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械功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宋征明 时婧 +1 位作者 王蓉 王婷婷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0-653,共4页
近几年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的深入研究揭示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是由潮气量、气道压力和呼吸频率等呼吸参数相互作用的结果。机械功率(MP)作为评估呼吸系统能量负荷的综合性指标,整合了上述参数,在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 近几年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的深入研究揭示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是由潮气量、气道压力和呼吸频率等呼吸参数相互作用的结果。机械功率(MP)作为评估呼吸系统能量负荷的综合性指标,整合了上述参数,在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总结术中MP的变化规律,并评估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MP的影响,为未来临床实践中个性化机械通气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功率 保护性通气策略 术后部并发症 机械通气相关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肺麻醉期间肺保护性通气对肺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2
作者 王冀平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单肺麻醉期间肺保护性通气对肺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在河津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抽签的结果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通气,观察组接受保护性通气。... 目的:分析单肺麻醉期间肺保护性通气对肺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在河津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抽签的结果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通气,观察组接受保护性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提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之对照组而言,炎症因子水平下降的幅度更大(P<0.05)。相比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单肺麻醉期间实施肺保护性通气能显著的提升肺功能,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 麻醉 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开腹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邱晓东 周晶 +2 位作者 叶卉 尹宁 景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开腹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65~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LVT组(n=40)和HVT组(n=36)。LVT组VT6~...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开腹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65~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LVT组(n=40)和HVT组(n=36)。LVT组VT6~8ml/kg,呼气末正压(PEEP)8cm H2O以及每30分钟进行一次肺复张;HVT组VT10~12 ml/kg,不使用PEEP及肺复张。于麻醉诱导后(T1)、机械通气1h(T2)、2h(T3)、术后24h(T4)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在T4时抽取外周血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记录术后7d内PPCs的发生情况并给予严重程度评级。结果最终有17例患者被排除,59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两组术中晶体量、胶体量、出血量、尿量、阿片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内,两组PPCs分级1级的比例分别为53.3%和51.7%;2~3级的比例分别为16.7%和20.6%,两组PPCs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开腹手术老年患者术后7d内肺部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机械通气 保护性通气 术后部并发症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高蓉 顾连兵 +3 位作者 许仄平 王丽君 辜晓岚 卞清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4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4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组(DP组)。DP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完毕),随后以0.6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P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注。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期间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通气策略:VT 6 ml/kg,FiO2 70%,PEEP 5cmH2O。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1 h(T2)、单肺通气2 h(T3)、术后2 h(T4)、术后24 h(T5)检测血清TNF-α、IL-6和MPO含量;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T2-T5时DP组TNF-α、IL-6、MPO含量明显降低(P<0.05)。P组有2例(10%)肺部并发症。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进一步减轻术中炎症反应,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保护性通气策略 通气 炎症反应 术后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早产儿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赵玉祥 岳虹霓 +2 位作者 韩良荣 季东林 武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探讨肺保护通气策略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常频通气(SIMV模式)治疗的64例重症早产儿RDS临床资料,按患儿所应用的通气策略分成研究组(采用肺保护性通... 目的探讨肺保护通气策略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常频通气(SIMV模式)治疗的64例重症早产儿RDS临床资料,按患儿所应用的通气策略分成研究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36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通气策略,2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上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儿极期呼吸机参数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吸入氧浓度(FiO2)、吸气时间(Ti)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频率(R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儿极期动脉血pH值、氧分压(PO2)均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发生率、上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肺出血、慢性肺疾病(CLD)、动脉导管未闭(PDA)、脑室内出血(IVH)等发生率和病死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S早产儿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可显著降低VALI的发生率,缩短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不增加CLD、PDA、IVH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通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保护性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科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卞清明 许仄平 +2 位作者 王丽君 高蓉 顾连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模式组(C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右美托...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模式组(C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组(P-D组),每组20例。各组于麻醉诱导前(T_0)、单肺通气前即刻(T_1)、单肺通气30 min(T_2)、单肺通气1 h(T_3)、单肺通气2 h(T_4)、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_5)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于T_0、T_1、T_3、T_4、术后2 h(T_6)、术后24 h(T_7)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并记录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于T_5时间点OI显著升高(P<0.05),P-D组患者OI于T_1~T_5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P组比较,P-D组患者则于T_1~T_5OI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C组比较,P组患者于T_4、T_6、T_7,D组和P-D组患者于T_3、T_4、T_6、T_7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P组患者于T_6、T_7,D组患者于T_4、T_6、T_7,P-D组患者于T_3、T_4、T_6、T_7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P组比较,PD组患者于T_3、T_4、T_6、T_7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氧合,显著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策略 右美托咪定 通气 氧化应激反应 术后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减轻单肺通气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肺损伤 被引量:29
7
作者 龚拯 龙小毛 +4 位作者 韦慧君 唐莹 栗俊 马利 余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OLV)食管癌患者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外科手术单肺通气食管癌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F)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DF),...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OLV)食管癌患者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外科手术单肺通气食管癌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F)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DF),每组20例。F group在麻醉过程中单纯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DFgroup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开始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3μg/kg/h,并维持至手术结束,同时术中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于术前双肺通气时(T0),OLV开始30 min(T1)、OLV后90 min(T2)和术毕(T3)四个时间点采集患者的桡动脉血5 mL,比较两组各时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表达水平,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和肺顺应性指标。结果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白介素6在两组间的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1、T2和T3时间点,DF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高于F group,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F grou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氧分压、氧合指数和肺顺应性在两组间的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1、T2和T3时间点,DF组的PaO2、氧合指数和肺顺应性水平均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通过抗炎与抗氧化应激反应减少单肺通气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肺脏损伤,改善患者的肺脏功能,降低了外科治疗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保护性通气策略 食管癌 围术期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脑氧饱和度为导向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滕培兰 徐德荣 +3 位作者 吕菲 刘恒花 王宁 冯雪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采用脑氧饱和度(rScO 2)为导向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对老年患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采用脑氧饱和度(rScO 2)为导向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对老年患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组(PV组)和以rScO 2为导向的肺保护性通气组(TPV组),每组30例。PV组双肺通气(TLV)期间V T 7 ml/kg、肺复张术,OLV期间V T 5 ml/kg、肺复张术。其中肺复张术包括维持吸气压15、20、25 cmH 2O,PEEP 5 cmH 2O,每个压力水平做3次呼吸(5 s/次),每45分钟复张1次。TPV组通气模式同PV组,当rScO 2较基础值降低幅度>10%时,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包括:确定电极位置是否准确;调整麻醉深度;调整呼吸参数,适度提高P ET CO 2,使PaCO 2略高于40 mmHg;维持MAP波动幅度小于基础值的20%。计算术中rScO 2最低值(rScO 2min)、rScO 2平均值(rScO 2mean)、rScO 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rScO 2%max)。术后3 d和5 d采用谵妄评估量表评估POD。结果与PV组比较,TPV组rScO 2min和rScO 2mean明显升高,rScO 2%max明显降低(P<0.05)。术后3 d TPV组POD发生率明显低于PV组(P<0.05),术后5 d两组PO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OLV期间维持rScO 2降低幅度低于10%,可明显减少术后早期PO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策略 通气 脑氧饱和度 术后谵妄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亚杰 曹江北 米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29-1232,共4页
全球每年的手术量超过2.3亿例次,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外科手术治疗的质量和患者预后[1]。而术后肺部并发症,如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炎和肺不张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机械通气是手术患者呼吸支持的必要手段,... 全球每年的手术量超过2.3亿例次,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外科手术治疗的质量和患者预后[1]。而术后肺部并发症,如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炎和肺不张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机械通气是手术患者呼吸支持的必要手段,但不恰当的通气策略会导致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 ung injury,VILI),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 小潮气量 急性损伤 通气策略 围手术期 部并发症 机械通气 PEEP 外科手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期开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冯丹丹 郝静 +1 位作者 许华晔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从麻醉诱导期开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氧浓度为100%,氧气流量2 L/min,吸呼比为1∶2... 目的探讨从麻醉诱导期开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氧浓度为100%,氧气流量2 L/min,吸呼比为1∶2。A组:从诱导期(即自主呼吸消失后,予面罩机械通气5 min)开始全程通气模式:VT6 ml/kg,RR 16次/分,PEEP为5cm H2O,每30分钟给予一次手法肺复张(手控通气,气道压力维持40 cm H2O,持续30 s);B组:诱导期通气模式:VT10 ml/kg,RR 10次/分,插管后通气模式:VT6 ml/kg,RR 16次/分,PEEP 5cm H2O,每30分钟给予一次手法肺复张;C组:全程通气模式均为VT10 ml/kg,RR 10次/分。记录插管前(T0)、气腹后(T1)、手术开始30 min(T2)、60 min(T3)、放气腹(T4)时的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计算肺顺应性(CL),并在T0、T1、T3、清醒拔管后吸空气5 min(T5)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及肺内分流率(Qs/Qt)。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住院天数。结果与T0时比较,T1~T4时三组Ppeak和Pmean均明显升高,C组Ppeak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T2时C组Pmean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CL在气腹后明显降低(P〈0.05),T3和T4时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PETCO2在气腹后明显升高,T2~T4时C组明显低于A组与B组(P〈0.05),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OI随着时间延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后三组均明显降低(P〈0.05);三组Qs/Qt随着手术进行呈上升趋势,与T0时比较,三组在T3时明显上升(P〈0.05),C组明显大于A组和B组(P〈0.05);T5时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仅C组有1例发生肺部感染。结论与常规通气相比,对接受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有利于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护性通气策略 麻醉诱导 氧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林文前 陆霄云 +3 位作者 操隆辉 温丽丽 白晓晖 钟忠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55-657,共3页
目的研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伴有肺功能异常的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有一项以上指标异常,随机均分为保护性通气组(PV组)和常规通气组(CV组)。双肺及单肺通气参... 目的研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伴有肺功能异常的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有一项以上指标异常,随机均分为保护性通气组(PV组)和常规通气组(CV组)。双肺及单肺通气参数设定:PV组患者潮气量5~6ml/kg,吸呼比为1:1,并给予呼气末正压(PEEP)3~5cmH2O。CV组患者潮气量10ml/kg,吸呼比为1:1.5。在气管插管后(T1)、单肺通气120min(T2)、术后24h(T3)抽取静脉血3ml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旁气流法监测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血气分析并计算出氧合指数(OI)。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T2、T3时IL-6,IL-8的浓度显著增加(P〈0.05),但PV组增加幅度显著低于CV组(P〈0.05)。PV组R时Ppeak、Pplat、Raw显著低于CV组(P〈0.05),而CV组Cdyn显著升高(P〈0.05),PV组T2、T3时OI显著高于CV组(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有效降低肺功能异常患者机械通气时气道压力及阻力,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围术期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 食管肿瘤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蔡恒宇 郜红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34-537,共4页
目的:通过监测肺顺应性、氧合指数、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值、血浆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值等指标,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可以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降低肺损伤的发生。方法: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评估分级(AS... 目的:通过监测肺顺应性、氧合指数、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值、血浆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值等指标,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可以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降低肺损伤的发生。方法: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评估分级(ASA分级)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受试者分为两组。在全麻机械通气中,A组采用传统间歇正压通气模式,潮气量设置为10 ml/kg[理想体质量(PBW)];B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设置为6 ml/kg(PBW)+5 cm H_2O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手法肺复张。对患者气腹前(T_0)、气腹后2小时(T_1)、气腹后4小时(T_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呼吸频率(RR)、肺顺应性(C)进行观察;于T_0、T_1、T_2、手术后2小时(T_3)、手术后24小时(T_4)抽取血气,计算氧合指数(OI)值;分别在T_0、T_1、T_2、T_3、T_4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IL-8、血浆CC16值。结果:T_0时两组患者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T_1、T_2时点与T_0时比较,C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降均较B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OI值在T_0、T_1、T_3、T_4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IL-8、CC16值在T_1、T_2、T_3、T_4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能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降低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策略 损伤 腹腔镜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郑康 郑亚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816-2818,共3页
机械通气时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有利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但是对于非ALI/ARDS的患者是否也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意见并不一致。现综述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包... 机械通气时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有利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但是对于非ALI/ARDS的患者是否也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意见并不一致。现综述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包括机械通气后氧合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和肺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目前对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有利于避免非ALI/ARDS患者肺损伤的发生,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尚无明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 机械通气 急性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郭珊 王洪武 王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9-1131,共3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目前ARDS死亡率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保护性通气策略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进行性低氧血症 治疗 上皮细胞损伤 呼吸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永峰 刘云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64-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腹部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I组)、低VT组(Ⅱ组)以及低潮气量(VT)+低呼气末正压(PEEP)+肺复张(LRM)组(Ⅲ组)。三组均... 目的:探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腹部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I组)、低VT组(Ⅱ组)以及低潮气量(VT)+低呼气末正压(PEEP)+肺复张(LRM)组(Ⅲ组)。三组均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氧浓度为100%,氧气流量2L/min,呼吸次数为12次/min,吸呼比为1∶2,低VT组:潮气量为7mL/kg;低VT+低PEEP+LRM组:潮气量为7mL/kg,PEEP为5cmH2O,每30min给予一次手法肺复张;常规通气组:潮气量为12mL/kg。分别于麻醉前(t0)、术中30min(t1)、60min(t2)、90min(t3)和术后2h(t4)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并且在同一时间点抽取患者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及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三组肺顺应性随着手术的进行而逐渐下降,与Ⅱ组以及Ⅲ组相比,I组下降得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期间,Ⅱ组以及Ⅲ组的Ppeak和Pplat明显低于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OI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与其余两组相比,I组下降得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各时间点的Qs/Qt明显低于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通气相比,对接受老年开腹手术患者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策略 开腹手术 顺应性 氧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患儿局部脑氧饱和度和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婷 张水兵 +1 位作者 裴冬杰 屈双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OLV)患儿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S100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择期行胸科手术OLV患儿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2个月至11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常规通气... 目的评价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OLV)患儿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S100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择期行胸科手术OLV患儿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2个月至11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常规通气组(CV组)和保护性通气组(PV组),每组35例。CV组双肺通气和OLV期间V T均为10 ml/kg;PV组双肺通气和OLV期间V T均为7 ml/kg,PEEP 5 cmH_(2)O。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纤维支气管镜明视下插入支气管封堵器。记录OLV前(T_(1))、OLV 30 min(T_(2))、OLV结束后10 min(T 3)的MAP、Ppeak、rScO_(2)、PaO_(2)和血浆S100β蛋白浓度。结果与T_(1)时比较,T_(2)时两组MAP、PaO_(2)、rScO_(2)均明显降低,Ppeak明显升高(P<0.05)。T_(2)时PV组rScO_(2)明显高于CV组(P<0.05)。与T_(1)时比较,T_(2)和T 3时两组患儿S100β蛋白浓度明显升高,且PV组明显低于CV组(P<0.05)。结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通过降低S100β蛋白浓度改善OLV期间的脑氧合,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策略 通气 儿童 局部脑氧饱和度 S100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上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张冰 努尔波拉提 +1 位作者 刘亚华 张国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02-1402,1407,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手术 上腹部 呼吸功能 保护性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对老年合并肺功能不全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彭晓慧 顾尔伟 +3 位作者 郑立山 张雷 陈菁菁 毛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VT)肺保护性通气对老年合并肺功能不全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开放胃肠手术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80例,男64例,女16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预计手术时间2~4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VT)肺保护性通气对老年合并肺功能不全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开放胃肠手术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80例,男64例,女16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预计手术时间2~4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保护性通气管理组(P组)和传统机械通气组(C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多模式麻醉管理策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按研究分组设置呼吸参数,调节RR,维持PETCO2在35~45mm Hg。术前第1天、术后第1、3天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驻留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出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记录术后30d内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术后第1、3天PaO2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3天PaCO2明显高于P组(P<0.05)。P组PACU驻留时间为(76.63±29.72)min,明显短于C组的(93.80±42.90)min(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d内,P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2例(5.0%),肺炎3例(7.5%);C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5例(12.5%)、肺炎3例(7.5%)、术后出血1例(2.5%)和谵妄1例(2.5%),两组术后30d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小VT肺保护性通气能改善老年合并肺功能不全胃肠手术患者的术后氧合,有助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管理策略 老年 功能不全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重症先天性膈疝一例
19
作者 刘叶 王贤书 +5 位作者 王盛华 谷红霞 杜娟 岳芳 曹红宾 李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11-712,共2页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肺发育不良、肺动脉高压及肺部感染等引起的呼吸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现将河北省儿童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例重症先天性膈疝应用围手术期肺...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肺发育不良、肺动脉高压及肺部感染等引起的呼吸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现将河北省儿童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例重症先天性膈疝应用围手术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策略 先天性膈疝 围手术期 重症 治疗 先天性畸形 发育不良 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脂肪栓塞1例
20
作者 黄春 刘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8-258,共1页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 治疗 脂肪栓塞 低氧血症 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