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住院转归 被引量:27
1
作者 邹治鹏 何建国 +6 位作者 程显声 赵彦芬 陈白屏 高莹 熊长明 倪新海 荆志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介绍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的住院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02年的28年来我院住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 目的:介绍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的住院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02年的28年来我院住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经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的住院有效率、显效率和病死率。结果:对症治疗、单纯抗凝和溶栓+抗凝治疗的住院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1.5%和96.6%;其中住院显效率分别为0、0.9%和42.7%;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7.1%、4.7%和3.4%。结论:通过回顾性临床分析表明,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均有效。由于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对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不能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方纬 马展鸿 +5 位作者 戴汝平 刘秀杰 程显声 柳志红 史蓉芳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逐个肺段对比EBCT所显示的肺动脉阻塞与肺灌注显像所显示的肺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多数(81.7%)肺动脉完全闭塞型病变对应相应肺段的灌注完全缺失,血流灌注分布与非完全闭塞型病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非完全闭塞型病变中,多级肺动脉病变对应灌注完全缺失的比例较高(60.0%),多级肺动脉病变与单级肺动脉病变相比,血流灌注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的非完全闭塞型病变所对应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式的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血流灌注变化的不同,是EBCT与肺灌注显像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栓塞的血管阻塞和灌注受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肺灌注显像和EBCT结合应用能够使肺栓塞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肺灌注显像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季娜 黄伟 张中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肺栓塞 3 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 (局部溶栓组 )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静脉溶栓组 ) ,溶栓前和溶栓后 48小时测... 目的 :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肺栓塞 3 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 (局部溶栓组 )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静脉溶栓组 ) ,溶栓前和溶栓后 48小时测动脉血气和肺血管造影。结果 :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 (PaO2 )均增加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 )均降低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局部溶栓组PaO2 上升幅度高于静脉溶栓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局部溶栓组肺动脉造影血管阻塞改善率较静脉溶栓组高 ( 82 4%和 66 7% )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溶栓治疗有效 ,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局部溶栓 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辰 刘常清 +3 位作者 安晶晶 谭永琼 廖安鹊 罗艳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211-4217,共7页
介绍国内外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发展现状,综述各种风险评估工具在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开发适合我国病人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提供依据,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介绍国内外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发展现状,综述各种风险评估工具在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开发适合我国病人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提供依据,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可以指导病人个体化预防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 评估工具 综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急性期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浆ADAMTS-13及炎症因子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婉媚 李斌 +2 位作者 曾勉 陈瑞滔 陈燕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 (ELISA)测定25例我院呼吸科门诊随访病程超过3个月的PTE患者、15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血管性血友...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 (ELISA)测定25例我院呼吸科门诊随访病程超过3个月的PTE患者、15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ADAMTS-13、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结果】PTE组及健康组血浆v WF水平分别为136.89(78.90)ng/m L、57.12(25.23)ng/m L,PTE组v WF水平高于健康组(P<0.001)。PTE组及健康组血浆ADAMTS-13水平分别为213.34±52.39 ng/m L、354.71±79.02 ng/m L,PTE组ADAMTS-1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浆ADAMTS-13水平与血浆v WF水平呈负相关(r=-0.490,P=0.013)PTE组及健康组血浆IL-6水平分别为2.59(2.34)pg/m L、1.70(0.71)pg/m L,PTE组IL-6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PTE患者在急性发作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血浆ADAMTS-13水平的下降及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功能指标对急性肺栓塞不同治疗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国家'十五'攻关'肺栓塞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课题组 吴雅峰 +2 位作者 王辰 张栋 杨媛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右心功能检测意义,探讨血栓栓塞面积对治疗的影响。方法:502例急性FIE患者,根据血栓栓塞面积分为溶栓组224例,其中大面积FIE 54例和次大面积PTE170例,抗凝组27...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右心功能检测意义,探讨血栓栓塞面积对治疗的影响。方法:502例急性FIE患者,根据血栓栓塞面积分为溶栓组224例,其中大面积FIE 54例和次大面积PTE170例,抗凝组278例为非大面积FIE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指标:右与左心室前后径比值(RVD/LVD)、右心室横径(RVTD)、右与左心室横径比值(RVTD/LNTD)、右与左心房横径比值(RATD/LATD)、右心房横径(RATD)、左心房横径(LATD)、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右心室壁运动幅度(RVAWM)、主肺动脉内径(PA)、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下腔静脉深吸气最小径(IVC min)。结果:右心功能变化:治疗前,RVD/LVD、RVAWM、RVTD、RVTD/LVTD、RATD/LATD、PA、TRPG指标溶栓组中次大面积者与大面积者、抗凝组(非大面积者)与大面积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凝组(非大面积者)与溶栓组中次大面积者比较(除外LATD、RVAWT、IVC min),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溶栓组治疗前后比较RVD/LVD、RVTD、RVTD/LVTD、LATD、RATD/LATD、RVAWM、PA及TRPG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凝组治疗前后比较RVD/LVD、RATD/LATD及TRPG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功能指标是区分PTE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帮助诊断分型及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敏感指标。提示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PTE右心功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溶栓和抗凝治疗 右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