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红梅 经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98-200,F0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5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比较两组进入麻醉复苏室(T_(1))、进入麻醉复苏室10 min(T_(2))、出麻醉复苏室(T_(3))时镇静、躁动程度[镇静-躁动评分量表(SAS)]、术后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SAS评分组间、时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常规组T_(1)、T_(2)、T_(3)比较,试验组T_(1)、T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T_(2)时S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芬太尼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护理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加速外科康复理念 胸腔镜下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应用新型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康复模式的效果
2
作者 高网华 何瑛 +1 位作者 张榴 徐锦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2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康复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持续性咳嗽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0例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将2022年1月—2022年6...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康复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持续性咳嗽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0例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选取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将2022年7月—2022年12月选取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新型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咳嗽严重程度,并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日间与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居家伤口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应用新型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康复模式可明显缓解持续咳嗽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术后持续咳嗽 新型三元联动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慕腾 姜冠潮 +4 位作者 李晓 隋锡朝 惠本刚 王云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cough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CAP)发生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科650例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持续咳嗽分为CAP组和非CAP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cough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CAP)发生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科650例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持续咳嗽分为CAP组和非CAP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侧(左侧或右侧)、手术肺叶(上叶或非上叶)、手术方式、淋巴结切除方式、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离断下肺韧带、出院时合并气胸、出院时合并胸水,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CAP 175例,占26.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手术侧、切除肺叶、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出院时合并气胸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616,95%CI:0.424~0.895,P=0.011)、吸烟史(OR=0.656,95%CI:0.432~0.997,P=0.048)、手术侧(OR=1.814,95%CI:1.241~2.652,P=0.002)、切除肺叶(OR=1.789,95%CI:1.214~2.636,P=0.003)、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OR=2.730,95%CI:1.126~6.622,P=0.026)是CAP发生的预后因素。结论持续咳嗽是胸腔镜肺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年龄<63岁、无吸烟史、右侧手术、上叶手术、有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的患者更易发生C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自动右心室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价肺切除术后右心功能的应用
4
作者 刘红娇 李卫虹 杨冬妹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利用四维自动右心室定量分析技术(4D Auto RV)评价肺切除术后患者的早期右心室容积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结节肺切除术的患者51例,其中单纯肺段或肺楔形切除25例... 目的利用四维自动右心室定量分析技术(4D Auto RV)评价肺切除术后患者的早期右心室容积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结节肺切除术的患者51例,其中单纯肺段或肺楔形切除25例,肺叶切除26例。在进行肺切除的术前和术后1月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利用4D Auto RV技术评估肺切除术后右心室容积和功能的变化,右心室容积参数包括右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等。右心室功能参数包括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纵向位移(TAPSE)、面积变化分数(FAC)及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PLS)、游离壁侧纵向应变(RV-FWPLS)。结果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早期右心室容积增加,具体表现为手术前后的EDV、ESV发生变化(P<0.05),每搏输出量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功能参数FAC、RV-GPLS、RV-FWPLS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手术引起的右心室功能改变较敏感,而RVEF和TAPSE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肺段/楔形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切除范围对患者术后右心容积和功能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切除术后早期阶段,尽管患者可能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通过4D Auto RV技术发现术后右心室扩张,早期出现右心室轻度功能障碍,表现为FAC、RV-GPLS和RV-FWPLS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新技 切除 右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防治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宝宁 田大力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8期91-92,共2页
支气管胸膜瘘(BPF)是指主、叶、段支气管与胸膜腔交通形成窦道,是肺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处理困难,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本文总结BPF的防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肺切除术后 防治经验 严重并发症 胸膜腔 致死率 致残率 B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急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7
6
作者 郑贵兰 姚英燕 徐丹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7期886-887,共2页
全肺切除是治疗中心性肺癌、毁损肺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术式对心肺功能影响重大。针对手术常见并发症进行严密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本院全肺切除术后入住IC... 全肺切除是治疗中心性肺癌、毁损肺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术式对心肺功能影响重大。针对手术常见并发症进行严密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本院全肺切除术后入住ICU的41例肺癌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后 癌患者 急性并发症 护理 中心性 常见并发症 切除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防治
7
作者 曹宇 刘长江 王坚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5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肺切除术后 防治分析 切除术后 吻合技 重视程度 发生时间 并发症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8
作者 朱儒红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96,共1页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从2004年至2006年实施了全肺切除手术3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心律失常9例(占28.1%),均发生在3d内,全部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从2004年至2006年实施了全肺切除手术3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心律失常9例(占28.1%),均发生在3d内,全部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积极治疗合并症,从心理、生理上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测,保持气管位置居中,控制输液速度及总量,维持电解质的平衡,有效止痛,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正确的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后 心律失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全肺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9
作者 武玉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6期193-194,共2页
探讨肺结核患者全肺切除术术后的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肺结核患者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对416例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出现的心理生理状况所给予的对症护理做出总结。
关键词 结核患者 肺切除术后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堵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培堃 孔健 +2 位作者 吴迪 黄同海 杨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3-1054,1056,共3页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有效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无确切、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直径≥5 mm BPF的治疗。现将我院2012年1月1例应用房间隔缺损封...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有效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无确切、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直径≥5 mm BPF的治疗。现将我院2012年1月1例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成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BPF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支气管胸膜瘘 耐多药结核 肺切除术后 治疗方法 BPF 并发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及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学昌 王伟 +4 位作者 尚立群 刘军强 文峰 宋伟安 李军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83-85,共3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全肺切除术的高龄肺癌患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总结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88%(19/34)。术前合并心... 目的进一步提高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全肺切除术的高龄肺癌患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总结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88%(19/34)。术前合并心血管病、心电图异常、肺功能异常及术后血清钾偏低是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指征的正确选择、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护理可降低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老年人 切除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冲洗及引流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密 王志农 +3 位作者 乌立晖 李建秋 秦雄 彭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腔冲洗及引流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 6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根据瘘口直径大小,2例先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将一直径2 mm导管通过鼻腔经支气管残端瘘口置入胸腔,经导管向胸腔... 目的观察胸腔冲洗及引流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 6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根据瘘口直径大小,2例先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将一直径2 mm导管通过鼻腔经支气管残端瘘口置入胸腔,经导管向胸腔滴注生理盐水;1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经瘘口注入造影剂,CT下定位残腔并置管引流;3例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作为冲洗管,于同一腔内低位置管引流。结果治愈4例,死亡2例。结论胸腔冲洗及充分引流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胸腔冲洗 胸腔引流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全肺切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晓军 秦思达 +2 位作者 张佳 张靖 崔晓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29,157,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肺切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3D技术打印出双侧肺模型,外科手术建立左、右全肺切除术的动物模型后,分为对照组及3D打印肺假体植入组;术后观察1年,分别比较左、右肺全切后对照组及假体植...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肺切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3D技术打印出双侧肺模型,外科手术建立左、右全肺切除术的动物模型后,分为对照组及3D打印肺假体植入组;术后观察1年,分别比较左、右肺全切后对照组及假体植入组早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并对相应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验证假体的组织相容性,并观察有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在3D打印肺假体移植术后,经过1年的随访,3D打印肺假体植入组实验用犬晚期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CT图像显示,进行对侧肺扩大切除的对照组犬发生了动态纵隔移位。相反地,在3D打印的肺移植个体中,纵隔的位置没有明显的改变。病理结果显示,3D打印的肺并没有引起任何的副作用,显示了受体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耐受性。结论 3D打印的肺假体可以安全、有效地移植给受体,有效地治疗因气管缺损或肺缺损导致的疾病,且无显著排斥反应及其他严重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假体 移植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洋 崔永生 +2 位作者 闻国强 Jean Deslauriers 李长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方法。方法 1 046例原发性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30 d内共发生支气管胸膜瘘30例,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尤其关注瘘发生前后胸部X线平片和支气管镜下所见。结果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在术后2周内20例...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方法。方法 1 046例原发性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30 d内共发生支气管胸膜瘘30例,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尤其关注瘘发生前后胸部X线平片和支气管镜下所见。结果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在术后2周内20例,其中术后3-10 d发生15例。临床表现为气短13例、痰量增加13例、刺激性咳嗽13例、发热9例、皮下气肿9例。胸部X线平片表现为未经引流或胸穿而胸液平面下降1 cm以上1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窥及支气管瘘口23例、残端气泡6例、残端溃疡3例。结论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主要发生于术后2周内。早期支气管胸膜瘘最常见的症状为气短、咳嗽、痰量增加,胸部X线平片最常见的征象为胸液平面下降1 cm以上。X线胸片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最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 胸腔积液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秋月 原红 周琨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86-1687,共2页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相互交通而形成的瘘管。
关键词 切除 支气管胸膜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预防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英禹 张瑞 +2 位作者 周勇安 程庆书 孙晓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对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2例肺切除术后吸烟患者根据术前吸烟量大小,分为A、B两组,每组再随机各分为A1、A2和B1、B2组,其中A1、B1组术后第1~5天进行纤支镜吸痰和支气...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对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2例肺切除术后吸烟患者根据术前吸烟量大小,分为A、B两组,每组再随机各分为A1、A2和B1、B2组,其中A1、B1组术后第1~5天进行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A2、B2组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结果吸烟量大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P<0.05),常规治疗组(A2、B2)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纤支镜治疗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部灌洗 部感染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永胜 赵丛雯 +4 位作者 秦光明 雷勇 李成继 翁准 黄铁军 《安徽医学》 2008年第5期519-521,共3页
目的应用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避免术后因肺功能不能代偿而导致手术失败。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Tc-MAA肺灌注显像,评估手术范围,术前根据公式计算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 目的应用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避免术后因肺功能不能代偿而导致手术失败。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Tc-MAA肺灌注显像,评估手术范围,术前根据公式计算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预测值PFEV1.0,并与手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根据99mTc-MAA肺灌注显像结果计算所得PFEV1.0与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均呈显著正相关,术前预测值为1.61±0.7L(n=21),术后2个月实测值为1.48±0.6L(n=21),术后12个月FEV1.0实测值为1.59±0.4L(n=19),未发生术后肺功能不能代偿病例。结论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方法可靠、准确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对于肺功能处于临界状态的患者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显像 切除 功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胸大肌瓣移植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洋 关亚欣 李长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85-85,共1页
对4例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采用带蒂胸大肌瓣移植术加强或修补瘘口。手术均成功,随访支气管胸膜瘘无复发。认为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应急诊经原切口再次手术关闭瘘口,用带蒂胸大肌瓣移植,加强和修补瘘口是有效和... 对4例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采用带蒂胸大肌瓣移植术加强或修补瘘口。手术均成功,随访支气管胸膜瘘无复发。认为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应急诊经原切口再次手术关闭瘘口,用带蒂胸大肌瓣移植,加强和修补瘘口是有效和便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左全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及右肺严重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竞 刘晓芯 朱渊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2期2110-2111,共2页
支气管胸膜瘘(Broenchoplearal fistula,BPF)是全肺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指支气管与胸膜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引起BPF的原因很多,包括支气管残端闭合技术、支气管残端的血液供应,残端有无癌残留、胸腔感染、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 支气管胸膜瘘(Broenchoplearal fistula,BPF)是全肺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指支气管与胸膜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引起BPF的原因很多,包括支气管残端闭合技术、支气管残端的血液供应,残端有无癌残留、胸腔感染、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前辅助放疗或化疗、术后机械通气等[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支气管胸膜瘘 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状硅橡胶肺假体对犬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毛根 王国臣 陈志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23-24,共2页
8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4只)和对照组(4只),两组分别行右肺全切除术,实验组应用气囊状硅橡胶肺假体替代切除的右肺。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较快,术后3 d均开始进食,术后7 d正常进食、活动自如,术后3、7、30 d X线片提示术侧胸腔仅少... 8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4只)和对照组(4只),两组分别行右肺全切除术,实验组应用气囊状硅橡胶肺假体替代切除的右肺。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较快,术后3 d均开始进食,术后7 d正常进食、活动自如,术后3、7、30 d X线片提示术侧胸腔仅少量积液、纵隔居中、膈肌无上移,4只均长期存活(>3个月)。对照组术后恢复较慢;术后3 d仅有1只进食;术后7 d仅有2只进食、且进食量较术前少,活动量小;术后8、9 d未进食的2只犬死亡;1只存活32 d,另1只存活3个月。X线片提示术侧胸腔中、大量积液,纵隔偏移,膈肌上移。认为气囊状硅橡胶肺假体能减少犬全肺切除术后胸腔积液、纵隔移位、膈肌上移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状硅橡胶 假体植入 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