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s2Net注意力机制网络智能检测CT肺动脉成像急性肺动脉栓塞
1
作者 李曼 蒋德攀 +5 位作者 王麦林 李艳若 张晗宇 王颖 张岚 黄婷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6-361,369,共7页
目的基于Res2Net注意力机制网络实现CT肺动脉成像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智能检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2023年5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疑似APE行CT肺动脉成像并确诊为APE的患者。按照7∶2∶1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 目的基于Res2Net注意力机制网络实现CT肺动脉成像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智能检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2023年5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疑似APE行CT肺动脉成像并确诊为APE的患者。按照7∶2∶1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基于Res2Net网络框架,结合多孔空间金字塔池化和注意力机制模块训练模型,对模型进行五折交叉内部验证;在测试集上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同时采用戴斯相似系数、精确率、交集比并集(IOU)评估模型的分割效能并绘制相应曲线。比较该模型与经典的U-Net模型及CE-Net模型的效能。结果最终纳入303例APE患者,训练集212例,验证集61例,测试集30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5,敏感度为0.90,特异度为1.00;戴斯相似系数为0.86,精确率为0.90,Pos-IOU为0.78,Neg-IOU为1.00。参数曲线图及雷达图显示Res2Net注意力机制网络多项参数均优于U-Net及CE-Net模型。分割对比的可视化结果显示Res2Net注意力机制网络对肺动脉栓子的分割精准度更高。结论Res2Net注意力机制网络模型对APE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CT肺动脉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深度学习 Res2Net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肺动脉耦联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风险分层评估的价值
2
作者 任雯 吴倩 +5 位作者 杨振文 王宙明 张璋 李东 刘可夫 杨帆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2-988,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确诊后1年死亡风险分层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4年12月-2021年3月在本院经右心导管检查(RHC)确诊并接受cMRI检查的52例CTEP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2...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确诊后1年死亡风险分层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4年12月-2021年3月在本院经右心导管检查(RHC)确诊并接受cMRI检查的52例CTEP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肺动脉高压(PH)指南推荐的COMPERA 2.0评分四分法模型,对CTEPH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WHO心功能分级(WHO-FC);血浆脑利钠肽(BNP)或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 proBNP)分别进行赋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低危组(24例)和中高危-高危组(26例),比较两组间各项cMRI定量指标值的差异,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左、右心室容积、心功能参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SVI)、右心室搏出量指数(RVSV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心肌质量指数(RVM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搏出量指数(LV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MI)、心室质量指数(VMI)]及右心室-肺动脉耦联(RV-PA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RVEDVI、RVESVI、RVEF和RV-PAC四个参数在CTEPH患者风险分层中的价值。结果:与低危-中低危组相比,中高危-高危组的LVEF、RVEF和RV-PAC值降低[54.92%±8.22%vs.61.13%±5.79%,26.40%±7.89%vs.40.62%±7.31%,0.38±0.15 vs.0.70±0.2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01);RVEDVI[(135.93±55.80)vs.(75.25±24.99)mL/m^(2)]、RVESVI[91.70(81.58~120.94)vs.41.01(36.97~49.85)mL/m^(2)]、RVMMI[32.36(25.68~43.65)vs.16.46(12.75~17.51)g/m^(2)]和VMI[0.70(0.56~0.81)vs.0.38(0.27~0.49)]值显著升高(P均<0.001)。ROC曲线分析示,当RV-PAC阈值为0.53时,其预测CTEPH患者风险分层的效能与RVEDVI(94.95 mL/m^(2))、RVESVI(60.78 mL/m^(2))和RVEF(34.5%)相近,对应的AUC分别为0.896、0.885、0.920和0.912。结论:中高危-高危CTEPH患者的左、右心功能明显受损,RV-PAC值减低对于评估患者的风险分层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 肺动脉高压 心脏磁共振成像 风险分层 右心室-肺动脉耦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CA胶栓塞治疗感染相关肺动脉假性动脉瘤致大咯血
3
作者 邵黎明 徐锐 +4 位作者 刘国平 孙成建 张照龙 赵晓龙 谢宜兴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6-298,共3页
肺动脉假性动脉瘤(pulmonary artery pseudoaneurysm,PAPA)常继发于感染、血管炎、肿瘤侵犯、外伤、医源性损伤等,一旦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可致大咯血[2],即24h内咯血量大于500ml或单次咯血量100ml以上[1]。本文报告以α-氰... 肺动脉假性动脉瘤(pulmonary artery pseudoaneurysm,PAPA)常继发于感染、血管炎、肿瘤侵犯、外伤、医源性损伤等,一旦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可致大咯血[2],即24h内咯血量大于500ml或单次咯血量100ml以上[1]。本文报告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cyanoacrylate,NBCA)胶栓塞治疗4例感染相关PAPA致大咯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动脉 假性 咯血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对肾功能的作用
4
作者 冯宇旋 王金志 +7 位作者 李新成 张帅 高倩 王同生 毛毅敏 谢万木 翟振国 黄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评估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及BPA对肾功能的影... 目的评估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及BPA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2年5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行BPA治疗的143例CTEPH患者的临床信息、血流动力学指标、BPA术前1周内及术后48~72 h内的血肌酐浓度,对比每次BPA前后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变化,评估CIN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首次及末次BPA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血肌酐及eGFR变化。结果纳入115例CTEPH患者,共行BPA 192例次,其中男性88例次,女性103例次。每次BPA使用对比剂剂量为(145.58±47.26)mL。BPA术后共有12例患者发生13例次CIN,发生率为6.8%。CIN患者的基线特征及肾功能与非CIN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中,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_(2))在CIN患者中更低(58.58%±10.38%比66.15%±8.02%,P=0.002),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EPH患者在不同频次的BPA治疗前后血肌酐及eGF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数次BPA治疗后,末次肾功能指标血肌酐[(78.09±18.760)μmol/L比(82.26±21.37)μmol/L,P<0.001]和eGFR[(86.08±21.22)mL/(min·1.73 m^(2))比(82.07±22.05)mL/(min·1.73 m^(2)),P=0.007]较基线值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BPA治疗CTEPH患者后可发生对比剂肾病,多次BPA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善,肾功能也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对比剂肾病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在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中的进展
5
作者 卢志辉 张臣 马晓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328,共5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肺血管疾病,属于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中定义的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是一种在肺动脉造影引导下对狭窄部位进行连续及阶段性扩张的介入技术,为无法完...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肺血管疾病,属于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中定义的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是一种在肺动脉造影引导下对狭窄部位进行连续及阶段性扩张的介入技术,为无法完成外科治疗或外科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诊疗方法。该文将从BPA发展过程、适应证演进、操作技术发展等方面来介绍BPA这一介入技术及其在治疗CTEPH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
6
作者 李欣 杨涛 +6 位作者 张毅 罗勤 赵青 曾绮娴 章思铖 赵智慧 柳志红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6,共7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类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特征是机化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伴随非阻塞部位的小血管病变,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是CTEPH患者的根治性手术,但约40%的患者不能接受PEA或术后残留肺动脉...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类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特征是机化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伴随非阻塞部位的小血管病变,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是CTEPH患者的根治性手术,但约40%的患者不能接受PEA或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对于这些患者,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运动耐力和预后。随着BPA证据的积累,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呼吸学会发布的肺动脉高压指南推荐将其作为不适合PEA或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替代治疗。但不同类型CTEPH病变的特征存在差异,相应的BPA治疗策略和器械有所不同,BPA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也较大。本文旨在总结当前不同类型CTEPH病变的BPA治疗策略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方法,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介入治疗 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碘对比剂下CT肺动脉造影联合碘图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刘晓彤 田春燕 +2 位作者 王静 许小毛 谷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5-530,共6页
目的探讨低碘对比剂减影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碘图诊断急性肺栓塞(APE)的准确性,特别是对肺亚段栓子的检测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1日—2024年9月1日北京医院疑似APE且在1周内同时行肺通气/灌注SPECT/CT和低碘对比剂减影... 目的探讨低碘对比剂减影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碘图诊断急性肺栓塞(APE)的准确性,特别是对肺亚段栓子的检测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1日—2024年9月1日北京医院疑似APE且在1周内同时行肺通气/灌注SPECT/CT和低碘对比剂减影CTPA的48例患者。以肺通气/灌注SPECT/CT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评价低碘对比剂减影CTPA联合碘图诊断APE的能力,并分析确定减影CTPA误诊及漏诊的潜在原因。结果减影CTPA联合碘图在肺段及以下水平的诊断准确度高,敏感度为0.917,特异度为0.991,其中在肺段水平,诊断率为100%,在肺亚段水平,诊断率为66.7%。在临床不同危险程度的APE患者中,减影CTPA联合碘图均具有极高的诊断率(83.3%~100%);分析发现85.7%(6/7)的误诊和33.3%(2/6)的漏诊可以被解释。结论低碘对比剂减影CTPA联合碘图诊断APE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正常识别减影CTPA碘图中的典型缺陷,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CT肺动脉血管成像 减影CT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低碘对比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原子序数值预测肺动脉栓塞中的肺灌注缺损
8
作者 徐伟兴 徐建 +3 位作者 周袁兵 潘红卫 李晶晶 贾中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有效原子序数(Zeff)值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怀疑PE的308名受检者,经IQon光谱CT检查,重建后得到碘密度图及Zeff图,分析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肺动脉栓子对应肺灌注缺损区与非灌注缺损区的碘密度值、Zeff值... 目的:探讨有效原子序数(Zeff)值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怀疑PE的308名受检者,经IQon光谱CT检查,重建后得到碘密度图及Zeff图,分析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肺动脉栓子对应肺灌注缺损区与非灌注缺损区的碘密度值、Zeff值差异以及其诊断效能。结果:筛出PE患者72例,检出473个栓子,肺动脉栓子供血区中发现灌注缺损区418处,非灌注缺损区55处。不同位置栓子供血区灌注缺损组碘密度值、Zeff值均较非灌注缺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附壁锐角型、附壁钝角型、中心型以及全部类型的栓子供血区灌注缺损组碘密度值、Zeff值低于非灌注缺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碘密度值、Zeff值预测灌注缺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为0.952,切点值分别为1.02 mg/mL、9.59。结论:IQon光谱CT的Zeff值可以有效预测PE的肺灌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光谱CT 有效原子序数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接触碎栓、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
9
作者 陈海波 万云云 +3 位作者 管清龙 王开东 刘成龙 李同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15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术,明确血栓部位后通过旋转猪尾巴导管碎栓和局部灌注溶栓药物尿激酶来开通肺动脉。比较患者CDT前后... 目的探讨经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15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术,明确血栓部位后通过旋转猪尾巴导管碎栓和局部灌注溶栓药物尿激酶来开通肺动脉。比较患者CDT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力、BNP、D-二聚体、RV/LV横径比值。通过PESI评分评价肺栓塞严重程度,PESI分级3和PESI分级4属于中危组,PESI分级5属于高危组。结果术后症状即刻缓解210例,完全开通200例,部分开通15例。术前肺动脉压、血氧饱和度、BNP、D-二聚体、RV/LV横径比值分别为(46.24±5.32)mmHg、(90.36±3.23)%、(8000.12±750.56)pg/mL、(7.5±2.3)mg/L、1.63±0.22;术后1周分别为(26.12±3.36)mmHg、(98.74±2.12)%、(240.35±33.52)pg/mL、(1.75±0.36)mg/L、1.11±0.1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前有咯血、休克及晕厥症状,在CDT术后1周均消失,而呼吸困难、胸痛及心悸症状和各项体征在CDT术后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PESI分级的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心律失常、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行肺动脉增强CT检查肺动脉主干显影良好,无血栓充盈缺损影。结论CDT治疗急性肺栓塞时能够及时快速开通阻塞的肺动脉,恢复肺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纠正低氧血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碎栓 经导管溶栓 急性肺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CT血管造影量化指标与栓塞程度、心脏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启鸿 高晓杰 +2 位作者 林剑雄 张庆贤 黄金旗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横断面测量的肺动脉直径(PAD)、PAD/主动脉直径(AOD)、右心室直径(RVD)、RVD/左心室直径(LVD)与栓塞程度、心脏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莆田市第...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横断面测量的肺动脉直径(PAD)、PAD/主动脉直径(AOD)、右心室直径(RVD)、RVD/左心室直径(LVD)与栓塞程度、心脏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莆田市第一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中高危APE患者53例。在CTPA横断面测量PAD、PAD/AOD、RVD、RVD/LVD,分析上述指标与CT栓塞指数(CTE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结果PAD、RVD、RVD/LVD与CTEI存在弱-中等度正相关(r分别为0.506、0.310、0.452,P值分别为<0.001、0.024、0.001),PAD/AOD与CTEI不存在相关性(r=0.247,P=0.075)。与NT-proBNP阴性组比较,阳性组PAD、PAD/AOD、RVD/LVD较高(均P<0.05),2组间R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PAD、PAD/AOD、RVD、RVD/LVD存在弱-中等度正相关(r分别为0.454、0.326、0.302、0.405,P值分别为0.001、0.017、0.028、0.003)。cTnI阴性组和阳性组间PAD、PAD/AOD、RVD、RVD/L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nI与PAD、PAD/AOD、RVD、RVD/LVD均不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188、0.042、-0.021、0.139,P值分别为0.195、0.772、0.884、0.342)。结论CTPA横断面量化指标有助于评估APE栓塞程度和右心功能,但不能用于评估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CT血管造影 量化指标 心脏生物标志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版)》解读
11
作者 杨芙蓉 谢万木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3-679,共7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作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严重远期并发症,具有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特点。我国《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版)》的发布,首次系统评价...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作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严重远期并发症,具有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特点。我国《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版)》的发布,首次系统评价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CTEPH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符合中国临床实践的推荐意见,有助于规范CTEPH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本文重点对CTEPH的早期识别、不同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方案选择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手术后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12
作者 殷仕宝 骆金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79-1780,共2页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肺血管病急症,20%发生于手术以后,占手术后死亡总数的15%。该病不经治疗病死率高,诊断明确并经治疗后,病死率明显下降。现将本院诊治肺动脉栓塞6例临床资料报告...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肺血管病急症,20%发生于手术以后,占手术后死亡总数的15%。该病不经治疗病死率高,诊断明确并经治疗后,病死率明显下降。现将本院诊治肺动脉栓塞6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龙 徐翔 +2 位作者 李旭东 武秀生 黄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23-227,共5页
目的观察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5岁以上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74例,分为开颅手术组(26例)和血管内栓塞组(48例)。评价术后并发症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采用电话及门诊随访6个月至4... 目的观察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5岁以上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74例,分为开颅手术组(26例)和血管内栓塞组(48例)。评价术后并发症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采用电话及门诊随访6个月至4年。结果开颅手术组术后有症状血管痉挛10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因迟发性血管痉挛性脑梗死和脑水肿死亡2例;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较差5例,死亡2例。血管内栓塞组有症状血管痉挛17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迟发性血管痉挛性脑缺血和肺部感染,另1例死于弹簧圈脱出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33例,较差12例,死亡3例。两组比较GO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临床疗效相似,但由于血管内栓塞是微侵袭治疗,应成为治疗老年动脉瘤的首选。老年动脉瘤患者两种治疗方式术后迟发性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均较高,应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颅内动脉 神经外科手术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曦 李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8-669,共2页
总结21例正中切口深低温停循环肺动脉切开取栓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结果显示,完善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术中护理配合能够使患者术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外科治疗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1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祥胜 林博云 +2 位作者 章跃民 谭松涛 黄旭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3,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体质量55kg。2005-10-01因双肺侵润型肺结核入院行抗结核治疗。2005-11-10出现右下肢肿胀.B超示右下肢浅、深静脉血栓形成。予尿激酶、肝素溶栓、抗凝治疗,无好转。2005—12—09突然出现晕厥倒在地上,...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体质量55kg。2005-10-01因双肺侵润型肺结核入院行抗结核治疗。2005-11-10出现右下肢肿胀.B超示右下肢浅、深静脉血栓形成。予尿激酶、肝素溶栓、抗凝治疗,无好转。2005—12—09突然出现晕厥倒在地上,主诉胸痛、呼吸困难,伴有咯血、口唇轻度紫绀和颈静脉怒张.随即出现血压下降(70/40mmhg),心率140次/min,室性旱搏呈二联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外科手术 非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肺动脉窗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总结 被引量:7
16
作者 於其宾 沈向东 +4 位作者 郭少先 花中东 闫军 李守军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主肺动脉窗及合并心脏畸形的临床特征,总结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和效果。方法:自1997-01至2011-05,共有46例主肺动脉窗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平均年龄(3.2±2.5)岁(0.1~16)岁,平均体重(11.4±6.2)kg(4~47)kg。... 目的:回顾分析主肺动脉窗及合并心脏畸形的临床特征,总结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和效果。方法:自1997-01至2011-05,共有46例主肺动脉窗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平均年龄(3.2±2.5)岁(0.1~16)岁,平均体重(11.4±6.2)kg(4~47)kg。合并的心脏畸形包括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主动脉瓣下隔膜5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主动脉弓中断5例、室间隔缺损4例、房间隔缺损4例、右室双出口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右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2例、法乐四联症1例。43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23例经主动脉切口补片修补,12例经肺动脉切口修补,4例经主肺动脉窗修补,2例行切断缝合。其余3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主肺动脉窗缝扎(1例)或切断缝合(2例)。合并心脏畸形同时矫治。结果:早期死亡3例,平均随访5年,1例患者术后一年死于肺动脉高压,其余患者无再次手术及残余分流,主动脉和肺动脉发育正常。结论:主肺动脉窗一经诊断,应尽早外科手术治疗,体外循环下经主动脉切口补片修补是首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排CT前置呼吸模式联合双低技术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廖玉荣 曾靖童 +3 位作者 曹治婷 王甜 廖立 杨利专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究320排CT前置呼吸模式联合双低技术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临床怀疑或复诊行CT检查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00例,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n=150)应用常规对比剂、辐射剂量及呼吸模式,联合组... 目的:探究320排CT前置呼吸模式联合双低技术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临床怀疑或复诊行CT检查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00例,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n=150)应用常规对比剂、辐射剂量及呼吸模式,联合组(n=150)接受低对比剂、低辐射剂量及前置呼吸模式。比较2组的肺动脉CT值、主观图像评分、信噪比、碘量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2组的主观图像评分、信噪比、各段肺动脉CT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的碘量较常规组下降55.6%,CT有效剂量相较常规组降低46.3%(P<0.05)。结论:320排CT前置呼吸模式联合双低技术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并且确保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CT血管成像 前置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初次介入栓塞术后复发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戈 孙杨 +1 位作者 刘洁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5-580,共6页
目的探讨初次介入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5例初次介入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分别位于前交通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MCA,2例),颈内动脉海... 目的探讨初次介入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5例初次介入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分别位于前交通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MCA,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1例)、床突上段(2例)和后交通段(5例),基底动脉(2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2例);5例为巨大动脉瘤(直径>25 mm),3例为大动脉瘤(直径10~25 mm),7例为小动脉瘤(直径<10 mm);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外科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7例行单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7例行血管搭桥术,包括颈外动脉⁃桡动脉⁃M2搭桥术(2例)、颞浅动脉(STA)⁃M4搭桥术(1例)、枕动脉⁃PICA搭桥术(2例)和STA⁃大脑后动脉(PCA)P2搭桥术(2例);1例行颈内动脉开口缩窄术。术后13例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1例(例6)夹闭术后出现脑梗死,1例(例11)STA⁃PCA搭桥术后1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结论介入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手术难度较高,推荐在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搭桥术方面均有足够经验的医疗中心进行,血管搭桥术是处理复杂复发动脉瘤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复发 栓塞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成像对急性肺栓塞早期风险分层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淼 张金玲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0-1253,共4页
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早期风险分层是管理和治疗的基础,风险分层、简化肺栓塞严重程度(sPESI)和Bova评分是预测APE患者早期风险分层的三种主要方法。肺栓塞的栓塞类型、RV/LV、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等影像学指标与APE的风险... 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早期风险分层是管理和治疗的基础,风险分层、简化肺栓塞严重程度(sPESI)和Bova评分是预测APE患者早期风险分层的三种主要方法。肺栓塞的栓塞类型、RV/LV、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等影像学指标与APE的风险分层及严重程度相关,其中鞍状肺栓塞由于特殊的中心位置、大小和不稳定性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情况的血流动力学后果和最佳管理方法的极大关注。右心室功能障碍被认为是严重AP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CT肺动脉成像(CTPA)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明确栓塞病变部位、阻塞程度以及预后不良评估等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CT肺动脉成像 栓塞分型 鞍状肺栓塞 风险分层 预后评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振文 王宙明 +2 位作者 李晟 邹珺 贺晓磊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和药物是无法手术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是否比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具有更好的获益-风险比,以及二者联用是否可增加临床疗效或改善安全性尚存争议。本文将系统阐述C... 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和药物是无法手术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是否比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具有更好的获益-风险比,以及二者联用是否可增加临床疗效或改善安全性尚存争议。本文将系统阐述CTEPH的治疗进展,以指导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 球囊肺血管成形术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利奥西呱 曲前列尼尔 马昔腾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