近结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χ2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良恶性分析。结果 82例fGGO中恶性61例,良性21例;良、恶性fGGO间一般资料、病灶部位和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分叶、界面和胸膜凹陷是良恶性fGGO间最重要的鉴别征象,诊断恶性的优势比分别是8.122、3.139、9.076;利用所得回归方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是93.4%、66.7%、86.6%。结论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MDCT影像若表现为具有分叶、清楚毛糙的界面和胸膜凹陷征提示恶性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 玻璃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8
19
作者 钟斌 吴奇勇 +7 位作者 童继春 张明 张科 袁卫东 袁凯 袁俊强 王烨铭 王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4,68,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或肺叶切除术诊治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6月我科48例肺段或肺叶切除治疗肺GGN的临床资料,如病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周围型≤2 cm,为纯磨...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或肺叶切除术诊治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6月我科48例肺段或肺叶切除治疗肺GGN的临床资料,如病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周围型≤2 cm,为纯磨玻璃结节或CT显示磨玻璃样成分≥50%,CT随诊证实肿瘤倍增时间≥400 d,则行肺段切除术,反之则行肺叶切除术。结果行胸腔镜肺段切除23例,胸腔镜肺叶切除25例。肺段、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148.3±25.6)、(110.6±23.1)min(t=5.364,P=0.000),术后住院时间(7.1±1.2)、(9.5±1.7)d(t=-5.605,P=0.000)。术后病理:肺叶切除组恶性23例,良性2例,肺段切除组恶性18例,良性5例。术后1年肺段、肺叶切除术的Karnofsky日常状态评分分别为(93.7±8.5)、(80.3±11.1)分(t=4.665,P=0.000)。41例恶性病例术后随访1~5年,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GGN安全、可行,且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解剖性段切除术 玻璃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平面重建技术在CT引导肺磨玻璃结节带钩钢丝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蔚 吴志远 +4 位作者 陈克敏 王子寅 刘钦 丁晓毅 王忠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3-867,共5页
目的评估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带钩钢丝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29例行MPR技术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术前穿刺定位患者,评估应用该方法进行肺磨玻璃结节定位的成功率、定位耗时和并... 目的评估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带钩钢丝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29例行MPR技术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术前穿刺定位患者,评估应用该方法进行肺磨玻璃结节定位的成功率、定位耗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9例肺磨玻璃结节均成功定位(成功率100%),操作平均耗时19.1 min。1例(3.4%)患者出现钩针脱落,6例(20.7%)患者出现无症状气胸,6例(20.7%)患者出现肺内出血,29例患者定位术后均成功切除病灶并获得病理诊断。结论 MPR技术有助于多角度、多平面规划肺磨玻璃结节带钩钢丝定位的穿刺路径,提高肺磨玻璃结节,特别是毗邻纵隔、血管、叶间裂和骨性结构的特殊部位结节的定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结节 多平面重建 CT引导 带钩钢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