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53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及辐射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邵国光 刘林林 许传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北方人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的易感性和放疗敏感性与 TP5 3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通过合成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RFL P)方法检测 88例 NSCL C患者及 112例健康对照者的 TP5 3基因的基因型 ,观... 目的 :研究中国北方人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的易感性和放疗敏感性与 TP5 3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通过合成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RFL P)方法检测 88例 NSCL C患者及 112例健康对照者的 TP5 3基因的基因型 ,观察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 ,筛检与辐射敏感性相关的基因型。结果 :NSCL C组的 C/ 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5 .6 5 ,P=0 .0 17) ,NSCL C组的 C/ 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9.33,P=0 .0 0 2 3) ,C/ C纯合子患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 2 .4 3(1.32~ 4 .5 1) ,G/ G纯合子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 0 .90 (0 .4 6~ 1.75 )。 TP5 3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辐射敏感性无关联。结论 :TP5 3基因的 C/ C基因型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易感基因 ,但尚未发现该基因型与 NSCL C的辐射敏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遗传学 基因 p53/辐射效应 疾病遗传易感性/流行病学 辐射耐受性/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05和miR-149基因多态性以及相关因素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明五 余运贤 +6 位作者 金明娟 潘益峰 姜侠 李其龙 马新源 张善春 陈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目的:探讨miR-605和miR-149基因多态性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2002年-2008年共收集了244例肺癌患者以及243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等数据以及外周静脉血样。采用PCR-RFLP技术对miR-605(rs20... 目的:探讨miR-605和miR-149基因多态性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2002年-2008年共收集了244例肺癌患者以及243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等数据以及外周静脉血样。采用PCR-RFLP技术对miR-605(rs2043556)和miR-149(rs2292832)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进行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miR-149和miR-605基因多态性及吸烟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未发现rs2043556与肺癌的易感性有关;AA基因型作为对照,AG和GG基因型肺癌易感性的OR分别为1.2(95%CI:0.4-3.4)和1.7(95%CI:0.6-4.8);经过性别分层后,在男性中携带至少1个G(GG+AG)等位子相对于AA基因的OR=1.5(95%CI:1.0-2.3)。rs2292832与肺癌的易感性之间未发现相关性;TT基因型作为对照组,TC和CC基因型肺癌易感性的OR分别为0.7(95%CI:0.3-2.2)和0.6(95%CI:0.2-1.9);与不吸烟者相比,每天吸烟<20支的个体发病风险显著增加(OR=1.7,95%CI:1.0-3.0),吸烟20支及以上者的发病风险进一步增加(OR=4.2,95%CI:2.3-7.6);吸烟与miR-605和miR-149基因之间未发现对肺癌有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未发现miR-149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易感性之间存在关联;miR-605的突变可能增加男性肺癌的危险;吸烟明显增加了肺癌的发病风险,但是miR-149和miR-605基因与吸烟对肺癌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型 多态现象 遗传 吸烟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中BTNL2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练媛媛 乐军 +2 位作者 韩敏 刘建芳 刘丽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99-205,共7页
目的探讨嗜乳脂样蛋白2(BTNL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核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SNaPshotSNP分型技术分析94例结核病样本(病例组)和9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7个BTNL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 目的探讨嗜乳脂样蛋白2(BTNL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核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SNaPshotSNP分型技术分析94例结核病样本(病例组)和9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7个BTNL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9405098、rs3763317、rs3763313、rs9268494、rs9268492、rs2076523、rs2076530),使用SHEs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计算各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用x^2检验计算P值比较2组分布频率的差异,并计算各等位基因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疾病与基因的关联强度,以及BTNL2基因多态性位点连锁不平衡系数(D'值)和单倍体型频率。结果研究显示:(1)所研究的7个多态性位点与结核病的易感性均无显著关联。(2)BTNL2基因的C—A—T—G—C—G单倍体型和C—G—T—G—C—G单倍体型与中国人群结核病发生的易感性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7和0.049,其OR值(95%CI)分别为0.39(0.19~0.79)和3.50(0.93~13.18)。结论(1)BTNL2基因多态性单个位点与中国人群结核病的易感性无显著相关。(2)BTNL2基因的单倍体型可能与中国人群结核病发生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遗传学 疾病易感性 膜糖蛋白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谱阵列芯片技术分析人体不同癌组织hHBrk1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祝敏 虞红珍 +4 位作者 周平坤 隋建丽 王豫 徐勤枝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肿瘤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hHBrk1基因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HBrk1基因对肿瘤生物学过程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以154对正常及肿瘤组织(19种不同人体组织)和10种肿瘤细胞株的cDNA的肿瘤谱阵列芯片(Cancer profiling arrayⅡ)... 目的检测不同肿瘤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hHBrk1基因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HBrk1基因对肿瘤生物学过程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以154对正常及肿瘤组织(19种不同人体组织)和10种肿瘤细胞株的cDNA的肿瘤谱阵列芯片(Cancer profiling arrayⅡ)为研究材料,采用Northern杂交方法分析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根据阳性结果收集临床肿瘤组织样本,用RT-PCR检测hHBrk1基因表达,以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154对组织及10个肿瘤细胞株均表达hHBrk1基因。其中肺肿瘤组织高表达hHBrk1基因,与正常配对肺组织表达丰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肾癌组织中的hHBrk1基因表达丰度低于配对肾组织(P<0.01)。RT-PCR证实8临床肺肿瘤组织中5例高表达hHBrk1基因。结论肿瘤谱阵列芯片技术能够快速检测hHBrk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hHBrk1基因可能与肺癌及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遗传学 基因表达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