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慕腾 姜冠潮 +4 位作者 李晓 隋锡朝 惠本刚 王云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cough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CAP)发生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科650例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持续咳嗽分为CAP组和非CAP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cough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CAP)发生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科650例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持续咳嗽分为CAP组和非CAP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侧(左侧或右侧)、手术肺叶(上叶或非上叶)、手术方式、淋巴结切除方式、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离断下肺韧带、出院时合并气胸、出院时合并胸水,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CAP 175例,占26.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手术侧、切除肺叶、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出院时合并气胸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616,95%CI:0.424~0.895,P=0.011)、吸烟史(OR=0.656,95%CI:0.432~0.997,P=0.048)、手术侧(OR=1.814,95%CI:1.241~2.652,P=0.002)、切除肺叶(OR=1.789,95%CI:1.214~2.636,P=0.003)、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OR=2.730,95%CI:1.126~6.622,P=0.026)是CAP发生的预后因素。结论持续咳嗽是胸腔镜肺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年龄<63岁、无吸烟史、右侧手术、上叶手术、有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的患者更易发生C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的疗效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争 邓豫 吴骁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1-824,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CAP)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CAP)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每次10 mL,每日3次,po),两组均治疗7 d。指导患者填写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量表(LCQ-MC),对评分进行比较;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日间咳嗽与夜间咳嗽评分,并对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后LCQ-MC总分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LCQ-MC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日间咳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咳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1周后日间咳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咳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咳嗽不明显患者中,对照组咳嗽症状消失(4.80±0.68) d,治疗组为(4.54±1.37)d(P>0.05);对照组治愈率19.23%,治疗组为22.41%。结论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的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甲氧那明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 肿瘤 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