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及术后并发气胸的危险因 素研究
1
作者 刘满英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肺穿刺活检术中应用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效果,并分析术后引起气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科住院诊断疑似肺小结节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所有患者在CT下行经皮肺穿刺术进行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 目的探讨肺穿刺活检术中应用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效果,并分析术后引起气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科住院诊断疑似肺小结节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所有患者在CT下行经皮肺穿刺术进行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二者诊断一致性,评估CT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诊断价值。随后根据术后有无气胸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96例患者中肺穿刺病理明确诊断者82例,总体诊断率为85.42%,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诊断特异度95.96%、灵敏度92.83%、阳性预测值91.84%、阴性预测值98.96%、准确度96.55%;经一致性检验,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和阴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954),且不同密度结节之间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而不同病灶大小的穿刺诊断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96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者共有10例,发生率为10.42%,均纳入气胸组;其余未发生的患者纳入非气胸组。经单因素分析非气胸组和气胸组在病灶深度、病灶密度、穿刺时间、使用套管针、合并肺气肿、合并肺大疱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病灶深度≥3cm、穿刺时间≥15min、使用套管针、合并肺气肿、合并肺大疱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可对肺小结节做出准确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而术后气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需针对性地给予有效干预,以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穿刺活检 肺小结节 诊断 气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网络的姜良铎治疗肺小结节经验的挖掘与传承
2
作者 陈明弟 邢方亮 +4 位作者 雷世昌 周佳琳 乔阳至子 徐亚文 梁腾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0期155-160,共6页
目的基于概念网络技术挖掘姜良铎教授治疗肺小结节的用药规律和临床思路。方法收集姜教授2008—2023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部诊治的209例肺小结节医案的处方数据,运用MATLAB软件构建药物概念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中心性... 目的基于概念网络技术挖掘姜良铎教授治疗肺小结节的用药规律和临床思路。方法收集姜教授2008—2023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部诊治的209例肺小结节医案的处方数据,运用MATLAB软件构建药物概念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中心性计算和模块划分等方法,挖掘姜教授处方的核心药物、常用配伍及用药规律。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对网络分析结果进行定性阐释。结果姜教授治疗肺小结节的核心药物包括黄芩、白芍、赤芍、穿山甲、枳壳和丹参等,常用药物可分为清化热毒湿浊、润肺化痰、活血化瘀、健脾理气、解毒利湿补虚及通络解毒散结六大类。结论概念网络分析可直观展示姜教授治疗肺小结节的临床思路及其理论内涵,为中医药防治肺小结节提供有益启示。该研究方法对挖掘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医药理论创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网络 名老中医理论传承创新 肺小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肺小结节术前定位的双腔同步注射器的设计
3
作者 宋伟伦 史爱华 +6 位作者 吕璐 张至轩 王天仁 余宸傲 李运浩 徐浩桢 张勇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可用于肺小结节术前定位的双腔同步注射器。方法双腔同步注射器由注射器内腔、注射器外腔以及双腔穿刺针组成,注射器内、外腔的推柄设计为环状卡槽状,双腔针体可分别连接注射器内、外腔,外针头前端设计有环状滤网。结果注... 目的设计一种可用于肺小结节术前定位的双腔同步注射器。方法双腔同步注射器由注射器内腔、注射器外腔以及双腔穿刺针组成,注射器内、外腔的推柄设计为环状卡槽状,双腔针体可分别连接注射器内、外腔,外针头前端设计有环状滤网。结果注射器内、外腔推柄的环状卡槽设计可同时推注两种液体,双腔针体可分别导流两种液体,外针头前端的环状滤网设计,增加了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得磁流体和葡萄糖酸钙离开针头后立即充分接触,迅速形成磁凝胶。结论成功设计出一种可同时推注两种液体的双腔同步注射器,适用于磁凝胶进行肺小结节的术前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术前定位 双腔同步注射器 磁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肺小结节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许海柱 祝佳佳 +3 位作者 张栩 潘永福 李亚明 孙建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肺小结节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治疗肺小结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85例肺小结节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对肺小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肺小结节患者中医症状以虚为主,神... 目的分析肺小结节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治疗肺小结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85例肺小结节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对肺小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肺小结节患者中医症状以虚为主,神疲乏力、夜寐不安、舌红、咳嗽、口渴、口干咽燥、面萎黄、气短、脉细弱、食少纳呆等居多。中医证候以肺脾气虚证最多,占52.2%,其余依次为肺阴亏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不足证。肺脾气虚证主症为喘息、大便稀溏、腹胀、食少纳呆、神疲乏力、自汗、舌淡红、齿痕舌、苔薄白、脉细弱,次症为夜寐不安、面萎黄;肺阴亏虚证主症为口干咽燥、口渴、咳嗽、痰少难咳、盗汗、痰中血丝、裂纹舌、苔少、脉细,次症为烦躁易怒、面红润、舌红;气虚血瘀证主症为头晕、胸痛、气短、面晦黯、舌黯红,次症为心悸;肝肾不足证主症为胸胁隐痛、喜太息、脉细弦、苔白、腰膝酸软、胸闷、耳鸣、便秘,次症为浮肿。结论肺小结节中医证候以肺脾气虚证、肺阴亏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不足证为主,正气亏虚是肺小结节变化发展的主要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许志扬 许建新 +2 位作者 关军 林建生 李志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孤立性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4月,对21例单发肺部小结节病灶经术前定位后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结节直径7~21(10.3±8.0)mm,距离脏层胸膜深度5~23(10.2±4.3...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孤立性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4月,对21例单发肺部小结节病灶经术前定位后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结节直径7~21(10.3±8.0)mm,距离脏层胸膜深度5~23(10.2±4.3)mm。术前1日在CT引导下行"拖尾法"微弹簧圈术前定位,胸腔镜下行病灶楔形切除术,送冰冻病理,如为恶性继续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21例肺小结节均成功经皮肺穿刺置入微弹簧圈。定位并发症为无症状气胸3例,均无需处理。胸腔镜术中发现微弹簧圈脱位3例,定位成功率85.7%(18/21)。21例均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理确诊原位癌5例,腺癌11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例,炎症2例,炎性假瘤1例,肺内转移瘤1例。结论 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用于肺内小结节术前定位是一种简单、直观、有效、精确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微弹簧圈定位 胸腔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CT在肺小结节术前及术中定位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修义 耿国军 +6 位作者 刘鸿鸣 李宁 朱晓雷 汪亮亮 尹攀 马杰 姜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移动CT(mobile CT,MCT)在肺小结节术前及术中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月我们对50例62个肺小结节术前在MCT引导下用Hook-wire定位针进行肺小结节定位,根据定位行肺小结节切除术,所有肺小结节均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移动CT(mobile CT,MCT)在肺小结节术前及术中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月我们对50例62个肺小结节术前在MCT引导下用Hook-wire定位针进行肺小结节定位,根据定位行肺小结节切除术,所有肺小结节均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若Hook-wire脱落或移位术中再次利用MCT扫描定位。结果 62个肺小结节术前定位成功59个,2个脱钩,1个移位,成功率95. 2%(59/62),脱落、移位率4. 8%(3/62),术中再次利用MCT扫描定位,最终62个肺结节病灶均成功切除。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显示肿物距离切缘2 cm。定位时间(15. 2±5. 1) min。定位后少量气胸11例,肺出血1例,肋间血管出血1例,均未特殊处理。结论 MCT在肺小结节术前及术中定位准确、快速,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CT 肺小结节 术前定位 术中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R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检出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凯 谈旭东 +4 位作者 江泓 陈林 吴捷 汪洋 林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检出肺小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4例X线胸片发现肺小结节的患者进行DDR DE和MSCT的检查。结果:84例肺小结节检出情况:胸片1 96个,DDR DE软组织像1 57个,MSCT 1 6 0个。DDR DE与胸片相比排除肺小结节55...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检出肺小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4例X线胸片发现肺小结节的患者进行DDR DE和MSCT的检查。结果:84例肺小结节检出情况:胸片1 96个,DDR DE软组织像1 57个,MSCT 1 6 0个。DDR DE与胸片相比排除肺小结节55个、增加肺小结节1 6个。其中排除肺小结节1 7例,增加肺小结节数1 2例,减少肺小结节数1 6例。MSCT与DDR DE相比排除肺小结节6个,增加肺小结节9个。结论:DDR DE软组织像比X线胸片明显提高肺小结节的检出率,减少了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双能量减影 直接数字化摄影 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楔形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健 王仲朴 +1 位作者 崔健 黄宇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6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定位置入微弹簧圈在肺小结节楔形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肺小结节患者在CT引导下细针穿刺,采用"两步释放法":将一小部分微弹簧圈释放在病变附近5mm范围内,一部分弹簧圈留在脏层胸膜表面,根据肺小结...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定位置入微弹簧圈在肺小结节楔形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肺小结节患者在CT引导下细针穿刺,采用"两步释放法":将一小部分微弹簧圈释放在病变附近5mm范围内,一部分弹簧圈留在脏层胸膜表面,根据肺小结节及弹簧圈位置来确定切除结节周围肺组织范围,在胸腔镜下行肺局部楔形切除,将离体组织进行快速冰冻、组织学观察,根据病变的良恶性指导临床继续扩大手术或结束治疗。结果 12例肺小结节行CT扫描均能清晰显示病灶,置入弹簧圈,成功术前定位,并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肺癌4例(33.3%),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例(16.7%),错构瘤1例(8.3%),炎性病变5例(41.7%)。结论 CT引导下定位置入微弹簧圈在肺内小结节楔形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帮助胸外科医师与病理医师快速、准确找到病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微弹簧圈 楔形切除术 术前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2cm肺小结节18G粗针切割/20G细针抽吸穿刺活检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文颂 邵国良 +6 位作者 郑家平 曾晖 赵安 罗君 郝伟远 姚征 陈玉堂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294-1298,1302,共6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粗针(18G)切割活检与细针(20G)抽吸活检术两种方法在≤2cm的肺小结节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5例CT引导经皮肺活检临床资料(粗针组31例,细针组54例),比较不同直径活检针穿刺活检成功率、并发症及...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粗针(18G)切割活检与细针(20G)抽吸活检术两种方法在≤2cm的肺小结节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5例CT引导经皮肺活检临床资料(粗针组31例,细针组54例),比较不同直径活检针穿刺活检成功率、并发症及病理结果等。结果 85例病例总技术成功率100%,总取材成功率92. 9%,总肿瘤特异性检出率52. 9%,总肿瘤确诊率50. 6%。18G粗针组取材成功率、肿瘤特异性检出率和肿瘤确诊率高于20G细针组,分别为100%,74. 2%,70. 9%和85. 2%,50%,38. 9%,P值分别为0. 024,0. 003,0. 000。两组间并发症如气胸、肺出血、咳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 05。结论对于≤2cm肺小结节,CT引导下18G粗针切割活检肿瘤检出率及肿瘤确诊率高于20G细针抽吸活检,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与细针组相仿,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性高的临床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活组织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精准定位对胸腔镜切除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明荣 耿坚 +1 位作者 徐建俊 詹松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7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对胸腔镜切除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肺小结节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评价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技术成功率,并与同期未定位直接手术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共...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对胸腔镜切除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肺小结节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评价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技术成功率,并与同期未定位直接手术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共212例纳入分析,穿刺定位组129例,未穿刺组83例;其中126例穿刺定位成功,成功率97.67%。定位组中转开胸率4.76%,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时间分别为(20.53±2.50)min和(89.01±10.7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03±1.57)天,均明显低于未定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成功率高,有效降低中转开胸率、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钩线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临床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晓明 施仁忠 张亚峰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72-74,共3页
目的构建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临床模型。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的肺小结节患者245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者。比较两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病史或肿瘤家族史,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咳... 目的构建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临床模型。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的肺小结节患者245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者。比较两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病史或肿瘤家族史,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咳血、胸痛等)及影像学资料(包括肺小结节的部位,肺窗中测定的肺结节最大径,肺小结节有无毛刺、分叶、胸膜牵拉、血管征、空泡征、边缘光滑等),对P<0.05筛选出来的恶性肺小结节预测因子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依据Logistic回归方程式,构建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临床模型。结果 24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80例、恶性病变165例,两者性别、血管征、边缘光滑、毛刺、胸膜牵拉、分叶、肺结节最大径比较P均<0.05。建立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P=1/(1+e^(-X)),其中P表示是否为恶性肺小结节的概率,e为自然对数,X=-1.643 3+(0.793 3×是否女性)+(0.002 9×肺结节最大径)+(0.875 2×是否分叶)+(1.043 3×是否毛刺)+(0.646 0×是否胸膜牵拉)+(1.988 7×是否血管征)+(-3.353 6×是否边缘光滑)。结论成功构建了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该模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肿瘤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红领 崔庆周 陈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8期122-122,共1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05月至2011年05月期间我院通过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确认的30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经过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检查,其中鳞癌有24例,...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05月至2011年05月期间我院通过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确认的30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经过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检查,其中鳞癌有24例,腺癌有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有4例,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鳞癌有26例,腺癌有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有1例。结论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分析对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 螺旋 CT 肺小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定位方案在行胸腔镜手术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新涛 万书友 +2 位作者 刘丛 靳双周 董晓龙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3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用胶和Hook-wire定位用于行胸腔镜手术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行胸腔镜手术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A组(75例)和B组(75例),分别在CT引导下行Hook-wire和医用胶定... 目的探讨医用胶和Hook-wire定位用于行胸腔镜手术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行胸腔镜手术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A组(75例)和B组(75例),分别在CT引导下行Hook-wire和医用胶定位;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衔接期和楔形切除时间分别为(3.84±0.61)h、(18.93±4.55)min;B组衔接期和楔形切除时间分别为(12.57±1.77)h、(20.05±4.91)min;B组衔接期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两组楔形切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气胸、肺部出血、咳嗽及胸痛不适发生率分别为24.00%(18/75)、60.00%(45/75)、4.00%(3/75)、5.33%(4/75);B组术后气胸、肺部出血、咳嗽及胸痛不适发生率分别为21.33%(16/75)、9.33%(7/75)、6.67%(5/75)、2.67%(2/75);两组气胸、咳嗽及胸痛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部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相较于Hook-wire,医用胶定位用于行胸腔镜手术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胶 HOOK-WIRE 定位 胸腔镜手术 孤立性肺小结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生长率与倍增时间在肺小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剑锋 许茂盛 +3 位作者 喻迎星 孙志超 任聪聪 郑思思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834-836,共3页
目的比较肺小结节三维动态生长指标容积生长率与倍增时间的评价能力,探讨客积生长率作为判别结节良恶性的评价指标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肺部小结节患者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61±... 目的比较肺小结节三维动态生长指标容积生长率与倍增时间的评价能力,探讨客积生长率作为判别结节良恶性的评价指标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肺部小结节患者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61±10.7)岁。所有患者均行≥2次肺部CT薄层平扫,图像重建层厚0.75mm。采用肺结节三维分析软件VCAR进行结节容积测量,计算容积生长率与倍增时间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诊断准确性。结果36例结节直径3-19mm,平均直径(7.3±3.3)mm。恶性结节(恶性组)20例,其中腺癌19例、小细胞癌1例;良性结节(良性组)16例,其中错构瘤1例、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病变15例。共122次CT检查,平均3.4次。经VCAR测算2次检查间结节容积,各获得80个生长率和倍增时间值。容积生长率(%/年):良性组(-44.8±49.90),恶性组(86.1±54.01)(t=2.10,P=0.038);倍增时间:良性组(2071.7±2932.61)d,恶性组(543.8±1482.32)d(t=2.09,P=0.040)。容积生长率曲线下面积为0.706,倍增时间曲线下面积为070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4,P=1.051)。结论容积生长率与倍增时间均可以作为评价小结节生长的手段,但容积生长率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容积生长率 倍增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3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 8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 8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孤立性肺小结节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okwire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失败的原因分析
16
作者 杨文 许可 +2 位作者 周志强 陈文峻 黄光仪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1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肺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前Hookwire定位失败的原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接受肺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94例(术前均进行了Hookwire定位术)... 目的:分析肺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前Hookwire定位失败的原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接受肺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94例(术前均进行了Hookwire定位术),分析这些患者Hookwire定位失败的原因。结果:在定位失败的6例患者中,定位失败的原因为锚定钩距离靶结节较远,手术切除标本内未包含靶结节的患者有1例;定位失败的原因为锚定钩位置距离胸膜较近,手术时肺叶萎陷,锚定钩脱落的患者有2例;定位失败的原因为发生气胸的患者有1例;定位失败的原因为发生肺出血的患者有1例;定位失败的原因为等待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有1例。结论:肺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手术前Hookwire定位锚定钩与靶结节的距离、锚定钩与胸膜的距离、气胸及肺出血等并发症、定位后等待手术时间可能与手术定位成功与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带钩金属丝 定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对肺小结节CT图像层厚与结节特征的检出效能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围 胡富碧 +2 位作者 刘亚斌 李书平 吴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对肺小结节的CT检出效能,并观察不同图像层厚与结节特征对其检出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部CT平扫检查200例,导入人工智能软件工作站中,根据不同CT图像层厚、结节类型、结节大小以及...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对肺小结节的CT检出效能,并观察不同图像层厚与结节特征对其检出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部CT平扫检查200例,导入人工智能软件工作站中,根据不同CT图像层厚、结节类型、结节大小以及机型,分别记录AI与医师对结节的检出情况,比较其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以及检出时间,并比较AI及医师的检出情况。结果AI在厚层(5 mm)与薄层(1.5 mm)对于pGGN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在厚层对于mGGN的检出高于薄层(t=2.282,P=0.025);AI在薄层对于SN的检出明显高于厚层(t=-10.377,P<0.001),AI在薄层对pGGN、mGGN及SN检出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厚层,经统计学分析分别为,t=-4.823,P<0.001,t=-4.048,P<0.001,t=-10.186,P<0.001。AI在64排CT机型及16排CT机型中共检出肺小结节分别为491、627枚,t=-0.428,P=0.427,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扫描层厚越厚,基于深度学习的AI对肺小结节检出的漏诊率越高,CT扫描层厚越薄,AI对肺小结节的检出越有利,但其假阳性率和检出时间也随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人工智能 检出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R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降低胸片对肺小结节的误诊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振东 杨凯 +2 位作者 陈林 谈旭东 江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573-1575,共3页
肺是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文献统计约有20%~54%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肺部。随着技术发展及临床资料的积累,我们发现目前普通胸片检查对小结节经常会发生误诊,导致不必要的继续检查、费用的浪费和患者的心理负担。双能量减影... 肺是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文献统计约有20%~54%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肺部。随着技术发展及临床资料的积累,我们发现目前普通胸片检查对小结节经常会发生误诊,导致不必要的继续检查、费用的浪费和患者的心理负担。双能量减影(dual energy subs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双能量减影 DDR 误诊 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剂量CT引导下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可行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凤敏 孟红 +3 位作者 李春海 贾海鹏 刘波 许祎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Sn100 kV)在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术(hook-wire localization,HWL)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8例术前HWL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标准剂量CT扫描方案组(A组:管电压110 kV,管电流50 mA,n=44)或超低剂量CT...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Sn100 kV)在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术(hook-wire localization,HWL)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8例术前HWL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标准剂量CT扫描方案组(A组:管电压110 kV,管电流50 mA,n=44)或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组(B组:100 Sn kV和固定96 mA,n=44)。统计和比较两组间的定位成功率,并发症和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HWL定位的符合率均为100%。与A组相比,B组的CTDIvol值(P<0.001),总DLP值(P<0.001)和ED值(P<0.001)均明显减低。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剂量CT可以显著减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且不影响HWL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带钩钢丝定位 肺小结节 电视辅助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GSI双期扫描对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价值初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晓莉 关春 +1 位作者 冯硕 冯卫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通过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所获图像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对比,探讨其在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经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且有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病例,病灶平均直径在1~2cm,将其分为炎性结节组(11例... 目的通过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所获图像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对比,探讨其在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经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且有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病例,病灶平均直径在1~2cm,将其分为炎性结节组(11例)及腺癌结节组(30例)。对薄层单能量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从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及能谱曲线斜率这四个方面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期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静脉期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期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及静脉期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于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提高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良恶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