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锌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1
作者 徐俊鹏 程缘 +7 位作者 陈伟特 张淇昊 陈思安 叶挺好 黄曼 王淑远 高源统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21-1729,共9页
目的:探究锌离子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RI)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将32只6~8周的SPF级SD大鼠,以每组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氯化锌+I/R(Zn... 目的:探究锌离子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RI)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将32只6~8周的SPF级SD大鼠,以每组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氯化锌+I/R(ZnCl_(2)+I/R)组和PI3K抑制剂LY294002+ZnCl_(2)+I/R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各组肺组织锌离子浓度;HE染色、肺泡损伤指数、肺湿干重比检测各组肺组织损伤程度;qPCR法检测肺组织中溶质载体家族39成员8(solute carrier family 39 member 8,SLC39A8/ZIP8)的表达水平;TUNEL检测各组肺组织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PI3K/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磷酸化水平,以及ZIP8和溶质载体家族30成员9(solute carrier family 30 member 9,SLC30A9/ZNT9)表达水平;线粒体提取试剂盒及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ZnCl_(2)+I/R组锌离子水平上升(P<0.01),qPCR结果显示ZIP8表达水平上升(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I3K/AKT/GSK-3β磷酸化水平上升(P<0.01或P<0.05),cleaved caspase-3/pro caspase-3水平下降(P<0.01),ZIP8水平上升(P<0.05),ZNT9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线粒体膜电位上升(P<0.01),TUNEL结果显示凋亡水平减弱(P<0.01),HE染色、总肺含水量(total lung water content,TLW)、肺组织定量评价指标(lung index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istology,IQA)及肺组织湿干重比结果显示损伤显著减轻(P<0.05或P<0.01)。与ZnCl_(2)+I/R组相比,LY294002+ZnCl_(2)+I/R组锌离子水平下降(P<0.05),qPCR结果显示ZIP8表达水平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I3K/AKT/GSK-3β磷酸化水平下降(P<0.01),cleaved caspase-3/procas⁃pase-3水平上升(P<0.01),ZIP8水平下降(P<0.05),ZNT9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TUNEL结果显示凋亡水平增强(P<0.05),HE染色、TLW、IQA%及肺组织湿干重比结果显示损伤显著加重(P<0.05或P<0.01)。结论:氯化锌可通过激活大鼠PI3K/AKT通路,导致GSK-3β失活,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锌 PI3K/AKT通路 缺血/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离体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孟颖 赵举 阮应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2-305,i005,共5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I/R组)和缺血再灌注PS干预组(n=10,PS组)。建立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I/R组)和缺血再灌注PS干预组(n=10,PS组)。建立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测定缺血2h再灌注2h(I/R组)及缺血2h气管内注入PS后再灌注2h(PS组)的肺动脉压、肺湿/干重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变化;光、电镜观察肺病理学改变。结果I/R组肺动脉压和肺湿/干重比显著高于PS组(P<0.01)熏且PS组出现大量eNOS、SP-A阳性反应信号,与I/R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微、超微结构证实给予PS后肺血管内皮及肺泡上皮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离体大鼠肺缺血后再灌注前给予PS可显著减轻再灌注后肺水肿,降低肺动脉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S减少SP-A破坏,进而刺激eNOS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再灌注损伤 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蛋白A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性的细胞因子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谷力加 黄邵洪 +3 位作者 翁毅敏 冯卫能 程超 钟文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敏感反映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因子。[方法]复制兔早期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损伤模型,分 别于左肺门阻断2 h和恢复灌注1 h后采取动脉血液标本行血气分析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动脉血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敏感反映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因子。[方法]复制兔早期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损伤模型,分 别于左肺门阻断2 h和恢复灌注1 h后采取动脉血液标本行血气分析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动脉血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1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摘取左肺行病理学检查和测定湿、干质量及 湿干重比。并与缺氧对照组比较,动态观察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成功制作兔早期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实验 全过程中,两组外周血的IL-6和IL-8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恢复灌注1 h后,缺血再灌注组的IL-1β和TNF-α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灌注前(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是评价兔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性的细胞 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早期 细胞因子 IL-1β 对照组 IL-8 TNF—α 注模 敏感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氟碳联合川芎嗪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志雄 彭雪梅 +2 位作者 席露 胡冬华 卢春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乳化氟碳联合川芎嗪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川芎嗪组(T组)、乳化氟碳组(P组)和乳化氟碳联合川芎嗪组(TP组),每组10只,分别在恢复血供前5 min由尾静脉给药,并在... 目的探讨乳化氟碳联合川芎嗪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川芎嗪组(T组)、乳化氟碳组(P组)和乳化氟碳联合川芎嗪组(TP组),每组10只,分别在恢复血供前5 min由尾静脉给药,并在恢复血供3 h后处死动物,取肺脏组织测定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观察肺脏组织病理改变并评分。结果 T组、P组、TP组肺组织MDA、MPO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TP组MPO含量显著低于T组和P组(P<0.05);T组、P组、TP组肺组织SOD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TP组SOD活性显著高T组和P组(P<0.05);4组动物肺组织TNF-α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肺组织可见明显水肿、肺泡腔可见红细胞及渗出;T组、P组肺组织未见明显水肿,可见少量红细胞及渗出;TP组肺组织未见明显水肿,可见少量渗出;C组病理积分大于T组、P组及TP组,T组及P组病理积分大于TP组(P<0.05)。结论乳化氟碳及川芎嗪可提高内源性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减少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氟碳 川芎嗪 缺血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肺保护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波 张卫东 +6 位作者 李小飞 王荣 李建忠 李晓平 李明江 杜洪印 姜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氨溴索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I/R+氨溴索组,每组15只。造模前分别给予大剂量氨溴索组和I/R+氨溴...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氨溴索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I/R+氨溴索组,每组15只。造模前分别给予大剂量氨溴索组和I/R+氨溴索组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0.75g/L,分别给予对照组和I/R组注射与上述氨溴索治疗量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检测湿干重比值(W/D)、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凋亡数目、核转录因子-κB(NF-κB),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Toll样蛋白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肺泡壁增宽,肺泡腔内可见出血等炎症表现,W/D、炎症因子显著升高,肺组织W/D、IL-1β、TNF-α、凋亡细胞、NF-κB活性和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I/R)组相比,I/R+氨溴索组肺泡腔内出血、水肿等炎症表现减轻,W/D、炎症因子、凋亡细胞显著降低,肺组织NF-κB转录活性及TLR4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通过下调TLR4信号通路发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 缺血灌注损伤 保护 Toll样蛋白受体4(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 mRNA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乾坤 姜格宁 +2 位作者 丁嘉安 谢博雄 陈晓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0-563,59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移植肺灌洗后、冷缺血保存和再灌注期间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 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探讨IL-1β在此过程中介导的移植肺炎性损伤机制。方法本研究大鼠分6组,包括:正常肺(未灌洗)对照组、仅肺灌洗处理组、肺灌洗后冷缺血保... 目的通过对大鼠移植肺灌洗后、冷缺血保存和再灌注期间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 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探讨IL-1β在此过程中介导的移植肺炎性损伤机制。方法本研究大鼠分6组,包括:正常肺(未灌洗)对照组、仅肺灌洗处理组、肺灌洗后冷缺血保存6h、12h、24h各1组、冷缺血保存24h后左肺移植再灌注3h组。在相应各时间点采取肺组织,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法检测IL-1β mRNA的表达并进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结果除冷缺血12h组和冷缺血24h组之间IL-1β mRNA表达相对量差别不显著外(P=0.167),其余各组之间IL-1β表达相对量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仅灌洗组、冷缺血组和24h冷缺血移植再灌注3h组的IL-1β mRNA表达相对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加。仅灌洗组、冷缺血组和24h冷缺血移植再灌注3h组的MPO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加,P<0.05。各组肺组织中MPO活性和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69,P<0.01。结论前炎症因子IL-1β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炎性损伤作用,可以作为移植肺功能评价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IL-1β基因的表达在保存液灌洗后的冷缺血保存早期就开始出现,而不是在再灌注之后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炎症细胞因子 IL-1Β 荧光定量实时PCR 缺血灌注损伤 移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肺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江科 王建军 +2 位作者 李劲松 刘全 杨光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477,481,共4页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与供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进的套管吻合技术,建立同系大鼠左肺原位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采用HO-1的诱导剂钴原卟啉(CoPP)和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分别进行干预处理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与供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进的套管吻合技术,建立同系大鼠左肺原位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采用HO-1的诱导剂钴原卟啉(CoPP)和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分别进行干预处理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HO-1蛋白在供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供肺中HO-1mRNA的表达;运用TUNEL技术检测供肺组织中细胞凋亡。结果肺组织发生缺血再灌注时可诱导HO-1蛋白的表达,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步增多,再灌注8 h后达到高峰;再灌注前使用CoPP进行预处理,可以诱导HO-1蛋白的表达上调。HO-1蛋白表达上调可以降低肺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发生率。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HO-1表达上调,CoPP诱导的HO-1过表达可以抑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肺细胞凋亡,从而减轻供肺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氯马斯汀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TL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宁 王薇 +1 位作者 张蕊 韩慧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988-2991,共4页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变化及富马酸氯马斯汀对其影响。方法:50只健康清洁级家兔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S)、缺血1 h再灌注2、4 h组(N+I1/R2、N+I1/R4)、富马酸氯马斯汀干预缺血1 h再灌2、4 h组(...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变化及富马酸氯马斯汀对其影响。方法:50只健康清洁级家兔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S)、缺血1 h再灌注2、4 h组(N+I1/R2、N+I1/R4)、富马酸氯马斯汀干预缺血1 h再灌2、4 h组(F+I1/R2、F+I1/R4)。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表达水平,电镜检测肺组织损伤程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TLR4表达量升高(P<0.05),并且再灌4 h组比再灌2 h组TLR4表达量增加更为显著(P<0.05);使用富马酸氯马斯汀干预后TLR4表达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促进肺组织TLR4表达,并产生严重肺组织损伤,且与再灌注时间成正相关;富马酸氯马斯汀可以有效抑制肺组织TLR4的表达,显著减轻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富马酸氯马斯汀 缺血灌注损伤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组织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邓红 高静 +4 位作者 廖林 刘金碧 鲁开智 郑洪 易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264-2268,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肺组织中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采用开胸夹闭左肺门建立IRI模型,将75只大鼠编号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肺组织中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采用开胸夹闭左肺门建立IRI模型,将75只大鼠编号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七氟烷预处理组(SEVO),LY294002组(LY)及七氟烷预处理+LY294002组(PI3K抑制剂)(SEVO+LY),各15只。缺血1 h,再灌注120 min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肺组织,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D),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Beclin-1、LC3Ⅱ/Ⅰ、P62及p-PI3K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发生严重水肿(P<0.05),且肺组织细胞自噬水平增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SEVO组肺水肿明显减轻(P<0.05),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下调,而p-PI3K表达增加(P<0.05),LY组与I/R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VO组比较,SEVO+LY组中肺水肿明显加重,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上调而p-PI3K表达下调(P<0.05)。结论七氟烷预处理通过激活PI3K信号转导通路,恢复LIRI期间细胞自噬流,减少自噬性细胞死亡从而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缺血灌注损伤 自噬 PI3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络解毒方通过抑制caspase-12减轻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10
作者 颜王鑫 宋冬 +6 位作者 项冰倩 罗梓垠 石璐 应磊 WU Yi-ming 陈大庆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4-810,共7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解毒方(Yiqi Huoxue Tongluo Jiedu Fang,YHTJF)对小鼠肺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及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10~12周龄C57BL/6J小鼠70只,体重21~25g,复制在体左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解毒方(Yiqi Huoxue Tongluo Jiedu Fang,YHTJF)对小鼠肺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及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10~12周龄C57BL/6J小鼠70只,体重21~25g,复制在体左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Na,CMC-Na)组,假手术(sham)组,I/R模型组,YHTJF低(low,L)、中(meddle,M)、高(high,H)浓度干预组。CMC-Na、sham和I/R组术前连续7 d腹腔注射CMC-Na溶液,YHTJF-L、YHTJF-M和YHTJF-H组术前连续7 d腹腔注射低、中、高浓度的YHTJF溶液。术毕,取左肺测定肺组织湿/干比值(W/D)及总肺含水量(TLW),行肺泡损伤评估(IQA);光、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相比control组,I/R组的W/D、TLW、IQA和AI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形态学破坏显著,caspase-12和GRP78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而CMC-Na组和sham组各项指标与control组无明显差异;与I/R组比较,YHTJF-L组、YHTJF-M组和YHTJF-H组各项指标(除GRP78外)数值均下降(P〈0.01),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YHTJF可有效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aspase-12通路所致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络解毒方 CASPASE-12 缺血/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酸血症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曲良超 闫小强 +2 位作者 蒋章颉 宋志平 赵为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高碳酸血症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2~3月龄,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游离左侧肺门,不予其他处理;IR组:采用左肺原位缺...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高碳酸血症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2~3月龄,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游离左侧肺门,不予其他处理;IR组:采用左肺原位缺血45min,再灌注180min建立大鼠左肺IR模型;L、M、H组:通过调节RR,使P_(ET)CO_2分别达到46~55mmHg(L组)、56~65mmHg(M组)、66~75mmHg(H组),预处理5 min,然后同IR组处理建立大鼠左肺IR模型。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180min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8和IL-10浓度;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标本,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P)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TNF-α蛋白阳性细胞面积。结果与S组比较,IR、L、M、H组血清IL-8浓度、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W/D、MDA含量,以及TNF-α蛋白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L、M、H组血清IL-8浓度、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W/D、MDA含量,以及TNF-α蛋白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H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IR组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通过改变呼吸模式造成高碳酸血症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LIRI后氧自由基爆发和促炎细胞因子生成,降低早期炎症反应水平,减少炎性渗出,对减轻LIRI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在P_(ET)CO_2 46~75mmHg内,随着P_(ET)CO_2升高,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症 预处理 缺血-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控制性再灌注抗犬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荣健 王治平 +3 位作者 吴钟凯 陈光献 梁孟亚 刘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氧控制性再灌注(OCR)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I/R)早期损伤的作用。【方法】1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I/R,n=7)和实验组(OCR,n=7)。对照组全程FiO2 80%;实验组在主动脉开放即刻调整FiO2至40%,随后每5 min依次上调10%,最后... 【目的】探讨氧控制性再灌注(OCR)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I/R)早期损伤的作用。【方法】1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I/R,n=7)和实验组(OCR,n=7)。对照组全程FiO2 80%;实验组在主动脉开放即刻调整FiO2至40%,随后每5 min依次上调10%,最后达80%,其余时段均维持FiO2 80%。检测动脉血气,观察两组犬在麻醉后、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5、10、15、20、25 min以及停机前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在开胸后即刻(T1)、主动脉开放25 min(T2)、主动脉开放90 min(T3)分别留取血液标本及肺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检测肺组织干湿重比;比色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核因子kappa B蛋白含量;光镜观察并盲法评分比较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在主动脉开放后5、10、15、20 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比,实验组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在T2和T3时点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肺组织干湿重比、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核因子kappa B蛋白表达在T2和T3时点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肺损伤评分在T2和T3时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控制性再灌注可抑制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炎性细胞浸润,抑制核因子kappaB蛋白表达。提示氧控制性再灌注对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控制性灌注 体外循环缺血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湿比 髓过氧化物 丙二醛 核因子KAPPA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冬杰 许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14-217,共4页
随着肺移植、体外循环以及肺外科中单侧肺循环阻断技术的广泛应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对于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术中因肺缺血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肺功能的最重要原因,然而近年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尤其是肺... 随着肺移植、体外循环以及肺外科中单侧肺循环阻断技术的广泛应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对于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术中因肺缺血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肺功能的最重要原因,然而近年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尤其是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的凋亡也起重要作用,凋亡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成为研究热点。文中对该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缺血灌注损伤 泡Ⅱ型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κB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婷 蒋豪 +1 位作者 薛张纲 欧周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400,共7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下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及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CIN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n=30):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下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及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CIN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n=30):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ISO-IR组)和异氟醚组(ISO-C组)。分别在缺血45min、再灌注30、60、120min处死大鼠,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NF-κB结合活性和肺组织CINCmRNA的表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沉渣白细胞分类和总蛋白(TP)的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再灌注后IR组和ISO-IR组的W/D值、MPO活性、NF-κB结合活性和CINCmRNA的表达均高于C组(P<0.05),而再灌注60min后ISO-IR组的以上各指标较IR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②IR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PMN)所占的百分比较C组明显升高(P<0.05),而ISO-IR组的升高并不显著,且较IR组明显降低;③IR组和ISO-IR组BALF中TP含量均较C组升高明显(P<0.05),但ISO-IR组又明显低于IR组(P<0.05);④ISO-IR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异氟醚的应用可以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化,降低肺组织CINCmRNA的表达上调,减少肺内PMN的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异氟醚 核因子-κB(NF-κB) 支气管泡灌洗液 缺血灌注模型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细胞因子诱导 结合活性 SD雄性大鼠 动脉血气分析 髓过氧化物酶 CINC mRNA BALF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性酸中毒酸化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良超 赵娜 +2 位作者 李倩倩 武勇强 莫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3-850,共8页
目的探讨呼吸性酸中毒酸化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对照组:开胸游离左肺门,未行阻断;假手术组:呼吸性酸中毒酸化预处理,未行阻断;IR组:阻断左肺门45 mi... 目的探讨呼吸性酸中毒酸化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对照组:开胸游离左肺门,未行阻断;假手术组:呼吸性酸中毒酸化预处理,未行阻断;IR组:阻断左肺门45 min后再灌注180 min;APC组:预处理+IR;SB+IR组:腹腔单次注射MMP-9抑制剂SB-3CT 5 mg/kg,30 min后行IR;SB+APC组:MMP-9抑制剂+预处理+IR。实验结束后动脉放血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PMN)的浸润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和MMP-9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κB及MMP-9蛋白的共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对照组3.18±1.21,假手术组3.18±1.30,IR组13.85±5.62,APC组9.77±3.96,SB+IR组5.11±2.53,SB+APC组5.01±2.17)、PMN浸润情况(各组IOD值分别为:对照组0.0015±0.0005,假手术组0.0014±0.0006,IR组0.0076±0.0012,APC组0.0057±0.0017,SB+IR组0.0035±0.001,SB+APC组0.0031±0.0011)、NF-κB及MMP-9蛋白的表达量(各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0.14±0.04、0.24±0.07,假手术组015±0.03、0.25±0.06,IR组0.56±0.09、1.09±0.17,APC组0.41±0.11、0.81±0.11,SB+IR组0.36±0.08、0.56±0.11,SB+APC组0.35±0.09、0.55±0.10)及二者共表达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以上指标间比较,假手术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APC组、SB+IR组和SB+APC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APC组、SB+IR组和SB+APC组均明显低于IR组(P<0.05);SB+IR组和SB+APC组均明显低于APC组(P<0.05),SB+APC组与SB+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大鼠IR模型中,呼吸性酸中毒酸化预处理可减轻大鼠IR肺损伤及PMN浸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性酸中毒 预处理 缺血灌注损伤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络解毒方经CHOP通路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冬 罗梓垠 +3 位作者 项冰倩 石璐 陈继繁 王万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221-1227,共7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络解毒方(yiqi huoxue tongluo jiedu fang,YHTJF)减轻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性损伤药效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C),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照组(CMC-Na+control,CC),羧甲基纤...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络解毒方(yiqi huoxue tongluo jiedu fang,YHTJF)减轻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性损伤药效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C),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照组(CMC-Na+control,CC),羧甲基纤维素钠假手术组(CMC-Na+sham,CS),羧甲基纤维素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MC-Na+I/R,CIR),YHTJF低、中、高浓度干预组(CMC-Na+YHTJF-low、CMC-Na+YHTJFmiddle、CMC-Na+YHTJF-high,CYL、CYM、CYH)。CC、CS、CIR组术前连续7 d腹腔注射CMC溶液,中药干预组术前连续7 d腹腔注射低、中、高浓度的YHTJF溶液。术毕,取左肺,测定肺组织干湿比(W/D)及总肺含水量(TLW),行肺组织损伤评估(IQA),光、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和逆转录PCR(RT-PCR)分别检测CHOP、GRP78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结果:较之C组,CIR组W/D、TLW、IQA、AI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形态学破坏显著,CHOP、GRP78蛋白和mRNA表达量增加(P<0.01),而CC、CS组各项指标与C组无明显差异;较CIR组,CYL、CYM、CYH中药保护剂组各项指标数值下降(P<0.01),组织损伤明显减轻,CYM组各项指标数值下降最明显,组织损伤最轻。结论:YHTJF可有效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性肺损伤,中剂量效果较好,该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HOP通路所致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络解毒方 CHOP通路 缺血/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德胜蛇药片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冬英 倪晶晶 +3 位作者 任典寰 于纪棉 张秀娟 万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片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分为季德胜蛇药组(D组)、对照组(C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光学显微镜及...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片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分为季德胜蛇药组(D组)、对照组(C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肺组织损伤程度;通过明胶酶谱法测定肺组织匀浆液中明胶酶即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活力;逆转录酶PCR方法检测MMP-2、MMP-9mRNA在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蛇药组肺湿干重比降低(P<0.01),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肺组织匀浆液MMP-9酶活力显著下降,MMP-2酶活力略有降低,肺组织中MMP-9、MMP-2的mRNA表达均降低。结论:季德胜蛇药片通过抑制MMP-9、MMP-2的活性及表达,使基底膜的降解降低,从而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德胜蛇药片 缺血-灌注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氢化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引发的细胞焦亡及HK2-NLRP3-GSDMD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璐 王肖婷 +9 位作者 骆珍珍 程俊 陈思安 徐俊鹏 张淇昊 曹文傑 黄曼 田云娜 贾旭广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5-1113,共9页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引发的细胞焦亡及己糖激酶2(HK2)-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对照(control)组、control+NaHS组、I/...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引发的细胞焦亡及己糖激酶2(HK2)-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对照(control)组、control+NaHS组、I/R组、低剂量NaHS+I/R(L+I/R)组、中剂量NaHS+I/R(M+I/R)组和高剂量NaHS+I/R(H+I/R)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1.5 mL NaHS溶液。在缺血30 min、再灌注1 h时立即取左肺组织,记录并计算肺湿/干重比和总肺含水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试剂盒检测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和乳酸水平;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水平;Western blot、q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糖酵解和细胞焦亡相关指标表达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ontrol+NaHS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I/R组可见明显肺损伤,氧化应激反应和乳酸含量显著增加,糖酵解和细胞焦亡相关指标上调(P<0.05或P<0.01);与I/R组相比,L+I/R组以上检测指标显著下降(P<0.01)或无显著差异(P>0.05),M+I/R组以上检测指标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而H+I/R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剂量(56μmol·L^(−1)·kg^(−1))NaHS通过抑制HK2-NLRP3-GSDMD通路减少细胞焦亡的发生,从而减轻大鼠肺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硫氢化钠 糖酵解 细胞焦亡 HK2-NLRP3-GSDMD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婷 蒋豪 +1 位作者 薛张纲 欧周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ISO-IR组),异氟醚组(ISO-C组)和手术对照组(C组),每组30只。分别在缺血45...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ISO-IR组),异氟醚组(ISO-C组)和手术对照组(C组),每组30只。分别在缺血45 min、再灌注30、60、120 min处死大鼠行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湿干比(W/D)值、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此外,各组于再灌注120 min时另处死大鼠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灌洗液(BALF)行白细胞计数、沉渣白细胞分类和BALF中总蛋白(TP)含量测定。结果再灌注后,IR组和ISO-IR组肺组织W/D值、MDA含量和MPO活性逐渐升高,且显著高于C组(P<0.05);但再灌注60 min后,ISO-IR组肺组织W/D值、MDA含量和MPO活性较IR组均有所降低(P<0.05)。IR组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PMN)所占百分比较C组显著升高(P<0.05),而ISO-IR组的升高并不显著但较IR组显著降低;IR组和ISO-IR组BALF中TP含量均较C组显著升高(P<0.05),但ISO-IR组又低于IR组(P<0.05);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示ISO-IR组病理学变化较IR组显著减轻。结论异氟醚的吸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灌注损伤 支气管泡灌洗 缺血-灌注损伤 SD雄性大鼠 异氟醚 组织病理学检查 丙二醛(MDA) 支气管泡灌洗 MPO活性 MDA含量 动脉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纳美芬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β-内啡肽及IL-17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标 曾昆 孟祥平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纳美芬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纳美芬大剂量组、盐酸纳美芬小剂量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以左肺门阻断法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盐酸纳美... 目的研究盐酸纳美芬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纳美芬大剂量组、盐酸纳美芬小剂量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以左肺门阻断法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盐酸纳美芬大、小剂量组大鼠分别于阻断左肺门前10 min尾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20,10μg·kg^(-1)。假手术组不阻断肺门,不予任何治疗。各组大鼠于再灌注2 h后检测动脉血气值,留取左肺上叶组织观察肺组织损伤程度,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值以及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盐酸纳美芬小剂量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肺组织损伤程度、湿/干重比值以及β-内啡肽、IL-17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动脉血氧分压(PO_2)显著升高(P<0.01)。与盐酸纳美芬小剂量组比较,盐酸纳美芬大剂量组动脉血PCO_2、肺组织损伤程度、湿/干重比值以及β-内啡肽、IL-17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动脉血PO_2显著升高(P<0.01)。结论盐酸纳美芬可通过减少肺组织内β-内啡肽生成、抑制IL-17表达而发挥预防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盐酸 损伤 缺血-灌注 Β-内啡肽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